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18000000017

第17章 陕西凉皮

《舌尖上的中国》节目一开,便姿彩纷呈,倾倒无数。汉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诱惑着每个人的谗涎。

西安的小吃花样繁多。那一街两行色香味倶佳的早点小吃,分布在古都长安大街小巷,饮食文化淘洗了几千载,经历了祖祖辈辈多少美食家之口,积淀至今,早已食不厌精。

美食西安,面食三百种。这面条及做面条的原料—小麦,是哪儿来的呢?原来,小麦来自西域之西的北非—埃及和波斯国,由出使西域的西汉使臣张骞促成了小麦的东游。

“卖吃喝”的人,一身白生生的衣帽,一声声热情的招呼,诱惑得久不归里的我,尝了这家尝那家,打着饱嗝意犹未尽,再搜索出些碎银两,买上一大堆油旋子,一扎厚的大锅盔、石子馍,最后还不忘带上一个正宗白吉馍夹肉……钵儿满盆儿满,恋恋不舍地告别早市。

无论在北方的都市还是南国小镇,走着走着,冷不丁儿就冒出个羊肉泡馍馆,饺子宴、摆汤面、葫芦头、肉夹馍、凉皮、油泼面什么的。在西安大街上,凉皮必是秦镇的正宗。切凉皮的专用工具是两尺长的摆刀,“咯噔,咯噔”不歇气地从这头切到那一头,拿尺子量量,宽窄一般齐,丝毫不差。鲜红的辣椒油“唰”的一声,蘸出满碗亮丽,再就上一碗微温的绿豆粥或者黄酒、甜醪糟。肉夹馍必是上好精粉,雪白的硬面饦饦,夹进煮得稀烘的肘子,肥瘦兼具,咬一口,顺嘴角流油……那一股摄人心魂的香风乡情,逗得人频频回首,舍不得走开,必得上前去问问、看看、尝尝。故乡的多情,聊慰一番游子情怀。

改革开放的春风,将这些关中特产吹向四方八衢。它们不翼而飞,飞出了咸阳古渡,飞出了渭沣两岸灞柳绿烟,飞出了四关锁帝京的古老长安。在昆明街头,天津港口,北京大胡同,北国松花江畔,南海汕头汕尾……堂而皇之地占领了一席之地。

尤其是凉皮,火遍了中国,乃至美利坚的唐人街。凉皮虽属小吃,但国人迄今没有品尝过的恐怕不多。您看那王府井步行街上,每到午间,“陕西凉皮”摊前人头攒动,队伍老长,打破脑袋挤不到跟前。眼瞅着那白里透红的鲜美食物,暗自咽下一次次溢到唇边的涎水。搞不巧,好不容易排到了自己,却见摊主摊开两手—案台上空空如也,无可奈何,只好另谋他就。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凉皮两三块一碗。随着GDP的攀升,物价飙涨,凉皮身价一涨再涨,三四元、五六元一碗,如今,有的饭店卖到八九块钱。

出凉皮的地方,在陕西关中秦渡古镇。秦渡为古丰京遗址,宋元时代已略具雏形。明代史书载曰:“辐辏繁盛,晋豫客商较多。”出西安南门,沿西(安)万(县)路南行四十里,经过周亚夫当年屯兵的细柳营,来到沣河岸边。白沙银滩,海鸥点点,几只木船横在河心,船主儿穿着齐膝长靴,在河水里摆荡那浸泡得雪白的苎麻。波平如镜、浅吟低唱的沣河水,静静地向南流去,偶尔泛起几朵细微的浪花,似乎在诉说她心底的激动。踏过一米宽的青石板长桥,进入秦渡镇—渡过了河的镇子,乡亲们简称之为秦镇。

沣河两岸,以河为界,河东是长安,河西是户县,秦镇属户县管辖。我的家就在古镇西北六里地的丰盛村,正是古丰京之地。周文王灭崇以后,自岐山迁都于丰,是为丰京。周武王灭了暴虐的殷纣,另建新都于镐,与丰并举,立于西周之世。史圣司马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

《史记·秦本纪》讲了这样一个神话:秦人的祖先,是帝颛顼的后代,叫女修。有一天,女修正在织布,忽然一只燕子飞过,产下一只卵,她张口吞了下去,遂怀身孕生下儿子大业。大业的儿子娶少典的女儿女华,女华生大费,大费随禹平治水土……

户县人的鼻祖有扈氏,夏代为有扈氏国。“启(大禹之子)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之野,有扈氏败”(《尚书·甘誓》)。“甘”为甘河,户县城古称甘亭镇,“甘之野”即户县的郊野。户县之名源起于有扈氏氏族名,秦时改为鄠,汉初置县,曰“鄠县”,沿用两千余年。至公元一九六四年,全国人大委员长、光明日报社社长、户县人杨明轩提出,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国务院批准,改为“户县”。

堪与古罗马并称的千古帝都长安,建都一千三百余年,历经了周、秦、汉、唐等十一个朝代,鼎盛于唐贞观年间。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物华天宝,人文荟萃。西安,位于伟大祖国的中央,西安地区又称关中。所谓关中,因她在四关(东方函谷关,西方散关,南有武关,北设萧关)护卫之下,长治久安,无兵豗之忧、天灾之患,素有“八百里秦川米粮川”“金周至、银户县”之誉。“八水绕长安”,指的是泾河、渭河、沣河、涝河、浐河、灞河、潏河、滈河。“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尚书·禹贡》),且是“膏壤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蓝田人、大荔人、半坡人、姜寨遗址,文物古迹灿若星群,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古老的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绝不仅仅是四大发明。

几千年来,食不厌精,庞杂无数的饮食精品,构成了浩繁的华夏饮食文化。“钟鸣鼎食”这个成语,即来自我的故乡—丰镐古都之中。西周时期,盛行礼乐之器—钟。钟分三类:甬钟、钮钟和镈钟,以大小相次悬挂,称为编钟。王室所用编钟多达几十个。达官贵胄为了炫耀富贵,每食必鸣钟助兴,列鼎而食,极尽奢华排场。形式尚且若此,那鼎中之物,更精美得很!流传到民间,则味美醉倒童叟,乡里争相仿效,流传不绝。秦镇凉皮,能够逾数千年而愈盛,流传广远,火遍天下,说明它美味可人、简便易做,深得大众喜爱。

户县秦镇的皮子和余姚的辣子漂洋过海,久享盛名,如今成了中国一绝。民间歌谣唱道:

“姚村的辣子马营的蒜,

渭曲坊的红芋挑百担,

元村的棉花纺不断,

定舟村的社火真好看。”

余姚村种出来的辣椒,角长一尺,膘厚油饱,味香纯正,辣中带甜,是调配凉皮的珍品,还具有发汗、防治感冒和水土不服的药用功效,长期以来,出口多国。

发源于秦镇的大米面皮,相传创制于秦始皇时。秦渡古镇周围、沣河两岸碧玉良田,稻菽叠浪望不到边。清代吴廷之有诗咏赞:

荫翳花柳遍郊西,极目川原惹眼迷。

路接青云垂绿萼,芳搴紫魏间长堤。

有怀持赠歌三迭,恍若寻流过五溪。

禽鸟春晴争出谷,幽亭深处夜莺啼。

可是,就在这一湾碧水、桃红柳绿、新竹平野、终南叠翠的平安富庶之乡,有一年却久旱无雨、满目枯槁。原先绿汪汪、油彩滴翠的稻田,干涸龟裂,打下的稻谷尽是稗秕,碾出来的米粒细碎无华。这样的米怎敢进贡纳粮?岂不召来欺君之罪,要掉脑袋的!一时间,人心惶惶,急坏了八乡父老。

有位农民李十二,他试着用这新米做成不同的饭食,品尝比较。最后,用水浸泡,碾成米粉糊,均匀地摊在甑篦上蒸熟,切成一指宽的面条,以特殊佐料拌之,名曰“大米面皮子”,进献给皇上。始皇帝吃得津津有味,大加赞赏,明令:“以后秦渡镇的贡品,只献面皮,不献大米。”

如今几千年过去了,我们家乡一带,连同长安、兴平,远至陕南汉中,都有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蒸凉皮的习俗,以此来纪念李十二先祖。届时熬上一大锅绿豆粥,或以户县黄酒、甜醪糟相佐,家人团团拥炉而坐,或款客共享,是何等的良辰佳景!诗圣杜甫游历于此,留下诗句“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正是指此而言。

秦渡米皮莹白若雪,辣红似染,光润如脂,吃起来柔韧筋道,越嚼越香。制作时,调料考究却不复杂:辣椒、蒜泥、麻酱、盐和醋。这辣椒必用驰名中外的户县余姚辣子,只用辣椒油。将生椒去籽、晒干、碾细而成,色泽鲜艳,香味浓烈,再用上等的菜油、芝麻油或麻籽油煎沸,晾至微温,将辣面徐徐倒入,边倒边搅。待凉透之后,用丝网过滤,沉在底层的辣面渣滓弃而不用。做好了辣椒油,三根手指撮起一缕雪白的面皮,在油钵里一蘸,拌上盐、醋等,红艳如花,清香扑鼻,回味无穷的经典“秦镇皮子”即可享用了。

那辣油鲜亮到什么程度?常常有乡里乡邻见面时相互问候,未及开口,先“将”来一军:“哎哟老哥!你吃皮子也不请我!”对方自知吃完了饭忘记擦嘴,那红艳艳的辣椒油还在嘴上挂着号儿呢。

秦渡镇卖皮子的几家老店,自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南街的尚家,咸丰、同治年间南街的卓生安父子,光绪年间有西街赵克宽父子、杨志乐父子等,至解放前夕尚有九户。解放后也曾几度兴衰,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浩劫,秦镇皮子几近绝迹。

改革开放百业兴旺,各种传统小吃重现生机。秦镇面皮不胫而走,出了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越来越多的人享用,实在是李十二老先人的一大功绩。

面皮在它的故乡秦镇或西安,最正宗的一碗卖三两块钱,而到了京华之地,身价倍增,卖到五六块,还排着大队抢不到手,正是“货离乡贵,人离乡贱”啊。据悉,前些年在天津经营凉皮,推车小卖,一年下来挣个三五万不成问题。有人说,眼下一个小推车一年能挣十来万。我想,如果把摊位摆在寸土寸金之地,这也不是妄言。

凉皮普遍为国人钟爱,真是幸事。其实,陕西的拿手绝活儿多的是呢!

长安长安,长治久安。“陕西人至死不离窝儿”,这一方面占了天时地利之便,也养成了陕西人封闭的天性和懒散的毛病。

“八百里秦川米粮川,绿野肥水望不到边。”

这米粮之川,正是秦始皇帝在位时,水利大臣郑国和白公修起来的郑国渠和汉白渠灌区。两渠的建成,使气候温润的关中平野成为土地肥沃、旱涝保收的富庶之乡,广产小麦、棉花等作物,深得人民爱戴。民间传颂着这样的歌谣: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在后。举锸(cha,挖土的工具)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成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汉书·沟恤志》)。

关中人的面食,做得那个精致哟!单那饺子宴,就有上百种的花样。只是陕西人自古嘴拙舌笨,不善总结推广,以致埋没,也使今人少了口福。比如三原的千层油饼、廖花糖,明德亭的泡儿油糕,户县的油茶麻花、鸡蛋醪糟,富平的棒棒馍、石头子馍,韩城的油旋子……只可惜,好些传统名品,一经流传便失去了原汁原味儿,失却了经典的精神,只剩下果腹的功能。这一方面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当然也有技术与效益上的原因,或是不懂,或者偷工减料而变味了。

笔者所见,西北名城乌鲁木齐市,东北三省城市的街衢里巷,乃至云贵川西南边陲,还有以吃米为主食的江淮流域、沿海地区,不同地域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调配出不同口味,也将凉皮的做法和佐料增添演化,早已没有了原本的色味,但南北西东的人们各自吃出了各自的味道。下了班,顺道儿拎上一兜凉皮,外加黄瓜丝绿豆芽,河北人加上芝麻酱,四川人则放进麻辣辣的花椒盐,外加炒豆子……管它正宗不正宗呢,吃得舒服就好,反正都打着“陕西凉皮”的牌子,操着南腔北调,都在叫卖“陕西凉皮”。

其实,现在卖的都是面皮而非米皮。人们花大功夫把那些面筋洗出来,拿抽过面筋的淀粉做出雪白的面皮,照样火。

可是,偏偏陕西人买了回去,自个儿费一番功夫,调出那一番记忆中的滋味。以我这个生于沣河之滨,赶集买菜必去秦镇的凉皮家乡人,在古丰京遗址上,从小吃惯了母亲蒸的凉皮,惯了个馋嘴猫儿,怎么着,再品那南来北往的仿秦镇凉皮,总有点儿品味不如回味儿的悠长……

黄鹂声声啼,旧梦依稀。

高冠闻瀑声,草堂烟雾迷。

曲江又流觞,渼陂泛舟楫。

秦中自古帝王州,如今她少了王气与霸气,只有阡陌如画、厚朴民风。

同类推荐
  • 云间笔会(2011)

    云间笔会(2011)

    本书是上海市松江区文联文学分会会员作品汇编,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形式,文笔流畅,内容健康向上。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体现出松江的地方文化氛围和创作状况。
  • 西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西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中外文学名作导读

    中外文学名作导读

    本书是高等艺术类院校必(选)修课教材。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三部分编排。其中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歌赋、文章、小说、杂剧;现代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文章等;外国文学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所选内容皆为名家名作。
  •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何建明先生是江苏苏州人。197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88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至1992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书为其纪实文学小说本《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热门推荐
  • 灵仙之路

    灵仙之路

    无尽界域,浩瀚星空,辽阔大陆,演绎着无数传奇,灵术争锋,族群争霸,江城披荆斩棘,步步生莲,以不屈之姿崛起,踏上传奇之路。
  • 你是否见过一条名叫记忆的鱼

    你是否见过一条名叫记忆的鱼

    时光匆匆如流水,有些事我们放手了,它也如鱼一般,不知何时,会再回来浮现眼前。小镇池塘边,成就了一段姻缘,又是何时,葬送了一段回忆。菩提树下,苏梓鱼轻声叮吟,少年,你在远方可安好?
  •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一部人类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商业文明史。锦绣,不光是一个丽词,或许也是两种最贵重的商品。锦江、锦城、锦里、锦官驿……带锦字号的名字,给成都商业带来了锦绣华章。成都商脉,因锦江古老绵亘,因锦江乘风破浪,因锦江名扬四海。商业之脉,说到底,就是商人之脉。厘清了人脉,也就握住了商脉。锦江这个滔滔不息、流溢千年的河流大品牌,又滋养出了众多丽如锦绣的商业大品牌。把手放进城中锦水,我们就能摸到悠远绵长、流动不休的成都商脉。
  • 幻珠情缘

    幻珠情缘

    我叫乐晴飞,连高中都没办法混完的成绩也让我没有信心上什么大学了。一天我在回家的路上买了一个淡黄色如乒乓球大小的珠子,夜晚我把它放在床头,看到了淡淡的微光,可是一觉醒来,我却发现自己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世界,还有莫名其妙的身份,可恶的是我连怎么来的都不知道……我一个灵魂在两个世界穿行,多重身份的我该怎样面对这阴暗的世界,我该怎么选择自己的命运?我会不会像小说中所说的主人公那样能扬名立万?前途是未知数,但我依旧没有跑过时间线
  • 霸少的午夜新娘:38°C妻

    霸少的午夜新娘:38°C妻

    为着白马王子只有三个月的生命,她甘愿做他的午夜新娘,忍受他的肆虐,安慰他的痛苦,三个月后,她才知道,生病是假的,爱她是假的,邪少和她都只是一场报复游戏中的棋子。
  • 重生与坠落

    重生与坠落

    落入恶魔手中的天使。一个是将残忍,冷血,戏谑作为本性的恶魔,不曾想到他会为掠夺的小天使而动心。一个高贵,纯洁,痛恨邪恶的天使,却被恶魔而打动。可他们是真的相爱吗?天使和恶魔可能在一起吗?如果世界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把你珍藏起来,让他们谁也找不到,这样你就只属于我了。---路易斯如果世界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宁愿做一对普通夫妻,这样我们就可以安心的在一起了。---闻予
  • 野花朵之红

    野花朵之红

    他们愚弄着现实,他们蔑视着天空,他们嘲讽着人生,他们霸占着自己!
  • 月色少女

    月色少女

    同窗几年,她一直是娇嫩的花,经不起风吹雨打。有闺密的关心,有爱人的呵护。一朝醒悟,却发现:她所在乎的人,为了她,被伤的鲜血淋漓。不!娇嫩的花不复存在,却而代之的是坚韧的草。以前伤害过她和她在乎的人,她必将十倍百倍的去奉还!家境贫穷的沫澈雪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省重点高中:迹佳高中。却在开学当天被闺蜜梁筱雨诬陷成考试作弊而被赶出学校。后来在学长萧逸枫的帮助下重回学校,并暗中调查诬陷她的人。没想到,那人并非梁筱雨,而是她的学姐-余雪霏。而在这背后,竟有一个天大的阴谋……《月色少女》QQ讨论群:366936074。(推荐精品好书:《卿露缘》)。本小说未经作者本人同意,请勿转载或进行改编创作。
  • 鬼宅心慌慌

    鬼宅心慌慌

    【起点第二组签约作品】那个已经死去,却每日回到家中的老爷,那个年近六十,却夜夜变成姑娘的夫人,那个深夜里,被铲平的坟墓,那个莫名其妙,新婚之时变心的长子,那个年幼嗜赌,遇上神人指点的次子,那个雨夜,脸孔滴血的女鬼,那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狗,那个闻到血腥味就蠢蠢欲动的姑爷,那个善良的画中人,……大宅子里蹊跷的事情,源源不断,层出不穷,这一切,追根寻底,到底是为什么……
  • 孤帆独航绕地球

    孤帆独航绕地球

    本书为作者亲历的第一位个人单独驾驶帆船成功环游地球的英雄壮举的生动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