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25800000003

第3章 上党磨难多(3)

三岁随叔父开会吃白馍民国八年(1919)四月以后,集山西省军政大权于一身的阎锡山推行“村本政治”,以村、闾、邻的行政力量来推进农村建设。他将原行政村制改为编村制,以加强行政管理;设立村公所、息讼会等机构,代行警察职务等。山西暂时出现了社会比较安定、生产有所发展的局面。

这年的秋天,村上的大人都去百尺镇去开会,我追赶着要跟叔父去。当时我才三岁多,但已记事,从五集到百尺镇有五里多路,我人小走不动,叔父就一会儿背着,一会儿让我骑在他脖子上。

秋天时节,不冷不热。到了镇上,我看到会场上有很多人,一堆一堆围着三角形大红旗,等着分吃白面馍。各村参加大会的每人分得两个蒸馍,叔叔分给我半个白面馍吃,里边还有红豆馅。五集村的靳狮则也在会上讲了话。人们呼喊口号:“开堯天,亿万年。”(中华民国国歌《中华雄踞天地间》:中华雄踞天地间,廓八埏,华胄来自昆仑巅,江河浩荡山绵绵,五族共和开尧天,亿万年。)

天快黑了,会也散了,叔父肩着我到戏台跟前看国旗。两杆国旗插在戏台两边,旗是五色:红、黄、蓝、白、黑。当时不晓得开的什么会,后来才知道,在北洋政府时期,阎锡山就开始改革村治,推行“六政三要”政策。“六政”是提倡水利、种树、蚕桑、禁烟、天足、剪发,“三要”是种棉、造林、发展牧畜。

百尺一带实行编村制后,五集编村所辖自然村基本上还是明清时代管理的村庄,包括柴家沟、大南山、董家沟、炭场平、岭西村和五集村等六个自然村庄,靳狮则当了首任编村村长。

五集编村还有息讼会,养父张槽发被推举为会长。后来,村长靳狮则病故后,养父继任编村村长。养父能当村长并兼任息讼会会长,一是这时我们家开办了条铁炉和一家商铺,已是富裕的中等家户;二是因祖母笃信佛教,以家资重修了村西的白衣庵,因此在附近很有声望。除此之外主要是他为人处事公正,能为乡亲们调解纠纷,排忧解难。

张李堂讲:村西原有一座白衣庵,老奶奶在世时曾出钱维修过。传说当初是为了镇宅辟邪,按风水先生所讲兴修寺庙以挡西煞口。庵庙供奉观音大士,以求保佑家业兴旺。老奶奶很虔诚,吃斋念佛一辈子。十里八乡,凡有庙会,她都会去上香礼拜。

靳松林讲:白衣庵是张家的家庙,解放初,正殿还有佛爷。后来村上的学校从大庙搬到这里,教书的郑先生(崇贤村人)有点怕,就在每个神像前放上一棵草。此后是王裕民老师。小学一年级的课文有:“走走走一二一,走走走排队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两只手拍拍手,一手五指头,两手十指头。”

七岁上“洋学堂”旧社会,贫穷人家孩子是读不起书的。有钱有势的人家子弟读书是雇聘教书先生,开的私塾叫书坊或学堂。五集村只有富户家能送子弟上私塾,穷人家孩子识字的极少。

祖母不识字,她生当清朝衰亡到民国兴起之时,在苦难的生活里挣扎,经常念叨:“咱穷人受欺负,过不上好日子,啥时候穷人能抬起头来就好啦。”随着父亲哥仨凭手艺打铁赚钱,家境慢慢走出困境,生活渐渐宽裕起来。奶奶感叹地说:“书则!咱祖祖辈辈是穷人家,现在有你大爹、小爸和你爸熬成了‘铁匠把式’。有好手艺才能赚钱养家,才不愁吃穿啊。”“你长大也要做个铁匠,成了有本事的‘把式’,别人才看得起。咱家穷,可是你爸和你大爹、小爸都是铁匠,手艺好,现在又当上了炉主,所以人家都看得起。”

民国八年(1919)时,五集编村创办国民小学校,人们叫它“洋学堂”,这可是新鲜的喜事。教书的老师是县政府教育局分配来的,村民家不分穷富,孩子都可以上学念书。但是,孩子上学毕竟要有一定花费,还会影响家里割草放牛、带弟妹等家务活,因此穷家孩子能上起学的仍然很少。

民国十二年(1923)我七岁。奶奶在吃过晚饭和睡觉前,又念叨起我上学的事,说:“在这世上活个人不容易,光会种地也不行,还是要识字,学个手艺。”她还说:“过去,有钱人家孩子才能上起书坊。可咱家穷啊!住的房子都是租赁的,哪有钱供你大爹、你爸和你小爸念书啊。你爸学铁匠时就自己买了本《百家姓》和《必读杂字》,请识字人教会读音,然后自己学写字。他认的字不算多,可有人夸他是识字人。”

奶奶还讲:“咱家祖祖辈辈人都没有钱上学,没有敬过夫子爷。现在咱家生活好得多了,孩子你也算有福,你要上学,操心念书识字。不过长大成人可不要做官当老爷,俗话说得好,千里做官,不如在家把土翻。能识上些字,顶住门头就行啦,别人哄不了咱就行!”

奶奶说了这么多念书、学本事的好处,我也就很想上书坊了。这年秋天,父亲送我和长我一岁的安垒哥到白水寺学校念书了。当时有一首说上学好的歌:“恭喜恭喜又恭喜,我们学生有福气,长大成人要自立,小时赶快先预备。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学校老师叫马锡启,我们称呼“先生”。马先生是壶关县北凰村人,他教了两年半,其后是马子华先生。学生来自编村所属各村庄,不分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本村的同学有张满成、张春水、靳林旺、靳林魁、张长富、张银锁、张生槐、路旺则、靳子僧、侯昌明、张保仓等。

白水寺在五集村东南约三里处,学生每天吃过早饭后上学。学生见老师不再叩头,只是点头鞠躬。

每天早晚,奶奶都让我给夫子老爷叩首烧香。有时回家晚了,奶奶不在屋,我也就免了一次礼拜。

马老师年龄才比我们大十多岁,所以学生们不太听他的话。老师是恨铁不成钢,生气时就说:“不打不成才!”于是用体罚来管教淘气顽皮和功课不长进的学生。小学生贪玩,念课文、背书稍有错失,不是手心就是屁股要挨板子。

我虽说淘气,也挨过打、受过罚,但记性好,念书还是用功的。我们学的是《通俗国文教科书》课本,第一册上的人、口、手、耳、牛、羊、刀等是有字有图。对初上学的小学生,老师一天只教一个字。写字用毛笔,白纸下衬上红字影格,仿着描写,叫“描红”,实际是盖黑,一个字要写好几天。

后来又学《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字》、《六言杂字》、《必读杂字》、《童蒙须知》等,还记得“天高悬日月,地厚载山川”、“男子莫忘秋耕地,女子莫忘春纺花”、“好言难得,恶语易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名句。

张满成等年龄大的学生,读的是《论语》、《中庸》、《大学》和《诗经》等。

这三年学堂没有白上,我的确学了许多新知识,懂得了不少做人做事的规矩。第六册上有西汉班超投笔从戎和东汉马援北征匈奴的故事,他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好男儿宁死战场,以马革裹身而还,也不死在儿女手里”的豪言壮语在我心中激起长大当兵卫国的愿望。

每年的春、夏、秋季,我还得放牲口、拾粪等,实际上念了三冬天书。后来不上学了,我仍喜欢写大字,没有笔墨,买不起纸,劳动之余就用柴棒在地上划,或者睡觉前用手在肚皮上练。过春节时,看见谁家春联写得好,就心记手划,这样也练出了一手毛笔字。我也临摹过书法碑帖,最喜爱的是柳公权书帖,因为它笔力挺拔。同时也听老人讲,学书法要“先学欧(阳询)后学柳(公权),又有骨头又有肉。”所以也借上书帖练习过一阵子。后来,逢年过节,我不但给村上乡亲写对联,还给邻村人书写春联哩。至于写的内容,主要是平时留意,如别人家的贴联、唱戏中的诗句等我用心记下,等到来年,我就有写的内容了。

后来,我当村公道团团长时,也是村上神社的头儿“社首”。当时人们讲迷信,为祈求神明保佑,每逢庙会或到别处寺庙祭奠神明时,都要请剧社给神明唱戏,点剧目时都由我来书写老虎牌。有了这个基础,在我参加革命后需要搞宣传刷写标语的任务时,我就能够担当起来了。

我生性活泼,自小顽皮,上学时还常搞恶作剧,所以受罚挨打也为多。有一次,我一进教室给老师行礼时,故意上前一步碰到讲桌上,引起同学们哈哈大笑。

老师教写毛笔大字,我偷偷把老师研墨汁的墨锭藏到夜壶里。老师了解是我干的坏事后,用板子把我的手美美打了一顿。手被打肿了,可我还给老师找麻烦,后来偷偷把茅坑前固定用作手扶的木橛子折断后再轻轻插上,结果把老师闪倒坐了一屁股脏。这的确有点过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对不起马先生。

上学期间,我们常在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有张长富、张银锁、张富则、张生槐、路旺则等。我们小伙伴有时与别的同学打闹,老师总认为是我惹事。我在学校挨打受罚,回到家又遭父亲责骂。这样,我觉得是两头受气,慢慢就不愿去学校了,宁愿在家干抬水、调和煤的家务活和割草放牲口等。我到十岁时,死活不想去了,还故意逃学,跑到条炉上闹着要干大人做的事即赶毛驴送炭、拣毛铁等。

父亲看我实在不想上学了,也没有强求。他说:“穷家孩子命穷,会种地才有饭吃,学点打铁的本事才能挣钱花。咱家几辈祖先都不识字,念书识个数,认得当铁匠用的矸、煤、铁、矿、炭这些有用的字也就行了。”他一再说:“想要成家立业还得学点真本事,有了本领才能做人哩。艺不压身,没有手艺就得当一辈子穷汉,给人家当牛作马,还落个别人看不起。现在你不想念书了,就不用去了,跟着我学打铁吧。”父亲的这个决定,着实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子。

十岁上学铁匠手艺我从十岁起(1926年),到条铁炉学打铁了。铁炉的铁匠有贾石头、贾小松、陈天和、和小石、张锁则等七八个人。他们常讲:“打铁先要本身硬!”、“百炼成铁,千炼成钢,万炼成金啊!”后来我慢慢体会到:这些话不但是是学打铁的道理,也是做人成才的哲理。

我对学打铁很有兴趣,开始是干轻活,如赶毛驴驮煤炭、拣毛铁、拉风箱。铁炉的风箱大,而我个子还不够高,起初很吃力,但我愿意与铁匠陈天和等大人们在一起。春去秋来,随着年龄增长,我个子长高了,气力增大了,识别铁矿石、煤矸石的能力增强了,并开始参与炼铁和锻造铁器的操作。打铁是不能怕炉火烤、铁渣烫的,当我亲手掌握炉钳把毛铁坯锻造成器物时,才感到当个铁匠还真不容易。父亲手把手地传授铁匠手艺,他一再说:“不吃苦中苦,难熬人上人”。我学打铁很用心,时间一长也就掌握了一套熟练的工艺。

这五六年间,我随着父亲,天不明、鸡不叫就起身,干一天活儿直到天黑。由于父亲执掌铁炉,他人诚信、货物好,很受客户欢迎,也得到荫城镇大庄客的信赖。

附近村庄有铁匠手艺的青壮年农民,冬闲期间想到荫城镇找些生意吃点手工业货,以赚个油盐钱和家人孩子的衣裳钱,但没有本钱买半成品“条铁”,因而困在家里,过穷日子。但凡有人托请,我父亲情愿为乡亲当担保人,从庄客那里把钱拿来预支给他们,并供给条铁,他们明年春上就可以按时到荫城交货了。

有手艺的人可以挣些汗水钱稍许改善生活,但大多数乡亲由于缺劳力或无技能,仍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同时,我看到富家财主凭着租佃土地不劳而获,却吃得好、穿得好,还在穷人头上耍威风等。我很不理解也看不惯,有时就想穷人为什么这么难活呢?

晋东南与河南接界。民国十五年(1926)春天,河南林县饱受军伐战乱之苦的民众在桃园沟立起“天门大会”的大旗,以“替天行道”号召穷人,打富济贫。天门会迷信色彩很重,喝纸符、念神咒,打仗时赤膊上阵。

这时,山西农民同样处在苛捐杂税和豪绅盘剥之下,“天门会”起义消息传到壶关县,后山凹村有个祖籍林县的木匠李官全,他前往入会学法后回太行山设坛招徒,树起杏黄旗,支起大饭锅,聚众练武,打造刀枪。方圆几十里的穷苦百姓纷纷响应,达上千人。当时,五集村也有人参加了天门会起义。

陈元富讲:闹天门会时,我四叔陈四和参加起事,在一次战斗中被官军打死了。

张松堂讲:天门会起义时,咱村靳林旺也加入了,参加太乙口战斗受了伤。

张堂则(61岁)讲:咱村张金贵参加过天门会。他说,与官兵打仗时,先喝纸符,然后念着咒语:“粗糠细糠,闭住快枪。红豆玉茭,闭住大炮”冲锋。在赵屋山天子岭那一仗,官府军的大炮一响,天门会的人被炸死一大片,但后面的人还是喊着口号往上冲。这样还能打过人家?

五集村有农闲时习拳练武的传统。我11岁时,也自制红缨枪,叫上一帮小伙伴,分成两队,互相冲杀打闹。天黑了,才各回各家。

十二三岁时,每天晚上我就到拳坊,跟着大人练功夫,压腿拔筋、冲拳打掌,学了拳术和刀枪棍棒等器械。我喜好的器械是“胡平拐”,就是左手持拐以护身,右手拿刀攻击。练武活动不但使我身手机敏,而且体格也健壮起来。

这期间常有河南人来村上,在商铺店房讲故事,我也凑上去听。内容多是讲隋唐宋明时期农民起义的故事。有时来了相面和拆八字的先生,我也在一旁听一听,反正是什么都感到新鲜,什么都想学。

听了说书人讲的故事,还觉得不满足,于是借书来读,先后读了《刘公案》、《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书。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古代先贤、民族英雄的事迹激励自己有了从小立志,长大报效国家的想法,而且脑子也灵活起来,遇上事能随机应变,还想办法要干成干好。

张李堂讲:过去五集村许多人会武术。大爹从小练武,和靳子僧一起学的是“胡平拐”。他练的是硬功夫,手臂伸出,让人用铁条打,铁条被打弯曲了,他的手臂没事。他挑水不用扁担,七八十斤两桶水是用两手提回家的,就像电影《少林寺》中和尚练臂力一样。大爹曾告诉我们说,参军后挖战壕特别累,年轻战士一般一次坚持挖两三个小时,而他体格壮实,能连续挖七八个钟头。

张雪梅(61岁)讲:有一次,人们让他演练臂力,他一掌打在房柱子上,那房梁上的灰土被震得掉在地上成一条线。有一天,他见家里小驴偷吃料豆,照头一拳打去把小驴打死了。

装扮求水童子山区闭塞,多见石头少见人,文化落后,封建迷信盛行。我奶奶是个农民意识浓厚、迷信神佛的老人。她曾力主自家出钱重修了供奉观音菩萨的白衣庵。她每天早晚虔诚地敬佛诵经,平时常讲信仰神佛的好处,说:“叩首烧香积阴功,可以求子求孙;敬财神就能发财;敬老君,有手艺的人做土木铁工能发财;老幼残疾人要敬佛,聪明伶俐有文化的人要敬圣人。”奶奶敬神信佛十分虔诚,虽然双目失明了,但她坚持吃斋念佛,每年遇邻村庙会还让我引着她去紫水、水台底、赵屋等村的庙宇叩首烧香,这也使得我对神佛产生了敬畏。

本村许多人信“三圣教”,就是“老君、圣人、佛”,也叫先天道、悄悄道。这是一个迷信组织,自己年龄小不甚懂事,只听大人讲:“今世穷是前世没修好”,现在“烧香叩首积阴功,避灾躲难,来生享福”。

我12岁那年(1928),铁炉上一个信教的工人引我到道首王聚财家。我开始是看稀罕,可去了也跟着叩首烧香。王聚财为人厚道,家境虽然贫寒,但乐于助人,与老先生陈万林经常做些舍己为人的好事,大家称他们为“善人”。

同类推荐
  • 胡雪岩

    胡雪岩

    走近《胡雪岩》,你将会了解,胡雪岩是怎样从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成为一名历史上如此为后人所看重的巨贾。阅读《胡雪岩》,你将会领略到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商业智慧与不拘一格的商业运作方式,并体会到其中前无古人的气势。翻过《胡雪岩》,你将会懂得,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去为人处世,又应该怎样去扬长避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独裁良相——张居正

    独裁良相——张居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独裁良相:张居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
  • 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

    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

    本书以《两地书》为蓝本,参考大量资料,以慧黠笔法讲述了鲁迅的恋爱故事。从“小鬼”苦闷中一封问询的信开始,与许广平情愫暗生。两人一起探讨出路,分享隐秘和艰难,互致慰藉与关爱,开始了相濡以沫的十年光阴。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纳赛尔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纳赛尔

    1918年1月15日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静的中下层平民居住区。他的父亲是一个邮局职员母亲则属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方人。据说.纳赛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赛义迪血统的天性.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性情高傲还易于激动。由于父亲的职业原因纳赛尔一家经常搬家。
  • 不畏浮云:王安石

    不畏浮云:王安石

    本书为“青少年应知的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介绍了千古一相王安石。王安石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卓尔不群的个性和义无反顾的改革勇气,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变法的成败得失,也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历史财富。
热门推荐
  • 一世双生

    一世双生

    风引千云,龙虎争世!问天下英雄,谁与争锋!逆乱五行,蒙蔽天机,乱世之中必有妖星!引仙入魔,问世间情为何物,可勘,可破!
  • 十世跫音

    十世跫音

    华天之下,皇位之争;深宫冷院,伊人憔悴。
  • 雷帝战纪

    雷帝战纪

    陆铭,一个被天镜宗认为天生丹田破损不能修炼的废物少年,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雷神诀》的传承,从此炼化雷霆,上天入地,血战八方,扫荡群魔,成就不朽雷帝!且看陆铭是如何从一个废物少年成长为一代绝世强者,傲视天下群雄
  • 快穿之女配要翻天

    快穿之女配要翻天

    平凡女生夏非欢成功挤跑远大校花,勾搭上男神!正当她要和男神进一步发展时,被系统选中!什么?你觉得我很有潜力,要我去各类小说中帮女配逆袭?本文天雷勾地火!什么校园文,总裁文,同人文,古言宫斗文等统统不在话下!
  • 魔武动九天

    魔武动九天

    他没钱、没本事、是一名在大街上一抓一大把的平庸之人。本以为可以平淡度过此生,可惜天意弄人,在一次意外死亡后,穿越到异界大陆,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他又是否能在这魔法与武者纵横的强者世界中生存?直至巅峰?“奋力前行后,你会发现,当初你所忌惮的人,将不配成为你的对手。”
  • 轨迹系列同人——空与零之狭间

    轨迹系列同人——空与零之狭间

    空零碧闪之轨迹的同人文。辉之环上的古代人如果没死的话……将会面临如何的考验,与塞雷斯托带走的那些离开环的子民一起生存。游击士协会、结社、教团等在周游其中将如何自处,他们并非完美,[女神过早的赐福赠与世人],却从来不包含了他们。越是明亮之物,其阴影越是深邃,无法意识到世界的残酷,却看着无数人牺牲,痛苦的[零之至宝]逆转了时之轮,一个小小改变将会带动整个因果的循环,铁血宰相亦是付出其罪孽的代价,亦是罪孽消尽后的重生。隐藏的时间轴究竟在发生什么呢~?空与零之狭间与影之轨迹同好(FALCOM轨迹系列)催文群号167437743
  • 风月莫吹灯

    风月莫吹灯

    一场大雨,琴江佛女堤决裂,天下第一药谷当归谷被淹没成为一片寒湖,两年后幸存少女南青灯女扮男装出现在王都欢喜城,有谋划的徘徊在与当归谷被淹有牵扯的七王爷纳兰病楼身边。他这辈子什么都可以认怂,唯有与南青灯的风月之事不能怂,绝对不能轻举妄动,不然得被压一辈子,暗暗决定明天就去良缘街买些画本子好好观摩。一股劲风入帐,烛火瞬间尽灭。他可以原谅他欺骗他,但无法接受他以命为赌。
  • 感悟人生百态系列

    感悟人生百态系列

    这个年龄段打工好不好?为什么父母老师老是不相信自己?如果我有超能力会怎么样?我能不能在女神面前装逼?这个世界有没有鬼?这个世界有没有其他界面,如果有为什么其他界面的人不知道我们这个界面的存在?百慕大,黑洞,海底最深处,这些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一切的一切都将由“包子”解答!
  • 与青春相遇

    与青春相遇

    没有经纪公司的他们显得更加轻松,没有繁重任务的他们显得更加快活,见过高冷的千总笑吗?见过二源酷吗?见过凯凯暖吗?你们一定没见过,不过,这里,会让你们看到不一样的TFBOYS
  • 掌缘灵境

    掌缘灵境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笑了尘缘,一念天地颠!?大道本无情,又能奈我何??天若敢逆我,我便只手灭天!?报家仇,斩羁绊,掌缘生灭,踏天斩仙!?修行一途,轮回变。多磨多难,肩上担!?我命由我不由天,斩灭天道,方可纵横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