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16900000040

第40章 顾炎武着书立说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忠清,明朝灭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号亭林,学者称之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是明末清初时期的着名学者和杰出的思想家。

顾炎武出身于江东望族。他的祖父是个很有见识的人,他受祖父的影响很深,幼年时就博览群书,特别喜爱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史记》。他关心国家大事,总爱探讨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他认为读书必须联系实际,反对空发议论。

对于明朝的腐败,顾炎武深恶痛绝,少年时就参加了“复社”反对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军入关后,他参加了嘉定、昆山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清军攻陷昆山,他的生母及两个弟弟均遭难,抚养他的养母誓死不降清朝,绝食自杀,临终前嘱咐顾炎武说:“我虽是个女子,然以身殉国是理所当然的事,希望你不要做清朝臣子,我死后就可以闭上眼睛了。”顾炎武把养母的话牢记心头,永志不忘。抗清斗争失败后,他隐居不出,以明朝遗民自守,誓死不做清朝的官员,清廷几次征召聘请他前去做官,均被他拒绝。

他看到清朝的统治日益稳固,匡复明朝势不可行,就把满腔的义愤和深邃的思索凝注于笔端,去探索国计民生的要道,去探索胜败存亡的原因。从45岁时起,他用了20年的时间,遍游了华北各地,十次拜谒明陵(明朝皇帝的陵墓),考察了各地的风俗人情,并在雁北开荒。这些实践丰富了他的生活,也加深了他的认识。他认为明王朝的灭亡固然由于政治的腐败,但边地守将平庸,良将难用,以至边防失利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于是立意写一部关于山川要道边防战争的书,他到处跋山涉水,考察地形、地貌,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他边考察,边读书,边写作,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终于写成了论述山川要道边防战争的专着《肇域志》。这也是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

想到国破家亡、夷人入主中原的残酷现实,明王朝君主专制政治的腐败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大问题,又将他的目光从民族问题、政权问题上引向对整个社会问题的关注。他认为君主一人独治,天下唯命是从,以至奸佞当道,有识之士屈陈下僚,天下怎能不亡呢?于是,他反对君主专制的“独治”,主张更多地吸收知识分子的“众治”。他说:“君主临御天下,不能靠自己一人独治,如果一人独治,刑罚之事就多了;如果众治,刑罚之事就会得到妥善的处理。”他反对君主分封子弟为侯而治理国家的办法,主张郡县制。他说:“分封诸侯王治理国家的失误,是王国的权力太专;设置郡县治理国家的失误,是君主的权力太专。”在他看来,只要限制君主权利,加强地方官吏职权,以增加地方官守土的责任,则国家就可以富强,国家的百姓就可以免于贫困,各行各业就兴旺发达,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了。他还认为治乱的关键在于人心风俗,因此主张正风俗以正天下。他认为明王朝灭亡与风俗日下、教化纪纲堕废也有关系。他说:“我看世风的趋向,才知道治乱的关键在于人心风俗,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是教化纪纲不可缺少的。长期养成的良好风尚,也会在一朝一夕败坏无余。”他认为士人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即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认为贫富不均也是社会不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说:“百姓之所以不安分、不安心,是因为有贫有富;贫困的人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而富有者又常担心有人向他求助而十分吝啬,于是贫富之间一定会争夺财富。”顾炎武有如此考虑,也是明王朝灭亡事实的启示,因为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向地主阶级发起了猛烈进攻,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他同情农民,攻击城市和货币,提出一个反对征银,最好征收谷物的办法。发展农业生产是他经济主张的要点。顾炎武对治乱兴衰的思索中固然有许多固执和偏见,但更多的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探求。

顾炎武在探索治乱兴衰原因的同时,也对士人的学风和治学思想加以深入思考。他主张“经世致用”,“明道求世”,反对士大夫空疏不学、空谈心性、昏庸无耻的学风。他认为明末理学的弊端是“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论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周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认为着书立说应该有益于世,凡是和六经之指无关,于当世之务无益的文章和事,都不要去做。这种治学思想决定了他治学方法是:读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务求不失原意;研究问题时注重考证,列本证、旁证,不以孤证为凭。这是实事求是的学风。

顾炎武自幼读书有个习惯,就是作读书笔记,分类抄录,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重复的删掉。这样日积月累,最终编成了一部涉及政治、经济、史地、文艺等内容极其广泛的《日知录》。这是一部被社会公认的极有学术价值的着作。

顾炎武一生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探索和追求着,虽隐居独守而宏志未泯,笔端触及悠远,眼界却立于现实。他抨击封建专制的进步思想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那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求索攻坚,报效国家。

同类推荐
  • 寓言中的做人道理

    寓言中的做人道理

    寓言是智慧的镜子,也是心灵的参照。当我们打开一本寓言,无数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小人物形象鲜明活泼地跳跃在眼前。它们聪慧、可爱、机智、灵敏又狡诈,用无数智慧和愚蠢给我们以启示。人们抱怨现实生活的索然无味,没有深刻的、值得珍藏的东西,因为他们只是忙于工作,忙于琐事,又忙于得到的结果,失去了幽默的情趣,只会用条条框框,死板而又呆滞地限制着自己。
  • 忠心:甘洒热血铸忠诚

    忠心:甘洒热血铸忠诚

    人的一生多多少少都会忠诚于很多东西,这是毋庸置疑的。忠诚,是一种信仰,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行为准则之一。我们之所以保持忠诚,是因为心中有理想、有目标,是对信仰的不懈追求。忠诚于理想,可以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忠诚于信念,可以给自己一个坚定的理由;忠诚于美好的情感,可以享受心绪的宁静祥和。当然,忠诚于贪婪,最终的收场必然不会是阳光灿烂的。一起来翻阅《忠心——甘洒热血铸忠诚》吧!
  • 选择

    选择

    只要掌握了人们行为的心智特征,我们就能预测一个人想买什么、做什么或者相信什么。为什么有人我行我素,有人从善如流?你知道我们是如何作出选择的吗?
  • 放下就是幸福

    放下就是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攥在手里、挂在心里的东西是该放下的!可往往就是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东西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和思想,使我们无法获得自由,无法感受幸福。一个人若一直放不下自己的执念,任凭欲望和贪念无限膨胀,最终会使自己不堪重负,人生也会变成一场痛苦而无聊的游戏。为了获得幸福的人生,我们要学会放下一些东西。《放下就是幸福》就如一位循循善诱的心灵导师,教你找到让自己痛苦的根源,放下那些早已失去、从不曾拥有,却在心里挂怀不忘的东西,解脱心灵、释放自我,在尘世的喧嚣中聆听生命的真谛。
  • 80后的迷思与出路

    80后的迷思与出路

    面对三十而立的人生关口,我们是否还可以说:我很年轻!遥望明天,我们是否有信心成为父母和孩子的真正依靠?每个80后都想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结果却发现自己对未来充满恐惧,“三十而立”仿佛变成了“三十而栗”!怎么办?
热门推荐
  • 展翼之日

    展翼之日

    平凡少年林斐在即将成年的时候莫名来了两个男子,一个碧眼金发,另一个有着深渊般黑色的眼睛,他们两个将会指引男主去往不同的道路,林斐究竟该如何选择,是爱还是亲情,是忠诚还是背叛,是继续平凡还是命悬一线,都在转瞬之间......展翼之日,真相终将浮出水面
  • 魁之界

    魁之界

    在魁界,被称为废村的光明村中,在一无名婴儿的到来中打破。为了找寻自己的父母,保护自己身边的人,踏上了强者的道路…
  • 召唤狂傲

    召唤狂傲

    她异世重生,气脉被废,但实是重情重义、侠肝义胆之人。为保护家人、朋友以及所爱之人,另行奇路,一路披荆斩棘,曲曲折折,重整家族,保父亲,寻母亲,契约魔兽,有魔法,得爱人,成战神!只要有她楚凝在,她就决不允许他人侵犯她所爱之人!
  • 你还记得我

    你还记得我

    那个时候,我们很小,笑起来随心所欲。那个时候,我们无知,笑起来随波逐流。现在的我们可能已经忘记了彼此,我却不知道自身的处境呆呆地望着你们。当我回过头来时,发现,你,一直都在这里记得我。
  • 寻梦婺州窑

    寻梦婺州窑

    《寻梦婺州窑》文笔流畅、通俗易懂、环环相扣、妙趣横生、富含哲理、知识广博,应该说是一本“开卷有益”的读物,它不仅适合青少年,成人也值得一读。
  • 墨染倾城

    墨染倾城

    江湖是无数剪不断的爱恨情仇,是无数理还乱的恩怨是非。御剑宫、焚剑宫、倾城山庄三大邪教鼎足而立,从此江湖再无宁日。
  • 这只毛玉看起来好像有问题

    这只毛玉看起来好像有问题

    ——在这诸天万界之中——存在着众多关于修罗神佛,妖魔鬼怪的传说——但是——这却是一个有关于一只普普通通的——只专属于毛玉的故事
  • 天玄屠妖记

    天玄屠妖记

    很久很久,仙、妖大战。仙人没有完成遗志,仙消道陨。海边的一个普通渔家少年,在偶然的机缘下,得到了仙人的传承,完成了仙人的遗愿。
  • 花海霓裳之舞

    花海霓裳之舞

    在遥远的宇宙中,有一片叫做花海的星系,于此同名的还有一个叫花海的世界。那里,是仙子精灵等生物奇幻的乐园。就在这个充满植物与花朵的七彩世界中,著名设计师霓裳仙子,开始了TA爱与友情的挑战..........
  • 藏书十约

    藏书十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