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华当初和阿琨在同一个单位上班,于是两个人在一起合租居住,两个人的爱好也非常相似,比如都喜欢听些欧美的经典老歌,喜欢品茶,工作上两人也配合得珠联璧合,相互称兄道弟,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也就多一些。过了两年左右,阿琨升任了部门主管。阿华还和原来一样称呼阿琨“哥们”,还是经常要拉着阿琨去喝酒。但是,阿琨毕竟是主管,下班之后还有些事务要处理,没有太多时间陪着阿华。一天,阿琨严肃地对阿华说:“以后当着部门同事的面,请别再叫我哥们了。”过了不多久,阿琨搬了出去,说是离公司近,方便一些。
“不要太靠近你的朋友”,这是一条你不得不知的箴言,交友并不一定要形影不离,而保持距离也不是要彼此疏远。现实中很多人友情疏散,问题就恰恰出在这种形影不离之中。
晋仪和阿紫是高中时的老同学,高考时两人又从同一所县城高中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大学毕业之后,晋仪和大学时相恋的男友结婚了,阿紫则去了法国留学。阿紫到了美国之后,常给晋仪发电子邮件,在信中把最私密的事告诉晋仪,说起在法国的种种艰难。在阿紫留学的那三年里,晋仪可以说是在心理上一路陪同阿紫走过来的。后来,阿紫回国创业成功,她有些大学同学前去求助,搞得阿紫很烦。但晋仪很少去打扰阿紫,也从不提起过去对阿紫的帮助。晋仪认为,两人需要各有各的生活方式,也需要各有各的朋友,就是好朋友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倒是阿紫经常打电话让晋仪去她家里玩,每次见面都热情地不得了,还给晋仪的女儿买不少东西。
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不要去打扰朋友,友情是你生活的指路灯,但并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善用朋友,而不是事事都用朋友,你们的友谊才会像玫瑰花一样,散发出沁人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