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味地苛求成功的条件,再好的条件也会成为一种负担,成为捆绑在翅膀上的黄金。
成功,就是在没有条件中创造,就像那种飞越太平洋的小鸟,靠一小截简单的树枝,立足、生存和飞翔。
寻找黄金
其实,时间才是最宝贵的,它是每一个人的终极资源。
父亲与儿子做游戏:10分钟代表一个人的一生,在这段时间里,每人各翻一本书,从里面找“黄金”这个词,谁找得多,谁就是大富翁……计时开始!“找到一个!”一分钟后,儿子兴奋地叫道。“又找到一个‘黄金’!”儿子叫道。“我也找到一块!”父亲叫道。五分钟后,儿子蹦起来:“第三块找到了!”父亲慌了!“我这里黄金为啥这么少呢?”儿子轻蔑地说:“你不会找嘛!要细心!”……到了第八分钟,儿子一共得到了十块“黄金”;而父亲此时只得到四块。
“不用比了,你输定了。”儿子说。父亲点点头:“我承认,我输了。可是就这么完了吗?”儿子问:“还要干什么?”“如何使用‘黄金’?”父亲问。儿子抬头考虑片刻,说:“我要买一大堆巧克力、玩具,买一辆真正的赛车,还要……去埃及看金字塔!”父亲指指电子钟:九分十秒。儿子问:“又怎么啦?”父亲笑道:“你那些愿望都不现实,你老啦,巧克力不敢吃,赛车开不动,金字塔也看不成了。你看,看着就已经九分四十秒了,人的‘一生’都快结束了……”儿子呆呆地望着父亲。父亲说:“为了找黄金,你花去大半生,却难以享用它。其实,时间才是最宝贵的,它是每一个人的终极资源。”
抛弃
人生诱惑万千,但我们每个人只有一双手,把握有限。缺少割舍的清醒不仅会让追求的脚步因超负而蹒跚缓慢,更会将一些本可赢得的机会拖倒在路上。
春节前去乡下的姑姑家,正逢姑姑家的母狗生了11只小狗崽儿,把我喜欢得不得了,便主动担负起每天喂狗妈妈的任务。可几天后,我发现狗妈妈总是将6只狗崽儿叼到狗窝外二十几米处的一间空房子里,不闻不问,弃而不要。我很为狗妈妈的无情与残忍气愤,就一次次地将被狗妈妈抛弃的狗崽儿一只只地抱回狗窝。每次狗妈妈都会将我抱回去的小狗逐个舔得干干净净,好像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进行道歉和忏悔。可过不了多大一会儿,狗妈妈便又开始往外叼小狗崽儿,而且叼出去更多,只留下三四个。我便只好再一只只抱回去。姑姑知道后,告诉我,狗妈妈是因为奶水不够才不得不抛弃掉一些小狗崽儿的。我听了,便买来奶粉喂食小狗崽儿们。可很快,不幸的事情就发生了,小狗崽儿开始一只一只地死去。最后,11只小狗崽儿死掉了10只,只剩下1只。姑姑看着沮丧的我,感叹道:“原本还能够多活下来几只的,都怪你帮了倒忙。”我被深深地震动了,是我扼杀了更多的生命!人生诱惑万千,但我们每个人只有一双手,把握有限。缺少割舍的清醒不仅会让追求的脚步因超负而蹒跚缓慢,更会将一些本可赢得的机会拖倒在路上。
倾斜的色彩世界
是啊,两种版本的教材,带给孩子的绝对不仅仅是色彩的差异。
暑假,领着女儿去乡下小住。女儿还带上了作业,每天做上几页。
一天,一位儿时的朋友带着儿子小军来访。也许是受大人谈得投机的感染,两个同上三年级的孩子很快便成了一对好朋友,互相询问着城乡的种种新奇事。
不知何时,女儿拿出了课本。小军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惊讶道:“你的书好漂亮呀,插图都是彩色的。”说着,他捧起书,一页一页贪婪地翻阅着,目光里满含着羡慕。
“你的课本不是这样的吗?难道还会有两样的教材?”我不解地问小军。
“不一样的,我的书上的图画都是黑白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不信,我去拿来给你看。”小军说完便飞跑了出去。
“怎么会是这样的?”教了多年的书,我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事。
“听说上面为了减轻农民负担,降低书费价格,要求贫困地区的学校一律使用黑白版的教材。”朋友的解释中透着难言的苦涩。
“我们小时候大家都很穷,用的是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的课本,现在生活好多了,怎么……”我不明白在教育上省钱怎么省到了这里。
“就是的,哪一个孩子的童年不喜欢色彩缤纷的世界呢?”朋友连连叹息。
是啊,两种版本的教材,带给孩子的绝对不仅仅是色彩的差异。
大师的学生
人,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但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检视,将会恍然大悟: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歇止、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不也就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今日的诸般能力吗?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动着,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磨殆尽。
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他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
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十只手指头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提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室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越来越不安、沮丧和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三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教授没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第一份乐谱交给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眼神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结果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学生怔怔地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人,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但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检视,将会恍然大悟: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歇止、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不也就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今日的诸般能力吗?
贪婪的猎人
猎人在自己快要停止呼吸的时候,才醒悟自己对两只猎狗所犯下的错误。以往的日子,两只猎狗就是与他命运休戚相关的亲人啊!这是一个让人非常齿冷的故事。在古老的俄罗斯,有一个非常贫穷而又贪婪自私的猎人,他曾养有两只猎狗,一大一小,是母子俩,大猎狗已与他一起生活了十多年,而小猎狗还不会扑击猎物。
一天,猎人带着他的两只猎狗在齐腰深的雪地里撞到了一只极为珍贵的动物。因为大雪封了半个月的山,人和狗已几天都没吃上东西了,饿极了的大猎狗当时就箭一般向前扑去。猎人当然明白,如果真让其扑上去撕咬,猎物必定难免一死,自然它的价值也比活着时便宜了十数倍。
猎人情急之下向天鸣一枪,企图让猎狗返回,饿急了的猎狗怎会理解主人的枪声呢?它还想着这是主人在为它欢呼呢!就在大猎狗刚扑到猎物跟前时,突然又一声枪响,大猎狗只感到屁股上一阵疼痛,就倒在地上,它艰难地转过身子,分别望了主人和小猎狗一眼,眼里满含泪水地死去了。
两年后,小猎狗早已长大会扑击猎物了。但小猎狗吸取了母亲的教训,没有猎人的指示,它从不主动扑击任何猎物,而等猎人察觉时,所有珍贵或不珍贵的猎物往往已经逃跑了。这使得猎人老是骂白养了它,骂它没捕猎的本事。
又是一连月余的下雪天,猎人准备的食粮快要吃完了,于是放猎狗出动自己寻找猎物。拥有自由的猎狗每天都能扑击到足够填饱肚子的兔子、山獾什么的,并且都会给主人叼一只两只回来,这让猎人感到很奇怪。这天,猎人悄悄跟在猎狗后面。在雪地里,他们又碰到了一只非常珍贵的动物,当猎狗准备向猎物扑击时,它的灵性突然感觉身后笼罩过来一股浓浓的杀机,一看,是主人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它。聪明的猎狗对着主人一个屈膝,两行泪水从眼眶滑落下来,而后一个转身,疾速地向林中逃逸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猎人欢天喜地地抱着那只珍贵的动物回了家,准备等雪化后拿下山去卖。可是等了六七天,雪不但没融化,反而结了冰。他的粮食早吃完了。无奈之下,他忍痛将那只珍贵的动物杀了充饥,又勉强熬过了两天。
猎人在自己快要停止呼吸的时候,才醒悟自己对两只猎狗所犯下的错误。以往的日子,两只猎狗就是与他命运休戚相关的亲人啊!
抱头的动作
是的,当我们面对突来的危机而恐惧和无奈的时候,当我们被穷困潦倒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终于寻到的一线曦光又被乌云吞噬的时候,当我们被命运扼住了咽喉的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正是那个抱头的动作吗?
他还不到10岁。在一次同哥哥骑车去郊外的野游途中,出了事。不过他并没有死,而且是完完整整地活了下来。
那天,他们把车子骑得飞快,他在前面,道路窄极了。当他发现意外时,一切已经晚了,真的,根本来不及刹车。一大扇钉满大钢钉的木板架横在窄窄的路中央,那是附近一个农场拆掉的,当然,他并不知道,因为当时几乎来不及做任何反应,他的车便重重地撞在上面,一颗大钢钉刺穿了他的头颅。他的哥哥在后面刹住了车,不过哥哥吓坏了,不知所措……当他被送往医院抢救时,医生惊奇地发现,钢钉丝毫未伤及大脑,而是不偏不倚沿着颅骨的缝隙穿插而过……就这样,他安全地活了下来。
这是个不可用概率来衡量描述的奇迹。后来他形容当时的情景时说:我的天,可怕极了,由于我太高兴而忘乎所以地闭着眼睛同哥哥赛车,睁眼时刚好发现它。我知道我完了,可是在那瞬间我想做最后的挣扎,于是就用双手去抱脑袋,尽管我明白毫无用处,我还是去抱,我想做一下挣扎,真的,我要挣扎一下……这是10年前我从中央电视台的某个节目上看到的一则报道,他大概是美国人或者英国人。他用一个抱头的动作改变了被刺中大脑的极高概率,从而为生命赢得了机会和权利。他让我记住了他。
是的,当我们面对突来的危机而恐惧和无奈的时候,当我们被穷困潦倒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终于寻到的一线曦光又被乌云吞噬的时候,当我们被命运扼住了咽喉的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正是那个抱头的动作吗?
人生的两个机会
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样的际遇,都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好机会,一个是坏机会。对那些乐观豁达、心态积极的人而言,两个都是好机会。对那些悲观沮丧、心态消极的人而言,则两个都是坏机会。
美国加州有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2003年的冬季征兵中他应征入伍,即是到最苦也最危险的海军陆战队去服役。
这位年轻人自从获悉自己被海军陆战队选中的消息后,便显得忧心忡忡。在加州大学任教的祖父见到孙子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便开导他说:“孩子啊,这没什么好担心的。到了海军陆战队,你将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内勤部门,一个是分配到外勤部门,如果你分配到了内勤部门,就完全用不着去担惊受怕了。”
年轻人问爷爷:“那要是我被分配到外勤部门呢?”爷爷说:“那同样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美国本土,另一个是分配到国外的军事基地。如果你被分配到和平友善的国家,那敢是件值得庆幸的好事。”
年轻人问:“爷爷,那要是我不幸被分配到维和地区呢?”
爷爷说:“那同样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依然能够保全性命,另一个是完全救治无效,如果尚能保全性命,还担心它干什么呢?”
年轻人再问:“那要是完全救治无效怎么办呢?”爷爷说:“还是有两个机会,一个是作为敢于冲锋陷阵的国家英雄而死,一个是唯唯诺诺躲在后面却不幸遇难。有什么好担心的。”
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样的际遇,都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好机会,一个是坏机会。对那些乐观豁达、心态积极的人而言,两个都是好机会。对那些悲观沮丧、心态消极的人而言,则两个都是坏机会。
心躁与心静
在很多情况下,心躁则暗,心静则明。
由于意外的塌方事故,矿井下的设施几乎完全瘫痪了。几个老矿工被困在了井下极深的坑道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连他们头上戴的矿灯也一个接一个地熄灭了。尽管他们在漆黑的世界里奋力四处寻找出路,但因辨不清方向而找不到出口。精疲力竭的几个老矿工,不得不坐下来歇息。
一个老矿工打破了沉闷,建议说:“现在,上面一定在想方设法地营救我们。与其这样盲目乱找,不如静静地坐在这里,看看是否能感觉到风的流动,因为风一定是从坑口吹来的。”
他们就在原地坐了很久很久,刚开始没有丝毫的感觉,可是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变得敏锐,逐渐感受到有一丝微弱的风轻抚脸上。他们顺着风的来处,终于找到出路了。
心躁使他们在死亡线上徘徊,心静帮助他们走向了新生。
有一个木匠在干活的时候,不小心将一块名贵的手表丢失了。他一面大声地抱怨自己倒霉,一面在满是木屑的地上寻找,可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后来,几个伙伴与他一起找,还是没有找到。
等这些人去吃午饭的时候,木匠的孩子独自走进了寂静的厂房。没一会儿工夫,孩子居然找到手表了!木匠又高兴又惊奇地问孩子:“你是怎么找到的?”小孩回答说:“我只是静静地坐在地上。刚换了两个地方,我就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很快就知道手表在哪里了。”
心躁使众人劳而无功,心静使孩子马到成功。
在很多情况下,心躁则暗,心静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