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16600000003

第3章 捡来的“风光”

有一天,似乎因为翻找什么东西,在一本书里发现了自己插队时的一张照片:我穿着一件破烂的棉袄,腰里系一根柴草绳,站在一棵盛开着红色花朵的桃树前,更远的背景是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庄,前方,则是烟笼雾绕的峡谷,我就在这里插队落户。那时我刚刚20出头,却显得瘦弱苍老,黑黑的脸上胡子拉渣,头发蓬乱得必须用手压住才略显驯顺。

我问女儿认识不认识照片上这个人,她摇头。

我觉得挺好玩,于是把自己插队时的影集翻出来给她看,告诉她,那个形如叫花子的人,就是她的爸爸。她笑起来:“您过去是这样啊!瞧你们穿的,都是什么呀!”

女儿这一代,已经非常讲究穿戴。服饰讲究品牌、精美、时尚,瞧不上“过景”的衣裤,更别提穿打补丁的服装了。

想想这一切是挺有意思的。谁不喜欢穿戴得整整齐齐呢?但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政治和经济环境制约着你:布票是有限的,吃“大锅饭”的人们收入是低微的。何况那个时代把讲究穿戴看成追求“资产阶级享乐”的腐朽观念。“文革”中,北京的红卫兵小将,不是把上街剪又细又紧的包腿裤作为“破四旧”的内容之一吗?所以当年人们大多穿得越破越好,似乎这样就更像无产阶级。而在“文革”中,什么服装也不如一身褪了色的旧军装更美。因为它已是阶级成分、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等一系列荣耀的标志。

我并没渴求过一身绿军装。我家庭的“海外关系”跟革命军人沾不上边,但是我却凭空得到过一件军装。说来挺逗,那是1967年的盛夏,校舍变成狼烟四起的战场。我校老红卫兵和我们井冈山红卫兵发生了长达数月的武斗,老红卫兵据守北边的教学楼,我们则占据南边的宿舍楼。一天晚上,我们这一派发动突袭,经过激战,老红卫兵们被打得龟缩在教学楼里。第二天,看看教学楼一点动静也没有,我们便戴着柳条帽,手执钢筋打就的长矛壮着胆子进入教学楼,却不见一个人影。堵住楼梯的课桌狼藉地遍布楼道,碎砖头烂瓦片和自制长矛、棍棒、皮鞭等扔得到处都是。在一间凌乱不堪的房间里,做饭用的电炉子、煮挂面用的铝锅和“红宝书”以及大字报底稿、“文革”小报等资料都胡乱扔着,在一个堆放着肮脏被褥的两屉架子床上,我发现一件退了色的绿军装皱巴巴地扔在那里,自然,它成了我的战利品。这是件咔叽斜纹布料的绿军装,估计还不是小兵穿的,虽然已经洗得发了白,但一块补丁也没有。从此一有“外交”活动,我就穿着它招摇。

我那时在北京中学界挺活跃却不甚起眼。可这件军装一穿,尽管有些肥大,但它依然为我罩上了一层光环,那些不清楚我底细的中学生们以为我有过硬的家庭背景。有个被称为中学生“4·3”派领袖的人物,一有活动,就必然拉上我。这种活动人员的流动是很大的,一批批地不断换来新的面孔,而每次活动,常有聪明漂亮的女同学凑过来表现出愿意和我接触、深谈的意向。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在颐和园的活动中,在微波荡漾着秋月的昆明湖堤岸上,一个师大女附中的才女用感慨的语调对我说:“我终于找到啦……”想想吧,我这个一向“与家庭划清界限”的人,一向有些自卑的人,突然受到这样的“礼遇”,真是有点受宠若惊。对此,我真是既惭愧又窃笑不已,以至有一段时间,我不敢再穿这件军装满处“风光”了,毕竟我并没那样令人羡慕的家庭背景。

然后是去农村插队。尽管下大田时我很少穿它干活,但毕竟它无法历久弥新,所以先是被洗得发白,然后又开始糟朽—哪怕被酸枣刺、树枝一类的东西轻轻一挑就扯个口子。被我粗针大线地缝补了几次,后来实在缝不胜缝了,就破破烂烂地穿着它劳动。一直穿得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时已经是70年代初了,军装热已消退下去。一天,我在赶集时碰见了一个同学,他穿着一件“的确凉”半透明汗衫,一些老乡跟在他后面一个劲地打量那件汗衫。“呀,玻璃汗衫呢!”一个村姑叫起来。同去赶集的女同学、男同学也都在碰见他时,不是摸摸它的质地就是问问价钱,于是他很风光,不由得我想起我最初穿那破军装时的情景。我知道,这位同学的风光,已经失去了当年的政治内涵,我从心底不由得笑了起来。

在中国出现服饰革命以来,我的确也穿过新的衣服,甚至十分规矩的中山装,三接头皮鞋,后来又是西装领带等。但是最让我风光的就是这件我捡来的褪色军装。它让我领会的东西,胜过书本。

服装和人类比,永远在数量上占多数,多出许多倍。它们被制作,被吹嘘,被喜爱,被遗弃,被花样翻新,又被无情地淘汰。人类的文明史有多长,服装的河流就有多长。毫无疑问,服装是时代的镜子。透过人类缤纷庞杂的服饰,你能看到、知道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中。

同类推荐
  • 敦煌大梦

    敦煌大梦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一批中国知识分子为敦煌的保护、研究事业而殚精竭虑的故事,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凝聚在这些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为民族文化事业勇于牺牲敢于承担的优秀品质。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借我春秋五十年

    借我春秋五十年

    本书是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作者的又一部宏篇巨著。作品叙述并描写了一个英俊少年从戏剧舞台到政治舞台的人生历程。洋洋洒洒、流畅生动的文字展示着作者精彩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有众多人物形象,立体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句时髦的词语——我们很快就与他们“零距离接触”。作者对亲历的数十个文化事件的详细描写真实地揭示了座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堪称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配有百余幅历史图片,展现着作者所处时代的鲜明特色,书稿更加显得生动而丰满。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萧红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萧红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魏晋风骨化沉香

    魏晋风骨化沉香

    文坛浊酒,一半被李白喝进诗里,另一半让魏晋文人就着寒食散干了,些许化作率性癫狂,余下的遁入愁肠。
热门推荐
  • 你和我之间隔着一座成都

    你和我之间隔着一座成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这座城将真实的自己和周围的人隔开。有的人的城堡任凭兵戈铁马也难以踏越,有的人的城只为某人而开,也有的人的城被几个强盗践踏,再也回不到从前。我的心里也有一座城,而我的心外这座城就是成都,我并不深爱这座城市。对于一个来成都的外地人来说,成都只是一个匆匆而过的一站,无论呆多久,我还是会走向下一站。对于一个来成都的外地人来说,其实停留的理由有很多种。有人为了一个人停留下来,有人贪图荣华,也有人走的累了,看不到未来的希望,随遇而安。对我来说,我停下来,只是因为你,秦晓雯。
  • 神绛大陆

    神绛大陆

    神苇原的湖泽上空,消失了千年的神明再度降临。龙息铸体,五蕴通灵,纳奇雷、异火、玄水、天风、皇土于一身,神威震动大陆!“你们这样欺负一个向我祈愿的女孩,真的合适么?”
  • 诛佛纪

    诛佛纪

    我记得,我发过一个誓:“待我归来日,诸佛尽灭时”而现在,我在努力着我以前,名叫“孙悟空”而现在,我叫“明长歌”
  • 南北战记

    南北战记

    两万年前,卡尔萨斯横空出世,将世界从众神的践踏之下解放出来,交给了苦苦挣扎的苍生。两万年后,一个新的异界灵魂再次降临,大陆诸族翘首以盼,期待着这位新来者带给世界不一样的未来。
  • 赶尸集之前世今生

    赶尸集之前世今生

    福尘一扫千万里,荡气回肠最无名。人鬼道者僵尸跳,剑法天地黄符飘。千年多少英雄事,尽在今朝赶尸篇。
  • 许你一世念成殇

    许你一世念成殇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终,一笑而泯。
  • 恶魔左眼

    恶魔左眼

    就如同人会腐朽一样,延续千年的亚洲帝国也走向了腐朽,金钱,欲望,权势在这个古老的帝国肆虐。同时欧洲帝国的七魔王,非洲帝国的法老王,美洲帝国的英雄联盟,无论是谁都想摘下东方的这块魁宝,以彰显自己世界领袖的地位。李小白,一个普通的名字,在一次意外中被恶魔抓伤了左眼,从此他的命运与他的左眼息息相关。帝国军器,恶魔力量,神秘的龙形玉佩,一切的一切都开始带着李小白向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
  • 沂蒙山传奇

    沂蒙山传奇

    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一段1937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发生在沂蒙山区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抗战史我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能唤醒全国人民爱国的热情和保卫国土的决心
  • EXO之当我遇见你

    EXO之当我遇见你

    女主【顾颜】被老妈送去韩国读书后,通过LeaderSuho,认识了EXO,随后也和EXO的成员们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后来成为SM公司女团D.L.X的一员【后改名为崔宥真】,从此开始了属于她和小伙伴们的故事。【本文完结后放番外。】
  • 厨房小百科

    厨房小百科

    《厨房小百科》内容丰富,涵盖了厨房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厨房布置到厨房的节约技巧,从厨具的选购到食品的鉴别、选购,从食材的储存到食物的烹饪加工。《厨房小百科》除了60道家常菜的烹饪技巧外,还收录了烹饪小常识、小方法700多条;条目清晰,通过简洁的目录便于查找,快捷检索;配以彩色图片分步详解,让您一目了然,全程指导您的厨房生活。《厨房小百科》提供的方法切实可行,简单实用,轻松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