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终于出山,我既喜既悲,喜的是诸葛亮出山了,刘备终于可以制衡曹操了,悲的是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让他提前出山。而此时曹操却已经平定了北方。
这天,公子刘琦突然来到新野。刘备忙亲自把公子接进府内。
刘琦说:“后日就是家父生日,因此家父特命我来请叔父。”
刘备说:“我也记得景升兄的生日,正准备去荆州,贤侄就来了。”
刘琦眼睛就看诸葛亮。
此时只有我、刘备、诸葛亮和刘琦四人。
刘备说:“诸葛先生不是外人,贤侄有话只管讲。”
刘琦哭拜在刘备面前说:“我父年老多病,荆州军政大权几乎尽归后母一族,如叔父不救刘琦,刘琦命休矣。”
刘备已有上次经验,哪敢再多言,连连摆手说:“这是公子的家事,外人不便干涉。”
我心中一动,忙向刘琦丢个眼色。
刘琦不明我是何用意,迟迟疑疑地站了起来。
刘备也觉感伤,陪着刘琦喝了杯酒就推说有公务在身,留下我便带着诸葛亮离去。
我笑说:“公子不就是想要寻一脱身之计吗?这好办。”
刘琦大喜说:“先生有何妙计?”
我说:“你看我没有办法,我推荐一人,他必然有妙计救公子。”
刘琦忙问:“是谁?”
我说:“军事中郎将诸葛孔明。”
刘琦说:“你怎么不早说?我这就去求他。”
我说:“诸葛孔明是刘皇叔的军师,皇叔不发话,他怎么会救你?”
刘琦说:“说来说去,还是在叔父身上,只是叔父不肯相救,如之奈何?”
我说:“我有一计可以绕过刘皇叔。”
刘琦大喜说:“先生请讲,刘琦若逃脱性命,来生变牛变马也必报先生大恩大德。”
我说:“我倒不用你报答我,今后若皇叔有难,你能鼎力相助就是了。”
刘琦说:“叔父若不是为了帮我,又怎么会被人排挤到新野?此恩此德刘琦怎能忘却。何需先生叮嘱?”
我暗笑:刘备被排挤到新野小县,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只是这话却不能对刘琦讲。当下说:“这次皇叔赴荆州,我料必然带着我和诸葛军师一同前去,公子可邀请皇叔到府上,我缠住皇叔,公子可把诸葛先生请到阁楼上以死相逼,诸葛亮怕事情闹大了,必然会教公子一个脱身之计。”
刘琦喜出望外。
刘表病态毕露,在主席之上强打精神勉强坐了半个时辰就由人扶着到后堂休息去了。
刘备见状,忙跟了过去。
刘表气喘吁吁地说:“我现今老弱多病,恐怕将不久于人世了。”
刘备说:“人食五谷杂粮,哪儿有不生病的。兄长尚在壮年,只需安心善保身体,很快就会痊愈的。”
刘表挥手说:“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你就不必再安慰我了。孙权坐拥江东,一直对我荆州九郡虎视眈眈,曹操在平定河北袁绍之后,也用漳河之水作一玄武池,用来操练水军,大有一举吞并江南之意,荆州九郡只怕不再归我所有。”
刘备说:“兄长放心,只要有刘备在,必保荆州无恙。”
刘表说:“就怕我死之后,蔡氏不能容贤弟。”
刘备也觉凄然。
本来刘备想早点儿回到新野,刘琦却来邀请刘备。刘备怕生端,便推辞不去。
我说:“难得公子一片至孝之心,皇叔要不去未免太不通情理了。”
刘备无奈,便到了刘琦府上。
酒宴已毕,刘琦说:“我前些时得到一本古书,不知是真是伪,想烦请叔父替我赏玩一番如何?”
刘备笑说:“我只懂得刀兵,哪懂得书画。”
诸葛亮兴趣颇浓,忙问:“不知是哪朝哪代哪人的书籍?”
我说:“我也对古书不感兴趣,要谈你们上别处谈去,我和皇叔在这儿吃茶等你们。”
刘琦说:“也好,就请先生移步阁楼。”
当下两人去了后院阁楼,刘琦“扑通”跪倒哭拜道:“我父病体沉重,后母却不容我,刘琦性命只在旦夕,请先生救我一救。”
诸葛亮面色一变,却发现楼梯已撤去。
刘琦说:“今天先生之言,入刘琦之耳,除了天地之外再无一人知晓,先生还顾虑什么?请先生无论如何救刘琦一命。”
诸葛亮说:“我中无为之计了。也罢,公子熟读经史,难道忘了春秋时申生、重耳春秋时,晋国献公宠爱骊姬,就想立骊姬子奚齐作太子。骊姬便设计陷害二人。申生至孝,宁死不逃,自杀而亡;重耳逃亡国外,流落一十九年,十数余国,最后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位,为晋文公,并成为春秋时的一代霸主。
的故事?公子只需和令尊进言,屯兵江夏就可以避祸了。”
刘琦大喜,一连拜了几拜,才令人放诸葛亮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