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4—1581)
沈束,字宗安,号梅风,会稽(今绍兴)人。明官员,仕至南京右通政。
与沈炼、赵锦、徐学诗先后上疏劾严嵩,时称“越中四谏”。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除徽州(今安徽歙县)推官,擢礼部给事中,以疏言总兵周尚文及董场、江瀚死事宜予恤典,时严嵩擅政,遭廷杖,锢狱十八年,狱中诵读《周易》不辍。世宗死后,被穆宗(1567年)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京右通政,然称病不赴,著有《周易通解》。
相关链接“牧羊19年与下狱18年”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奸臣严嵩专擅国事。朝中不少忠贞之士,不顾严氏父子淫威,纷纷上疏,请诛严嵩。
沈柬就是其中的一位。一次,沈束因一篇疏章,忤逆了严嵩,激起了嘉靖帝的怒气。廷杖后下了诏狱,一关就关了18年。沈柬在狱18年,即攻匠艺,没有斧锯,用一片难得的铁片,雕刻成了一只楠木盒子,还做成了一把扇子。
这盒子和扇子,后来被明末著名散文家张岱所收藏。张岱的高祖,明隆庆五年(1571年)状元张元忭为楠木盒铭文。铭文是:“十九年郎中节,十八年给柬匣,节邪匣邪同一辙。”扇子的铭文是:“塞外既,饥可餐。狱中笼,尘莫于。前苏后沈名班班。”把苏武持节塞外牧羊19年事,与沈束18年狱中生活相提并论,以此赞美沈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