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74500000001

第1章 原道

(一)

文之为德也①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②,方圆体分③,日月叠璧④,以垂丽天之象⑤;山川焕绮⑥,以铺理地之形⑦:此盖道之文也⑧。仰观吐曜⑨,俯察含章⑩,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注释】

①文:《文心雕龙》全书中单独用“文”字共三百三十七处(据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文心雕龙新书通检》)。一般来说,刘勰用这个字来指文学或文章,但有时也用来指广义的文化、学术,有时指作品的修词、藻饰,有时则指一切事物的花纹、彩色。我们将根据其不同的用意作不同的译注。

第一句中的“文”字是泛指,包含一切广义狭义在内。德:这里指文所独有的特点、意义。

②玄黄:指天地。玄:黑赤色,天的颜色。黄:地的颜色。色杂:指天地未分时的情形。

③方圆:古代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里指天地。

④璧:圆形的玉。

⑤垂:传布。这里是表现的意思。丽:附著,指日月附著在天上。

⑥焕:有光彩。绮(qǐ起):一种有花纹的丝织品。

⑦铺:陈列。理:整理得有条有理。

⑧道之文:即“自然之道之文”。“道”就是下文说的“自然之道”,指万物自然具有的规律。“道之文”就是自然规律形成的文。

⑨吐曜(yào耀):发出光采。指天上的景象。曜:光明照耀。

⑩含章:蕴藏着美。指地上的风光。章:文采。

卑:低。

两仪:天地。古人认为天和地是构成宇宙的两种基本物体。

性灵:指人的智慧。钟:聚积。

三才:《周易·系辞下》中称天道、地道、人道为三才,后用以泛指天、地、人。

五行:水、火、木、金、土,古代认为这是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元素。

天地之心:《礼记·礼运》中说,人是“天地之心”,意指处于天地之间的人,犹如人体中的心,是起主宰作用的重要机构。

藻绘:美丽的外貌。藻:文采。绘:彩画。

炳蔚(wèi卫):指光彩动人的形式。炳:光亮。蔚:繁盛。凝:聚集,凝结。

逾(yú于):超过。

贲(bì必):装饰。华:即“花”。

锦匠:织锦的工匠。奇:指美化、加工。

籁(lài赖):孔窍所发的声音。

竽(yú于):笙一类的簧乐器,有三十六簧。瑟(sè色):类似琴的一种弦乐器,一般五十弦或二十五弦。

球:玉磬。锽(huáng黄):钟声。

文:这里指“声”的“文”,即节奏音韵之美。

郁然:草木茂盛。这是形容文采之盛。

欤(yú于):句末助词,表示疑问或惊叹。

【译文】

文的意义是很重大的。它和天地一起开始,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宇宙浑沌到天地分判,出现了两块圆玉似的日月,显示出天上光辉灿烂的景象;同时,一片锦绣似的山河,也展示了大地条理分明的地形。这些都是自然规律产生的文采。天上看到光辉的景象,地上看到绚丽的风光;天地确定了高和低的位置,构成了宇宙间的两种主体。后来出现汇聚着聪明才智的人类,就和大地并称为“三才”。人是宇宙间一切事物中最特殊的,是天地的核心。

人都具有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出语言来;有了语言,就会有文章,这是自然的道理。人以外其他事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也都有文采。龙和凤以美丽的鳞羽,表现出吉祥的征兆;虎和豹以动人的皮毛,而构成壮丽的雄姿。云霞的彩色,比画师的点染还美妙;草木的花朵,也并不依靠匠人来加工。这些都不是外加的装饰,而是它们本身自然形成的。还有林木的孔窍因风而发出声响,好像竽瑟和鸣;泉流石上激起的音韵,好像磬钟齐奏。所以,只要有形体就会有文采,有声音就会有节奏。这些没有意识的东西,都有浓郁的文采,那么富有智慧的人,怎能没有文章呢?

(二)

人文之元①,肇自太极②。幽赞神明③,《易》象惟先④。庖牺画其始⑤,仲尼翼其终⑥。而《乾》、《坤》两位⑦,独制《文言》⑧。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⑨!若乃河图孕乎八卦⑩,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至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注释】

①元:始。②肇(zhào照):开始。太极:《周易·系辞上》用以指天地浑沌的时候。③幽:深。赞:明,陈说。神明:指精微神妙的事物。

④《易》象:《易经》的卦象,即说明每卦吉凶的文句。⑤庖牺:即伏羲,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周易·系辞下》中说庖牺氏“始作八卦”。⑥仲尼:

孔子的字。翼:相传孔子为了阐明《易经》的道理,曾写了《彖辞》上下、《象辞》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共十篇,称为《十翼》。⑦《乾(qián钳)》、《坤》:

《易经》中的两卦。⑧《文言》:是对《乾》、《坤》二卦的解释。刘勰认为是对《乾》、《坤》二卦的文饰。⑨天地之心:这和上面说的“天地之心”不同,是取《易经·复卦》中“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的意思。“心”是本性,指天地有文,是其本来就有的特点。⑩河图:相传伏羲时黄河中有龙献出图来。洛书:相传洛水中有龟献出书来。韫(yùn运):藏在里边。九畴(chóu仇):九类,指治理天下的各类大法。相传天曾赐给夏禹大法九畴(见《尚书·洪范》)。玉版:王嘉《拾遗记》说,尧在水边得到玉版,上有天地图形。镂(lòu漏):雕刻。丹文绿牒(dié碟):《尚书中候握河纪》中说,黄帝时黄河出图,洛水出书,是“赤文绿字”。牒:竹简。尸:作主的意思。神理:自然之理。这个词除本篇用过三次外,《正纬》、《明诗》、《情采》、《丽辞》诸篇也曾用过。总起来看,这个词的用意和刘勰主张的“自然之道”有关。刘勰认为自然之道比较深奥,只有圣人才能掌握,所以称之为神理。鸟迹代绳:相传太古时候,大家结绳而治,后来苍颉(jié节)看见鸟的足迹,得到启发,因而创造文字(见《周易·系辞下》、许慎《说文解字序》)。炳:明。这里指文字的作用日益显著。炎:炎帝神农。皞(hào浩):太皞伏羲。《三坟》:传为伏羲、神农、黄帝三皇时的书。坟:大道。渺邈(miǎo秒):久远。

声采:文章的音节文采,这里就指文章本身。靡:没有,不能。焕:光彩,这里形容文章的兴盛。元首:指舜。歌:传为舜作的歌,见《尚书·益稷》。益、稷(jì计):舜的二臣,伯益和后稷。谟(mó蘑),计谋,谋议。敷奏:指臣下对君主提出建议。夏后:禹即天子位,国号夏后。业、绩:均指事功。峻:高,鸿:大。九序:指治理天下的各种工作都有了秩序。勋:功。缛(rǜ入):繁盛。文胜其质:指商周时期的作品比以前有所发展。文:文采丰富。质:简单朴素。被:及,这里指影响所及。英华:即精华。文王:周文王。患忧:周文王为西伯时,曾被殷纣王囚于羑(yǒu有)里(今河南汤阴县)。《繇(zhòu宙)辞》:指《易经》中的《卦辞》和《爻辞》,相传是周文王被囚于羑里时所作。炳曜:发出光彩,形容《繇辞》的写成。符采:玉的横纹。这里借指作品的文采。复隐:指含蓄地表达丰富的内容。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引《文心雕龙·隐秀》佚文:“情在词外曰隐。”复:重复,指内容的深刻丰富。《隐秀》篇说:“隐以复意为工。”公旦:周公名旦。

振:振兴,发扬。徽:美。烈:功业。剬(zhì志):即“制”,有创作的意思。缉(jí吉):即“辑”。斧藻:斧削藻饰,意为修改加工。前哲:

前代贤人。熔钧:指对古书的整理。熔:铸器的模子。钧:造瓦的转轮。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典。金声玉振:《孟子·万章下》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钟的声音。玉振:指磬声振扬。这是以音乐上集钟磬声音的大成,来比喻孔子能集一切圣贤的大成。辞令:动听的语言。

木铎(duó夺):古代施政教时用的器具,这里借指孔子所施的教化。铎:

大铃。席珍:《礼记·儒行》载孔子的话“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意为儒者从容席上,有珍贵的道德学问来供别人请教。席:坐具。这里指施教者的讲席。

【译文】

人类文化的开端,始于宇宙起源的时候。深刻地阐明这个微妙的道理,最早是《易经》中的卦象。伏羲首先画了八卦,孔子最后写了《十翼》;而对《乾》、《坤》两卦,孔子特地写了《文言》。可见言论必须有文采,这是宇宙的基本精神!至于黄河有龙献图,从而产生出八卦;洛水有龟献书,从而酝酿出“九畴”;还有玉版上刻了金字,绿简上写着红字等有实有华的东西出现,这些是谁主持的呢?也不过是自然之理罢了。自从用鸟迹般的古字代替了结绳记事的办法,文字的作用便发挥起来。神农、伏羲的事迹,记载在《三坟》里边,但是由于年代久远,那些文章就无法追究了。唐尧、虞舜的时候,作品越来越多。大舜作歌,已是抒写自己的情志了;伯益和后稷的建议,也开章奏的风气。夏朝兴起,事业宏伟,各种工作都上了轨道,受到歌颂,功德也更加巨大。到了商代和周代,文章逐渐发展。由于《诗经》的影响所及,好作品逐日增新。周文王被殷帝拘留的时候,写成了《易经》的《卦爻(yáo摇)辞》,它如玉石的花纹,含蓄而丰富,精确的内容,坚实而深刻。后来周公多才多艺,继续文王的事业,他自己写诗,并辑录《周颂》,对各种作品进行修改润色。到了孔子,继承过去的圣人,却又超过了他们。他整理《六经》,正如在音乐上集各种乐器声音之大成似的。他提炼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成美妙的文字。他的教化可以远及千里之外,他的道德学问可以流传到万代之后。他写下天地间的光辉事物,启发了世人的聪明才智。

(三)

爰自风姓①,暨于孔氏②,玄圣创典③,素王述训④,莫不原道心以敷章⑤,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⑥,问数乎蓍龟⑦,观天文以极变⑧,察人文以成化⑨;然后能经纬区宇⑩,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

《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注释】

①爰(yuán元):语首助词。风姓:伏羲的姓。②暨(jì计):及。③玄圣:远古的圣人,这里是指伏羲。典:常法,基本法则;指传为伏羲所作的八卦。④素王:孔子。古代称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位的人为素王。⑤道心: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道心”二字全书用到三次,意全同。⑥取象:取法。⑦问数:占卜的意思。数:命运。蓍(shī师)龟:占卜用的蓍草和龟甲。⑧极:追究到底。⑨人文:指上文所述各种古籍。化:教化。⑩经纬:经线和纬线纵横交织。

这里指治理。区宇:疆域,这里指国家。弥纶:补合经纶。这里有综合组织,整理阐明的意思。彝(yí宜):永久的、经常的。宪:法度。彪炳:

光彩鲜明的意思。彪:虎纹。滞(zhì志):停留,不流通。匮(kuì溃):缺乏。“鼓天下”句:见《周易·系辞上》。辞:指《卦爻辞》,刘勰借指一般的文辞。

【译文】

从伏羲到孔子,前者开创,后者加以发挥,都是根据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来进行创作,钻研精深的道理来从事教育。他们效法河图和洛书用蓍草和龟甲来占卜,观察天文以穷究各种变化,学习过去的典籍来完成教化,然后才能治理国家,制定出恒久的根本大法,发展各种事业,使文辞义理发挥巨大的作用。由此可知:自然之道依靠圣人来表达在文章里面,圣人通过文章来阐明自然之道,到处都行得通而没有阻碍,天天可以运用而不觉得贫乏。

《周易·系辞》里说:“能够鼓动天下的,主要在于文辞。”文辞之所以能够鼓动天下,就因为它是符合自然之道的缘故。

(四)

赞曰①:道心惟微②,神理设教。光采玄圣③,炳耀仁孝④。龙图献体,龟书呈貌⑤;天文斯观⑥,民胥以效⑦。

【注释】

①赞:助,明。《文心雕龙》各篇最后都有几句“赞”,用以辅助说明(亦即总括)全篇大意。②微:精妙。③光采:指自然之道的光采。玄圣:

指阐明自然之道的古代圣贤,主要是孔子。④仁孝:泛指古代圣贤提出的伦理道德。⑤体、貌:指河图、洛书。⑥斯:语助词。⑦胥(xū需):

全,都。效:有模仿、学习的意思。

【译文】

总之,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是精妙的,应根据这种精妙的道理来从事教育。古代圣人使这些道理发出光芒,也使伦理道德获得了宣扬。这是由于最早有了黄河里的龙献出了图,洛水里的龟献出了书。因此,在观察天文的同时,也该学习天文来完成教育。

同类推荐
  • 传世藏书——喻世明言(下)

    传世藏书——喻世明言(下)

    《传世藏书》所选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汲取一切可借鉴的古籍整理成果认真校勘,使其具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历时六年,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是重振华夏藏书风气、让中华文化永久传递的壮举,是倡导国人大兴读书之风气、振兴祖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壮举。
  • 读点经典

    读点经典

    本书所选录的内容主题可分为操守、修养、为政、勤学、交友、爱情、亲情等几方面,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读者(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文化修养和行政素质。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下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下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编选评注的,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古文观止》的选文,上起周代下讫明末,共二百二十二篇。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文章在编排上,以时代为序,眉目清楚,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很像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故与《唐诗三百首》一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学通俗读物的双璧。
  • 鲍鹏山说墨子

    鲍鹏山说墨子

    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派,但是,在后来的历史中,几乎销声匿迹,这让后世的学者们觉得不可思议。而正因为历史记载的稀少,使得墨子本身成为一个谜。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仅有的历史记栽中去探寻墨子呢?
热门推荐
  • 契约新娘十八岁

    契约新娘十八岁

    酒吧疯狂买醉,抱着陌生男人大玩亲亲,艳照被偷拍,幸福生活被毁,改嫁遇到亚洲船王家族的皇太子!很催悲的第二次婚礼,某男青梅竹马来闹婚,逃婚不成,又遇风流老公的情人团!Oh,mygod!跳楼割腕自杀表演层出不穷!签了契约没保障,一年之后离了婚,哦哦哦!
  • 永不冷场的人生

    永不冷场的人生

    人与人之间的鸿沟不仅源于沟通技巧的缺乏,也和内心的力量息息相关;人生际遇的千差万别,不仅是机遇和能力的错位,找不准交流的频道、说不出该说的话、无法共情他人的感受,往往才是让人错失良机、难逢贵人的直接原因。这是一本“人生技术派”沟通书,知名心理专家张心悦告诉我们,沟通的目的不是搞定某个人、拿下某个订单,而是着眼于人生的发展,帮我们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在人生中少碰钉子、多遇贵人,让人生不再冷场。
  • 逆天狂龙

    逆天狂龙

    上古大神鸿钧舍身化为天道,一统天运。天道真的可以统治一切,不能反抗吗?错!大道五十,天道四十九,终有一道要逆天。那一道,便是秦殊的逍遥之道!逆天的狂徒,重生在远古,与盘古称兄道弟,和三清争上斗下。
  • 虚无之外

    虚无之外

    无尽的黑暗,抹除不掉我的希望;冷血的人情,冷不掉我火热的内心;残酷的现实,坏不掉我的坚持。茫茫大的世界,想要活下去,你就得是最优秀的,不管对手是人,是妖,还是神。无尽的龙火会抹除了大地,希望的雨露会再次降临,只有活着的人,才能带领希望继续在这绝望之中前行。
  • 仙现东天

    仙现东天

    ..................人神的故事
  • 摧天记

    摧天记

    一少年发光发亮,如一颗闪耀的天星升起,高挂苍穹,普照天地。
  • 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

    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

    你失眠是病吗?失眠了,数羊、喝牛奶有用吗?30年来,失眠界流传这样一个研究成果哈佛大学研究员写给想睡却睡不着的你治疗失眠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并直面,那个无法面对的自己!系列图书销量100万册,畅销近30年有过失眠经历的人,都会大喊:我就是这样啊!拯救无法安眠的内心寻找失眠背后的自己
  • 若君不负卿

    若君不负卿

    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复仇心切的亡国公主云子卿身上。亡国?!复仇?!……三年前,陈国内有奸贼告密,外有敌军强攻。父皇战死沙场,母后殉情而死,姐姐为护她周全而惨遭蹂躏,从此下落不明。幸而,被父皇昔日的兄弟(梁国的淮安王)收为义女……那年,她十三岁。三年的处心积虑,终于获得了复仇的机会。然而,天意弄人。就在她即将达到手刃仇人,报仇雪恨的目的时,却方知原来淮安王才是真正害她国破家亡之人,但为时以晚,她已被设计下毒而死。……没关系,既然我占用了你的身体,那么,就由我来替你复仇,替你走完这辈子……某女会心一笑。
  • 川帮2

    川帮2

    四川人是最有血性的。穿上军装就是最强的兵,脱下军装就是最悍的匪,拾起洛阳铲就是最牛盗墓人。陈卫国出狱以后,在川西南的黑道中掀起了大风浪。在“太和六人组”的带领下,太和帮逐步走向巅峰。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越来越血腥残酷的现实,和六兄弟越来越麻木冷酷的心。当街的刺杀,黑道大哥的会晤,跨市的追杀,陈卫国开始真正地进入黑道核心……
  • 古神瞳

    古神瞳

    千年冰雪,万世情殇,百万年后,各圣子圣女再一次横空出世。古神帝失踪,五大古神王撕破封印。山河破碎,纷乱再起,灵瞳之下,万物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