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明早昌,历史名人群星璀璨,文化传统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热土上,一代一代优秀儿女繁衍生息、辛勤耕耘,一批一批英才俊杰上下求索、奋斗不止,演绎了一幕幕令人震撼、叹为观止的历史场景,书写了一幅幅慷慨激昂、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翻阅沈建乐编撰的《绍兴历史名人》,让人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名士之乡”绍兴的确是代有人杰,赓继不衰,名流荟萃,撼动中外。
绍兴历史名人的渊源可追溯到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之一的大禹。大禹开创的“地平天成”,创立的原始政治机构,体现的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治水精神,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和发展影响深远。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的典范。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绍兴涌现的名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论衡》作者王充、“书圣”王羲之、“东山再起”的谢安以及“山水诗祖”谢灵运,他们的功德文章至今广为流传。隋唐五代时期,绍兴名人也不失其熠熠之光,贺知章、王叔文、朱庆馀等诗文大家灿然可观。时至宋元,“六十年间万首诗”的诗人陆游、放牛娃出身的诗画家王冕、隐居铁崖山的元末诗坛领袖杨维桢,千百年传颂至今。明清时期是绍兴名人的繁盛时期,名人之众跃居全国各府之前列,仅“进士”人数就位于全国第六,会元、状元、榜眼、探花等居于全国第四,出现了水墨淋漓的“青藤画派”祖师徐渭、创“致良知”学说的王守仁、创蕺山学派名世的刘宗周、《文史通义》作者章学诚等历史名人。20世纪以来的绍兴,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像徐锡麟、秋瑾、鲁迅、陶成章、周恩来、竺可桢、范文澜、马叙伦、马一浮、马寅初、陈从周等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可谓名人鼎盛、震古烁今、声名远播。
历史名人是人民群众中的杰出优秀分子,他们以其卓越的贡献、业绩、创造、影响以及独特的“名人精神”,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为丰富中华民族文化、一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研究和宣传历史文化名人,通过对历史名人资源的总结提炼和挖掘开发,可以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充实当代人文精神,进一步激励人们励志图强、厚德载物、奋发向上,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当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研究和宣传历史名人,通过对革命家、文化名人、商界名人、政界要人等历史名人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系统总结历史文化成果,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不断丰富和繁荣民族文化宝库。研究和宣传历史名人,通过对历史上人才产生的条件、体制、规律以及人才对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作用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等机制创新,探索形成人成其才、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促进民族振兴、国家强盛。
《绍兴历史名人》可以说是系统梳理、深人研究绍兴历史名人的一大成果,对于进一步了解绍兴的历史沿革,丰富绍兴的人文精神,传承绍兴的文化传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绍兴历史名人》的意义已超出了地域的限制,对我们进一步实施文化研究工程,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丰富浙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宝库,都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沈建乐在编撰这本《绍兴历史名人》的过程中,尊重客观史实,注重价值导向,对名人事迹的介绍比较客观,对收录名人尺度的把握比较严谨。从被收录名人的价值标准来看,不惟学历、不惟资历、不惟身份,比较注重实绩、注重贡献、注重创造。从被收录名人的社会影响来看,不仅注重名人对当时的影响,而且注重名人对历史的影响,特别是对历史深远和永恒的影响,经得起历史检验;不仅是在当地有知名度,在地域之外也有一定的名声和影响。与此同时,该书的体例安排也有独到之处,在对名人作简要介绍后,还链接着相关内容,以反映该名人的生平倾向、思想风貌,体现名人的主要业绩、社会贡献,适合不同读者的需求,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名人的了解,不仅具有学术性、史料性,而且具有通俗性、可读性。
史因人现,人以事名;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在《绍兴历史名人》问世之际,感奋之余,特为之序防盔舀2006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