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产生无比强大的能量,获得一个人无法取得的成就。
邱虹云、王科、李益斌、徐中正是凭这股合力,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功。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不同的分工合作,创造了一个不小的神话。
22岁的邱虹云是四川威远人,他主要负责产品开发,策划、营销、公关都是王科他们的事。他因喜欢搞科研发明而被老师和同学视为“发明天才”。他是在1997年寒假期间着手研制现在成为公司惟一产品的科学发明的,经过几个月的研究之后,他终于拿出了样品。由于这一发明,他决定参加学校的“挑战杯”发明大赛,之后他又准备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大赛。同年4月,邱虹云与王科等组成了创业团队,他们的产品在大赛上引起各方强烈关注并获大赛第一名,成为清华参加全国创业大赛的五个项目之一。
在王科等人的鼓动下,邱虹云决定自己开发研制这个产品,大家一起创业办公司共同把它推向市场。
王科是浙江宁波人,清华大学自动化四年级学生,英语非常好,从大三起就先后在麦肯锡管理公司、法国巴黎国民银行等20多家公司实习或工作过,其间他有不少机会可以出国或进入外企工作,但自己创业的念头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邱虹云的发明给他提供了灵感和契机。他父母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在投资资金没有落实的情况下,给他寄来了一笔钱,这笔钱成了他们开始共同创建视美乐公司的重要资金来源。5月底,他拿下了营业执照,自己当了老板。
24岁的李益斌是在一所民办学校——新东方上学而认识同样也是24岁的王科的。王科在那里教GRE,是李益斌的老师。李益斌曾在很多公司干过,并曾在加拿大一家公司从普通职员干到办公室主任。王科很欣赏他在财务方面的能力及他的为人,所以力邀李益斌加盟。
爱激动的李益斌用一句话形容他和王科的关系,他说:“是狮子应该站在狮子的行列。”以他对王科的了解,他非常愿意加入王科的创业团队。
徐中,四川内江人,清华大学96MBA班班长,29岁,曾在一家规模很大的公司担任过团委书记,有5年的工作经验,进入清华后,又曾在一些大公司工作过。王科很看重徐中的工商管理知识背景和他的工作经验,而且他认为徐中的“能量很大”。
徐中加入王科的创业团队很偶然,在一次创业大赛时,徐中是一个参赛团队的顾问,王科印象很深,双方逐渐熟悉起来。
1997年4月的一天,正为邱虹云的产品激动着的王科在食堂遇到徐中,王科希望徐中给他推荐一个人,结果徐中毛遂自荐。当下两个人就拟定了一个方案。晚上,王科带徐中去看产品。看完产品,徐中说:“我当即做出决定,要全身心地去做这件事。”他和王科共同决定选择风险投资方式来做这件事,他们希望自己至少也能像张朝阳的搜狐公司那样成功。
王科意外得到人才,很兴奋,他说:“我这个人冲劲比较足,值容易头脑发昏,而徐中社会经验非常丰富,比我沉稳,我们在一起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后来的事情很具体、很琐碎、很累人,跑执照、搞市场调查、写商业计划、跟投资管理公司打交道、跟投资方谈判合作事宜,选择产品生产厂家、选择零部件、选择专家和校内外人才,王科看到,徐中确实是把全身心投入进去了。
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优势,邱虹云负责技术攻关,王科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李益斌、徐中用王科的话来说,是视美乐的两大设计师,视美乐缺少他们哪位都不行。
经过不断的努力,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现场演示会上,视美乐公司的技术核心人士邱虹云展示了他发明的投影仪的独特功能。通过这个一尺见方的铁盒子,观众从大投影屏幕上可以看DVD、录像带以及电脑多媒体图像,图像非常清晰,不仅是普通投影仪不可比拟的,甚至超过了电视图像的清晰度。据这位清华大学材料系三年级学生讲,他研制的这个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超越了现有的电视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教育、商业等众多领域。因为邱虹云一套超越传统的技术设计,让这个性能先进的产品价格只是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1/3,因而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前景。
因为这个产品的魅力,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吸引了十五六家投资商的关注,最终吸引了上海第一百货的总经理张引琪。
张引琪听了这个产品的介绍后,立刻就被这个项目“锁定”了。周日听到消息,周三就到北京向“视美乐”表示了投资意向。上报董事会后,董事会开了半个小时就全面通过了。前后仅3周,“上海一百”就成了“视美乐”的风险投资商,一期投资250万,只占项目收益的20%股份,待产品完成中试后,二期投入5000万元,所占股份上升至60%。谁能想到这四个尚在求学的学子,能创造出这样非凡的成就,这就是合作的力量,善于合作的见证,我们有理由相信,邱虹云等四学子,会拥有比这更大的辉煌。
合作是21世纪生存的有力武器。邱虹云等四学子靠着良好的合作,创建了视美乐公司。开发的投影仪吸引了许多投资商的目光,最终驱使上海第一百货投资5250万元,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创业神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人合作,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获得自身难以达到的成就,释放出无比巨大的能量。
竞争是共同的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人不可能具有无比强大的竞争力,只有团结起来一起面对竞争,才是明智之举。不但中国近代历史给了我们这种启示,就是千百年来民间最淳朴的教育方式也无不体现着这种道理:一双筷子很容易被折断,十双筷子就会牢牢抱成一团。只有团结,才更有力量。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于是,你便需要通过朋友的力量来协助你面对竞争,解决难题。具有这种共同竞争的意识,你也就拥有了一种无形的资产,这种无形的东西会帮助你更好地面对竞争,使你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中关村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关村是一个象征,她象征着中国的信息产业,象征着高新科技、先进的管理、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迅速积累的财富;中关村是一个传奇,从1984年到1998年,中国最杰出的知识分子在中关村闯天下,创下了一年销售逾千亿的经济奇迹;在与IBM、微软等超级巨头的对抗中,中关村越来越强大”。的确,在当今这样一个神奇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所创造的正是一个个神话!而且这些神话的书写者,正是那些被人们称为“知识英雄”的人:他们来自北大,来自清华,来自社会,也有归国学子;他们不仅拥有知识,而且非常善于运用知识去创造神奇。
他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传奇故事。但他们又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创业之初都非常渴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今天,面对辉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团结起来面对竞争,围绕一个目标去做事。
我们可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说和做的:
王选(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方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软件是一个集体性的劳动,人才必须组织起来,围绕一个目标,才有价值。”
“中国不缺少有才华的年轻人,而是缺少团结合作的精神。”
“现在的情形是,中国人只有到了国外,到了硅谷,受外国老板指挥才能把才华发挥出来。中国人难道只能由外国人指挥?中国人难道不能指挥中国人?”
王荣之(同创公司总裁):
“同创在做一个木盆。我们不会有更多的条件,有更多的木板,我们都很笨,但我们勤劳,很团结。我们在一起做一个大木盆,虽然每块木板都很短,但合起来直径却很大,盛水自然比木桶多。”
“木盆难做,难在所需的木板多,难在形成合力,精诚团结;过去大家把同创认为是一个名词,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同创的意思就是许多短木板合在一起,盛更多的水。”许志平(师腾公司总经理):
“我们总以为聪明人凑在一起,肯定会更聪明。其实,一群聪明人凑在一起,还不如一个傻子加一个聪明人凑在一起。因为,聪明人都坚持人人平等,坚持都是革命同志,我凭什么听你的,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形成合力,反而会造成很大的内耗。”
张旋龙(方正香港上市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
“我认为要适应竞争必须与他人合作,而合作又有两个要领:一是不要等到人家成功了,再去和人家谈合作;二是自己不懂,要相信别人。我完全相信王选的技术。自己不懂又不相信人家,那还能做什么?很多领导不懂,又不愿意相信别人,肯定不行。”
也许有人会说,科学的高度分化和交叉是需要科学家密切协作的,而社会领域则不需要。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无数企业家的成功都证明合作精神、善于用人、团结人是至关重要的。有人对大亚湾健风集团及美国、日本、东南亚、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大企业家共82人的调查表明,他们十分重视合作,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任用,尽管用人的原则、方式差异很大。他们今日的成功,已经充分地证明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某大学的一位教授曾指出:成功者的道路有千千万万,但总有一些相同之处。能够较清晰地认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了解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并善于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他们不仅与同伴合作密切,与他的父母和老师也愉快相处。对于老师的不同意见,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性,附和老师意见的占8.78%,能以相对温和的态度接受老师意见的占72.30%。由此可见,团结协作是许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性。
但社会上却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形,一些家长已经适应了这个竞争的社会,因此,许多年轻人小的时候接受的是这样的教育:要竞争,要取胜,要比同龄人强。“去幼儿园,可别叫小朋友欺负了,不用怕他们。”“老师发水果,要挑大个的。”上学了,又被家长告知:“要有竞争意识,别的同学问你问题,不要告诉他,他会了就比你强了。”合唱比赛有什么意思?得了第一名也不是你自己的荣誉,还是省点时间看看书吧!这些年轻人就这样逐渐成为自私者,极端个人主义者。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需要生活在人群中,需要生活在人与人之间。这就需要与人交往,而谁又愿意与自私的人交往呢?
历史已跨人21世纪,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精诚团结,在共同的大目标下努力把事情做好。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靠竞争取胜的社会,但社会需要的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竞争,不是相互残杀,而是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们的国家才能有希望,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北大的一位教授说:“企业需要发展,不能单靠某个人,只有依靠集体,个人才能创造出成绩。”不仅企业如此,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事情都离不开合作,像足球赛、篮球赛、排球赛等各种比赛项目,都要求队员们保持彼此之间的良好协作。音乐伴奏也是如此,只有配合默契,方能奏出优美的乐曲。作为21世纪的我们,一定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通过群体性的活动培养自己的协作意识。如果希望自己成为时代的宠儿,就必须放弃自私自利的狭隘思想,培养自己的团体意识。只有团结才能更好地面对竞争,而竞争则更应是共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