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42900000015

第15章 14 人活着,要努力做到“三养”,即养心、养身、养人

人活着,要努力做到“三养”,即养心、养身、养人。俗话说,人一出生就有两部分身与心,身为小体,心为大体。故而,有“养其小体为小人,养其大体为大人”之说。人的最佳表现是身心合一,既养身又养心,同时也须做到养人。对于养心,清朝学者肖轮说:“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灌,心以理义养。”何谓“养心”,就是涵养心性,强健心智,净化心灵,端正心术,使人具备良善之心,并由此派生出慈善之心、恻隐之心、怜悯之心、孝顺之心、诚信之心、包容之心以及爱心、虚心、恒心、慧心、耐心等,以保持人的精神洁净、磊落、健康。但要涵养心性,务必要以理义来养。理义,即学理道义。其内容因时代不同而有异,但最基本的东西不变,譬如爱国、为民、诚信、奉献、奋斗等,这些精神元素可通过读书学习、接受教育和培训反省自励、启发觉悟和心智来摄取,也可以通过效法先贤来填入,其过程就是养心。

而要养心,首要的是要寡欲、戒贪、养洁净心。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都告诫我们,要清心寡欲,远离贪婪,养洁净心。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叔平华也说过:“过多的欲望是人痛苦的根源。慎欲则是摆脱痛苦的根本之道。”须知养洁净心,除自身要力求减少欲望、追求心灵清洁外,更重要的是要拒绝精神污秽,做到于金钱上不贪,于色情上不淫,于操守上不亏,于心境上不俗,看到那些心地肮脏者就心生恶念,不愿与之为伍。这样的人,人生有信仰,处世有底线,为官不贪,为商不奸,为学者不滥竽充数,做工程不偷工减料,当医生拒收红包。这样的慎欲的人,多有精神洁癖,绝不同流合污,也可能因此会吃亏、被冷落,但他们“质本洁来还洁去”,活得高尚纯粹、坦荡磊落,活得问心无愧,令人敬仰。

其次,要自强不息,有进取心。人活着要有作为,不虚度人生,而人有作为贵在有进取心。就义理而言,恩格斯说:“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来说,学文,要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话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为武,要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气魄,不论干什么,都敢为人先,不甘落后,正如李清照所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像这样有进取心的人,古往今来,不胜枚举。据报道,20世纪60年代,一位普通的军人叶洪海,入伍后被分配养猪,小叶无怨无悔,还靠自强不息的精神刻苦钻研养猪工作,成了养猪状元,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军模范饲养员”的称号。小叶的这种进取的精神,再次证明一个古训:“人生有大志,无处不翻飞。”人有进取心,何时不腾越。

其三,要宠辱不惊,养平常心。宠辱不惊是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受宠受辱都不在乎,名利皆忘而淡然处之。正如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最好的写照。刚刚去世的林俊德院士就是这样的人,对工作,他鞠躬尽瘁,拼搏到生命最后一刻;对名利,他说:“看得透一些,也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他曾主持完成了许多重大科研项目,为此,组织上曾连续两次推荐他申报何利梁奖,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干工作可以叫上我,其他的就不用再考虑我了。”与学生合著文章,尽管他付出很多心血,但每次稿费他都让给学生。林俊德临终前,领导带了几千元去慰问他,他的妻子黄健琴说:“这些钱我不能收,收了老林会生气的。”像林俊德这样的人,在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很多。在这些人眼里,“事业重为山,名利淡如水”,“使命因艰巨而光荣,人生因奋斗而精彩”,这就是养心的必然硕果。养心除了自我修养、修炼,反复自省自励,还需要知识来支撑,博览群书,吸纳精粹,就会腹有诗书,气自华,心自洁。养心,还须贵在坚持,滴水穿石才能使心养得端正、养得透亮。这也是养人的最高境界。

养身,就是要人注意身体健康,通过养身达到福寿绵长。正如清代重臣李鸿章在一封家书中所说:“人虽有文、名誉、金钱而无强健之身体,亦何所用之?故养生之术,不可不注意也。养生非求不死,求暂时之康健而处安乐之境耳。”对如何养身,众说纷纭,但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紧紧同修身相结合,更多地强调精神因素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清代名臣张英在他所著的《聪训斋语》一书中就用了相当篇幅对养身而致长寿之道作了详细讲述,颇能发人深省。

张英把养身致寿之道,归纳为四个字“慈”“检”“和”“静”。“慈”,就是人要有爱心,要懂得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绝不能有害人之心,做损人之事。这样,人就可以心无结蒂,坦荡磊落,胸中也自然会长存吉祥恺悌之气,吃得香,睡得着,而可以长命矣。“俭”,就是要戒奢靡,戒挥霍,朴素简约,淡泊自甘;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俭于言语,可以养气息非;俭与郊游,可以择友寡过;俭与酬酢,可以养身息劳;俭以夜坐,可以安神舒体;俭与饮酒,可以清心养德;俭于思处,可以蠲烦去忧,这些都对健康长寿有益。“和”,就是要心情愉悦,襟怀坦荡,即以人常和悦,则心气冲而五脏安。我父亲活到99岁,也常对我们说:“心平则气顺,气顺则血畅,血畅则五脏安,五脏安则百病不侵。”可见常舒劳顿郁结之气是其养身要诀。“静”,就是要一无挂碍。切戒浮躁,从容镇定,宠辱不惊,凡遇一切劳顿、忧惶、喜乐、恐惧之事,外则顺以应之,此心凝然不动,则一切纷扰自然无所施其害。他还总结,此四者,于养身之理极为切实,是比服药导引更加重要的养生要义。

张英还讲到养身的基本禁忌。“养身之道,一在谨嗜欲,二在慎饮食,三在慎愤怒,四在慎烦劳,五在慎寒暑,六在慎思索”。如果有一方面做不到,足以致病,以贻父母之忧,安得不时谨凛也。并告诫人们,古人以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脏腑肠胃,常会宽舒有余地,则真气得以流行而疾病少。而那些燔灸煎熬,香甘肥腻之物,最悦口而不易于肠胃。彼腻却易于黏滞,积久则腹痛气塞,寒暑偶侵,则病疾作矣。睡眠也是一样,安寝乃人生最乐。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起居有节,眠食有时,自然精神气爽,益寿延年。

清代重臣曾国藩对养身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养身以戒恼怒为本”,把“戒恼怒”作为养身的最重要的一条根本原则。他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身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并且说:“须活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之道也。”就是说,自己在精神上充满生机活力,遇到烦恼之事,也就能驱恼制怒,泰然处之。曾国藩还强调,多走路少坐轿,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身的第一秘诀。

清初被称为“畿南三才子”之一的申涵光也对养身有着相同的看法,他说:“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淡泊处世,心康体健,他还说:“常有小病则慎疾,常亲小劳则身健,持壮者一病必危,过懒者久闲愈懦。”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养身、养生以求达到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更加重视。人们普遍认为,健康的身体和心灵关系到每个人一生的幸福,关系到国家民族的运祚富祉,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组织保健大会《阿拉木图宣言》提出:“健康不仅是人体的生理健康,而且包含该人体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都处于一个极完美的状态。”并相应明确了现代健康观和健康的十大准则,使人对养身有了更新的认识和实践。同时,科学家们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在《维多利亚的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就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其中“适量运动”是这四大基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生命源于自然,生命源于运动。正如两千五百年前,医学之父波克拉底所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养人,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养育和培育。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担负的责任。比如,父母有养育子女之责,老师有教育学生之责,领导有培育下属之责,就是国家也有保护和培育公民之责。只是养人的对象不一、程度不一。怎样养人,也不外乎养心、养身,具体讲就是养道德、养健康、养智慧、养技能等,其中养德最为重要。如果人的品行、操守养不正,那么,其他方面养得好,也是枉然。另外,养人还要负起传承的责任。因为,养人不能讲一时,还要讲长远,既要着眼对现代人养好、养正,更要着眼为下一代人养好、养正做好铺垫和准备,为此,养人要做好传续的工作,努力做到承继传统,开创未来。切实教育和养育好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也能真正懂得“三养”,实践好“三养”。

同类推荐
  • 全世界给我勇气

    全世界给我勇气

    弗里敦FreeTown→LumleyBeach二道河No.2River老总统府→军舰湾肯特Kent→香蕉群岛BananaIsland→Dublin村马克尼Makeni→科诺Kono马格布兰卡Magburaka→马格巴斯Magbass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那里的风景,他们的故事,都让我更加热爱这生活!刘笑嘉:“在路上,我有了大块的时间用来回味平日里的生活,记忆仿佛将生活换了一副面孔。喧闹的通通快进,宁静的变为定格画面,真正震动心弦的俱无声无息,一帧一帧,逐格展现。也许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只因最好的旅行,是通往自己的内心。”
  • 成就精英

    成就精英

    聪明的人会像信仰上帝一样信仰自己的职业,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自己的工作。既然只有工作才能带给我们一切,为什么不尽力呢?当然,光靠忠诚、主动、踏实等敬业精神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执行力,需要完成任务的学问,最终目的自然离不开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利润!利润,是任何一家在市场中生存发展的公司的根本目的,是公司老总和所有员工的共同目标。作为员工,一定要为公司创造财富,而且要把为公司创造财富当作神圣的天职,当成自己不可推卸的光荣使命!只有这样的人,对自己的职业和工作赋予了神圣感和使命感,那才是真正上升到敬业的高度。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公司精英”。
  • 睡前5分钟心经

    睡前5分钟心经

    《睡前五分钟心经》列举了10种“睡前心经”,这10种心经,带给读者10种不同的心境。在不同的心境里,每一个人都会酣畅淋漓般地感悟生活中的得失荣辱和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本书在引导着每一位读者领略人间真善美的同时,还激发自己的灵感和斗志,使读者“擦亮自己的心”并尽可能地励志向上,奋斗不已。由此可以说,本书是读者枕边的一位最佳心灵治疗师。
  • 如何洞悉人心

    如何洞悉人心

    《如何洞悉人心》是一部社会心理学的著作,主要介绍一些为人处事的经验、方法,通过人的言行举止分析人的内在情感、性格、气质。
  • 幸福没有密码

    幸福没有密码

    "幸福不是一种标准,而是一种感觉;幸福不是一种拥有,而是一种能力;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迫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渐渐地,我们忘记了生活的本意,也忘记了享受该有的幸福。到底,谁伤了你的幸福?扪心自问一下:你现在快乐吗?你现在幸福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当你拿起这本书时,你就接近幸福了。本书通过时下最流行的引擎搜索,整理出读者感触最深的幸福关键词,内容包括心态、工作、成功、人生、婚姻等方面,让你在找到幸福的同时,更好地享受当下,赢得快乐富足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神农之女:逆天魔妃

    神农之女:逆天魔妃

    十五年前,他覆灭了她的家族,她起心报仇,带着妹妹混入组织,精心策划,却在复仇当天出现差错,双双死亡。再次睁眼,她变成了废柴七小姐,抛去复仇的包袱,重新来过,这天下,是否会为之动容?催眠术,空幽谷,一个又一个巨大的阴谋,到底是天的巧合,还是命中注定?炼制丹药,学习阵法,他和她,又是否能躲过个个危机?成神,还是堕魔?命运,自己掌握!前言——神,亦是魔。魔,绝非神。神,一定是为噬魔而生。魔,却不一定为弑神而生。命运戏人,TA是魔,TA是神。谁弑谁?谁护谁?
  • 关于我们的美好时光

    关于我们的美好时光

    生无所息,生有所息。光影婉转,时过境迁。只愿我最亲爱的你们,仍旧浓墨重彩
  • 君心唯童

    君心唯童

    她叫童格,从来都不会认为自己是个善良的天使,而他是她名义上的哥哥,一个不折不扣的魔鬼她执着于心,用尽心机想要得到自由的阳光,而他冷酷残忍,恶魔般的禁锢手段让人不寒而栗她说“这本是一场交易,何来真心相托!”他说“期限是我腻了,要不然就算下地狱你也得陪着我!”她一次次的逃离,而他一层层撕碎她的伪装,身体甚至是心……
  • 爱如往事——你丫不爱请滚

    爱如往事——你丫不爱请滚

    她是个拥有复杂身份的千面公主,他是个冷酷却又温情的霸道男,当女强人遇见大男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当他背弃她们之间的诺言,她决然转身,即使身心俱伤也要骄傲的抬头:“江铭睿,现在是我不要你了!”她的一生只容许一段刻骨铭心,但那又怎样?她一样开心的活,却偏偏让他发现隐藏在笑容下的那颗伤痕累累的心。多年以后的相遇她有了两个可爱的宝宝,而他有了自己的家庭,这样的不期而遇能否让他们想起当初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否还会抱怨“君生我未生,君生我已老”,是否还能做到“一生一世一双人”。她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我还是会一如既往的爱上你”。他回:“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愿转身让你快乐的活,也不愿看到活的如此辛苦的你,那样,会更让我心痛!”
  • 南渡龙蛇录

    南渡龙蛇录

    南宋初年,宋金绍兴和议后,大金时刻不忘再次南侵,围绕这一主题。大金国、南宋君臣、北方义军、武林人士为此展开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事迹。书中涉及北宋七帝的秘藏财宝、岳飞传下的奇书及北宋末中原大侠周侗、大金国师和丐帮等,故事人物生动,读来令人热血如沸。
  • 混乱之梦

    混乱之梦

    当梦境照进现实,我们该可去何从?是去拯救还是去破坏?一个小人物变成大人物的故事。
  • 妖皇录之妖魔盛世

    妖皇录之妖魔盛世

    这是一个与华夏同名有很多相似,但却不是华夏的地方。千年前轩辕氏大败魔祖蚩尤之后,妖魔全部畏缩在了黑暗之中。主角本是热血的正道门派弟子,最后却因何堕落成妖?且看少年如何完成由人向妖的蜕变,最终成为一代妖皇!(本文的人名与其他东西与历史无关,不喜勿喷~)
  • 八荒帝印

    八荒帝印

    传曰,天生八境,又称八荒。每一荒都有一印,印为天之痕,能掌控天地的契约。曾有人说,若有人得天之八印,必为主宰!何谓主宰?创世神!
  • 上古邪王

    上古邪王

    天待我无道,我自可以玩世不恭毫无节操的杀手异界重生,我将夺回本该属于我的一切!
  • 绝世倾城:一品贵郡主

    绝世倾城:一品贵郡主

    “洛儿,这一生我只唯爱你,不离不弃,永不分离!”男子深沉地说道,“所以,请不要离开我,好不好?”悬崖边,凄神寒骨,女子身着紫霞蓝衣,风采万千,听到男子这一席话,为之有些动容,有些迷茫。“娘亲,娘亲,爹爹又欺负我了。”只见一只扎着两个小笼包的小女孩嘟着嘴说道,女子笑了笑:“走,我们去欺负你爹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