建国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东乡县的民族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但不可否认,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科教兴省、科教兴县政策的制定,如何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下个世纪东乡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民族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教育薄弱,青壮年文盲率高
到1999年,全县“普初”率只有50%,而全省1998年普初率为79.04%,普初率比全省平均数低29个百分点;全县“普九”率为31.8%,全省为91%,“普九”率比全省平均数低60个百分点。1998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2%,全省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1%,临夏州儿童入学率为89.5%,而东乡县儿童入学率为81%,其中东乡族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75%;全省女童入学率为97.42%,全省少数民族女童入学率为86.88%,临夏州女童入学率为84.47%,其中少数民族女童入学率为73.5%,而东乡县女童入学率仅为61%;小学辍学率,全省为1.73%,而东乡县则为10%。小学、初中的教学质量也很成问题。1995年7月,在县文教局教研室统一安排、全州统一命题的小学毕业生会考中,全县的语文及格率仅为50.3%,数学及格率为43%。全部参加考试学生的语文平均分为44.4分,数学平均分34.1分,双科平均分39.05分,双科合格率只有33.7%,三科合格率为17%。全县参加会考的26个学区中,有19个学区双科合格人数为零,占了学区总数的73%(常青、尹伟先:《东乡族自治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甘肃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第40页-41页)。全县青壮年文盲率高达29.3%,文盲人数42341人,而全省青壮年文盲率平均为15%,临夏州为17%。全县初中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大专以上的不足0.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东乡县民族教育发展与全省乃至临夏州存在巨大的差异,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低。
二、办学条件差,校舍严重不足
东乡县大部分中小学缺少教学配套用房、生活用房和办公用房,生均校舍不足3平方米。且学校布局不合理,全县5公里范围内无校行政村有25个,使3500名适龄儿童无法上学。除义务教育项目学校外,学生课桌凳配备率仅为75%,全县尚缺课桌凳3300双人套。校舍危房面积大,目前有一级危房8500平方米,危房率为17%(全省平均数为5.5%),有16个行政村因危房严重而被迫关门,3900名学生露天上课或辍学。中小学教学仪器、图书设备短缺,总体配备率只有15%,生均图书不足2册。
三、教师队伍量少质差,合格率低
一是由于教师数量不足,不得不招聘一些本来就不合格的人充当教师,或者是层层拔高,让一些低年级的教师担任高年级的课程,造成师资队伍学历水平、业务水平偏低的现象。目前,全省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8.47%,全省民族地区为90.72%,东乡县为82%;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全省为77.23%,民族地区为71.06%,东乡县为64%;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全省为51.60%,民族地区为40.67%,东乡县为24%。小学教师缺200名,有200多名小学教师需要学历达标和岗位培训;初中缺专科学历的教师80多名,有100多名教师需要达标和岗位培训。在教育管理人员中,大部分都没有经过正规的系统培训。全县21名中学正副校长中,只有4名校长受过培训,占19%,230名小学正副校长中,只有25名校长受过培训,占10.9%。另外,中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有些课程无教师任教,尤其是缺少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师,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受到影响。
四、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限制了教育的发展
由于东乡县经济发展落后,整体实力弱,县穷民更穷,使教育投入不足。1999年,县财政投入基础教育经费1075万元,比1994年增长1.4倍,生均投入由1994年的249元增加到1999年的395元,但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94年的24.8%下降到1999年的19.7%,仍保证不了教职工正常工资的发放。从投入的公用经费来看,教职工月人均投入办公经费8元,民办教师仅为5元,许多学校无力交电费、水费,学生的公杂费、助学金、两免费、教学设备购置费、寄宿制经费等更无法落实。川镇中小学按规定收取学杂费,山区则无法收取,大部分山区学校用水、用电都很困难。由于缴不起学杂费、书本费而退学的小学生占了总辍学人数的25%,在中学更占到40%。所以,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将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制约东乡县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五、民族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教育发挥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教育是一个综合的系统,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外,还应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只有各种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才能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网络,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但就东乡县的情况看,绝大部分人所受的教育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学校教育,也就是中小学教育,只有少数人接受过大中专教育。因条件制约,幼儿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发展缓慢,受教育的人很少,有组织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是廖廖无几。东乡县是一个农业县,在广大农村从事农业、副业生产劳动的绝大部分是中小学毕业生。这些人在校时学习的知识只是一些常识性和基础性的东西,以及一些粗浅的理论原理,没有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毕业后,所学基本知识派不上用场,难以发挥科技带头人的作用。许多学生毕业后仍然要学习传统的生产技能与知识,重操父兄旧业,成为传统农业的接班人。不少人受环境限制,久而久之,把过去学的一点知识也忘得一干二净,重新加入新文盲的行列。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再教育,使在教育上花费的不少精力和代价无形中付诸东流,使东乡县缺技术、缺人才的问题老是解决不了。教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直接效果不明显,学校对群众送子女上学还缺乏应有的吸引力,这都从不同程度影响着群众、干部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办好教育和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
另外,东乡县中小学结构布局不合理,小学多,中学少。中学只有7所,在校学生4345人,仅占总人口的2%,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只有1638人,并且人数1999年比1998年减少了5.8%。尤其是职业技术学校少,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许多思路还未理顺,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说,如何促进东乡县教育与社会经济相协调、相适应,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挖掘教育潜力、增强教育活力的重要问题。
(第二节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发展滞后
东乡县的自然条件严酷,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土地支离破碎,干旱缺水,植被稀少,灾害频仍。全县25万各族群众分散居住在大小1750条山梁上和3083条山沟中,县内最高海拔2664米,最低1735米。这种山高沟深的地形、恶劣的气候、频繁的自然灾害,客观上形成了自然的封闭性,使东乡县特别是大部分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思想观念落后。同时,也造成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经营简单粗放,经济活动范围狭小,经济发展落后,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向教育。东乡县财政自给率只有12%,1999年县财政投入基础教育经费。1075万元,年缺口达472万元。县穷民更穷,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只有700元,并且收入不稳定。温饱问题解决不好,干部和群众就不可能把更多的精力和微薄的收入投到教育中去。
自然条件对东乡县教育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形成“点多、线长、面广、规模小、投人多”的特点,影响了学校的布局和办学形式。全县5公里范围内无校行政村有25个,许多适龄儿童无法入学。有的地方以学生能够就近走读为原则,并适当集中设校,学生每天在路途上花费的时间很多,只有晚上课,早放学,教学时间无法保证。在这种条件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建一些寄宿制学校,可以保证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但这样又会增加国家经费的支出和群众负担。目前情况下,因经费问题,不可能办更多的寄宿制学校。
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了社会和群众对教育的渴求
生产方式是人类生活中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获得方式,它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其中生产力起主要作用,生产力的变化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东乡族的生产方式、传统行业以农业为主,并有一部分畜牧业。现在虽然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差、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先进的生产方式难以引进,许多地方仍沿袭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文化生活单调。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体力消耗大,对自然依赖性大,而对科学技术、生产规模要求不高,教育所起作用不大,群众普遍认为上学与不上学区别不大,因而对教育重视不够。
三、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对教育的影响
宗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历史上,宗教作为传播思想、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在信仰宗教的民族中影响较大。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对传播文化知识曾起过一定作用。但经堂教育毕竟有它的局限性,不管在教育内容或形式上与现代学校教育都有一定的距离和局限性。在东乡县部分群众中还存在着宁愿送子女受经堂教育而不愿送子女到学校去学习的现象,因而影响了儿童的入学率。宗教教育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是有益的,但它不能代替正规教育,必须坚持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
同时,由于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群众认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宁愿让孩子在家帮工,不愿送孩子上学,认为上完学,照样回家务农,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有的群众还有重男轻女观念,只重视男童教育,忽视女童教育,这也是东乡女童入学率较低、辍学率高的重要原因。
另外,人口增长过快,对民族教育也有不利的影响。在部分群众中至今仍存在着早婚早育的习俗和多子女多福的传统思想。虽然国家政策允许部分人生二胎甚至三胎,但生育小孩过多,更增加了群众的生活负担,许多适龄儿童上不起学,影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教育的全面发展。所以,要继续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教育,使群众认识到,民族的发展与繁荣,不在于人口的多寡,而在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四、语言文字对教育的影响
语言文字的完备程度,是民族教育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有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一般都有完备的教育体系和悠久的教育传统,有丰富的靠文字记载的文化知识,对发展本民族的教育,特别是编写本民族文字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是十分有利的。相反,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其民族教育的支持和发展就会困难重重,不能编写本民族文字的教材,也无法进行系统的双语教学工作。东乡族因历史原因只有语言而无文字,东乡语只是作为辅助性语言在教学中使用。东乡县大部分地区山大沟深,交通闭塞,与外界接触不多,不同地方的群众对汉语的通晓程度差别较大。据1958年调查,东乡族通汉语的占全县东乡族人口的32.6%,其中全通汉语的占24.6%,半通汉语的占8%。从1958年到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通汉语的人数已经增加了不少,但不可否认,因东乡语是群众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儿童从小使用的是东乡语,许多儿童上学听不懂汉语。面对全国统编汉语教材,教师只能用东乡语讲解汉文教材的内容,只是在三年级以后才开始用汉语讲课,从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影响了教学效果,这是东乡族小学生合格率低、升学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节发展民族教育的思路)
我们分析了东乡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目的是从问题入手,理顺民族教育发展的思路,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措施,促进教育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对此,东乡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出发,把教育作为“长效工程”,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形成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规划。提出今后5年-10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是:确保一个重点,构建两大体系,实现三个优化,形成四个机制,简称“一二三四”。“一”是打好16个山区乡“普初”扫盲攻坚战,确保“两基”目标的实现。“二”是深化教育结构改革,构建起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构建起适应终身教育制度需要的成人教育体系。“三”是实现学校布局的优化;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的优化。“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形成决策科学、政令畅通,快捷高效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和改进师资管理工作,以激励竞争为导向,形成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师资管理运行机制;以改革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过程为中心,改革升学考试制度,建立新的质量与效益评价体系,形成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投资多渠道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发展运行机制。要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花大力气,尤其是要从东乡县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实际出发,从东乡族的族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东乡县民族教育有较快的发展。
一、提高对发展民族教育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