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41600000027

第27章 炎黄二帝与中华姓氏文化(2)

随着黄帝子孙的增多,由姬姓又分出多个姓氏。《国语·晋语四》云:“司空季子曰:‘……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姑、儇、依是也’。”《史记·五帝本纪》亦云:“黄帝二十五人,其得姓者十四人。”这些新的姓氏实际上就是从黄帝族分化出来的。他们从黄帝族分化独立出来以后,或者随着时间的变迁,或者由于分居新的地域,久而久之,便采用新的姓氏来命以族名。据记载,黄帝的25个儿子为四母所生,得姓12个,分化为12个胞族,散居各地,发展到101个属地(方国、诸侯),派生出510个氏,其中,仅一个姬姓,就衍分出198个氏。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华姓氏的发展、普及和定型时期。关于夏、商、周三代古帝之姓的来历,司马迁根据《帝系姓》、《五帝系牒》等牒记、历数之书,在《史记》中作了如下的考察。据《夏本纪》载:“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颛顼既生穷蝉,传帝舜一系,又生鲧,鲧生文命。文命即代鲧治水有功而开创夏朝的夏后帝禹,姒姓。据《殷本纪》载:商朝的始祖姓子,名契;而契是高辛次妃陈锋氏之女所生。“帝喾高辛氏,黄帝之曾孙也。”据《周本纪》载:周王的始祖后稷(名弃)为高辛氏元妃有邰氏之女姜嫄所生,姓姬。《礼记·祭法》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有虞氏男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由此可见,颛顼、帝喾、尧舜及夏、商、周民族都将黄帝奉为自己的祖先神,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初创阶段的古帝之姓,皆同根共祖,源出黄帝。

据秦嘉谟辑补的《世本》,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契等族(周族未计)总共18姓,他们的后代占据152个属地,组成了152个方国,包括875个氏。这里说的18姓,实际上是早期的有血缘关系的18个系统;所谓属地就是指地区,或称方国,或称诸侯国。这800多个氏的名称,有一部分在后来被淘汰了,有的被简化了,绝大部分被简化为单姓,少数保留为复姓。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姓,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包括在这八百多个氏以内(氏和姓的内含本来是不一样的,但后来氏的名称都演化为姓了)。

关于周之“姬”姓之来历,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出自于黄帝的姬姓。《国语·周语下》云:“我姬氏出自天鼋。”“天鼋”,韦晤注谓十二次的玄枵。郭沫若认为西周青铜器铭文的族徽“形”字当之,并说“天鼋’即轩辕也。《周语》:‘我姬氏出白天鼋,犹言出自黄帝”。马叙伦亦从此说。以此可知,黄帝为姬周之远祖。一是说与图腾或生育行为的特征有关。王充在《论衡·诘术》中说:“古者因生以赐姓,因其所生赐之姓也……周履大人迹,则姬姓也。”这是说,古人生下来就有了姓,是由其所出生之物而名之,周始祖的母亲踩上了图腾足迹而生,故以“姬”(“迹”)为姓。周人灭商后,成康之际,为了巩固其统治,“昔周公吊二叔之不成。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郎、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所封的同姓子孙,或以地为姓,或以国为姓,其后均成为姬周的裔支姓氏,如:“管、蔡、郎、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邗、晋、应、韩、凡、蒋、邢、茅、胙、祭、吴、虞、虢、郑、燕、魏、芮、彤、苟、贾、耿、滑、焦、杨、密、随、巴”姓。据今人研究,周代金文中出现的女性称谓姬姓使用数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占到当时455例的32.75%。从这一侧面,可见当时姬姓使用之普遍。这与周王室及姬姓诸侯贵族掌握政权有关。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紧密结合,使各国同姓便为兄弟,异姓则为甥舅。彼此之间都有了血统关系。

据《史记》记载,不但颛项、帝喾、唐尧、虞舜和夏、商、周上古的华夏族古帝是源出黄帝这位同根同宗的本家,而且“中国”以外的周边地区古代其他民族也出自黄帝一系。少昊族(东夷)的后代,据《路史》的统计:偃姓国二十二个,赢姓国五十七个,李姓国四个,纪姓国六个,蔑姓国二个,还有不知何姓的国九个,总共六姓一百个国。《世本》云:“少昊,黄帝之子。”说明这六姓都与黄帝姬姓有关。北狄是指北方的民族,《山海经》云:“黄帝之孙日始均,始均生北狄。”《世本》亦云:“翟(狄)氏,黄帝之后,代居翟(狄)地。”是说北狄为黄帝子孙。司马迁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日淳维。”是说处在北方的匈奴亦是黄帝的后代。南方的吴、越、楚、巴、蜀、苗民,亦自认是黄帝子孙。如《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项高阳。”在高阳的后裔中,有个叫吴回的,号祝融氏。祝融生陆终,陆终生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等六子,今衍出己、董、彭、秃、女云、曹、斟、芈八姓(祝融八姓)。其中,第六子季连(芈姓)的后裔鬻熊为楚国的开创者。又如《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东越列传》又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东越出自勾践,勾践出自夏禹,夏禹出自黄帝,一脉相承。

秦汉以后的魏、辽、金、夏、元、清等少数民族,在他们入主中原,取得政权后,亦都表明为黄帝后裔。如魏晋南北朝时的夏国赫连勃勃、鲜卑慕容氏、氐秦苻氏、匈奴刘渊、羯人石勒、契丹以及在世界屋脊上建立的藏族政权,都自认为是炎帝、黄帝的苗裔。满人建立的清王朝,仅在康熙朝就先后遣使17次祭祀炎帝陵和黄帝陵。据调查,在历朝历代中,少数民族多达6636多个两字以上的汉字姓,其中5100多个均为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的汉译。今天尚在使用的复字姓仅剩250多个,其中除80%的是原有汉姓和近代新创造的以外,古代留存下来的仅有50多个,其余的5050个全部都改从了汉姓。这反映了他们对汉族姓氏的认同。

据1983年5月3日《人民日报》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又据有关资料显示,十大姓中的前五姓,其人口合计超过3.5亿,若再加上后五姓(以每姓为4000万人口计算)。这十姓合计约达5.5亿人,几乎为全中国人口的一半。而这十大姓的来源,均可上溯至黄帝。分别是:李——始祖皋陶一女华一大业一颛顼;王——一支始祖太子晋一周灵王一周太王亶父……后稷,一支始祖齐国田氏……妫满……帝舜,一支始祖比干……商汤王天乙……契;张——始祖挥一帝少昊(玄嚣);刘——一支始祖士会……刘累……帝尧,一支始祖王季一周成王……周太王亶父……后稷;陈——始祖妫完……妫满……帝舜;杨——一支始祖尚父……周宣王……周太王直父……后稷,一支始祖伯侨……周成王弟叔虞……周太王亶父……后稷;赵——始祖造父……季胜——蜚廉……皋陶……颛顼;黄——始祖陆终后裔-吴回-老童-颛项;周——一支始祖太王亶父……后稷,一支始祖烈——周平王……周太王直父……后稷;吴——始祖太伯、仲雍-周太王宣父……后稷。

三、姬、姜通婚。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血缘”基础

《国语·晋语四》云:“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从季子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黄帝和炎帝是从少典、有娇氏族分化出来的两个“双胞族”,因住在两个相邻而又不同的水系即姜水流域和姬水流域独立发展,而成为“异姓”、“异德”。“德”依据《易·系辞下》、《庄子·天地》、《韩非子·解老》等古籍的解释,其初义便是“生”,指种的繁衍,也可引申为族群的姓质,也就是指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特征等。“异姓(生)则异德”,据古代社会同姓不婚,姬、姜二族便成了两个长期的通婚族(“族外婚”),并以联姻而结为部落联盟,互为相济,彼此救援。

姬、姜二族的婚姻关系,从文献记载可溯至“五帝”时期的帝喾高辛氏。《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帝喾高辛氏,姬姓也。”又云:帝喾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日姜嫄,生后稷”。邰,《说文》云“炎帝之后,姜姓所生,周弃外家国”。可见,周人始祖后稷(弃)为姬姜二族通婚所生。

姬、姜二族的这种联姻,从周的建国前到建国后即西周时期就更为频繁。古公亶父为“周家历史第一代”。他的妻子是古公在岐下娶的,她是姜水边长大的姜姓女子。因这是第一位从姜姓族(有邰氏)里嫁给姬周族的女子,所以后人称她为“太姜”。又据《帝王世纪》载:“武王妃,太公之女,日邑姜……生太子诵(成王)。”可见,在周建国前,姬姓贵族与姜姓贵族是世为婚姻。周朝建立之后,姬姓诸侯,仍以与申、吕、齐、许等姜姓诸侯通婚为常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周朝是姬姜两姓族联盟建立起来的王朝。同时,历史也说明,随着姬姜联盟的破裂,西周也就走向灭亡。周宣王之母为姜氏,其皇后又为姜氏。宣王子幽王之后为申后,是申伯的孙子,生下平王宜臼。由于幽王宠爱褒姒而废弃申后及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之子余臣为太子,这就破坏了姬、姜联姻的感情纽带,引起姬、姜两姓情感的破裂。于是,申侯大怒,联络缯、西夷、犬戎等姜姓联军攻破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之下,导致西周灭亡。这一正一反的例子,说明姬、姜联姻是姬姜二族政治联盟的基础,在西周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姬、姜两姓的通婚,除西周时的周王室外,姬、姜为了维护东周王朝政权和巩固各诸侯国的统治,并把这种联姻推及到春秋时的各诸侯国。如“姬姓之国娶姜姓者,卫国有庄姜、敬姜、夷姜、宣姜、定姜,鲁国有文姜、声姜、哀姜、穆姜、敬姜,晋国有姜氏(穆公夫人)、齐姜,郑国有武姜(申侯之女)、齐姜。姜姓之国娶姬姓者,齐国有季姬、王姬、蔡姬、卫姬、孟姬、虞姬、东郭姬等”。

我们从前文知道,姓从中国的史前传说时代就已开始。由于那时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将一些代表氏族标志和符号的“图腾”转化为姓,以此来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即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如《左传·隐公八年》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说文》载:“姓,人所生也。”随着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融合,姓亦得到了普及和扩大;秦汉以后,随着“姓”和“氏”的“混而为一”,将姓由最初的图腾得姓变为多种的得姓方式以后,姓的“生”的本义亦逐渐变得模糊起来,也就是说,姓从“族”的方面说,其表示血缘关系的功能已基本消失,仅剩下一个“符号”而已。尽管如此,若追溯一个民族的起源,其最早形成民族的氏族或部落,则是以血缘关系为“脐带”的。也就是说,形成一个民族的内核或者说“基因”就是血缘。《原姓》篇云:“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这里所说的“姓”实际上指的是“血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姓”则是这种血缘关系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也是如此。

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是汉族。汉族先世,主要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华夏族。而华夏族的来源,据古史传说则渊源于炎黄氏族集团。从上文我们已知道,这两个氏族即姜姓、姬姓集团是从少典、有氏分裂出来的,并从炎黄时代起,就是两个通婚族,建立了具有血缘关系的华夏联盟集团。以姬、姜华夏联盟集团为核心,为基础,通过融合东夷、苗蛮、百越等族,至春秋战国,形成了以夏、商、周三族融为一体的、并有“四夷”参加的华夏族;至秦汉时期,又形成了汉民族。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以至宋、元、明、清,汉民族无论是作为统治民族还是被统治民族,都是人口占绝大多数,汉地经济是历代王朝立国之基,汉文化始终起主导作用。其“中间经历两次由大分裂到重新南北多民族统一,终至实现大统一,汉族始终发挥了中华民族凝聚核心和主体民族的作用……近现代中华民族从自发到自觉大联合,汉族同样起着凝聚核心和主体民族的作用”。汉民族之所以能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成为各民族共同的凝聚核心,其形成原因既与汉民族所处优越地理环境、稳定的共同地域、拥有强大的国家政权、发达的社会经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善于与各族人民相处、彼此间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相互依存,共同反对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与掠夺等所结成的难以分割的血肉联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血浓于水,与形成汉民族之内核和“基因”的姬、姜二姓的血缘关系有着一定的作用。再说,前者所举因素可能会因时因地、或其他某种因素而发生变异,但惟独五千年“血脉”源远流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其血管里永远流淌的是“龙”的血液。所以,我们说姬、姜二姓之通婚,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血缘”基础。

(原载于《炎帝与民族复兴》,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同类推荐
  •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以《楚辞》元典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楚辞》基本问题、作家、作品、要籍提要和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爬梳《楚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同时又提供基本的研读书目与相关的参考文献,以便使研读者拓展学术视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太阳有泪

    太阳有泪

    《太阳有泪》收录了“品味青藏花草”、“花泉”、“情断无人区”、“歌祭”、“永远的遗像”等作品,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那里的自然景观,记叙了那一方土地上藏族同胞、解放军官兵等众多人物的生活现状。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心灵的折射——中外作家爱情悲欢曲

    心灵的折射——中外作家爱情悲欢曲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她们的爱情,是灯火阑珊中的惊鸿一现,忽闪忽灭;她们的爱情,是清寂禅寺里的钟声,惊心动魄,使人无法忘怀;她们的爱情,是响在窗外的铃声,岁月只是匆匆过客;她们的爱情,是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欲说还休。究竟什么是爱情的真谛?是悲是喜,是欢是愁,是鲜花,还是沼泽?
  • 文学十八题

    文学十八题

    《文学十八题:刘再复文学评论精选集》由沈志佳博士精选了刘再复先生有关文学领域的十八个论题而成,《文学十八题》内容涵盖古典文学经典的评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等。
热门推荐
  • 天照苍穹

    天照苍穹

    一位来自外星系的人类,一双特异的蓝色瞳孔,一场惊天动地的宇宙大战!造就一位妖孽般的修炼奇才,演绎一场横跨银河的世纪之战!
  • 神妃降临:废材大小姐

    神妃降临:废材大小姐

    新婚之日,身为神王的一群下属跪地“王,我们没能把神后送上花轿,属下该死”坐上的人闻言一阵轻笑“当然,就你们这样的废物当然是没法的”跪地的属下有人机智的说道“王,并不是我等无能,而是神后太强.....“话没有讲完便被打断“本王的女人不强怎么行呢?”坐上男子俊脸狂傲的笑着“是的,所以神后去了风辰大陆,说要建一家小倌楼,以备不时之需”话落,看向坐上之人脸黑如墨“你们怎么不早点说”这个该死的女人,本王一定要将你这个偷心贼缉拿归床,七十二种刑法你都给我等着男子身影如光般离开了大殿
  • 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

    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

    这是一部写实高中生活的小说,高中的生活是那么令人难忘,林峰与海宁,在爱情的萌芽时期相遇,但就像小说的主题一样,终究是擦肩而过,中间穿插着各种高中生活的写实,同学们在“高中”枷锁中,苦命挣扎,本部小说是古往今来,最贴近高中生活的小说,尤其北方人的高中生活,极大的揭示了高中生现实的生活写照,对人有警醒作用。
  • 超级好爸爸就这8招

    超级好爸爸就这8招

    “父教”能使孩子远离柔弱脆弱、自私自利、羞怯自卑、自暴自弃、害怕失败等消极因素,赋予孩子自信、坚强、果断、豪爽、独立等优良品质,从此健康成长。本书为家长们提供了全新的“父教”方法。通过简单易行的8招让你成为一个超级成功的好爸爸。
  • 无限张狂:冷清神医惹不得

    无限张狂:冷清神医惹不得

    前世她学武学医,才华自负,为的是活命,却不料反成了催命符!重新苏醒,竟然成了三岁孩童,还是一个下堂妇的女儿!欺凌?狗眼看人低?,谁说年龄代表一切,既然让她重生,她定然会活的耀眼,一切欺凌她的人,她都不会放过!她是天才少女,武功医术造诣非凡,但却抵不过命运的安排。她是被妾侍扫出府的下堂妇之女,三岁年龄。当天才少女附身三岁女童之身,她的清冷让人注目,她的强大让人佩服,她的医术更是让人五体投地。三岁面对老虎而不惊,面对死人而不怕,受尽折磨仍旧不屈。传说闻名各国的风公子清冷如玉,踪迹神秘,无人见过他的真貌!传闻苏神医,温润而雅,医术了得,更是有一副菩萨心肠,传说……她到底是谁,又身负多少身份?
  • 都市奇幻侦探

    都市奇幻侦探

    别人笑我太疯癫活在人与妖之间我笑别人看不穿其实鬼也时常见做人做到我这个地步,累啊,捉人捉鬼又捉妖,当爷是神啊!
  • 混元圣界

    混元圣界

    传说只要信仰一位星神就能借助星力脱离凡人成为星座斗士,如果没有信仰星神却借助满天星力会成为什么?没人知道,因为没人能做到,准确的说是以前没有人能做到。凡人只知仙魔神佛,至高无上的圣人也不过数位且高居庙堂只观泥胎塑像,混元圣界第一次打开圣界的面目……
  • 万界逍遥

    万界逍遥

    这是一个浩瀚无边的世界,这是一个无数拥有传奇的时代,本就资质惊人的韩梦得到一颗“水晶”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他是如何,在万千天才中,一路高歌,成为了这个世界,唯一的神话,从而逍遥在这万界之中?
  • 捡来的儿子不太乖

    捡来的儿子不太乖

    她只是想体验一下言情小说里面的那些萌小孩叫妈咪的感觉而已,不能够体验完了以后就游戏结束么?好吧好吧,谁让自己年少无知呢。破小孩,我才是生你养你的妈,你跟那个坏男人有什么阴谋?吓?你知道他是你老爸了?不行,梁夏雨缩了缩脖子,终于决定翘家,笑话,她才不要被两个男人一起奴役呢……
  • 逆天邪宠

    逆天邪宠

    她卑微如尘,臣服于地,他似神如魔,立于天际。他是站在云层高端让人仰望的人,冷清淡然无人敢将他拉下,却为她走下云端。她生在尘世无法令人仰望,却因他逆天崛起,执一把逆天剑斩灭天下,踏着血河站在万千尸骨云层之上。相遇相识相知相恋,困难重重,那他们便逆了这天,许对方一场逆天邪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