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要懂得接受批评的重要性,并努力做到感恩批评,学会批评。孔子曾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大意是,对别人的批评,一定要听从,而且还能改正,这才是最可贵的。对那些恭维的话,要学会冷静地分析,这也是十分可贵的。如果对别人的批评、恭维不能正确对待,那么做人就有问题了。这些话告诫人们要怎样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与赞扬,这对现代人也很有启示作用。
孔子还有一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心,忠言逆耳利于行。”大意是,有用的药往往味苦,苦难吞咽,但对治病很有功效,告诫和批评人的话,不讨人喜欢,让人听起来也不舒服,但尖锐的批评、衷心的劝告,实际上是爱护人的一种表现。这话也明确告诉我们,批评是提醒,是警示,是良药,其中包含着一定的治病救人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曾大力提倡要在共产党内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并发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我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为我们不断进取和夺取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实际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每个人的责任。俗话说得好,“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样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确,作为一个人,并非十全十美,每个人在活着的时候都有缺点,都有短处,因此,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不断寻求克服缺点、达到完美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短处都会暴露在自己的感觉和想象之下,有一些不足则会被你身边的人反映,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提醒你、督促你克服缺点。应该讲,这是一件大好事。可有些人一听到别人的批评,就觉得如芒在背,也不管批评对错,便认为批评者存心是跟自己过不去而耿耿于怀。“涵养”好一些的人,是在诚心接受批评之后,念念不忘给批评者穿“小鞋”;“涵养”不好的则免不了当场发作,与批评者针锋相对、剑拔弩张。长此以往,批评者肯定会三缄其言,变得世故起来,批评的声音也会日益低下去,这对个人、对事情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类似这样的情况,甚至由于不尽忠言招致失败的例子,古往今来,不胜枚举。如三国时,刘备急于给关羽、张飞报仇雪恨,不理会诸葛亮、赵云龙等人的苦苦劝阻,执意贸然进攻东吴,而被东吴大将陆逊设计,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而归。刘备含恨死于白帝城,这就是他不采用手下谋士的意见,一意孤行,导致官渡之战的惨败。一代枭雄曹操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执意将战船用铁链连接在一起,结果在赤壁大战中了诸葛亮、周瑜等人的火攻之计,损兵八十万,惨败于赤壁。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之所以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主要原因是,齐桓公能虚心采纳管仲的进谏,接受批评意见。管仲临死前,告诫齐桓公要离易牙、竖刀、常之巫等人远些。但管仲死后,齐桓公便忘了管仲对他的死谏,被这几个人的甜言蜜语、阿谀奉承所迷惑,一再重用易牙,致使齐国政治渐渐腐败,最终导致这几人一同叛乱。他们在齐桓公的寝宫周围筑起一道围墙,禁止任何人入内,将齐桓公活活饿死。可以说,齐桓公的死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他的悲剧提醒人们,如果听不进批评意见,听不进难以入耳的忠言,就认识不到错误,察觉不了灾祸,无法提醒、鞭策自己,这实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但是,古往今来,也有许多能认真对待批评、感恩批评的人和事。古时候最可称道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称帝后,时常以隋朝覆亡的教训作为警示,提醒自己居安思危、知危而安、知乱而治、知亡而存。为此,他借用贤良,虚心纳谏,主动请谏。他曾对大臣们说:“(朕)桓欲公尽情极谏,公及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如不能受谏,安能谏人。”他还对大臣们说,人要想看到自己的形象就得照镜子,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就得靠忠臣。如果皇帝拒绝群臣进谏而自以为是,群臣用阿谀奉承的办法顺着皇帝的心意,皇帝就会失去真话和群臣而不能自保!像虞世基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用谄媚的办法侍奉隋唐帝,隋唐帝被杀,虞世基等人也被杀,大臣应该记住这个教训,他做的事情当于不当,大臣一定要说出来。特别是他喜欢直谏的魏征,更体现唐太宗善纳忠言的勇气。虽然魏征是原太子李建成的僚臣,但唐太宗不计前嫌,任他为谏官,允许直接询问政事得失。魏征曾上书数十篇,唐太宗均虚心纳谏,择善而从。其中有一篇《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十个方面的事实,对唐太宗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位皇帝看后心服口服,并将它制成屏风,时时观看,警示自己。魏征为人耿直敢言,进谏不留情面,唐太宗对他既敬重又害怕,甚至还产生过要杀他的念头。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只鹞鹰,十分喜爱,正在把玩之时,魏征进来因怕他批评玩物丧志,便把鹞鹰放在怀里,等魏征奏完事离去,他的鹞鹰已闷死在怀中。
唐太宗把魏征视为最好的谏臣,而且对他爱护备至。魏征死后,他伤心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正是由于唐太宗亲能从谏如流,励精图治,缔造了我国封建社会持续近三十年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和魏征的名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历后世而不衰。由此可见,批评是一束智慧,批评是一份爱心,批评是一片袒露的真诚,批评又是期待和厚望,批评也是始终爱护人和爱护自身的强身之术,因此,我们不但应感恩批评,还要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