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49500000051

第51章 剖析矛盾法

(一)

山东省有一个农村干部,在谈到花生怎样才能生长时,谈了下面的一段话:

花生在顺利成长的过程中有一系列的矛盾,这就要分析与解决这些矛盾。比如花生插种的问题,种晚了生长期短,就要影响增产;种早了地温低,出不全秧苗,也要影响增产,这就是矛盾。认识了这个矛盾,就要分析解决这个矛盾。我们依据花生本身的生长规律,找到了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就是抓住适宜的火候抢播。也就是在立夏前后地温稳定在摄氏十四五度的当儿,突击播种,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一个矛盾解决了,又一个矛盾摆在眼前,稀植和密植又有矛盾。种稀了,单棵成长好,结果多,但是总产量上不去;种得太密了,棵与棵之间受影响,也会喊产。过去以为肥沃地地力强,能够长起来,可以种得密一些;薄沙地地力差,长不起来,可以种得稀一些。谁知,这样会使矛盾更加尖锐起来,反而不能增产。因为好地又密植,棵棵都长得旺,就没有透光的地方,结果就给花生的生长造成了困难,势必减产;薄地又稀植,花生单棵可能长得不差,但整体产量肯定会受影响。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要把花生的单棵与整体的关系处理好,薄沙地要密植到九千墩,肥沃地密植到五六千墩,中等地七千墩左右。这样合理密植,稀与密的矛盾就相对地解决好了。

这个干部对花生的顺利成长的分析,所使用的思考方法就是剖析矛盾法。矛盾普遍存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所谓剖析矛盾法就是剖析事物间的矛盾、确定主要矛盾重点突破、找出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来的一种动脑方法。

(二)

那么,剖析矛盾法的运用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分析矛盾的类型,确定关键矛盾。

世界上的矛盾无限多,类型也很多。如有客观矛盾与主观矛盾,有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单一性矛盾和复杂性矛盾。在解决矛盾的时候,首先要区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矛盾,因为各种矛盾解决的方法各不相同,如果不首先搞清它的性质和类型,就不可能采取正确、合适的解决矛盾的方法。比如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它们的性质不一样,解决的方法就不可能一样。对抗性矛盾的基本特点是矛盾双方根本对立,不可相容,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表现为激烈的冲突,双方斗争的结果是以一方失败而告终;而非对抗性矛盾则完全不同,它们不是根本对立的矛盾,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协商解决。其次解决矛盾前还必须确定谁是主要的、关键的矛盾,以便于腾出精力进行重点突破,这样可以取得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时候,有一位宰相乘船去江南,船被一座大桥挡住了,船比桥洞高出5公分。怎么办呢?拆桥令万民痛斥,锯船有失宰相的脸面。宰相急得束手无策。

这时,岸上有个渔童说:“我有法子。”宰相请他上了船。渔童说:“只要宰相用船把岸上逃荒的老百姓带上一程,船就可以过桥了。”宰相只好依他说的,让那一群百姓上了船。果然,船得以从桥下顺利地驶过了。

宰相之所以想不出最省事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因为他没有抓住船与桥之间的主要矛盾,只看到了船高与桥低这一对表面性的次要矛盾。聪明的渔童通过动脑,发现船不得过桥的主要原因是宰相船上人少吃水浅,若要船过只要请逃荒人上船增加重量让船下沉些,就可以顺利驶过桥去了。这里,渔童正是通过剖析矛盾抓住了桥低与船吃水浅这一对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的。

第二,对各类不同矛盾中的各种特性,必须具体分析。

毛泽东同志说过:“不论研究任何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性,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不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就不能正确地解决任何矛盾。

有一个战士在日记中曾经这样写道:“有一次,我们班进行战术训练,有几个同志动作不认真,当时我也不加分析,认为都是怕苦,就集合起来批评一顿,并讲了一些大道理。可不仅没有收到好效果,反而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说我不了解情况乱下结论。当晚开班务会时,给我提了很多意见。原来三个动作不认真的同志,情况不一样,只有一个确实怕苦。我才知道自己犯了主观主义的毛病。第二天,我把自己多余的鞋给了那鞋底磨破了的战士;我对那个脚疼的战士不仅没批评,还表扬了他带病坚持训练;我还和那个怕苦的同志谈了话,讲明了战术训练的重要性。结果,大家的动作都很认真了。以后,我就经常注意根据班里的每个同志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帮助教育每一个人,因而不断收到良好的效果,人人心情舒畅,同志们之间的团结友爱也更好了。”

这一段话具体地说明了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谨慎(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谨慎(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西顿动物小说精选——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西顿动物小说精选——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西顿动物小说精选(无障碍阅读学生版)》配以精美的插图,对故事加以生动的诠释,使它们能感染和启迪更多读者的心灵。童话式的讲述手法将感人至深的动物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帮助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野生动物的内心世界,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自然而然地学会尊重别人、珍惜生命。
  • 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本书收集了作者在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撰写的论文,阐述了作者在汉语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方面独到的见解,学术性和资料性比较强。
  •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作者以亲切睿智的语言,通过一些真实性案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许多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它给孩子们的伟大前程提供了一份行动指南,也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带来了最直观、最有效的经验指导。本书是为众多茫然无助的家长而倾心打造的鼎立之作。祝你开卷有益,与孩子在本书的指引下,共同走出教育的误区,建构美好、幸福、快乐的人生!
  •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奥林匹斯山众神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奥林匹斯山众神

    课标是常新的,经典却是永恒的,走进经典的选择,学习兴趣的提高你只有一步之遥。奥林匹斯山众神有普罗米修斯,波塞冬,厄洛斯,阿波罗,海尔墨斯,阿尔特弥斯等。
热门推荐
  • 魔鬼与天使

    魔鬼与天使

    [花雨授权]?太多疼痛让她习惯了忍耐甚于习惯了疼痛的滋味。对于他,她总是学不会不哭。她选择了转身而逃。带着伤痕累累的身心逃开所有的伤害与讽刺。她只想逃开这里的一切,不要再看到熟悉的人与事。
  • 娇女傲仙

    娇女傲仙

    因为被诬,少年步入昆仑。从此习剑术,修道经,少年度过了昆仑的数十余载。直至飞升云之法界,九天虚无界,以一曲绝世清音闻名天下,她才说:他日长缨在手,看我笑傲昆仑!
  • 雚经

    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温暖凉度

    最温暖凉度

    椛玥一个高中女生,爱上了一个忽然闯入自己世界的男生,并给他取名悄然,可他的人就如同人名一样悄然的离开了椛玥身边,他走后,椛玥家里着火了,只有她一个人存活了下来。之后,成了街头的乞丐,原来自己从不想到的结局就是自己最讨厌的结局……
  • 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

    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

    本书首先从城市雕塑语义的辨析开始,就城市雕塑概念的形成、引用及多层次的语义指向等方面指出城市雕塑这一概念在中国的独特语义,并由此指出中国城市雕塑具有的独特历史和文化语境。本书就中国城市雕塑未能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工作,并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城市雕塑发展状况作了概要性的描述。
  • 穹顶边缘

    穹顶边缘

    帝国的破败气息在肆意弥漫,曾有的荣光早已抛却在暗淡的过往。迷失的身份与巨龙的咆哮,复仇的解脱和生存的迷茫,穹顶边缘,是永恒不变的极光闪耀。
  • 我曾离你那么近

    我曾离你那么近

    女主一直爱着男主,爱男主爱了十几年,男主到最后终于同意了女主,和女主幸福的在一起了。。。。。。
  • 网游之四维空间

    网游之四维空间

    人生如戏,如游戏,开心就好;人生如梦,如春梦,舒爽就行!
  • 听懂暗语,读懂人心

    听懂暗语,读懂人心

    老板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同事是善意还是别有用心?朋友的态度究竟是冷还是热?面试官是真的认可我吗?……你是不是也在为这些交际中碰到的问题绞尽脑汁呢?行走社会,识人本领是重要的资本。那么,怎样从一句话了解对方的心思而见机行事呢?本书涉及了不同人际互动情境中经常使用的人际暗语,对大量生动的案例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剖析,教你如何读出他人的话外音、潜台词,成为知己知彼的交际达人,在人际圈中游刃有余,轻松掌控交际主动权。
  • 雨落何处

    雨落何处

    他从小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看破红尘,目中无人,却也有一颗炽热的心,外冷内热。她从小就存在于孤单寂寞之中,性情冷淡,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外表却不失活泼与天真。她第一眼看他就莫名不顺眼,从没给过他好脸色。他却无法无天,一而再地挑战她的底线。几年后,他终于表露心声,她却面无表情地拒绝,仅为自己脑中的一丝执念。冰火相融,最后,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应了谁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