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16700000029

第29章 聆听另一种声音

—《远去的大清帝国—解读清代手绘明信片》自序

晚清帝国(1840-1912),是在西方列强重炮轰打、国人怨怒的双重夹击中,不情愿离世的。

它渐行渐远,远得淡出我们的视线,远得虚无缥缈,以致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抹掉这桩记忆。可事实证明,我们无法忘记晚清历史的悲怆,无法忘记丧权辱国的耻辱,无法忘记挨打的痛楚,无法忘记西风东渐袭来的强劲,就是那个朝廷使我们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然忘不掉,就让我们从一个未被前人应用的角度,直面过去。

这是国内外第一本记述清代手绘明信片的书。

清代手绘明信片与清代邮资明信片是孪生姐妹,当1896年大清邮政发行第一枚邮资明信片时,手工作坊的画匠也就开始了他们的绘画。清代邮资明信片背面本无图文,民间画匠就在这些背白上作画,手工彩绘出人间万象。

清代手绘明信片生存了多少年,寄往哪儿,少有国人问津。可能吧,因为手绘明信片没能大面积流通于国内市场上;因为出自手工作坊的画图很通俗简单;因为当上海成为中国城市近代化起步最早、程度最高的城市时,画匠们描摹的还是近代化时间晚于上海至少10多年的京津城市,所以,今日已经十分注重开掘史料研究的多学科专家,还是容易忽略手绘明信片的存在。

与国内的冷寂相反,手绘明信片出人意料地赢得了西方世界的注意。100多年前,当外国收信者从邮差手里接到它时,就窥见了我们这个东方国度的风土人情;当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布道的同时,手绘明信片也飞扬过海向西方人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它竟作为“中学西传”的渠道之一,在无意中与西方文化完成了对接交流的互动。

当然,它的声音实在、实在微弱,与西方列强用枪炮送来的西学强音不能对等;它偏又生存在国难日重、民痛渐深的丧权辱国环境之下,就更显卑微羸弱。

手绘明信片是“图录历史”,表现的是中国晚清社会的面貌,尤其以1900年以来为重。我们唯有重新思考它所反映的那个时代,才能准确评价手绘明信片的价值。

我们不能回避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因为,作为历史分期的节点,1840年既是晚清历史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发端。也就是说,作为清代史来看,晚清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1912年清帝逊位止)是清代史之组成部分不容置疑,它与清代前、中期史具有天然的联系;作为中国近代史来说,晚清史是近代史之重要组成部分,这已经成为所有历史教科书的定论。

与以往的王朝史相比,清代如此特殊,它处于古代与近代的分界线,跨越了两个时期,从而被史学家分为清史(古代)与近代史。

史学界的一个倾向值得我们关注。王戎笙领衔主编的《清代全史》(10卷本,全国史学发展规划项目,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中,第7、9卷为晚清史专卷;范文澜编写、蔡美彪等续编完帙的《中国通史》,在1994年完成10册后,又续写了晚清史专卷第11、12册。这就是说,《清代全史》与《中国通史》都将晚清史视为清代史的一部分,并将其独立列卷。因此,尽管研究近代史的人们公认从1840年至1949年都属中国近代史范畴,但本书仍不能忽略晚清史也属于清代史这一基本事实。

本书之所以强调上述观点,是因为晚清史本身不具独立地位,将它划入清代史或近代史,所推导出的结论可能大相迥异。从断代角度看,晚清作为大清帝国的历史,已是盛极而衰之“衰”那一段了,晚清史就是衰亡史;从近代史角度看,1840年的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落后的开始,西方列强武装打断封建社会自然进程的同时,也导扬进了先进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之风,这是中华民族觉醒崛起的开始,国家振兴的发端。

本书力图兼顾上述两种分界观点,将晚清社会视为古老国家的转型时代。在研究方法上,既尊重专家历久建树的学术观点,同时吸纳平民百姓的思维视角,立足于实证与个案研究,兼顾各类史料的开掘与佐证。

还要强调的是,我们不只是手绘明信片画面的说明者。如果说,马克思从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发现了货币的意义,恩格斯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发掘出了封建贵族让位给资产阶级的历史规律,而莎士比亚与巴尔扎克都无此创作意图,仅对历史嬗变时代进行了忠诚描述的话,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对手绘明信片进行超越作者意图的更为深刻的开掘。正是在这个立论基点上,本书对手绘片解说词的定位是,不仅要诠释画面,而且要加入作者的思考。

本书辑录的113幅手工彩绘的画图,是来自中国底层的特殊报告,它勾勒了京津民间画匠眼里的晚清世界。这些纪实性绘画,称不上黄钟大吕,不是英国人安纳斯脱·美查在上海开办的《点石斋画报》那样拥有手工绘制、配有文字的新闻画报,不是《启蒙画报》《北京画报》那样偏重教育或信息的漫画或连环画,也不是由外国人或中国人拍摄的应时照片;它没有评点,没有主题,甚至没有标题,不过以中国文化母体的传统叙述方式,一笔一笔描绘着身边的人和事。

这些手工作坊里的画匠,大多不具《点石斋画报》主笔吴友如曾经担纲宫廷画师那样的资历,少有吴友如那般把西洋画法中的透视、解剖、注重形象写实等西画技法,吸收融合到自己绘画技巧中的学养,多数作品不配进入美术史,难登大雅之堂,但是,与《点石斋画报》相比,他们没有报喜不报忧的新闻趋向,没有迎合市民的媚俗倾向,他们直面血淋淋的现实,以鲜明的民间立场和大众话语,不走样地描画着晚清社会上每一条大街、每一个角落发生的鲜活故事。因此,从某种角度说,他们提供的形象报告,比当时主流媒体上的一些文图资料,来得更准确、更可信。

那些被京津画师摹绘在明信片背面的手绘图画,真实地记录了晚清帝国告退前后的一瞬,它犹如历史拼图,足可以拼接出长长的晚清帝国线性衰亡史。据此,本书分为11个板块,主要内容有:

“如此官场”,表现了清末官吏阶层活动范围、生存状态,政府的执政能力,由此可知大清帝国落败原委一二;

“抗击列强”,记录了西方列强武装侵略中国的残忍场景,展示义和团、红灯照等民众组织及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气概;

“西风东渐”,描绘了进入街市家庭并改变国人生活的西方商品涌来现象,表现了大小城市对西方文化自反对到接纳的过程;

“最后的贵族”,报告了末代贵胄大家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八旗子弟、贵妇深闺以及家丁女佣的生活实况;

“市井人家”,刻画了百姓哄孩子、称体重、赏荷等居家过日子的平实场景,揭示了清末教育观念的分歧点;

“儿童天地”,展示了清代童子玩耍的传统游戏以及今天已经失传的古装游戏,表现了儿童作为成人附庸这一传统观念受到撼动的史实;

“守在乡村”,描述了恪守农业文明最后时光的农民实况,再现了推行新政前后的农民生活光景;

“城乡边缘人”,摹状了被原有生存秩序抛进城市的破产农民的谋生状态,包括手艺人、小贩、苦力、乞丐、娼妓等;

“民间风情”,描绘了遍布清代城乡的民间习俗、杂技、舞蹈等传统艺术样式,赞扬了占据街头空间,使街头洋溢着自己文化的下层民众;

“戏出儿”,介绍了彼时的名角与作品,借戏出儿画面展现剧情,提出“京剧不随战火而衰败反倒兴旺”的文化思考:

“艺术配图”,为流行于清代的小说、诗歌、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各种文学艺术样式,配备插图,表现画师对传统文化的守护……

上述11个板块,各板块均写有小序。在图面排列上,左图右“史”,片片独立成篇。读者可以通体阅读,以从历史文化角度获得整体印象;也可随手翻看,跳页赏读。

最后说说作者。

作者王泰来在一篇题为《我和〈清末记事〉》的文章里叙述了自己发现手绘明信片的过程:

20多年前,在我收集的清代邮资明信片中,有三四枚很特殊。它们背面是生动的图画,那些图画均为手绘。细看上去,画面单线勾勒并着彩,风格近似当时的木版年画。这种明信片激发了我的收集热情。后来,当我从事集邮理论研究后,开始提倡这类明信片的收集与研究,并给予了它们一个称谓—清代手绘明信片。(《集邮》2002第10期)

王泰来首次冠以的“清代手绘明信片”称谓,连同它的定义,很快被集邮界认同并采纳了。后来,它作为词条,被王泰来收入《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从此,“清代手绘明信片”不仅有了名称,也有了被学术界认可的权威定义。

王泰来成为研究这笔民族财富的首创者与亲历者。100多年前,许许多多参与了对华作战、经商、传教、摄影、新闻、外交、探险等诸种活动的西方人,将清代手绘邮资片寄给他们的亲人,而今,又被王泰来以国际国内拍卖、交换邮品等各种形式,索回到它们的故乡。他的努力得到回馈—他以清代手绘明信片形式编组的邮集《清末纪事》获得2001年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一等奖加特别奖。本书正是在《清末纪事》的100枚清代手绘明信片基础上,扩展并重新构思立意,划板分块,加注解说词而形成的。其中,王泰来提供全部手绘明信片,并承担了邮识说明部分。

本书并非是专门写给集邮者的书。王泰来的妻子郭冬,一位从事历史文学研究的教授,对清代手绘明信片这一艺术遗产,对它背后的历史档案,对它展现的百态纷呈的生活景观,进行大量实证和细节研究后,心怀感动地将它推荐给广大读者。她撰写了解说词,力求以“宏伟叙事”的构思,“娓娓述说”的散文笔法,描绘出逼近历史真实的晚清社会;并对全书进行了统筹定稿。

全书整理的过程很长,最难的,不是手绘明信片理论的白手起家,不是画图的凌乱无序无主题,不是史学界分界观点的障碍,也不是学术视角或文学叙述的创新,坦率地说,作为中国人,我们习惯于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看待晚清历史,我们欢迎西风东渐这一伟大的文化传播现象,然而,它毕竟是伴随着炮火硝烟,伴随着不平等条约,伴随着山河破碎,伴随着民族尊严的丧失,伴随着我们成千上万同胞尸体的沉浮来到中国的!最难的,是我们必须排遣打入心底的隐痛,在历经感情沉淀之后,直面民族屈辱!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获得了国内外诸多专家好友的支持,在这里,谨向文献资料的作者,向各位支持者致以深深谢意!特别要感谢德国的集邮家、85岁高龄的汉斯·齐默曼(Hans Zimmenrmann)先生,在德国工作的张爱华女士;中国清史、近代史专家李书源教授;戏剧理论专家周传家教授;集邮家陆游先生;对本书提供出版策划并亲自担任责任编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徐世新分社长,没有他们,本书就不能顺利问世。

欢迎各位读者对本书中的错误与疏漏提出批评。

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热爱的祖国。

是为序言一。

同类推荐
  • 新闻写作大全

    新闻写作大全

    本书对消息、通讯、专访、新闻特写、新闻评论、新闻言论、新闻调查报告、广播电视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法制新闻、文化娱乐新闻等文体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内容规范实用,力求全面完备,既有理论阐释,又配有各种新闻文体的写作范文。本书分二十一章。从理论上分别介绍了新闻写作基本知识,各种新闻体裁(如消息、通讯、专访、特写、评论、调查报告等)的含义、分类、特点、写作要求等,针对新闻写作的不同体裁,选配了一至两篇范文。
  • 中学文学读本(四)

    中学文学读本(四)

    文学阅读是综合素质与能力快速提高的重要途径。继《新语文读本》畅销十多年之后,著名人文学者陈思和教授、著名中学语文教育专家黄玉峰先生带领以大学教授和中学专家组成的强大团队,从语文能力的快速提高与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途径上,探究中学文学教育的新思路,历经数年精心打造成一套最具魅力的“中学文学读本”,献给广大中学生和文学爱好者。本书是《中学文学读本》第四册,内容包括:诸子争鸣,屈原与楚辞,史家之绝唱,曹氏父子的诗文,陶渊明的创作,李白与杜甫,韩、柳的古文运动,白居易的新乐府,晚唐诗人李商隐,唐人传奇十章。
  • 山村孩子的城市学校

    山村孩子的城市学校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全景式地展现了一所为山村孩子们创办的全寄宿制普通高中——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十年来创建、发展的历程。从学校的创业发展、跨越发展、内涵发展三个方面,集中展示了“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的办学理念,让来自贫困山区的学子逐步成长的同时,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 优秀教师最重要的好习惯

    优秀教师最重要的好习惯

    优秀教师最重要的好习惯莫不寓于教育、教学、学习、职业、生活、行为、人生之中,那么,怎样培养优秀教师的好习惯呢?书中列举了各类教师应具有的良好习惯及养成方法,是一部难得的指导手册。
  • 建筑材料作业集

    建筑材料作业集

    为了便于广大读者能更好地掌握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基础课《建筑材料》的内容,更好地培养读者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安排,组织编写了《建筑材料》作业集。
热门推荐
  • 情爱四重奏

    情爱四重奏

    本书作者刁斗,曾当过新闻记者,现为文学编辑。已出版的作品单行本有:诗集《爱情纪事》,长篇小说《私人档案》、《证词》、《回家》、《游戏法》、《欲罢》,小说集《骰子一掷》、《独自上升》、《痛哭一睌》、《为之颤抖》、《爱情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重现的镜子》。
  • 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与高产栽培

    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与高产栽培

    马铃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马铃薯优良品种,马铃薯种薯脱毒及种薯生产,马铃薯脱毒薯露地高产栽培.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本书内容丰富系统,技术先进实用,文字通俗易懂,适合广大马铃薯种植户学习应用,亦可供植保技术人员、植物组织培养工作者和农林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 阴阳保镖

    阴阳保镖

    他叫龙辰,他是一个保镖,不过却不是给活人做保镖。给活人做保镖那不叫本事,给死鬼做保镖那才叫牛掰。阴阳保镖,集阴阳善,逆天改命……
  • 唤神榜

    唤神榜

    他本是这奇异世界中的一个普通山村小屌丝,却因仇恨登上修行之路。他欲压天,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也没有什么厉害的法宝,但他却一路坑修士,坑强者,坑仙人,坑神兽。他一路寻找凶手,也一路坑到底,在无意间坑了整个天地!
  • 不要爱我

    不要爱我

    《不要爱我》是一部写给所有相信真爱的男人和女人的书,也是一部写给在感情的困惑面前不知所措者的书。
  • 暗黑公主恋爱记

    暗黑公主恋爱记

    我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暗黑小公主,俏皮可爱。但是谁能知道在我伪装的背后是一个冰冷,嗜血如命的人。俏皮是我的伪装,它能保护我渡过这个无情的家族。我的心早就死了,我的泪早就没了。我戴面具太久了,都快摘不下来了!围绕在我的身边的是虚伪,奉承。我逃离了这个地方,来到了人间,这个红尘滚滚的地方。遇到了一个人,他酷酷的,冷冷的。爱情的大门向我开启了。请看暗黑公主的恋爱生活!
  • 爱有法度:王洋律师解析家庭纠纷20例

    爱有法度:王洋律师解析家庭纠纷20例

    本书精选了在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节目播出的,由王洋律师主讲的二十个案例。这二十个案例以家庭为主线,分成四个篇章:第一篇、《宝贝别哭》,讲述了,当夫妻关系出现裂痕,孩子的身心遭受重创,该如何救赎?第二篇、《当爱已不再》,讲述了,当海誓山盟灰飞烟灭,该如何面对已经死亡的婚姻?第三篇、《钱与情的博弈》,讲述了,当物欲战胜了情感与责任,该如何从金钱与情感的纠结中突围?第四篇、《越界的恶果》,讲述了,当旧爱被新欢所替代,该如何避免出轨的恶果?
  • 虐神者

    虐神者

    莫名其妙地变强,稀里糊涂地穿越,他真的从没有想过要去做神。做神很烦的,没有逍遥的日子,还老得出去装……所以他费劲心机去摆脱那注定成神的命运,结果,他却成为了一名“虐神者”……
  • 帆入悠心

    帆入悠心

    曾经有一个女孩,大胆地喊出一句令她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可是他却以高冷的形式回复了她,“虽然你很不值钱,不过还是可以勉强收下的。”曾经有一段光阴,他每天都会在机场的大门等待女孩的回归,而这一等就是十年,每次带着失望回去他都会以无奈地形式回复自己的一天,“曾经你说过你会选择我。”而她,回来了!但是他并没有拥她入怀,而是狠狠地对她说,“季思悠,你猜猜我这几年有多么的恨你!”但是她却说,“君帆,你猜猜我这几年有多么的爱你!”
  • 庆瑶会

    庆瑶会

    “为什么就是不能跟我在一起,我的心,你到底明不明白?”“明白又能如何,想象不到我们有未来,既然没有未来,为什么还要在一起。”“为什么你总是这么绝情?”“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刘庆...如果有下辈子,我希望...我们能够再好好的谈一场恋爱。”“...哈哈...下辈子...”一个理性的女孩,一个执着的男孩。究竟会有多少坎坷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