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9100000004

第4章 别拿智商当心病

当今的社会是多元的社会,仅仅是高智商也许已经不能胜任所有的工作。甚至有了“高分低能”的说法出现。往往,能够在生活中快乐生存的并非那些在各类测验中取得高分的佼佼者,而是所谓“智力平平”的普通人。

智商是怎么来的

我们对智商的关注好像越发的深入和重视了,或者说它已经变成了我们判定个体素质如何的一种评判标准。智商测验也不再是什么难以接触到的文件,甚至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相对专业的量表。所谓的智商游戏和五花八门的问题更是层出不跌,而且丰富得很。目前许多公司的面试也把智商测验含纳了进去。智商高的人也许可以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更易生存吧。那么什么是“智商”,它是怎么来的?以下为其由来的简史。

智商,英文写作Intelligence Quotient即IQ,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智力,用来反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比值,体现了一个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方面。

英国的高顿(Galton)是第一个尝试发展智力测验的人。高顿是个于天才以及优生学有着极大的兴趣的人,主张智力高的人应该是一个有敏锐感官的人,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感官、动作、生理反应的测量。不过被视为“编制智力测验第一人”的并不是高顿,而是法国人比奈(Binet)。1905年他和助手西蒙(Simon)在法国教育部(Minister of Public Instruction)的协助下研发出了用于鉴别班级中低能儿童智力的测验工具,也就是“比奈—西蒙量表(Binet-Simon Scale)”。作为当时世界时尚中心的巴黎,这个最初的“智力测验”连同时装模特一起迅速游历了全球。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第三年美国参战,大量的新兵急需快速的测验工具来协助分类与任务指派。于是军方采用了心理学家奥蒂斯(Otis)为国防部编制的军队甲种团体智力测验、军队乙种团体智力测验(适用英文不佳或根本不会英文的移民)。除此之外,军方一系列的智力测验还在不断地进行研究发展,包括将比奈的个别智力测验转化成省时的团体施测格式,将测量从原本的儿童阶层扩大至成人,其运用的意义也由原本的筛选智能低扩大至挑选具有高级心智功能的人。

1916年,推孟(Terman)修改了原有的测试内容,开始在斯坦福大学应用,称为“斯坦福——比奈量表(SBS,Stanford-Binet Scale)”,并由此首次提出了“智力商数”的概念,即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智商IQ”,它的计算公式为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智力年龄(Mental Age)”又是什么呢?它是指某个年龄组别的群体,就平均而言所能达到的智力水平。实际年龄亦就是个体的生理年龄了。如果个体的智力年龄与他的生理年龄一样,那么他的智力就是一般;但如果他的智力年龄高于或低于他的生理年龄,则他的智力便是高于或低于一般水平。

通过“智商”的构架到成型可以看出,它并不是一种为了评定人是否聪明的标准,而是作为选拔的辅助工具。

假设有一个生理年龄为4岁的小孩,他在进行智力测验时的表现跟普通5岁的小孩相当,我们就说,这个孩子智力年龄是5岁。依照公式计算,这个孩子的智商为,IQ=5÷4×100=125.嗯,不错的分数,按照一般的划分标准,这个孩子属于“智力优异”。

智商(IQ)智力等级

140以上天才或近于天才

120—140智力优异

110—120智力较高

90—110普通智力

80—90迟钝偶为低能

70—80介乎迟钝与低能之间

70以下确定为低能

在现代典型的智力测验中,设定主体人口的平均智商为100,则根据一定的统计原理,一半人口的智商,介于90——110之间,其中智商在90——100和100——110的人各占25%。智商在110——120的人占14.5%,智商在120——130的人占7%,130——140的人占3%,其余0.5%人智商在140分以上,另有25%的人IQ在90分以下。

如果一个人能言善辩,处事灵活,常有新鲜的想法,我们常常会说这是一个聪明的人。在念书的时候,那些名列前茅或者不用怎么学习就能拿到好成绩的人,我们也会感叹其生了个好脑瓜。这些模糊的、没有量化的行为表现成为了我们对于“聪明”的定义。

当下,“智力测验”也许正在或者已经风靡全球。这些测验往往是通过一些各式各样的题目来估算我们的能力,并根据我们答题的质量进行打分,从而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的分数。相信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测验的结果是较好的分数,自然提升自信,毕竟这是一种正面积极的肯定,在聚会或是聊天的时候借此炫耀一番真是妙极了;倘若不幸地发现自己的IQ分数不高,难免心中会泛起涟漪,从而联想起曾经做过的傻事或者笨手笨脚被人愚弄的经历,真是糟透了。即使在玩笑中被叫做了“傻瓜”心里也变得不爽快了。

其实,现在对于智商的测定仍然建立在一些传统测试的基础上,仅仅是针对人的语言、数学和空间推理能力,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比如前瞻、反思和创新等等,这些能力都会随着我们的年龄而不断提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并且我们对它的探索还远远不够,所以一个人聪明与否是不可能仅仅通过所谓的智商测试来确定的。要知道任何一个人的大脑,都值得称赞一番。毕竟每秒钟你脑中约拥有的一千亿个神经元与其周围细胞构成大约5000个突触的连接都能够产生和打断一百万个新的连接。

智力(Intelligence)是个定义模糊的概念,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智力下定义为: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学上给予的解释说,智力是有目的地行动、理性地思维和有效地应对环境的整体能力,它包括推理、问题解决、获得知识和记忆以及对环境的适应。不过就目前的主流研究而言,智力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包括理解、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

不看不知道

构成智力的五种因素

1.观察力。即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

2.注意力。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如能够全神贯注地长时间地看书和研究课题等,而对其他无关游戏、活动等的兴趣大大降低。

3.记忆力。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

4.思维力。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当人们在学会观察事物之后,他逐渐会把各种不同的物品、事件、经验分类归纳,不同的类型他都能通过思维进行概括。

5.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您一定知道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居里夫人——玛利亚·居里(Maria Curie),就是她在1898年发现了“镭(Ra)”,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第一次是物理奖,第二次是化学奖。后来,居里夫妇的大女儿伊雷娜·居里(lrene Curie)也获得了同样的殊荣,在放射性元素研究上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除此之外,还有6名诺贝尔奖得主的子女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猜想:诺贝尔奖是可以遗传的——智力的优劣取决于父辈。

的确,根据人类遗传学原理,人的智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遗传的,甚至父母的给予的基因为其设下了一个上限。西班牙《世界报》曾发表过题目为“智力遗传的秘密”的文章,对“智力遗传”的问题作了有趣的解说。

罗杰·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72年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睁开迷糊的双眼,他看到父亲异常兴奋。他12岁的头脑一片混乱,因为自己很少在半夜被叫醒。父亲阿瑟是个内敛而深沉的人,科恩伯格经常看到他在洛杉矶家里的书房中深夜研读。但这一次父亲没有保持一贯的严肃,他刚刚得到来自瑞典的通知,告知他获得了195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恩伯格回去继续睡觉,心想这是大人的事情,但父亲为此表现出的兴奋之情令他无法入眠。数十年之后,当他接到同样的电话,事实上是在同一天:10月4日,几乎在同一时间:凌晨两点。

科恩伯格不禁感到震惊。“我只能用震惊来形容。”他说。他刚刚获得了进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这个精英俱乐部的机会。但与此同时科恩伯格进入的是另一个范围更为狭窄的俱乐部:诺贝尔奖父子(母女)得主的俱乐部,而他是该团体中的第七位成员。

就此而言,智力是可以遗传的。以现有的证据来看,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不过西班牙神经系统研究专家何塞(Jose,西班牙纳瓦拉大学神经科学院院长)却说:“但事情并非这么简单。”何塞是国际知名的神经学研究专家,他将解开智力是否可以遗传这一谜团。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人们对智力的理解各不相同,仅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就有7种完全不同的定义,从“理解和领悟能力”到“纯粹的精神物质”均有提及。何塞则认为“智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借科恩伯格为例。在学校中科恩伯格是个出色的孩子,尽管有点羞涩,但在社交上并无障碍。阿瑟带他来到斯德哥尔摩,让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科学世界。也正是阿瑟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一刻改变了科恩伯格。科恩伯格耳边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你和你爸爸太像了……你太像他了。”外貌上的相似却让科恩伯格理解成应该追寻父亲的脚步。而当他获得诺贝尔奖时,也像他父亲一样,正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教授。但父子俩并不只在这一点上相同。仅仅是偶然造就了这一切吗?科恩伯格是否天生就能获得诺贝尔奖?何塞对此表示:“不能这么说。诺贝尔奖并不只是无与伦比的天才的结果,它更是努力、学习和技巧,尤其是坚持的成果。”他还指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的某些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可以说一个人出生时的基因遗传自父母,但这并不能决定他最终的智力。

人的神经系统存在着一种基础机构,但并非固定的结构,神经系统是后天成形的。何塞将神经系统与手做比较说明,如果一个人的双手用来打铁,那么必定是手指粗壮却不灵活,相反,如果双手被用来弹钢琴,那手指必定修长而灵活。因此,教育子女的方式比基因遗传更加重要。追溯“诺贝尔奖父子(母女)俱乐部”会员的成长经历,科恩伯格从12岁开始就生活在父亲的影子和激励作用下。伊雷娜·居里18岁开始给母亲当助手。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通过引入量子化条件,提出了氢原子模型来解释氢原子光谱,提出互补原理和哥本哈根诠释来解释量子力学)的儿子,同样获该奖项的奥格·玻尔(Aage Bohr,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提出核结构理论),四十年代起就一直担任父亲在原子弹研究上的助手,并且他从小就是在物理天才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20世纪最重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他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对自旋的研究)、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因创立量子力学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等人的影响下长大。是的,以上所有这些人的生活都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此外,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基因与智力的联系是20%。这项研究利用“神经图像技术”(通过神经图像分析神经元活动在特定思想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发现智力高低与父母DNA的联系率为20%,其余的智力发展是变化的,根据个人的生活改变和定型。

不看不知道

双生子研究

所谓“双生子研究”,就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由一个受精卵经第一次卵裂产生两个单独的细胞,并发育成正常个体,其遗传背景完全相同)之间和“异卵双生子”(母体排除的多个卵子同时受精形成的双胞胎或多胞胎,其遗传上的相似度只有50%)之间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的相似程度,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

通过对比两种双生子之间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相似程度的差异,可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这是因为,双生子同时在母体中孕育,出生后所受的环境影响也大致相同,但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在遗传相似程度上却有显著的差异——同卵双生子拥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结构,而异卵双生子之间则一般兄弟姐妹之间的遗传相似度相同。

不过,进行双生子研究也是存在缺点的,因为实验时是假设同卵双生子之间的成长环境的相似度一样,根据研究表明,这个假设是不完全正确的。儿童的特点会影响环境对他们的反应方式,而他们自身也会选择环境的影响,这就使得同卵双生子之间在环境影响的相似程度上要大于异卵双生子之间的环境影响相似度。因此,同卵双生子在某种发展特征上的相似程度高于异卵双生子,其中的部分原因应该归结于同卵双生子的环境相似度更高,所以在解释双生子研究的结果时应持有谨慎的态度。

西班牙《世界报》上发表过的一篇文章——“智力遗传的秘密”指出,目前为止最能说明“在培育天才方面,外部激励比基因遗传更重要”的例子是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所作的贡献——发现了电子的约瑟芬·约翰·汤姆森(Joseph John Thomson)。他在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这并非是汤姆森最大的功绩。不仅他的儿子乔治·佩吉特·汤姆森(George Pettit Thomson)在1937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与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7名学生也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也许是一个后人无法超越的成就:同一位导师培养了8名诺贝尔奖得主。

何塞认为,“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和激励对于从父母身上遗传的智力基础向更高还是更低程度发展至关重要。”在上面提到的7名诺贝尔奖得主的子女中,有5名是在与父母相同的领域中获奖,这是对上述结论的印证。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智力并不遗传,不过某些神经结构的确具有遗传性,但它们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只有15%至20%,其余是父母激励教育和子女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因此一个没有天赋的农民的儿子,其前途并非生来注定。他的努力和坚持将决定他最终的生活。除非患有严重的脑部疾病,任何人在智力上都不会受遗传的限制。”丁伯根兄弟的成就验证了这一结论,他们是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兄弟,扬·丁伯根(Jan Tinbergen)获得了196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尼古拉斯·丁伯根(Nicolas Tinbergen)197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父母并不才华横溢,但非常注重对他们的教育。因此在科恩伯格得知父亲获奖的消息并亲眼目睹了他的幸福之时,他的前途由此确定。也许他无意获得200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只是想体验与他父亲同样的幸福。

与此同时,文中提到的所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子女都进入了比他们父辈级别更高的学术机构工作。总之,天下所有的好父母都可能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孩子,只要他们真正有这个意愿和爱心。

“白痴学者”,他们是低智商的“聪明人”

不知道您是否看过6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RAIN MAN》(“雨人”)。作为主角的弟弟,智商并不高,他是一个“白痴学者”。

“白痴学者”其实是精神医学专有名词,他们是患者。作为学者,他们是愚鲁的,智商低下的;而如果他们是白痴,我们却不能忽视那些过人的禀赋和独具的专长。矛盾螺旋两极,奇迹般地统一在同一个个体上,这就是令医学界百思不得其解的“白痴学者”现象。

“雨人”的原形是美国盐湖城的一位名叫金·皮克(Kim Peek)的自闭症患者。他在历史、文学、地理、体育、音乐等15个不同领域,都有超凡的天赋。除此之外,皮克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甚至可以做到将一本电话号码簿上的所有名字和号码一字不差地记住,但他步履蹒跚地斜行,无法处理生活琐事,甚至不会扣衣服上的纽扣。

皮克的总智商分数只有可怜的69分,是的,这远远低于我们作为的智商的平均值。

不看不知道

“金电脑”

当金·皮克16个月大时,他的父母就像一般家长一样,开始读诵一些书籍给他听,且边念边拉着金皮克的手指顺着每一本书的内容滑过这些字里行间;没想到金皮克竟能记下父母念给他听的每一本书,立即将方才听到的内容说出来。

金·皮克3岁时,有一次问他的父母英文单字“confidential(机密的)”的意思是什么?他的父亲开玩笑地给他一本字典要他自己去查,没想到金皮克真的认真查阅。让他父亲讶异的是,从未查过字典的金皮克竟知道如何依照字母去查阅单字,然后找出单字的发音及定义。

直到4岁才会走路的金·皮克,对数字与计算特别着迷。他喜欢读电话分类簿,而只要他看过的车牌号码,也不会忘记。他的脑子就像是一个庞大的资料库,可以过目不忘,还能自动搜索。他的父亲形容,当皮克在读一本书时,可以左眼看左页,右眼同时看右页,看过一遍的书,在一年后还可以记得95%的内容。他从四岁起已阅读过的书籍超过7600本,被专家称为“金电脑”(Kimputer)。

大多数白痴学者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白痴,其智商一般在35至70之间,属轻度或中度弱智,真正的白痴智商低于20.而大多数白痴学者并非地道的学者,因所谓突出才能只限于某一孤立的方面。

早在1789年,科学文献中就出现有关白痴学者的描述。有“美国精神医学之父”之称的本杰明·拉许(Benjamin Rush),描述了一位具有闪电般快速推算日期的富勒先生,当问他活了70年17天又12个小时的人总共活了多少秒钟,富勒花了一分半钟就得出正确的答案:2210500800秒;他把其中17个闰年都考虑进去了。但除了推算日期之外,富勒对复杂的数学并没有什么了解。

在1887年伦敦医学会议上,以鉴定出唐氏症而知名的唐恩报告了他在伦敦主持俄尔斯伍德精神病院的30年间发现的10例白痴学者病例,并以医学家的眼光对自己的病人进行了更完整的陈述。正是在他的建议下,医学界开始用“学者症候群”取代了“白痴学者”这个带有矛盾的名称。

不看不知道

形形色色的“白痴学者”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知道白痴学者在推算日期、计算、音乐、绘画、雕塑、查阅字典、下象棋、背诵、色彩、赌博,甚至经商及其它许多专业知识上表现出非凡的才能。相关研究表明,白痴学者们至少拥有了300种以上的天才。而一些弱智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技能,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著名的音乐演奏家莱姆克,患有脑性麻痹,发育失常,并且失明。他从来没有学过钢琴。当在他14岁那年,首次听到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的几个小时后,莱姆克竟然把这首曲子如行云流水般毫无错误地弹了出来。莱姆克可以用钢琴弹出任何他听过的音乐,无论它有多长或多复杂,而且可以记住长达一年之久。然而,他却既不能握住刀叉、汤匙或碗筷吃饭,也没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苏格兰的瓦洛是位自闭症患者,3岁时表现出惊人的绘画天分。伦敦的一位艺术教授看了他童年的油蜡笔画作时,形容那些画是了不起的珍品,具有“工匠之精巧,诗人之想象”。如今,瓦洛的艺术作品举世知名。

丹麦的许多电视观众了解到了瑞典的一位白痴学者,卡莱尔。欧洲最负盛名的12位学者和数学家联合对他进行了一次考试。拟出的题目是:共有64个木箱,如果在第一个木箱中放入一粒小麦,而在其后每一个木箱中放入两倍于前一箱的小麦,到了最后一个箱子,应该有多少粒小麦,答案是18446734073709551616粒。即使是这些学贯五车的学者们,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是他们合力做了长时间的演算和核实才拿出来的,出乎所有学者们的预料的是,仅仅30秒钟之后,卡莱尔算出了那个正确的数字,令在座的所有学者瞠目结舌。

科学家们对这些智商低下的人会在某些方面有“学者”的才智众说纷纭。1980年,美国加州克拉夫顿丘学院的心理学家约翰·布林克(John Brink)发表了一项戏剧性的报告,对于“左脑半球的变化可能引发白痴学者的重要性”,提供了更多可信的证据。我们前面已经提过了,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各司其职。左半球主管语言、数字以及概念、分析等逻辑功能,而右半球则分管音乐、绘画、空间几何以及想象和综合等功能。不少研究报告认为,一部分典型的白痴学者技能与大脑右半球功能有关。他描述了一位正常的九岁男孩,在一颗子弹破坏了他的左脑半球,造成聋、哑及右半身麻痹的意外之后,出现了不寻常的“学者”技能。他能够修理多段变速的自行车,以及设计新玩意儿。这个男孩还是用未受损的大脑半球来推测,即左半球受损后导致右大脑半球占优势。随后,纳蒂阿·哈萨(Nadia Hasan)等人的研究中也重复了布林克的这一发现。并认为艺术形象的形成和整体性、空间感、节奏感等方面,主要是右脑起作用的,是右脑功能导致了艺术创造性的产生。

近年来,出现了更多支持“左脑半球假说”的资料。1998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布鲁斯·米勒(Bruce Miller)博士检视了5位患有额颞叶失智(FTD)的老年病人(这是一种早衰性的失智毛病),他们在出现失智及病情逐渐恶化的过程中,发展出艺术的才能来:他们能够制作精细的艺术品、绘出优美的画作。以“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后发现,这些人的脑部伤害的主要就是在左侧。

“白痴学者”现象已经被提出一百多年了,人类对此领域的研究不能说没有进展。许多学说与假设被提出,每一种似乎都有其道理,但又都无法穷尽一些谜底。即使是已经研究这个谜有100多年历史的西方国家,新闻媒介报道此类现象时仍以奇闻秩事的形式出现。而对于研究此类现象最多的医学界,也同样是一个一直试图解开,却一直未能真正解开的谜。

这个最后谜底的揭示,无疑可使人类更加贴切地认识自身,甚至有利于帮助人类从中获得某种进化的契机。

智商与情商

我们的所有感觉都会进入大脑,在大脑中我们的感性部分和理性部分之间存在着体验情绪的地方——“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生物电信号经过脑边缘系统时会在它抵达大脑前部之前产生对事件的情绪反应,使得“理性”与“感性”两个区域不断进行沟通,这个沟通的过程就是情商的物质根源。

不看不知道

什么是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高等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古皮层、旧皮层演化成的大脑组织以及和这些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神经结构和核团的总称。主要包括海马、隔、杏仁等脑区。边缘系统的主要部分环绕大脑两半球内侧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故此得名。边缘系统内部互相连接,与神经系统其他部分也有广泛的联系,它参与了感觉、内脏活动的调节并与情绪、行为、学习和记忆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又称情绪智力,即认识管理自己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通常用情绪商数来表示,涵盖了一个人的自制力、热情、毅力、自我驱动力等,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情商主要表现了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现在,心理学家们则普遍认为,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情商水平的高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其次,要能够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第三,是懂得自我激励,这将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第四,是在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上认知他人的情绪;最后,就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个体的情商水平可以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判断,高情商水平的人一般都会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丰富,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此外,相关专家还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科学家发现,如果大脑控制情绪的部分(边缘系统)受到损伤,虽然仍拥有清晰和符合逻辑的推理和思维,但所做出的决定都可能会变得非常低级。因为,当大脑的思维部分与情感相分离时,大脑是不能正常工作的。个体在做出正确的举动时,是综合运用了大脑情感和逻辑两个部分,而一个高情商的人恰恰就是能够综合利用大脑中的各个部位的,并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此的。于是,智商高的人适合从事科学研究,而情商高的人更加适合从事经商或从政。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成就一番事业者,不但智商可能高人一筹,而且在情商方面似乎也保有优势。据研究表明,情商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康、情感、人际关系等,而且可以让智商发挥更大的效应。因此,想成大事者,在才智过人的同时,砺炼“情智”显得非常重要。惟有如此,才能顺应时代和潮流,成为有用之才,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智商虽然是成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更多的还是我们的性格、世界观、价值观、耐心、信心、毅力、情绪以及情感等品质。有的人虽然很聪明,但是性格孤僻,不合群,不宜合作,难于与周围的人沟通。有的专家,智商特别高,做课题也可能是一把好手,但是他们与人合作方面不尽人意,对人苛刻挑剔,不能宽容人,人们对其也只能敬而远之,到后来成为孤家寡人,带科研团队也不会成功。但是也有不少人,智力虽然不太出众,但后来却干成了大事业,取得了大成功。

美国有位记者后来改行做企业管理,有一次他在同学会上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时班上读书成绩平平的,反而获得了成功,而当时成绩好的,智商高的,后来有不少人到了社会后,反而成就甚微。通过对其他班级调查,几乎也是如此,于是这个美国人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的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

不看不知道

微软老总的高情商

作为智商天才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情商其实也很高,而且他是把情商和智商很好地结合起来。

很多年前,“Windows”还不存在,盖茨去请一位软件高手加盟微软,那位高手一直不予理睬,最后因为禁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才勉强同意见上一面。在这难得的“第一面”上,高手毫无掩饰地讥笑盖茨,并表示“从来没见过比微软做得更烂的操作系统”。然而盖茨并没有表示出丝毫的恼怒,而是诚恳地说:“正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好,所以才需要您的加盟。”于是,那位高手就这样被谦虚的盖茨拉进了微软的阵营,成为了“Windows”的负责人,并开发出了当今世界上最普遍的操作系统。

情商培训的方法很多,简单地说,可以概括出七点。

第一,训练情绪、情感的稳定性,不要大起大落,不要喜怒无常。顺境的时候不要忘乎所以,得意忘形;逆境的时候不要垂头丧气,消极萎靡;遭受打击的时候要泰然处之,自如应付。

第二,克服紧张情绪。当我们紧张的时候,往往会慌了阵脚,脑子一乱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所以,克服紧张的情绪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呼吸节奏的调整来克服紧张的情绪,当我们紧张的时候不仅仅体验到意识上的紧张,也会体验到来自生理上的紧张,比如心跳加速、面部紧绷等。这时通过做深呼吸可以消除生理上紧张带来的疲惫感,也可以使我们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达到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调整的目的。

第三,避免急躁情绪。犯有急躁情绪者,一遇事往往不慎重地付之行动,结果事与愿违,接着陷入灰心丧气之中。做事前不妨多想一下,要做重大的决定可以定个书面计划,慢开口,后动手,三思而后行。

控制情绪爆发有很多策略,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注意你的心律,它是衡量情绪的精确尺子。当我们的心跳超过每分钟100次以上时,就有必要整顿一下情绪了。因为在这种速率下,身体分泌出比平时多得多的肾上腺素,这将导致我们失去理智,变得好斗起来。

第四,摆脱消极情绪。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热情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成就感的心态,自己找乐子。

第五,合理的宣泄。当情绪发作时,人的体内将会产生一股能量,这时就需要借助情绪的发泄来加以释放,否则积聚起来,将有害身心。

第六,学会放松。要富有幽默感,幽默特别能够减轻精神、心理上的压力。

第七,顾及他人的情绪。人是靠沟通生存的动物,和他人相处时,要注意顾及对方的情绪,这样才能够看到自己以外的世界。

第八,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公司,好的情绪环境是培养训练出来的,虽然是一种无形的训练,无声的培养,但却极为重要。

同类推荐
  • 做人要做喜羊羊

    做人要做喜羊羊

    喜羊羊为年轻人树立了一个做人的榜样。他自信、乐观、富有爱心、懂得宽容、机智勇敢、懂得合作、坚忍不拔,虽然偶尔也会搞怪、捉弄人,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他智慧的光芒。面对灰太狼的威胁,喜羊羊总是能凭借这些优秀的品质快速、准确地找到应对的方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 醒醒吧,女人

    醒醒吧,女人

    男人在追女人的时候,能够说尽一切溢美之词,用尽一切电影中的浪漫手段,但是,这么做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把一个女人追到手,至于两个人是否可以天长地久,还要考虑很多客观因素。一个二十几岁的男人,一个无法做到经济上完全独立的男人,一个连自己未来的命运都无法把握的男人,你凭什么相信他余下的几十年都会对你始终如一?当你说你除了他,再也不会爱上……
  • 每天给自己一个心灵感悟

    每天给自己一个心灵感悟

    感悟让情感倍加细腻,感悟让心灵得以休憩。感悟让激情适时进发,感悟让收获更加丰富。人生需要感悟,需要去感悟生活里的每一份快乐、每一份喜悦、每一份悲伤和每一份痛苦。本书将人生的哲理、感悟与生动的故事融为一体,令你从小文章里体会大智慧,从小故事中收获大感悟,并可用一种简单的思维去化解生活中的问题,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复杂的人生。从书中你可以读到智者的睿智、学者的深沉、长者的经验,此时你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生命的追求、人生的感悟就可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 金口才·会说话沟通的高手

    金口才·会说话沟通的高手

    今后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多元的百家争鸣的社会。生活在其中的成员,惟有把个人的观念、意见、主张、情绪与感觉,通过优美的文辞、贴切的语句、动人的声音、理性的态度和富有情感的肢体动作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个社会才能更繁荣、更进步,而我们个人也才会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成功的人生!
  •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在人生的花季,每个人都有着花样年华,花样梦想,花样认识,花样求索,我们除了要学习知识之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灵的构筑,而心灵的构筑就得从一点一滴开始。迫切需要解读的构筑心灵的重要话题。每个点滴和每个细节中,都有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词语需要去领悟。"
热门推荐
  • 异世玄幻

    异世玄幻

    废物少年,偶遇玄机,获星河神体。看他如何登上大陆最高峰!
  • 地宫绝响:曾侯乙墓与编钟(文化之美)

    地宫绝响:曾侯乙墓与编钟(文化之美)

    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古老的乐器正为我们演奏着穿越时空的最强者。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 书立方4-中华传世格言

    书立方4-中华传世格言

    本书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各种著作中遴选出与现代人生活情趣相关的条目,分为格物、成事、处世、人心、修德、交友和养生等板块。每条格言下都设有出处、释义和延伸阅读等栏目。
  • 玄幻奇缘之叶城心暖

    玄幻奇缘之叶城心暖

    叶暖心死后被挂在胸前的玉佩拉进轮回来到这异世转世投胎了。虽说这异界很是玄幻,以武为尊,可耐不住咱家世好啊,一样的可以开展舒适悠闲的生活。可为什么要与这大冰山绑定在一起啊!从此与美好生活绝缘,开始苦逼的奋斗路。说好的生死相依的,你怎么可以独自离去!即使是上碧落、下黄泉,她叶暖心也将你抓来,实现你曾说过的话---
  • 执念,何时消散

    执念,何时消散

    从欢喜冤家到冷眼相对;从青涩初恋到形同陌路;从义无反顾到心灰意冷。她一年又一年的追随,直到筋疲力尽,伤痕累累。他一次又一次的推开,直到后悔莫及,再难放手。花开;花落。月食;月圆。他们对彼此的感情是否可以恢复到那一年的一见钟情,还是会从此形同陌路?他对她的执念是否消散?她对他的执念又将何时消散?……
  • 系统穿越小萝莉

    系统穿越小萝莉

    很苏狠小白,不喜请绕道。(这是一个新人脑抽时想到的)当一个女孩经历个一生的大起大落而穿越成了一个小萝莉(雾),变得可爱变得纯洁起来(大雾),又被系统拉去穿越在各个小说里和女主做朋友(非常雾)的故事。
  • 龙气道

    龙气道

    龙气道传闻可立于世界顶峰的武学经过万年时光流逝,龙气道已为传说。现在,龙气道一脉单传的后人,已踏上征程
  • TFBOYS与你们相恋

    TFBOYS与你们相恋

    本是一生也不可能有交集的,却因为一次阴谋而相遇,逐渐迷失的心,她自己也分不清是沉迷了,还是什么!不过她不后悔,虽然最后失去了一切,但是她拥有他们三人满满的爱。
  • 半夏渐微凉

    半夏渐微凉

    江山难舍,君心难留,浮华一生,转眼便成指间沙;且归去,看青山隐隐,流水迢迢,魂归天涯。她是王爷之女却身负天下之责,拯救苍生,只得将儿女私情放置最后。本以为遇上了命中所爱,谁曾想不过是有缘无分;与命中注定之人相爱相杀,宁可永别不愿相守。这天下她不要,真心亦不要,她只想忘却前尘,云游四海……
  • 007之皮城警备

    007之皮城警备

    邦德在执行任务时遭遇空难,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叫做皮尔特沃夫的先进城市,但是,他的责任就是保护这座城市,他钟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