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16000000023

第23章 健 康

曾有一个调查机构无聊地把健康和财富(一定量)、地位(一定级别的官职)、事业(名声显赫到一定程度)、爱情(婚姻如意家庭幸福)等并列出来,向一定范围的公众做一个调查,调查的内容:假定让人们选其中的两项或三项,以此鉴别每一项在人们心目中所占的砝码与比例。据说不管在何种场合,不管备选几项,限选几项,不管接受调查的人们属于哪个层次……总之,人们大多首选健康,然后才因人而异地选择其他。

我说这个调查机构无聊,是因为健康对人的重要其实不必多说。倒不如去做一个如何认定健康的调查—毕竟在这个问题上始终存在不少歧见。

自小在一个圩镇上生活,在漫长的朦胧少年中,总是以具体的某位或某几位为健康标本,其中就有我家隔壁的那位哑哥。

哑哥比我年长十四五岁,听说他从娘胎一出来便又聋又哑。但又聋又哑并不影响他的聪明过人,不知道他去哪里学的,反正刻章、照相、修钟表等他样样会。这些过细活计,那时候在镇上会者不多,于是在人们的赞叹声中这些手艺就成了哑哥的主要收入凭借。而且哑哥的聪明伶俐似乎还体现在与时俱进上,小镇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有人买自行车,于是哑哥就开出修车铺,等到80年代田里走铁牛的时候,他就巡走田头修铁牛。各种农用汽车出现后,哑哥就带领着儿子开办修车店了。

千万不要以为会干以上细活的哑哥的长相斯文秀气,哑哥让我等朦胧少年最佩服的并不是他赖以吃饭的手艺,而是拥有一副威风凛凛的身板以及发达有力的胸肌。小镇上能长出这等标本的人印象中另一条街上还有一位,总之十分罕见。于是哑哥和另一条街上的那位就被我们认定为“健康标本”,我们那时就憧憬着:什么时候才能长出这等令人羡慕的身板和充满力量的肌肉?

其实我们那时对健康的概念并没有多少认知,哑哥纵使再勇武有力,却天然被划入残疾人系列,而同样有着哑哥一样身板和肌肉的另一位,却在40多岁时患病早逝。于是健康的概念受到了考问。

据说中国以前常被人家说成是“东亚病夫”,所以《霍元甲》《陈真》等许多影视剧似乎就为了颠覆这个屈辱称谓而陆续问世。这类影视剧的最高峰或许当数《李小龙》。片尾歌唱“记住他的怪吼,记住他的拳头……”时采用复沓回环的方式,明显就是让人记住:“中国人从此不再是东亚病夫了。”

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出气方式或者赌气镜头罢了,认真探究起来,中国人是不是“东亚病夫”,应该是由数据来说话,比如人均寿命,比如各种主要危及生命的疾病的患病人数比例,比如国民医疗条件状况,再比如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拥有情况和配备额度……纵使霍元甲、李小龙等历史人物与陈真等虚构人物的强力打斗再厉害,又岂能改变这种由诸多元素结构出来的基本属性?

再从另一个角度去观测,最受国人推崇的李小龙,其本身是不是属于真正的健康?我看也还值得商榷。李小龙可以把一个个块头比他高大的老外打得无法招架,甚至一度可以打遍武林无敌手,但仅仅以此还真不能说明他的身体就属于一流健康。据说李小龙体检时有过一个“零脂肪”的结论,这颇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当代人拼命想减肥而不惜想出“抽脂”等奇招的时候,一代武学宗师身上竟然是“零脂肪”,岂不让人羡慕?其实这种羡慕是值得怀疑的,脂肪作为人体上的自然成分构成之一,太多了是不好,但“零脂肪”就值得津津乐道?

一个强大的生命事先没有任何迹象显露就无声无息地沉睡死去,这就带来了一个健康概念的判定和甄别问题。可见健康既不是威风凛凛的身板所能阐述,也未必是发达有力的胸肌就能表述,更不一定与打斗高手直接相通。

如果沿着这一认知逻辑,是否还可以进一步说,满面红光者未必健康,神采奕奕者未必健康,高大威猛者未必健康,勇武过人者未必健康,力大无穷者未必健康。甚至审定《健康指标》的人,指导他人进行健康锻炼的人,常以健康示人的人,自己均未必真正健康……

综上所述,早逝者自然不属于健康之列,而换个角度说,长寿者又一定是健康了吗?当然未必。人的长寿与否无疑和健康有关,但并非说长寿者就必然等于健康者。我们镇上有一位,自己半身瘫,躺在床上20多年,护理他的老婆死了,接着由儿子护理,儿子死了孙子再接着护理。子子孙孙护理着他,而他进入长寿之列后仍然躺在床上喊吃喊喝……

偏瘫也许不危及生命,但现实中,带癌长寿,甚至带艾滋长寿者也已经屡见不鲜了。所谓“蹦蹦跳跳入土早,病病怏怏活得长”,总之,在健康、疾病、生死等人生环节上,现实提供了太多的不可思议。为此高水平医生对高危病人的诊断,一般都不用“判决”词,而只用“至今还没有治愈此病的绝对把握……”等一类委婉语。在人体科学全面彻底被人类自己攻克之前,能百分之百正确地解释种种生命疑惑现象的,我看只能是上帝或者神明才具备这个资格。

至于平时是否患病吃药,这更不能作为判定是否健康的凭据了。以我为例,平时除了嗓子沙哑含点金嗓子外,我是几乎不吃药的(迄今为止我拒绝吃任何营养品,但对于药物,我只敢说“几乎不吃”),印象中应该已经有20来年没得过病了,有段时间我曾为此沾沾自喜且偶尔在人前也显摆显摆,同事们大多羡慕,说“这年头不生病就是发财……”云云。

但还有人提出忠告:“平时没有病不一定是好事啊……”还有人兜售从报纸上读来的所谓知识:每年感冒一两次最好,因为这是人体排毒需要,感冒正是最好的排毒机会……这话不能说没有根据,多位据说平时没有什么病的名人,就是这样不明不白走掉的。于是我就极力想法给自己找找患上感冒的机会,冬泳时有意拖长游泳时间,比如在水温12~13度左右仍然游1500至2000米,直到冷意渗透全身筋骨……如此几次,终于如愿以偿——当我流着鼻涕去找医生打针时,同样去打针的这位同事见到我终于进了一次医院,竟乐呵呵开声祝贺……

这事现在回头想起来,自己都会骂自己,有人对医院唯恐躲之不及,哪有用这般手段“申请”进去的?效果如何先不说,此举怎么说都属于糟践自己。比如那次“人为感冒”距今又几年了,难道我闲着没事又要故伎重演?

千万别说我在卖弄健康,其实我早就悟到:即使是真正的健康,也不过只属于时段性产物,在没有发现疾病袭击之前,一切正常良好,那大概就应算健康了。人和人的区别,其实只是看谁能拖长疾病有效袭击自己的时间,如此而已。

疾病当然是对健康的直接挑战,各种病毒正是终结健康者继续健康的元凶。

此文写到这里时,这个世界已经流行过几场以前未见过的新病:非典、猪流感、禽流感……某一种病都是最先在某地爆发,并以较快速度传到其他地方,不用说,新病的发生地严密布控,其他地方也会成惊弓之鸟。总之一时间里,各地机场森严壁垒,虽属未雨绸缪,但已经是严阵以待了。至于各家传媒在发布新闻时,一定不敢把当前报道这种新病发展状态排列靠后。

据知猪流感病毒的类型与传播机制还没被研究出来,至于特别有效的预防疫苗与治疗药物等,就更加无从谈起了。从专家介绍中,人们知道:猪流感是人从猪身上感染病毒以后再向其他人传染的。而禽流感的传染途径只能由禽类直接向人群传染,另外,猪流感的传播速度比SARS快五倍以上。可见猪流感一旦蔓延开来,比禽流感和SARS都更加厉害。

猪流感不知道是不是新的病种,反正在电脑键盘上敲击,它还没有形成现成的词或词组。但老天从来就有给人类派发各种疾病的爱好。瘟疫、天花、霍乱、鼠疫、流感……不是早就在全球范围肆虐多个来回了吗?

很多病已经被彻底攻克,比如天花、霍乱,还有麻风。在攻克一连串流行病的途径中,还留下了永世被人类铭记的科学家的名字。但不可否认,有的疾病来到人间走一趟,索取了若干性命,带给人惊恐万状后,人类仍然对它一无所知。远的不说,就说2003年的SARS(非典),它在亚洲逛荡一阵后走了。而它的确切病源一直却没有找到,致病原因一直也都是呈猜想状态,一会儿说因为这,一会儿说因为那,而最冤枉的当数果子狸了—还没经过权威确定,就已经有人写论文以此为例,说人类是“乱吃野生动物所以招致报复……”

新病流行,对世界本来就很严峻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但从医学的角度上说,倘若能找到病原体,进而研究出近年多次流感与1918年那次招致世界性几千万人死于非命的“西班牙流感”是否同宗同源,那坏事变好事也不一定呢。

同类推荐
  • 中学生必读名家精品之许地山散文

    中学生必读名家精品之许地山散文

    急雨之后,蝉翼湿得不能再飞了。那可怜的小虫在地面慢慢地爬,好容易爬到不老的松根上头。松针穿不牢的雨珠从千丈高处脱下来,正滴在蝉翼上。蝉嘶了一声,又从树底露根摔到地上了。
  •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本随笔集收入了笔者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习期间的大部分随笔文章,内容触及生活、学习、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文章皆为笔者个人心情的真实抒写,以女性的细腻与敏感,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位博士妈妈独自带着五岁的女儿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的种种感受。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无奈。这些文章不是旅美指南,它们可能只是越来越多的赴美访问学者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远渡重洋的妈妈们的一些侧影。
  • 叶落知何去

    叶落知何去

    去年的春天,我主编过一套新世纪长篇小说丛书,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老作家的新作占着主要。今年依然是这个时候,受代表十位作者的《中国新世纪文学丛书》编辑部之请。
  •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成果早已卷帙浩繁,但是,由于经典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往往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研读和阐释。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作者在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研读原小说的基础上,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解析、人物形象剖析、艺术建构探析、文本对比分析和故事章节评析中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的独立见解,让文学研究者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把握和解释小说内涵。该著作的五部分互为关联、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成的逻辑链来阐释该部小说。
  • 行读的快乐

    行读的快乐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企业任职时期在国内外游历的40余篇散文,如秦淮河、成吉思汗陵、香格里拉、湘西边城、独秀山、美国、俄罗斯、罗马、荷兰、法国等国家和旅游目的地,文字大多以记事抒怀咏物为主,也不乏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的评价,能够从侧面反映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趣向,对读者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种芋法

    种芋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SD敢达的世界

    SD敢达的世界

    仅以此书,几年陪伴我们六年的《SD敢达OL1》......他是一个普通少年,12岁的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背着父母偷偷打开电脑,开启了《SD敢达OL》。正当他玩的热火朝天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发生了.....
  • 撒旦之吻:总裁的追婚密令

    撒旦之吻:总裁的追婚密令

    她身败名裂,锒铛入狱,而罪魁祸首却功成名就,一步登天!她是阴谋的牺牲品,从亿万继承者变成了浪荡的下贱女人。冰冷的监狱里,恶毒继母买凶施暴,伪善姐姐寻人轮奸,最后她被送到地狱……
  • 枫色兰马幻想曲

    枫色兰马幻想曲

    在一个叫做枫色兰马的大陆上,每天都发生着光怪陆离而又热血激情的故事。
  • 劼忘

    劼忘

    异国修真之域,身份迷离的少年,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他该怎么去保留初来时那份纯真,该怎样去适应尔虞我诈的修真界,是一步步随波追流还是......
  • 天上下起了七彩雨:你不知道的自然地理

    天上下起了七彩雨:你不知道的自然地理

    本书以妙趣横生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这个世界隐藏的地理秘密,告诉我们其中蕴涵的科学道理。主要内容包括:地球是怎样诞生的、地球运动的原动力、追寻地球的年龄等。
  • 大大大明星

    大大大明星

    天才李天重活到一个类似地球的地方,写诗泡妞,跳舞唱歌……李天决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都要做一次。做明星,就要做大大大明星。
  • 道路决定命运

    道路决定命运

    生活中,很多人的天赋和能力都很棒,却始终得不到重用,结果一事无成。这些人往往缺乏准确的人生定位,选错了道路,站错了起跑线,到头来只能空叹天意如此,造化弄人。记住,只有找准定位,选对道路,才能将命运的缰绳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大格局。
  • 爱与不爱在于心动不心动

    爱与不爱在于心动不心动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错过的人和事,总有你值得纪念的,也总有教会你成长的
  • 叛逆甜儿玩转男校

    叛逆甜儿玩转男校

    她,云晓甜,自问出世以来除了偶尔的恶整别人、偶尔的淘气、偶尔的不讲理、偶尔的野蛮之外,没做过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为什么这么荒谬又老套的事情会发生在她的身上呢?莫名其妙出现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未婚夫,甚至要她二十岁就马上嫁给他!开什么玩笑!她才不要被别人操控自己的婚事!趁着老爸老妈不在家,干脆收拾包袱离家出走。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云临学院!云临学院,以奢华、人才多出名,能进去的全是精英份子!一场场搞笑场面开始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