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绍康,字酌仙,号履占,嵊县人。为人豁达,淡泊功名,家为财主但不愿当官。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家乡萃焕学堂读书。二十六年(1900年)中秀才,次年弃读“圣贤书”,遍历新昌、奉化、余姚,宣传反清灭洋。
二十八年(1902年)在家乡组织平阳党(又称平洋党),后与王金发、裘文高结为生死之交,从事反清革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光复会,并入绍兴大通学堂学习。徐、陶离绍后,曾一度与吕逢樵等主持该学堂,训练会党骨干。二十二年(1907年)徐、秋筹划皖浙两地起义,被任为光复军分统,奉命去嵊县组织起义队伍。皖浙起义事败,遭通缉,避往台州、上海,1908年于上海会见陶成章、陈其美、王金发,共同筹划浙江起义。1909年,在沪、甬、严、金、处、台等地积极宣传光复会、同盟会的主张,散发“保路传单”、“路事增刊”,1910年夏,与浙江旅沪人士三千余人,以保路名义直驰杭州,冒死至省府抚署请愿,同年冬病逝于上海。
““牛大王””竺绍康,人称“牛大王”,至今还流传着牛大王的歌谣:
灵鹅有个“牛大王”,百亩良田都卖光。组织一个“平阳党”,联络好汉徐、秋、王。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竺绍康等组建平阳党,党众号称万人,旨在反清抗洋。以画有“瓶、羊”的白布为执照,树义旗于嵊东灵鹅村(竺绍康家乡)和新昌县白杨树湾等地,领导农民暴动,抗捐抗税。
竺绍康为反清奔走呼号,备历艰险,积劳成疾,病逝上海。临终嘱咐战友:“革命未竞,尚祈奋斗”!民国政府追认竺绍康为革命烈士。于佑任特为其作传,称“武昌首义,两浙响应;光复诸健儿,大半出公麾下……纵横一时,声振两浙;所惜早死,能不慨然!”王钟声(1874—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