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43100000008

第8章 想象力的文化史考察

讨论“想象力”问题必须首先使之进入“理论”的范畴。以往对“想象力”进行研究和解释的诸多理论,如今已经成为常识了。对常识的复述不是理论,而是“讲故事”。我们今天见到的所谓“理论”,多数是在“讲故事”。任何一种真正的理论都应该是反常识的。马克思、弗洛伊德、福柯、德勒兹的理论都建立在反常识前提上。“想象力”一直是衡量文艺作品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准,人们认为它是使作品产生“意义”的关键要素,这也已经成了常识。但在今天,它已经变得十分可疑。讨论“想象力”的基础,就是质疑这个“常识”,也就是对创造意义的范畴进行质疑。质疑尽管不一定是理论本身,却是理论的基本前提。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不去质疑那些范畴(比如“想象力”),而是面对那些古老概念发出招魂般的惊呼:想象力丧失了!

1

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想象力”与个人尊严、幸福、社会公正没有必然的关系。想象力不过是人的诸多品质中的一种。中国历史上一些勇敢忠诚的人(樊哙、张飞、李逵)不一定有“想象力”。凡是想象力发达的民族(比如俄罗斯、法兰西),其文化大都具有阵发性文化癫痫症倾向。中国的情况显得更为特殊,这个“早熟的民族”想象力的变异在上古时代就开始了。

文明的“神话时代”,是人类最有想象力的时代,大致属于摩尔根所说的“蒙昧时代”(德勒兹称之为“符码化”时代)。如果我们不是为了批判现在而去赞美过去的话,那么,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原始状况,并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情。人类的进步,首先就是通过“分类学”(知性活动),将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和莫斯研究过原始分类学,证明最初的分类学还带有想象力的残余。随着历史的“进步”,人的理智能力越来越强,也就是“分类学”越来越发达,这是人类摆脱自然的特殊道路。于是,想象力渐渐变成了一种专业,由少数精英分子所掌握。这大概属于“蒙昧时代”的晚期,我称它为“巫师时代”。那时的巫师既是政治家(王者),又是诗人,是一种很有“卡里斯玛”魔力(权威)的人,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获取了神赐的灵感的人”。当然,他们那种具有高度想象力和灵感的天才品质,并不是为了搞文艺创作,而是为了借助于自然力来统治社会、控制人群。“想象力”因此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权力形式。尧、舜、禹、商汤、周文王都是属于那种有想象力的人物。或者说,中国历史上“王道”时期的领袖人物,都是一些集中体现了“想象力”的人物。王者之所以为王,他是否具有合法性,想象力(神灵附体的能力、以德配天的表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检验标准。

春秋战国时期,是“王道”向“霸道”转变的时期,此时的“想象力”已经开始显露出专业化的趋势。“老庄”这样一些具有高度想象力的世外高人,已经完全脱离国家权力体系。只有孔子试图介入权力体系,但他以放弃“想象力”为代价(他的语录干巴巴的,都是一些老人的经验之谈,一点想象力也没有)。在权力体系内部,这一转变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权威人物不需要那种“神赐灵感”的想象能力,只需要强力和霸道就成。秦始皇就是典型的代表。想象力作为一种才能,一种“卡里斯玛”的要素,从“王者”的禀赋中被排斥,成了“儒生”的把戏,成了在政治和军事中不能获取权力的弱者的专利。这一阶段的转变,从屈原时代开始,直到曹植时代才基本完成。尽管刘邦(还有曹操)也喜欢偶尔发挥一下想象力,但基本上是玩儿。并且,这时候的“想象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没有古老的政治(巫术)特征,“天人感应”的色彩也已经绝迹,变成了才子的个人才能,或者“生命力受到压抑的苦闷的象征”。“想象力”成了弱者心理学的写照,曹植著名的“七步诗”就是例证。

此后,随着“想象力”越来越专业化,它渐渐地成了一门职业,但它并没有促使那种与真正的个体自由想象密切相关的“科学想象力”的发展,而是催生了“专业”作家群体的产生,也催生了唐诗、宋词的繁荣。李白、李贺、李商隐、李煜、李清照的想象力,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接下来就是元曲、明小说、清对联、民初黑幕故事、现代打油诗、当代黄段子,一代不如一代,所谓“想象力”越来越近乎一种文人骚客的无聊把戏。相反,由秦始皇开创的“霸道文化”历经两千年不变。“霸道”(上升)与“诗道”(衰变)也还在平行发展,眉来眼去,相安无事。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中华帝国的霸道遭到了洋炮和鸦片的巨大打击,情况才开始转变。

2

近代黄遵宪等人提倡“诗界革命”、“我手写我口”,就是对传统文学体制中“想象力”畸形过剩的批判;“上感国变,中伤种族,下哀生民”,强调的是文学的现实品格。梁启超的“小说革命”,重心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呼吁文学担当启蒙的任务,也是对传统文学那种孤芳自赏、帮凶帮闲品性的拒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科学”(理性和逻辑的力量)和“民主”(政治公共领域的问题),跟想象力更没有关系。胡适“文学革命”的“八不主义”,没有一条涉及想象力。鲁迅在早期作品《摩罗诗力说》中,的确提倡天才论(想象力的另一种表述),标榜“想象力”。但在后来一生的创作实践中,他并不是以想象力著称,而是以批判力见长(充满想象力的《野草》,在他整个创作中占据比例极小,而且带有现代象征主义色彩)。《狂人日记》与其说是想象力的产物,不如说是文化和政治压抑下精神分裂的产物,用柯勒律治的“想象理论”无法解释,只能用精神分析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解释。

瑞恰兹在评价柯勒律治时说,“想象力很复杂,但并不一定更有价值”,这表明了现代主义对19世纪之前的浪漫主义核心概念的质疑。在涉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时,哈贝马斯称19世纪之前为“文学公共领域”,又叫“代表型公共领域”(对应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古典公共领域和资产阶级政治公共领域),其主体是宫廷风雅贵族与平民知识分子,活动空间主要是贵族沙龙和咖啡馆。政治关怀、哲学思辩这些男性话语方式,常常遭到沙龙女主人“挡驾”,只有“高贵的想象”和“诡谲的修辞”才是沙龙的通行证。“想象”和“修辞”固然风雅,但对沙龙来说也更安全。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试图将文学从带有传统精英色彩的“文学公共领域”解救出来,并试图让它进入“政治公共领域”。只有在这一点上,中国现代文学才开始与世界文学思潮同步。“立诚的写实文学”和“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周作人)的提法,都是对这一思潮的呼应。因此,二三十年代是20世纪中国文学最为活跃的时期,尽管它依然带有传统“文学公共领域”的痕迹。直到40年代,文艺界所关注的也是文艺大众化、民族化的问题;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普及和提高、歌颂和揭露的辩证关系问题。至于想象力,从来就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重提“想象力”,是50年代美学大讨论之后的事情。60年代又有一个关于“诗是形象思维”的讨论。这么一讨论,文学又被弄回去了。

“想象力”由最初的“非权力化”(原始自然状态阶段),经历了“权力化”,也就是“卡里斯玛化”的转换(超自然的巫术政治阶段),再进入“非权力化”(伪自然状态的模仿阶段),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现代想象力的“非权力化”特征,正是它苟且偷生的社会根源。政治权力向个人才能授以桂冠;桂冠诗人的回报是将“想象力”变成政治权力的附庸。抽象而阴柔的抒情、拐弯抹角的修辞是其典型的美学特征。当代文学从“五四”时期开创的“现代公共领域”雏形中退却,重新进入了一种新的“文学公共领域”,并拉近了与“政治权力领域”的距离。文学成了少数精英(展示“想象力”)的事情。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少数政治精英之所以依然钟情于“想象力”,那是因为“想象力”上面还带有原始“卡里斯玛”的残余,能为已有的“卡里斯玛”添油加醋,煽风点火。

20世纪90年代,是想象力的“卡里斯玛”残余向商品形态转换的关键年代。在这一阶段,具有超人想象力的精英所得到的回报,当然不会是“君权神授”的名目,也不是“宫廷桂冠”,而是在马克思所说的“一头羊=两把斧子”的关系中获得回报。市场的民主性在于,它瓦解了想象力的古老权威,“卡里斯玛”残余变得可以计算了。但“想象力”迅速开始“贰臣”,转而臣服于各种“数字”的权威。文学的价值=想象力=策划=印数=注意力。在想象力和注意力之间,还有一个讨价还价和自我阉割的阶段,那就是删除想象力中的极端个人化成分,使想象力具有公众化的特征;单个文艺家想象出来的,就像是所有人想出来的一样。“想象力”就这样成了一个市场的计谋。想一想,有谁比市场策划人、广告策划人、图书策划人、艺术展策划人更有想象力?有谁比高科技罪犯、偷税漏税者、洗黑钱者、绑票者更具有想象力?有谁比卡通片公司的人更有想象力?

3

上面是从“历时性”的角度讨论问题,我们已经看到了“想象力”是如何在权力化、计谋化过程中丧失的。还有必要从“共时性”角度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在同一个时代内部,儿童或者一位很质朴的人(比如没有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农民),应该是很有想象力的。如今,“儿童想象力”开发已经成了一个产业。“幼儿早智开发研究所”、“胎教培训班”就专门干这种事情。他们整天忙的就是破解儿童想象力这张“信用卡”的密码,并极力鼓吹大家去“透支”。他们的目的当然不是保护和尊重儿童的想象力,而是准备让它提前进入商品市场。关于这些我不准备多谈,我想着重说的是“民间想象力”问题。

民间(特别是乡村)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想象力的原始魅力,就在于他们远离权力系统,保持着自身与土地、植物、动物的天然联系。他们与国家权力(早期想象力的政治和巫术色彩)无关,与精英话语权力(想象力的个人英雄主义、天才论)无关。民间想象既不像政治巫师那样关心宇宙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对应关系,也不像“知识分子”那样关注自然与“社会主体”的对应关系。民间想象建立在“身体”与自然的恒久关系之上。他们想象着自己像谷子一样永远循环往复地孕育、生长、死亡。他们作为欲望(身体)主体,既是“人”,又像“植物”;“欲望化”是对外部世界的占有,“植物化”是向外部世界支出。这种“收支平衡”状态,使民间想象力既刺激、又消解“身体”欲望。在这里,既没有纯否定性,也没有纯肯定性。因此,原始民歌想象中的“情色”和“暴力”成分,本是很自然的现象,与实践领域不是一回事。作为一种想象的审美形式,它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桥梁(康德)。真正的民间想象就像一个童话,离我们那么遥远!更多人是借助于间接材料来获取这方面的知识的。而现代信息传播提供给我们的东西,都是被改写、删节了的。“想象力”似乎还在,但已经挪作它用了。“情色”被改写成了向抽象权力主体献媚的东西,“暴力”成了革命和阶级的工具。而今天,“泸沽湖”、“三月街”、“瑶寨”的民歌,又变成了旅游经济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

下面举两个例子。第一是由文人“采风”而来的一首60年代的民歌(很可能是某省群众艺术馆文人自己编造的):“稻草堆上了天,老汉我乐开颜。扯块白云擦擦汗,凑近太阳吸口烟。”第二是一首真正的近代民歌:“豌豆花开血样红,哥哥你一去无影踪。我黄昏守到日头上,我三春守到腊月中。只见雁儿往南飞,不见哥哥回家中。”上面已经提到,真正的民间想象建立在“身体”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实质上就是从肉体经验内部出现的某种精神可能性,其中充满了否定与肯定的纠葛和背谬。第一首所谓民歌,看上去充满了奇思异想、很有想象力似的,其实完全是一种虚假的想象。60年代中国农民的肉体经验已经被抽空,代之以一幅农民欢乐生活的虚假画面;空洞的幻觉修辞背后,隐藏着文人在权势面前的媚态。至于后面那首民歌,其想象力的现实基础已经无奈地发生了变化。“村姑想哥哥”,一张火车票就解决问题。速度和工具重塑了时空结构,消解了“审美距离”;“豌豆花”和“飞雁”的意象也没有必然性。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今天是去盲目地寻找那些早已消逝的、乌托邦式的“想象力”,还是去质问它究竟如何丧失、被谁扭曲的呢?

4

“想象力的丧失”与其说是个人错误,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反讽。恢复想象力的梦想,靠到想象的源头(自然、民间)去溜达是不管用的。那些经常到民间去溜达的人,其目的当然不是去向传统的民间学习如何与自然融为一体,或在身体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通感”式的关联;而是为了更快、更彻底地脱离自然。民间想象力,成了一些人获取各种权力(包括话语权力、市场权力、政治权力)的工具。这正是想象力虚假繁荣(实际上早已枯萎)的根源。由于历史(即想象力的权力化过程)和现实(即“机械复制”时代、符号经济时代)的双重原因,真正的想象力已经无法通过“创作”得以保存或恢复。因此,理论和批评对想象力的关注,也不可能只盯住几部旧有的、新来的所谓“文学经典”。

“想象力”作为传统“文学性”的基本要素,其美学的自足性已经崩溃。这正是当代理论(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所关注的问题。文化研究和批评与传统文学研究和批评之间,其实并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只不过是发掘、考古的对象和范围发生了变化。就“想象力”的意义而言,在文化精英写就的历史(文学史),以及配套的文学经典中,“想象力”已经与各种权力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历史计谋”纠葛不清。而真正的民间想象,可能像碎片一样失散在历史实践(民族志、精神病学、通俗文化等史料)之中。

历史叙述或历史想象,与狭义的文学叙述或文学想象,在本质上具有同构性。因此,文化研究(批评)就是将文学研究(批评)的方法运用到其他文化材料的分析中去。或者说,文学研究关注文学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化研究关注一般的符号系统(文学符号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理论家乔纳森·卡勒认为,文化研究在非文学符号体系中发现了“文学性”(或者“想象力”形态,及其被扭曲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新的美学要素(想象力、叙事技巧、结构等)都迅速被市场吞噬的时代,文学文本已经不是理论和批评关注的唯一对象。比如研究“20世纪妇女形象”问题,既可以分析作家的作品(这里的麻烦是,首先必须要辨析个人经验表达在商业价值扭曲下出现的虚假经验),也可以分析医院的病案资料、女子监狱的谈话材料、家庭暴力的案件记录,与女性相关的法律文献(这些材料甚至更为可靠)。

如果说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想象力”是赋予作品以美学意义的重要手段;那么,文化研究的目的,并不是要像传统文学研究那样,到文学作品之中去寻找、发现这种“想象力”的表现形式或规律。文化研究就是要通过对各类文化材料的重新分析和考古,去阐释历史(特别是那些被遗忘的历史)实践的意义,去发现或再现真实的历史经验。不妨再说得吓人一点,文化研究就是要试图重塑历史想象的主体。

同类推荐
  • 相逢不语

    相逢不语

    相逢不语、沉思无绪斜阳暮、离人心底伤、依然春意寒、身无彩凤思万千、雁无声,天意寒、暴雨之后,栀子花残、有一种心情,泪流满面、在深夜里让寂寞唱歌、只为心如自由花等作品。
  • 陌生的中国人

    陌生的中国人

    本书是一本人文纪实作品,记录了不同人群的乡愁。有异乡求学的学生,外出打工的青年,出门在外的生意人,漂泊在他乡的艺人。他们对梦想的执着,对故乡的怀念,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生活的态度,都让我们对生活和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是一本让我们读懂乡愁,热爱生活的作品。
  • 中国小说与散文精品赏析

    中国小说与散文精品赏析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我说你看

    我说你看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这棵树、乱套了、恨郎不狼、坟头上的风景、抢救男人、楼的高度、草的级别、老的疏放、动物表演、鸟语兽言、蛤蟆三条腿等内容。
  • 走过人生的月缺花残

    走过人生的月缺花残

    身有残疾,是人生最为悲苦之事,可是只要有一颗完整的心,只要心中充盈着希望,便依然能走出辉煌完美的人生。 本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以此为根基,有名人,有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他们身上,残疾与病痛是生长梦想的土壤,挫折与逆境是激发力量的源泉。本书没有说教,没有条条框框,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体现了那些人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以及感人的事迹和精神,还有动人的真情实感,能给人以共鸣和启迪,给人以感动和力量。
热门推荐
  • 活力养生——健康添活力·生活真够劲

    活力养生——健康添活力·生活真够劲

    本书是健康好管家丛书之一,它所提出的五种活力:“量腹接所受”——食欲的活力、“室内姬粗丑”——性欲的活力、“暮卧不覆首”——睡眠的活力、“勤动则不朽”——运动的活力和“知足乐无穷”——精神的活力,对于想要的健康长寿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怎样去努力才能培养和保持这五种活力,那就从这本书开始吧!
  • 霸道校草,好可怕

    霸道校草,好可怕

    五年的第一次相见,五年后他回来了,闷骚校草大战傻白甜~〖关爱智障儿童~人人有责〗“韩久久过来”“哼,不过,叫你老欺负我,还老耍流氓”某人摸摸嘴唇,挑了挑肩“哦?主要是老婆你值得我流氓”久久:“…”【智障的队伍向你走来~拿去手中的红领巾,挥挥~】
  • 四季养生家常菜—冬季菜

    四季养生家常菜—冬季菜

    《四季养生家常菜》,集作者多年实际操作之经验,吸取多家之长,以“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为要旨,融合中医养生学、西医营养学知识,坚持科学料理、合理搭配,以期使人们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化。本书为该套菜谱中的其中一本。该书以冬季顺时养生为主,再根据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向读者介绍了几百种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烹饪的家产菜,简单易学,一看就懂,菜谱的搭配又符合人体的营养需求,是非常实用的一本家庭常用菜谱。
  • 狼求郎

    狼求郎

    如果你记得,我便来履行前世承诺;如果你忘记,我也会让你沉沦疯狂。如果你爱我,我所有的爱都是你的;如果你不爱,我的来世也一并给你。~~~~关于此文,乃们懂的~重点说明:属性11,注意防雷。
  • 鬼道仙医

    鬼道仙医

    小小阴界鬼医,因为一道血痕,重返人间。从此拉开一段美妙之旅我愿用鬼医之身,还你无暇之魂。
  •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

    这是最好的时代,无与伦比的辉煌和荣耀,为后人留下了“唐人”的名字。这是最坏的时代,四境的烽火,内患的种子,都已经深深种在这片土地之内。是谁乘着星槎破空而来,在这无限的江山田园夜夜歌唱,绣口一张,便是整个盛唐!
  • 极品修仙系统

    极品修仙系统

    哈,终于转职成隐藏职业了,什么?心脏病突发,穿越了?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有了系统傍身,修仙休闲两不误。想泡天仙?有养成系统,让仙子百依百顺。想要神功护体金刚不坏?有专属技能系统,独一无二。想要大把灵丹妙药?有炼药系统,全是极品,如假包换。想要身穿金甲手持神器?有炼器系统,能铸造传承套装,史诗神器。想要极品宠物?有宠物蜕变系统,神秘宠物,无限进化。什么什么,你还不满足?好吧,我再给你加满幸运加满魅力,谁让咱是私服呢?
  • 独闯豪门:一见倾心又倾城

    独闯豪门:一见倾心又倾城

    伊水,你的笑很美,所以请你一定要多笑啊伊水,你的眼睛很美,所以请不要让它落泪伊水,你嘴角的弧度上扬,你在笑吗?为什么还在止不住地掉眼泪伊水,对不起我没能一直陪着你伊水,不要再放纵自己,以后的日子,你一定要更坚强伊水,子俞其实很爱你伊水,答应我,请你不要太悲伤
  • 一觉睡到大天亮

    一觉睡到大天亮

    一个迫于感情、生活双重压力的男子,创建了一家睡眠治疗中心,希望通过睡眠来达到解压和逃避现实的目的,其结果是永远无法睡醒,不得不投入到火海当中。
  • 穿越之唐书

    穿越之唐书

    穿越到乱世的隋末唐初,郑器不能改变历史的车轮,否则将是恐怖的“蝴蝶效应”!当回去已成妄想,生存、保护姐姐才是第一目标。于是各路英豪成好友。李建成,李世民,窦建德,哥舒季通,李靖,李密,单雄信……红粉知己最痴情。观音婢,白舞娘,子殇,公孙清雪,哥舒月……一切都是历史的进程!这一年,“车轮”滚到了武德九年……本文为历史流,有戏说,有加工,也有部分评书演义的题材介入,只是没有穿越后的万能术。新人写作,诚求收藏!诚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