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16000000035

第35章 两种象棋的文化对峙

首先声明,这里说的“两种象棋”,是指在国内非常普及的象棋和不大普及的国际象棋。而不是指除此之外其他国家也在下的象棋。至于对“两种象棋”的界定,并非说世界上只有这两种象棋,因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国家—比如和我们近邻的日本、印度、泰国、缅甸、蒙古等也都还有自己的象棋或曰将棋。

另外还必须说清,这里所谓的“象棋”,是指有车、马、炮、象(相)、士(仕)、兵(卒)、帅(将)七种棋子在九经十纬编织出来的90个交叉点上行走的原先所称的中国象棋。看我没在“象棋”前面加上“中国”二字,千万不要以为是我的粗疏。倒有可能是你这方面的见识有局限。没错,我这里说的当然是“中国象棋”。但“中国象棋”那是早前的称谓,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改名,不再叫“中国象棋”,而去掉“中国”二字仅称“象棋”。现在每年举行的“全国象棋甲级联赛”(简称“象甲”)和两年一届的“世界象棋锦标赛”指的都是中国象棋。而最权威的明证是:原先张挂在北京体育馆西路的“中国中国象棋协会”的牌匾,已明确改为“中国象棋协会”。

明明是中国人下的象棋?为何偏偏摈弃“中国”标牌?据称是为了把中国象棋更大规模推向国际竞赛场。象棋志士们这种与国际接轨的宏伟蓝图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但是否有一厢情愿的嫌疑,当然还需要再观察,但从改名近20年所取得的成果来看,我们原先期待金发碧眼们像虫子追光那样迅速集结在汉界楚河边的景象,仍然迟迟没有出现。当然,接受一种游戏就等于认同一种文化,也许需要更多的时日和更多的机缘。

有中国象棋的根底,学起国象来不是太难,其实这两种象棋的基本思路有不少共通之处:

比如对棋子数量的设计,各方分别都有16子;

又比如对胜负的设定,一方的最高长官被擒就算失败;

再比如对棋子走法的设定—“车”都是横来直往,行速迅捷;“马”和“象”则分别走“日”字与“田”字;“兵”也都是只准前进不准后退;“王(帅)”的走法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其他诸如吃子、将军、求和等,两种象棋都不乏共通之处。据此推测,是否它们原先都是同宗同源?

国际象棋简称“国象”,过去人称万国象棋。读过有关国际象棋书籍的人都会知道,数不胜数的术语和不断被演绎变化的定式无法不使人留下印象:

诸如开放性布局、半开放性布局、封闭性布局;

又如意大利开局、苏格兰开局、西班牙开局、四马开局;

再如俄罗斯防御、西西里防御、法兰西防御、卡罗康防御、斯堪的纳维亚防御、荷兰防御、双马防御……

乍看之下,你难道不认为这种立体有形的游戏方式必然来自欧洲?

有趣的是,国象早已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得风生水起,更有多个欧美国家自觉地把之普及成“国棋”。但人家爱下是爱下,却从来不提这个相当有趣的游戏是他们的先人发明。

最早提出国际象棋“印度起源说”的是英国人,但很快就反对“印度起源说”的也是英国人—而且是大名鼎鼎的李约瑟博士!继而还有前南斯拉夫和前苏联的学者做各种印证。他们在反对“印度起源说”的同时,都力主“中国起源说”,他们的研究成果不可谓不深,居然从中国古代的阴阳理论以及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去考察,还用棋盘中的64格对应易经的八八六十四卦……最后他们干脆断定象棋首先出现在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

从一名棋迷的角度看,我认为谁最早发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好玩,有深度,有意味。尤其是把之与中国象棋对比起来慢慢把玩,不但有趣,而且使人见出牵连着的根基与对峙着的文化……

从两种象棋中各自特有的棋子切入,很有意思。中国象棋各有一双炮、一对士。这些国象都没有。

有“炮”好不好?从棋子下法的丰富性来看不言而喻。但凡事都有利有弊。中国象棋本来有人声称最早在春秋,甚至在更早的周朝就出现,战国时见于市井,两汉时渐渐成熟。主张者引来《楚辞·招魂》中“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等典籍的记载为据,最后还拉出楚汉相争的证据—至今对局双方不是还分列在“楚河”“汉界”两边吗?

如果这个成为定论,我们的象棋怎么也能当外来象棋的太祖以上。但由于“炮”出现在棋盘上,所以“棋龄”就不得不大打折扣了。人家的辩驳很简单,仍然以中国“四大发明”说事儿:唉,你们的火药在哪个朝代发明来着?火药没发明之前总不会先有“炮”吧?那你们的象棋怎么能是“春秋有之,两汉成熟”?

不知道是否因为实在没法回答这个抬杠,反正现在所见到的资料,即使有人引来再多资料以论证象棋穿越春秋战国,历经秦朝两汉,但最终也还得补上“两宋以后才渐渐成熟……”

国际象棋似乎并没有人来力主其“历史悠久”,公元7、8世纪才由印度或中国逐渐传到中亚细亚、波斯和欧洲,11世纪时才盛行于君士坦丁堡。但即使经历大面积行棋规则改造时已经到了15世纪,那时候的战场已经炮声隆隆,但人家却没给象棋“安上”火炮。是否对弈者出于图清静而坚持使然?

关于中国象棋里的“士”,最直接的解释是王宫内的御林军—总之类似8341部队那种吧。应该说“士”的设计很有特点,从行动范围看,它基本上以贴身护帅为己任,从走棋设计上也非常得以体现,因为“士”不能直走与横走,却能斜走。

国象却没有“士”!这个的确使人难以理解,王宫莫非不用护卫?君王难道不用保镖?我在百思不得其解时放下国际象棋,另找人来下一盘中国象棋,想置身设地体会一下将帅有士保护的放心感。岂知阴差阳错——当我得意扬扬把“士”支起来后,却给对方来一个炮打闷宫成绝杀!

将帅有兵士护卫,是否有点像高官配秘书?前者进出有人开道,不可谓不威风;后者事事有人代劳,也实在很方便。但过于凭靠兵士,自己的功力是否退减?动辄传呼秘书,最后是否沦为庸官一个?再高明的医生都不能包治百病,倘若警卫员不作为或乱作为,岂不给人打闷宫?

国象没有“士”,却有一个“后”,墩坐在“王”的右侧,摆明着就是王后。大力推广国际象棋的西方皇帝也真是,棋盘哪是风月场所?战争哪有时间调情?举目车马萧萧、兵阵险恶、剑戟硝烟……带上夫人岂不累赘百倍?

1475年之前,作为最弱的棋子,国象中的“后”每步只能斜走一格—这点倒有几分像中国象棋里的“士”。但由于国象棋盘上没设“九宫”,没有森严的城池,在处处皆战场的方格里,一王一后形影相随,亦步亦趋,岂不找死?

于是国际象棋就面临着改规则。“后”出来发言:谁说战争都叫女人滚开?谁说但凡女流都一定是战争的累赘?于是就给这位既有窈窕身段也有高远志向的王后追加武力。终于“后”脱颖而出:她不但在横来直往中迅疾如“车”,还可以和“象”一样斜走,一子兼具“车”与“象”的功能。自然在比武中勇冠三军。

王与后携手上战场,既共同获取胜利的喜悦,又一起嚼吞失败的苦果……

中国象棋中的“车”一直是战斗力最强的兵种。所谓“一车十子寒”。一个“车”综合评分是9分,一个“马”或一个“炮”则分别为4分,也就是说,除了特定情态以外,一个“马”和一个“炮”合力起来也抵挡不了一个“车”。一盘棋中,如被对手谋掉一“车”,就基本败局已定。

国际象棋的“车”,本来也是威力最大的将军,甚至当对方棋子攻击它时,还需像抓王必喊“将军”一样声称“捉车”。但1475年大肆改革子力走法后,“车”当即逊色于本来弱不禁风的“后”了。“后”既是集团军协同作战的第一主力,也是功力超高的卫士。所以,“兵”挺到对方底线获得“升级”后必然选择当“后”。

“马”在两种棋中作用差不多,都是以一个“日”字为行走标准。所谓“马有八面威风”是指一个马最多时可以在前后左右共有8个落点,也就是说马可以同时觊觎自己蹄下的8处要塞。其综合作用虽然比不上“后”和“车”,但在特定情态下其作用往往不可替代。

唯一的区别是,中国象棋在行走中有“蹩脚”一说—即不论是己方子还是对方子,反正在马的“蹩脚”位置上该马就动弹不得。而国象就没有这个“蹩脚”。

对马进行“蹩脚”设定,从生理上看符合逻辑,但从世情看似乎不可取。一匹在疆场上呼啸而起的战马,己方子不可能去“蹩”它的脚,而对方子力想蹩脚难道它就能蹩得住吗?

但如从深层去观察社会人际关系,我们也许不得不承认:生活中类似“蹩脚”的事何止一二?而最令人扼腕的是,仰天呼啸的千里马,经常糊里糊涂地被自己人的“蹩脚”所害!

两种象棋的“象”,其威力都不算太厉害。但棋中作为这一棋类的命名,自然有其渊源或道理。

中国象棋的“象”,充其量只算守城部队,“象”和“士”都只算内务人员,自有铁一样的纪律:“士”的职责是贴身护卫,而“象”的功能是看门护院;“士”绝对不能出九宫,而“象”也不能跨越界河。论镇守城池,“象”自有不可替代的力量,因为两个“象”能连环起来,一个挡住中路,另一个在三路或七路策应,可真是固若金汤。缺“象”怕“炮”,少士惧马。要是“象”“士”齐全且位置恰当,对手一个单“车”也奈何不得。

国际象棋的“象”,战斗力比国象的“象”强很多。表现在它虽然也是按“田”字对角行走,但它并不仅仅只能走完一个“田”字,而是沿着斜线,但凡没有其他子阻挡,它都能如愿飞驰。可见“象”不但是用来防守,更拿来进攻,由于“象”腿有力,从斜线的方位催城拔寨,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儿。国际象棋中的两个“象”,由于分走白格与黑格,行走的线路永远不能重合,所以也就注定着永远不能互相救援。所以统帅部要求它们都必须具有各自为战的能力,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绝对不强求。

终于轮到“兵”了。两种象棋的“兵”,中国象棋5个,国际象棋8个,数量上都是最多。在“兵”的布阵上彼此相差无几,都排列在前线位置,既挡炮火,也守阵地,更护各级将领。一旦冲锋号吹响,涉水闯关,掠阵杀伐的也都是兵卒当先。

谁都知道,军队里的所有纪律几乎都是为兵卒们制定的。于是兵卒天生就不能后退,必须埋头往前冲。中国象棋里的“兵”,过河之后能横冲直撞,那是秉承统帅部的扰敌战略;国际象棋里的“兵”,却必须执行“直走斜吃”和“吃过路兵”的严肃纪律,直到对方底线!在征战过程中,兵卒由于身份贫寒,价码低微,所以常常被“弃子”而谋获优势,被牺牲而换取胜利。

兵卒命苦,而中国象棋里的“兵”命更苦。一路穷追猛打,多番舍命杀伐,却没有任何奖励,也不见立功升迁!即使挺到对手底线仍有幸不死,也垂垂老矣,武功全失。这时候即使你无所作为了,也不会让你退出战斗,更不会给你安排什么退休制度……

国际象棋里的“兵”毕竟还算有盼头,冒着枪林弹雨只要能到达对方底线,即获得升迁的机会。而且这个升迁与平时请客送礼获得谋得某个职务完全不一样,这是光荣的升迁,显赫的提拔!至于职务,居然可以给你自选—即除了王之外的任何身份你都可以获得!

最后说到“王”。国际象棋叫“王”,中国象棋叫“帅”(红棋)或“将”(黑棋)。他们的功能一样: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象征意义也一样:一旦被擒就算输。

不同的是,中国象棋的“帅”或“将”,坐拥豪华宫殿,在设有“象”和“士”两道关卡的护卫下,一般高枕无忧;国际象棋的“王”,没有城堡遮挡,身边虽然有功力过人的王后,但她的主要职责好像并不是仅仅为了保护他。胜利筹码还指望她发力,破阵略地还靠她现身。所以“王”也不指望“后”亦步亦趋,须臾不离。当然,为了保卫“王”的安全,众将其实都是不遗余力的,比如一个“王车易位”,往往就是使得“王”化险为夷。

坐拥宫殿就安全了吗?有护卫紧锁要塞就没事了吗?当“士”“象”都呈七零八落时,当老“帅”被人家赶着不得不绕城而逃或不得不山顶扎寨时,中国象棋的帅也许就特别羡慕国际象棋的“王”:人家虽然累一点,但有时候逃到天涯海角,也仍然可能出现命运的柳暗花明……

同类推荐
  •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本书从“人性的枷锁”、“存在的荒谬”、“愿望的喜剧”、“心理的黑洞”、“好人的报酬”等十二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小说如何洞达人性,以及在其古老外衣下那无与伦比的现代性。
  • 祥瑞草原

    祥瑞草原

    曾经的草原是一个生态环境严酷、沙漠化现象突出、只有73元人均收入的贫困地区。但是经过了三十余年的建设,这里的文化、经济、环境等方面日新月异,进步突出。如今的草原已然成长为一片环境优美、生活富足、能源工业发达的乐土。
  • 随园诗话(第十卷)

    随园诗话(第十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精美散文,或细致入微,或深刻感人,如微微泛波的河面上漂流的一叶小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散文将多彩感情、生活小事等方面的描写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闪亮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精美散文之后都有回味和咀嚼,为其中的“精”所吸引,为其中的“美”所折服。"
  • 现代情诗的古典底蕴

    现代情诗的古典底蕴

    本书从中国现代情诗切入,探寻古今诗歌的渊源承衍。在传统、西方、现代互动贯通的三维空间里,论析现当代情诗数十年中古典承继的波涌起落,展现其动代行程,论述其诗学理论,论述其古诗底蕴,从而确立中国现代情诗的“史”的位置。
热门推荐
  • 泰雅蓝星

    泰雅蓝星

    本故事将围绕神秘的力量“上古之源”展开,将出现众多你所喜爱的英雄角色!多民族多英雄的世界!泰雅蓝的上古先民本来有着宁静而永恒的生活,他们运用上古之源的魔力创造着无比奇迹的世界,那是个天马行空的世界。他们学会控制这里的各种元素,创造一切。通过他们的想象力来建造着宫殿和住所,通过想象力来创造着科技与文明。一场恶梦的开始,终结了泰雅蓝先民奇迹世界和他们的上古魔力之源,而且这场恶梦一直延续到泰雅蓝后代的种族身上,他们是那些在泰雅蓝生存着的新民族——人类、兽蛮、塔金、天刑、神裔、海族、巨魔、原灵。
  • 我是大教皇

    我是大教皇

    我问你,你愿意成为我的肉,啊呸,专属教皇吗?
  • 秋水暮凉——池生浅墨

    秋水暮凉——池生浅墨

    池浅浅说:墨老师,你知道吗,你笑眯眯的样子比你严肃时更恐怖。池浅浅说:墨老师,你是属哈士奇的吧,遇到你我原本乖乖女的画风都变了。池浅浅说:墨老师,谢谢你来过我的世界并未离开,在那青涩的时光里。你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一路相随。“池浅浅,我从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可是,你就那么毫无征兆的掉了下来,让我措手不及。”“池浅浅,一直想问问你,你分的清米饭和浆糊吗,你是怎么考上J大的。”“池浅浅,无论任何时候当我回首,你还在,人未老,时光依旧,岁月静好!”这是23岁的墨溪对19岁的池浅浅说的。岁月静好,生命里的人来来去去。感谢时光赠予我的一切,失去的和拥有的。愿你在乎的人和物都在,你要的那份感情依然存在!
  • 庶女的自我修养

    庶女的自我修养

    千素,一个传奇的女子。她拥有着很多,亲情、友情、短暂而璀璨的人生。她爱好声名权势,喜爱着一切能让她更强大的物品。她用她自已的努力,使得‘千素’一名在历史上留有一地。*千芷水:“你永远是我的朋友,我最爱的妹妹。”千涣:“你有资格成为我的对手。我们之间,生死留一人!”云上歌:“你的诗作,不错。”林华北:“你是一个很特别的女子。”……
  • 泡仔记

    泡仔记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滚地龙

    滚地龙

    道门分五术,山医命相卜,源自黄帝得于女娲娘娘的天书《金篆玉函》,姜子牙得之助武王成功伐纣,鬼谷子得之教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纵横战国,张良得之助刘邦创四百年大汉,可惜五代遗失不全,诸葛亮得《命篇》助刘备三分天下,华佗得《医篇》活人无数,成就一代神医,郭璞、杨筠松得《相篇》而创堪舆,李淳风得《卜篇》创出推算了唐以后两千年至今流传的《推背图》,刘伯温得《卜篇》助朱元璋创明朝基业后做《烧饼歌》功成身退,张良的后人张昊偶然祖屋中得到祖传的《金篆玉函》的命、卜、筮三篇,以及补全《金篆玉函》的祖宗遗训,从此踏上了寻找山、医两篇的旅途,他能否补全《金篆玉函》,补全以后究竟是吉是凶?
  • 荒灵珠

    荒灵珠

    一个身系荒界与灵界命运的少年的成长故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讲故事的人可能有点懒
  • 东方缘起录

    东方缘起录

    励志成为对社会有益,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视为人生信条的励志青年,某天睡醒时,发现自己被某大龄装嫩老婆婆神隐到幻想乡的故事。
  • 绝代风华,狼女做天下

    绝代风华,狼女做天下

    “我去,游个泳也能穿越”某女笑哭,穿就穿吧!可偏偏穿到了一个饮血茹毛的狼女身上!“擦”她还是万兽至尊。正在哭诉中,某兽跑来“老大,某男说要和你签订契约!”
  • 那年,樱花树下的约定

    那年,樱花树下的约定

    新书已发《曾用一世青春爱过你》照片上的她微笑着,是那么美,她身旁的自己一副拽拽的样子,完全不在乎的样子,少年看着照片,泪水不禁划过脸颊,落在了照片上女孩的笑脸上,是那么刺眼,曾经她爱和自己斗嘴,可如今她早已不在自己身边,到现在才发现她对自己的重要性,是不是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