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多么伟大和亲切的名字!我们从一出生,就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母爱,感受着依恋。这种爱和依恋时刻相伴,终生不渝。
那么,母子之间的这种依恋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普遍的一种观点是,是由母亲喂奶建立的。母亲喂奶建立一种条件反射,使孩子认识到与母亲亲近就有奶吃,于是产生依恋。
真的是这样吗?
195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灵长类研究所所长哈洛设计了一个别具一格的罗猴实验,终于揭开了谜底。
在这一实验中,哈洛用两个假母猴来养育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子。一个假母猴是用冰凉的金属丝做成的,在它胸前安有一个奶瓶;另一个假母猴是用类似真母猴肤质的软布做成的,但不安奶瓶。
假如孩子的依恋真的是建立在对母亲的奶水需要上,小猴子就应该经常趴在安有奶瓶的金属丝假母猴身上。然而,结果却并非如此。小猴子对金属母猴很冷淡,只是在肚子饿、需要吃奶的时候才爬到金属丝妈妈身上,而对布母猴却显示出强烈的依恋之情,平时总爱紧紧地抱着它,尤其是在受惊或不安的时候就会奔到布母猴的身边,死死地搂着它,好象只有这样才觉得安全。如果在布母猴身上也安上奶瓶,那么小猴子就几乎不再接触金属母猴了。
为进一步验证这种依恋关系,哈洛在布母猴身上也安上奶瓶,让两个假母亲分别“哺育”一只幼猴。他把幼猴与假母亲分开一段时间,然后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观察幼猴回到“母亲”身边时的行为。结果,两只幼猴的反应截然不同:由布母猴哺育的幼猴一回到“母亲”身边,就不停地亲吻她,拥抱她,不愿分离;由金属母猴哺育的幼猴一回到“母亲”身边,就神色不安,十分焦躁,根本不愿与“母亲”亲近。
这个实验说明,小猴子对妈妈的依恋主要不是因为有奶吃,而是在于有没有柔软、温暖的接触。哈洛在另外的实验中还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代理母亲养育的小猴子,即使得到很好的照顾,生病和死亡率还是比由嫡亲母亲哺养的普通小猴高,长大后在行为上都没有普通小猴正常。用金属丝母猴长期单独养育的小猴子长大后缺乏协调性,极端胆小和畏缩;用布母猴养育的小猴虽然好一些,但总的发育也很不健全。
人类与动物相比,有着更浓厚的情绪色彩。孩子一出生,就哇哇大哭,母亲一抱起来,就张开小嘴笑了起来;晚上睡觉时,有母亲搂着,会睡得更香甜;遇到陌生人时,会赶紧依偎在母亲身边,只有母亲呵护着,才觉得更安全;会走路的孩子,总是跟母亲寸步不离,母亲离开一会儿,就哭喊着到处寻找……这些都是积极健康的情绪对母亲的依恋。
心理学家指出,从小发展孩子积极的依恋情感,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并有助于孩子形成坚强、自信、乐群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