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8300000005

第5章 追索价值的真谛(5)

一些变态现象(兴味索然,对生活失去热情,自我厌恶,压抑身体的功能,逐步破坏理性生活和各种趣味等等)产生于那些感到生活乏味、工作枯燥的智者中间。有一个实例显示了适当的认知治疗消除这些症状的可能性,这个治疗包括进行业余研究,寻找一个需要更多脑力的工作,以及进行观察思考。

在幼年晚期和童年期就可能表现出比成年期更强烈的了解和理解需要。无论怎样,这似乎是成熟的自然产物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孩子不必要人教他去好奇,但是却可能被收容教养机关教导不要去对哪些东西好奇。

在一些高级动物的身上,很容易发现一些与人类的好奇心相似的东西。猴子会把东西撕碎,把指头捅进窟窿,在各种情境中进行探索。在这些情境中,不大可能有饥饿、害怕、性欲、安抚等情况存在。哈洛的实验以一种易于接受的实验方式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人类勇于探险,去追根寻源并且做出解释,甚至对于危及生命的情况也不例外。对此,人类历史为我们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实例,无名的“伽利略”一直层出不穷。

最后,满足认知冲动使人主观上感到满意,并且产生终极体验。虽然人们注重所得的成果、注重学习等等,忽视洞察和理解这一方面。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任何人的生活中,洞察常常是一个令人感到愉快、幸福、激动的平台,甚至可能是人一生中很高的一个平台。

以上论及的那种战胜困难的现象,那种一旦面临挫折便出现变态的现象,一些普遍的(跨人种的、跨文化的)现象,那种永不消失(虽然微弱)的持续的压力,个人早期历史上的自然产物以及人们要求满足认知需要,以此做为全面发展人类潜力的一个前提,这一切都说明了基本的认知需要。

尽管这种假设并不全面,但是在我们认识了之后,我们仍受到激励,一方面要使认识越来越深刻,另一方面又朝着某种宇宙哲学、宇宙神学等的方向使认识越来越广阔博大,我们获得的事实如果是孤立的或者原子式的,它们终究要被理论化——不是被组织就是被分析,或是二者兼而有之。这个过程被一些人称为寻求意义。我们再来假设一些欲望:理解的欲望,系统化的欲望,组织的欲望,分析的欲望,寻找联系和意义的欲望,创立一个价值系统的欲望。

一旦允许讨论这些欲望,我们会发现它们也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层次系列,其中了解的欲望优先于理解的欲望。我们曾描述过的优势层次集团所具有的一切特征似乎也适用于这个小集团。

在认知需要和意动需要之间,我们必须防止采取简单的二歧式,因为这种情况极易发生。了解和理解的欲望本身就是意动的,即它们具有力争的特点,并且如同基本需要一样,也属于人格需要。再者,正如我们所知,这两个集团是相互关连而不是完全分离的,并且它们是彼此协作而又相互制约的。

相对于其他需要而言,我们对审美需要的了解更少,但我们无法回避它们,因为历史、人类美的属性和美学家已经在这里提供了大量的证据。我曾以经过选择的人为对象,在临床上人格学的基础上努力尝试研究这种现象并且至少使我自己确信,在某些人身上,确有真正的审美需要。丑陋会使他们致病(以特殊的方式),身临美的事物会使他们痊愈,他们积极地渴望着,只有美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这种现象几乎在所有健康儿童身上都有体现。这种冲动的一些证据发现于所有文化、所有时期,甚至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我们不可能将审美需要和意动、认知需要截然分开,因为它们相互交融在一起。秩序的需要,对称性的需要,闭合性的需要,行动完美的需要,规律性的需要,以及结构的需要,可以统统归因于认知的需要、意动的需要或者审美的需要,甚至可归于神经过敏的需要。至于我,将这个研究领域考虑为格式塔心理学和动力心理学的会合点。例如,当一个人看到一幅斜挂在墙上的画时,便有不可遏抑的意识冲动要去把它挂直,这意味着什么?

警惕情境的羁绊

依赖于以动物做实验的是行为派心理学领域的特点。不言而喻,白鼠不是人,但是,之所以将此再强调一遍,因为动物实验的结果经常被作为我们对于人性的理论研究所必须依据的基本材料。当然,动物资料对于研究心理学很有助益,但使用时必须谨慎和明智。

动机理论必须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动物为中心。进一步的一些考虑与这个论点相关联。首先让我们讨论本能的概念。本能的定义就是一个动机单位,在这个动机单位里,内驱力、有动机的行为以及目的物或者目标效果,都明显地由遗传所决定。沿种系阶梯上升,我们所解释的本能就有一种逐步消失的倾向。

例如,对于白鼠,按照我们的定义,可以公正地说,它们有饥饿的本能、性本能、母性本能。当然猴子性本能已肯定存在。对于人类,按照我们的定义,这种本能都已消失,在它们的位置上只留下遗传反射、遗传内驱力、自发学习、有目的行为中的文化学习以及目的物选择中的文化学习等的混合物。

因此,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人类的性生活,就可以发现,纯粹的内驱力本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对象的选择以及行为的选择却一定是其生活的历史过程中获得或通过学习取得的。

如果我们追随种系阶梯不断上升,那么,我们将愈加重视口味而忽略饥饿。例如,对于食物的选择,在白鼠那里,变易性少得多,而在猴子那里又比在人那里更少有变易性。

最后,当我们沿种系的阶梯上升,本能逐渐减退,以作为适应文化的工具的依赖将越来越大。为了认清这些事实,我们不得不使用动物资料。举例而言,仅仅由于我们人类远远更像猴子而不是白鼠,因此我们宁愿选择猴子而不是白鼠作为动机实验的对象。不能以任何低级的、甚至更简单的动物为出发点看待这个理论,而必须以高级动物特别是人类为出发点。

在动物身上所获得的很大一部分发现被证明只适于动物而不适于人。研究人的动机要先从研究动物开始是毫无根据的。对于隐藏在这种貌似简单、普遍的谬误后面的逻辑,或更确切地说,对逻辑的背离、哲学家、逻辑学家,以及科学家在各自的多种领域内都已给予了足够的证据,就像研究地质学、心理学或者生理学不必先研究数学一样,研究人也不必先研究动物。

我们讨论一下有机体所处的情境或环境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必须立即承认,如果不与环境和他人发生联系,人类动机几乎不会在行为中得以实现。任何动机理论都必须重视这一事实,也就是说,它不仅包括有机体本身,而且还包括环境,包括文化的决定作用。

一旦承认了这一点,也应继续告诫理论家,要防备过分注重外部、文化、环境或情景的倾向产生。我们的中心研究对象毕竟是有机体或整体性结构。情境理论很容易走这样的极端,使有机体成为情境中的一个附加物体——大概等同于一个障碍物,或这个机体试图获得的某个对象。

我们必须记住,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个人在创造了有价值的对象的同时,也创造了他的障碍物,这些障碍物和对象必须部分地由情境有机体所规定。我们不曾领略过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在泛泛地确定或者描述一个情境时抛开在其中活动的特定的机体。事实上,当一个孩子试图得到对他有价值的对象时,却受到某种阻力,他不仅决定了这个对象有价值,而且决定了这个障碍成其为障碍。在心理学中没有障碍这种东西,却有试图达到某种目的的具体人的障碍。

当以不充足的动机理论为基础时,极端的或者排他的情境理论得到长足的发展。比如,任何纯行为理论都完全依靠情境理论来赋予意义。一个以现有的内驱力而不是以目标或者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理论,为了防止不攻自破,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情境理论来支持。

然而,一个强调恒定的基本需要的理论证明,这些需要是相对长久的,并且对于有机体实现自身时所处的特殊情境是比较独立的。因为,以最有效的并且带有极大的变动性的可行方式,需要不仅组织自己的活动前景,而且组织甚至创造外界现实。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接受科夫卡对地理和心理环境所做的区别,那么理解一个地理环境怎样变成一个心理环境的唯一令人满意的方法就是:理解这个心理环境的组织原则,是处于这个特殊环境中的机体的现有目标。

因此,合理的动机理论必须考虑情境,但决不可成为纯粹的情境理论。除非我们明确愿意放弃探索机体恒常的性质,以便理解机体所生活的世界。

我们要强调的,也是我们关心的,是动机理论,而不是行为理论。行为由几种因素决定,动机是其中一种,环境力量也是其中的一种。动机的研究并不取消或否定情境决定因素的研究,相反,动机是对情境的补充。在一个更大的结构中,它们各有自己的位置。

同类推荐
  • 心灵力:读懂10个词,换一生平心静气

    心灵力:读懂10个词,换一生平心静气

    本书共分为十个章节,从忍耐、放弃、压力、豁达、信念等方面进行论述,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为读者奉上一款用“20”个字涵盖的营养健康的心灵大餐,希冀大家能够因此而具备一种健康智慧的人生心态,拥有一种摆脱烦恼仰望幸福的绝妙方法。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对你百依百顺的人、能让你如愿以偿的事,都很少。你若非要计较,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让你满意。人活一世,也就求个心的安稳,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心宽一寸,路宽一丈。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的风平浪静?
  • 7天让你读懂生活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生活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然而。从普通大众看来,严谨深奥的心理学的确是晦涩难懂的,一些专业的名词术语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难以被理解。所以,迫切需要一条合适的纽带将心理学的科学性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工作中,《7天让你读懂心理学》系列丛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条及时出现的纽带。
  • 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内容包括: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品德与己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肚量与己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得意不必恃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后路与己等。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2)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曾国藩箴言

    曾国藩箴言

    本书从曾国藩大量的家书、日记、笔记和文章中,进行认真遴选,辑录了二百多条箴言警句,这不仅能够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一代“中兴之臣”说过哪些有见地的话,更能够让您从中获得启迪和教育,对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有所帮助。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但愿您在读了他的一句句精彩的箴言之后,掩卷而思,产生如醍醐灌顶般的真切而美好的感受。
热门推荐
  • TFBOYS之你有没有爱上我

    TFBOYS之你有没有爱上我

    TFBOYS,那是我们一起约定的难道不是吗?十年,我会赴约的,曾经和你山盟海誓要永远在一起的,十年,我已到了,那你呢?这本小说是送给四叶草的,带有一点忧伤,欢乐,苦涩。。。四叶草们加油吧!十年之约!
  • 一次偶然,一辈子

    一次偶然,一辈子

    有种爱情叫做命中注定,几经翻转总会遇见。杜小冷几遇渣男,最终与世人所望的好男人相守一生。她不相信这样的好男人会是她的归宿,可是他们真的结婚了。
  • 安圣哲,只要你说爱我

    安圣哲,只要你说爱我

    你可以委屈,可以痛哭,但不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你的脆弱……
  • 小妻成瘾

    小妻成瘾

    欧少庭像是恶魔一样,摧毁了杜小晴所有的一切!他深深的恨,狠狠的报复,可是复仇的快感,却总是差强人意。“我说的话,你是听懂了?还是听懂了?还是听懂了?”他生气的时候,喜欢把重要的话,重复说三遍。“懂!”她的回答必须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他视她为玩具,狠狠的摧残!可最后却在报复中失去了心!失去了爱,失去了一切!
  • 成长·青春励志2

    成长·青春励志2

    阅读是一次快乐的生命旅行,它能超越时空的界限,让我们的心灵自由自在地飞翔。阅读是一次高贵的精神洗礼。它能抵御世俗的侵袭,让我们的灵魂洗尽铅华、卓然独立!离开阅读,生命不可能完整,心灵不可能丰盈,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阅读对于青少年而言,丧失了它本真的含义,成为了一种在家长逼迫、老师要求下的强制行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和精神的苦役。那么,我们用什么来拯救日趋衰微的非功利性阅读用什么来拯救青少年那不再纯净透明的心灵?
  • 我当掌门那些年

    我当掌门那些年

    我平生有两愿:原读尽天下好书愿看遍世间美景——秦幽篁
  • 综漫之看遍天下

    综漫之看遍天下

    我叫无,自从前世死亡,不知道过了多久,前世的我总是幻想去动漫的世界,主神念我可怜,给了我一次机会,可谁告诉我,没钱,没外挂是怎么回事!好吧,好歹前世的记忆没有没收。可不干预剧情是闹哪样?
  • 宫女不低调

    宫女不低调

    现代女孩苏沐橙竟然生命垂危,再怎么挣扎也没逃过命运的安排。于是,一夜之间她穿越到未知王朝,被父亲大人送入宫门成为秀女。她聪慧且狡黠,她谨慎且机警,天生不够安分的她,可否在宫中赢得一席之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小山炮

    无敌小山炮

    一个来自山沟的有些不一样的山炮进城的故事。
  • 水戏红尘

    水戏红尘

    某狐妖:你说过如果有来世,给我生个孩儿!某花心男:你说过如果有来世,你是我的!某痴情男:你说过如果有来世,让我带你走!某冰山男:你说过如果有来世,你会试着爱我!某呆子男:你说过如果有来世,我们就在一起!某神男:你说了,你恨我。某妖皇:你说了,守着我。某神经男:你...啥也没和我说!某女白了他们一眼“那是上辈子好吧!”某男立马站出来“报告!我不是!”某女一飞腿“滚!”可当某女真的爱上她们的时候,他们却一个个化为元素珠,最终上帝为了报答她,让她选择一颗元素珠,让元素珠化回人。其他的从此消失。【PS:这个是第一次发的说说,希望大家喜欢,内容可能会有点杂乱,不过情节还是不错的,此文是奇幻篇+穿越篇+异界篇+修仙篇。不喜欢的亲就绕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