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77700000010

第10章 迷上了麦田

寒冷的冬天渐渐过去了,春天的脚步伴随着蓬勃的朝气向人们轻柔地走来。小诺尔曼翘着盼望的季节终于来到了。这样的季节,对于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成了节日。早晨,小诺尔曼带着奶奶准备的饭盒,背着书包,乐哈哈地从家里跑出来,到路口和其他的孩子们会合,然后排成一支松散的队伍,笑着嚷着活蹦乱跳地向学校奔去。傍晚,放学以后,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回家了。

在经过木桥的时候,小诺尔曼可以停下来看一看在水中颠簸漂浮的大冰块。有时候,他可以沿着堤岸一直走到河流转弯的地方,看到那里挤满了大量的厚厚的冰块,一块摞一块地随着河水向前漂去。这时,他就会拣起土块,向那冰块抛去,还会拣起石子用力扔向小河中,看那溅起的水花,听那扑通扑通的响声。白天渐渐长了,他不用急着进家门,有时候,他还会走到自家的农场里,看发芽的果树,用脚踢着那油黑的土地,拔起萌发的野草扔到田埂上。多么大的一片土地呀,祖父和父亲要一犁一犁地下种,一垄一垄地铲草,一片一片地施肥,一点一点地收割。他站在田地里,有时出神地想这想那,慢悠悠地边想边往家门走去。小小的诺尔曼只能看到这些现象,只能想到这种程度。

纳尔斯的农场有48公顷土地,都是在住房的四周。在农场里,整个春季都是相当繁忙的。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大地苏醒了。人们纷纷从密闭的房子里走出来,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小诺尔曼家的门窗都打开了,屋子里充满阳光。妈妈把门窗擦了又擦,从敞开的窗子里不断传出她快乐的歌声。晒衣绳上挂满了洗干净的衣服和被褥;修剪好的果树的枝条上绽开嫩芽;垂柳那纤纤的枝条重新开始现出绿意。最忙的要算祖父和父亲,他们天不太亮就起来了,不停手地修理犁耙,修理机器,挑选种子,往田地里运送肥料,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春播紧张地做着准备工作。

播种小麦的季节马上就到了,老师知道各家农场里的活都很多,就放假让孩子们回家帮助父兄干活。因为学校里有许多十几岁的大孩子,小孩子们也就和他们一样在家里玩。小诺尔曼却是不光要玩耍,他更愿意到田地里和大人们在一起。看他们起垄,看他们施肥,看他们平整土地。他的眼睛里也能看到活,因为他是在田地里长大的孩子。有时给大人们递上工具、有时帮助母亲把午饭送到田头。播种的时候他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把麦种撒在地里。每当这时,他都是非常高兴,他感到自己吃的面包也有他自己的一份劳动。大人们忙个不停,他也是围前围后,没有闲着的时候。他当然干不了什么力气活,但灵巧的小手,却使祖父减少了来回奔忙的辛苦。祖父看着小孩子这样懂事,干起活来也不觉得累了。

这一年3月24日,正是严冬过后第一个春风明媚的好天气。祖母走进祖父孩提时曾经住过的小屋,不过这小屋现在已经成了粮食和工具的仓库了,祖母从后墙上取下旧式的已经被烟熏得漆黑的铁锅,拿到院子里的阳光下。然后搬来三块大而平的石块,把铁锅放在上面,下面留出了足够的返风空隙。这时,小诺尔曼正在葡萄架下玩耍,他看到祖母正忙得起劲,就奔了过去,帮助祖母弄石头,抱木柴。祖母脸上露出了笑容,稀疏的银发在阳光下更有光泽了。这时,祖母笑着对小诺尔曼说:“诺姆,我的好孩子,快进屋去把火柴拿来,把火点着,今天我们要做全家一年用的洗衣肥皂。”

小诺尔曼点着了火,不断地往大锅下面添木柴,明亮的火焰在大锅周围翻卷着,火舌舐着锅底直往上蹿。祖母一心一意地搅拌着锅里的苏打,一边往里面放动物油。小诺尔曼最喜欢帮祖母点火,因为他对火有特别的兴趣。

原来,在他们住房的西边有块空地,上面堆着一年前从河岸两侧砍来的灌木。在那块地上,枝条和树叶铺着厚厚的一层。把这些灌木枝叶点起火来烧掉,结果在地上留下一片片草木灰和一堆堆木炭渣子。一到春雨过后,一部分灰渣就会随着雨水渗进土壤里去,等于给田地施上了肥料。

小诺尔曼看到祖父这样做,他就来了兴致,和祖父一样去到处点火,让灌木快快地烧起来。在一个下过雨的下午,祖父看着绵绵细雨,对小诺尔曼说:“关于土地,有件事你要记住,这就是它像银行一样,你存入多少,它就会向你支付多少。当你把去年从地里获得的收获,又以某种方式如数偿还了,那么今年它就会再一次慷慨地让你‘先借后还’。这样,蔬菜、庄稼、树木就会长得快,长得旺,长得足。去年我们把灌木弄到地里来,是费了不少力气,但是烧成灰给予了土地,土地就会把丰收给予我们,你明白了吗?”祖父的这番话,虽然小诺尔曼在当时并未完全理解,但是他知道,祖父的话没有错。

小诺尔曼在菜地从祖父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然而,在麦田里则学得更多。因为每当夏季放学之后,小诺尔曼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麦田里同祖父一起消磨的。他是看着麦苗怎样长大的,是怎样抽穗的,是怎样开花的,又是怎样成熟的。祖父给他讲什么时候锄草,什么时候追肥,什么时候要防着虫害,小诺尔曼对麦田的兴趣渐渐浓厚了。他亲眼看到祖父和父亲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珠一样爱护麦苗,他开始知道全家吃的用的都由麦田而来。麦苗就是全家的生命,麦田就是全家的希望。于是,他受到极大的感染,每当他在田埂上走着的时候,看到麦苗倒伏了,就去扶起来;看到小鸡跑到麦田里,就急忙地把它赶出来;看到麦田里的杂草,就小心翼翼地拔出来。他爱护麦田的意识,简直不亚于他的祖父和父亲。

老纳尔斯和亨利都是种植小麦的能手,他们农场里的小麦长势非常好。现在小麦已经长到有二尺多高了。绿油油黑压压,一片生机。这时,施肥、锄草的活基本都干完了,就等着收割了。祖父和父亲放下麦田的活,又去忙着莳弄果树和蔬菜。小诺尔曼又跟着他们在果园和菜地里转悠。

这几天来,祖父和父亲发现小诺尔曼不再跟着他们在菜地里走动了,而是常常站在大门口,望着麦田发呆。麦田就在大门口的南面,一眼就能望到深绿色的麦浪在微风中摇动,一层层绿色的波浪滚来滚去。祖父总是挂记着小孙子,一时不在身边,就好像缺了点什么。这几天小孩子常常自己独自看着麦田发愣,他心里十分纳闷。

原来,小诺尔曼发现,在一大片麦田里,有的地方麦苗长得又高又壮,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而有的地方麦苗长得比较矮比较细。同样的土地,同样耕种,这是为什么呢?小诺尔曼想这件事,如果整个麦田都长得又高又壮那样该有多好哇!在一个中午,小诺尔曼硬把祖父从菜园里拉到麦田里来,指着麦田向祖父提出了这个问题,祖父就给他讲,长得好的地方,那是春天施肥时堆粪肥的地方,在把粪肥散开的时候,底下还会留下许多,这个地方的粪肥就比别的地方更多一些。祖父接着说:“土地是十分公平的,你多下肥,它就给你长出好庄稼。种地也是有讲究的,绝不能马虎对付,你糊弄它一时,它就糊弄你一年。农场没有闲着的时候,农闲时就尽量多攒粪肥,小麦就能长得那么好。孩子,你明白了吗?”小诺尔曼从此隐隐约约地明白了肥料对土地的重要性。

整个夏天都是美好的,也是小诺尔曼最快乐的时候。在这些日子里,他可以到处跑来跑去,到大田里面去看大人们干活,去询问各种他所感兴趣的问题。但是,他最快乐的时刻,却是在收割机从大路拐弯处隆隆地开进农场大门的时候。转眼到了收割小麦的季节了,收割机格外忙碌起来了。旧式的蒸汽牵引车在前边引路,发出巨大的轰鸣声,那高高的“戴帽”的烟囱喷出青灰色的浓烟。又宽又大的车轮辗着道路上的碎石子,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小诺尔曼非常喜欢这个庞然大物,因为是它拖着巨大的拖车,把金灿灿的小麦运到家里来。

每天早上,他都要和祖父一起,坐在拖车上,到麦田去收割小麦,每到傍晚,拖车又装满大麻袋往家里开,他们就可以坐在大麻袋上,有说有笑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这个牵引车,拉着那复杂的收割机,把小麦割下来,在收割机的肚子里走上一圈,金黄色的麦粒就从一个大筒里像天女散花一样喷洒出来,落到拖车里。而麦秸就自然一排一排地躺在田地里。小诺尔曼跟着收割机跑来跑去,不知疲倦地喊着叫着,有时还会躺在麦堆里打上几个滚。麦田里一片欢乐的景象,麦收季节是所有农家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候。

在当时,农业还不发达,机械还不是很多,个体农场是按照互助合作制度购买和使用这些机器的,他们规定,在收获季节里,凡是能干活的男人和男孩都要随着机器挨户挨家地轮流帮助收割,提高机器的利用效率。因此收割时,地里忙这忙那的人特别多。大家互相帮助,收完了这家的又收那家的,几个个体农场,这时似乎成了一个大农场。这样,收割期成了一年一度的节日,成了增进各农户友谊的好时机。淳朴的农民们和睦相处,给谁家收割都使出全部力量。因为大家都知道,抢在天气晴朗的时机把小麦装进谷仓是多么重要,哪一个环节都要快节奏。

在田地里,男人们大声呼叫着,和妇女们开着玩笑;妇女们一边欢笑着、嗔骂着,一边又为收割的人准备佳肴。全村的人们就如参加宴会一样,在一起吃饭、喝酒、闲聊。餐桌是摆在院里的,用木板搭起来的餐桌上铺好白床单,上面摆满了鸡、火腿、香肠、色拉、面包、蛋糕、馅饼、水果和家制糖果,等待着人们享用。小孩子们这时是最快乐的,他们可以在一起玩,想吃什么就随便往嘴里放。真是一幅淳朴、古老、和谐的田园风光。真诚和友谊使大家都获益匪浅,合作与支援使各家各户都能自得其乐。小诺尔曼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耳濡目染,从小就受到了爱心、同情、友谊、奉献的教育。

收割的时间大约要十来天,小诺尔曼天天都要到麦田里去,田里的景象使他越来越着迷。他开始更加仔细地观察收割机的工作情况了。蒸汽机上巨大的铁飞轮飞快地旋转着,是那样有力,那样不可抗拒。一条又宽又厚的皮带随着它的转动,带动了打麦机,把碾下来的麦壳吹成一堆一堆的,金灿灿的麦粒转眼间就装满了一麻袋。吊臂又把一麻袋一麻袋的麦子装上拖车。他自然看不明白,但他总是要寻根究底,也不管祖父忙不忙,拉着祖父问这问那,提出许多有意思的问题。祖父非常欣赏孙子的好奇心,总是放下手中的活计,随着小孙子走到机器跟前,讲这是干什么用的,那又是怎样转动的。小诺尔曼不管听没听明白,总是眯着眼睛仔细听,乐呵呵地看着机器飞快地运转。

收获很快就结束了。为了庆贺丰收,人们搞了一次更加丰盛而轻松愉快的晚宴。人们喝着酒,唱着歌,有时候跳起民族舞蹈。孩子们更是乐不可支,活蹦乱跳,随便吃着好吃的东西,自由自在地玩耍嬉闹。人们在这个晚上,尽情欢乐,直到深夜才各回各家。

人们在欢乐之余,也都有些隐忧,特别是老纳尔斯和其他老人们,在餐桌上不时抽起烟斗,坐在那里沉思。看着年轻人欢乐地说笑,有时会露出一丝笑容,但一闪就过去了。原来,这几年燕麦的收成很好,但小麦的收成却一年不如一年。小诺尔曼当然不会注意祖父的神色,只是在听叔叔阿姨唱歌时,隐约听到他们唱到燕麦如何如何,却不唱小麦。他弄不明白,明明小麦能做面包,是人们的必需品,而燕麦只能喂牲口,做饲料。这支古老歌曲为什么只唱燕麦而不唱小麦呢?后来祖父告诉他:过去这里全种小麦,年复一年,好像是土壤的养分都用尽了。现在这里的土地似乎失去了小麦生长所需要的什么东西。所以小麦长势一年不如一年。但究竟失去了什么呢?这个谜底谁也解不开。小诺尔曼听了祖父的一番话,心里就想,土地失去了东西,要把这种东西还给土地。

不久,当他们在收获胡萝卜,芜菁、防风根和土豆的时候,小诺尔曼又想到了土地,想到小麦和燕麦。他想,假如在田地里有足够的灌木丛烧后的余灰,是否会使小麦比原来长得好些呢,因为他有了上次在菜地里点火烧灌木丛枝的经验。他大胆地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祖父,祖父一面听一面不断地点头,表示对他的想法颇为赞赏。这使小诺尔曼受到鼓励,心思就更在麦田上用功夫了。

小诺尔曼是个勇于实践的孩子,自从他的想法得到祖父的赞许以后,他就趁祖父和父亲维修机器和农具不在他们身边的时候,而是自己行动了。他在家里找到了一条2米长的绳子,独自来到河边。在河岸的灌木丛中,去拣枯干的树枝,捆成一小捆,背在肩上,沿着崎岖的羊肠小道,奔向麦田,把他拣来的灌木树枝一堆一堆地放在麦田里。他还很小,每次他只能背那么一点点,放在一大片麦田里丝毫不起眼。但是他心里有个信念,他盼望着这些树枝烧成灰以后,一定能使小麦长得壮实。祖父看到小孙子弄来的那一小捆一小捆树枝,心里明知道是太少了,是不会起什么作用的,但是孩子的这种精神和干劲真是太可贵了,不禁大大夸奖了一番,心里更是美滋滋的,因为家里出了这样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小诺尔曼每次去拣灌木树枝,都弄得满身满脸泥土,衣服有时候被划出大口子,脸上也有时被划出血痕。妈妈看着非常心疼,就搂过儿子,一边为他拍掉身上的泥土一边说:“孩子,这都是大人们的事,你弄那么一点点也不顶什么事儿,可别再去了,你愿意干活的话,在家里帮妈妈洗衣服不也挺好吗?”老纳尔斯听到儿媳的话,立刻走过来,轻声对儿媳说:“小诺姆是个有心计的孩子,他去拣树枝,是件好事,我认为还真是难得呢!你不要制止他,这是锻炼,这是成长所必需的。”祖父不同意儿媳的溺爱,非常支持小诺姆在生活中经受磨炼。由此小诺姆更加热爱爷爷,更愿意和爷爷在一起,更愿意听爷爷的话。

整个夏秋两季,小诺尔曼大都在麦田里、在菜地里、在果园里活动。风吹日晒,脸蛋变得又黑又红,长高了不少,也结实了许多。光阴荏苒,转眼冬天来了,学校又开学了。小诺尔曼又带了奶奶准备的三明治和咸肉,和村子里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教室里坐满了学生,而且又增加了一些新同学。教师还是那位和蔼可亲的女老师,她还是那样热心地教大一点的孩子读课文,手把手地教小一点的孩子写字母。小诺尔曼长了一岁,大了不少,他已经不是学校里最小和最矮的孩子了。放学的路上,他也不用排在队伍的最中间了。他爱排在稍后一些,有时还能照顾一下更小的孩子。现在要是再下雪的话,他也知道在放学的路上应该怎样做了,就更不用表姐再操心了。

同类推荐
  • 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图说世界名人: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介绍了,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家及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国家及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 智慧之光: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五位传奇人物

    智慧之光: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五位传奇人物

    这是一部解密中华古典超级智慧的力作。书中介绍的十五位传奇英雄,运用他们超凡的智慧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他们有的善于洞察天下大势,顺势而为;有的善于抓机,乘时而进;有的善于借助外界势力,借势而发;有的善于用人,集众人之智,成就大业;有的善于出奇,以奇制胜;有的善于因祸为福。转败为功;有的善于使反间计,离间敌人,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善于忍耐,在忍耐中寻找机会;有的放弃虚名,务实求真,创立伟业;有的功成身退,青史留名;有的弃政从商,成为巨富;有的则集几种智慧类型于一身。
  •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从诺贝尔的儿时开始写起,生动地讲述了诺贝尔这位传奇人物充满了非凡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了解这位发明家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及伟大的人格。
  •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找一个暖暖的午后,一杯清茶,在拂面的春风中,在醉人的墨香里,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几丝微凉,淡淡墨香,一位素衣女子飘然而过,清无声,静无痕,宛若碧波荡漾中的莲荷。她以花为容,诗为骨,智为魂,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保有莲荷的雅致。坦坦荡,清清然,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仅属于她――林徽因的独特舞步。《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用最让人落泪的文笔告诉揭露她凄美的一生。她是传奇,在时代中逆流而上;她不传奇,华丽背后也苍凉。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让世间的男子仰慕了一生,更让所有的女人无端敌视了一生。
  • 三国谋士今日观

    三国谋士今日观

    三国,一个让我们今人无限遐想的时代,本书聚焦三国历史,从那个时代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谋士进行介绍,兼顾各家史料,以成一家之言。主要分析了各个谋士怎样选择君主并被所选择的君主信任重用,以致最后建功立业的过程,这些无不对我们今天的职场中人有一定的启发。不虚美,不隐恶,对人物的论及兼顾能力与人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最真实的三国谋士群像。
热门推荐
  • 天降男神:来自千年前的你

    天降男神:来自千年前的你

    她没学历,没身高,没胸器;他权势通天,英俊威猛;但感觉自己比丑小鸭还丑的她,却总是被他“任性”地纠缠。当妖孽女遇上鬼马男,会上演怎样一出戏?男:“直觉告诉我,我轮回了一千年终于遇上你。”女:“不好意思,我路上堵车了。”
  • 甜妻归来,蓝少请签收

    甜妻归来,蓝少请签收

    “救命啊”她看见他就像看见救星似的,他却冷漠的转身离开……两年后两人又不期而遇的进了同一所学院……圣樱学院某女指着一个帅气的男生“卧槽!居然是他”。自从看见他以后就发誓一定要整整他,就这样她故意接近他时不时的出现在他身边……终于他爱上了她她的计划成功了……“我们分手吧”说完她便逃之夭夭了。三年后她终于回国了……她以为他已经放弃她了却不知道他跟了她三年爱了她三年等了她三年……“还记得我嘛?嗯?”他还是那么溺宠的看着他“不好意思,我不认识……”她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他的吻堵在了……之后他想尽一切办法的让她顺从他……
  • 鬼鳥

    鬼鳥

    武学菜鸟的另类成材之路,没有奇特的天赋,也没有天赐的运气和秘籍。靠的是自己一双手,一颗热血的心,一腔无畏的勇气,一股坚韧的精神撑过一次次的难关成长为世人仰视的存在。
  • 大乘同性经

    大乘同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除魔勿语

    除魔勿语

    午夜的死亡约会,水乡的生存游戏,神秘的地下宫殿,古老的魔神血祭。在异类与人类共享的当下,是谁影响了谁,又是谁为谁着了魔?“魔鬼,总会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你的身边。。。”
  • 天天酷跑之酷跑系统

    天天酷跑之酷跑系统

    主人公小喵这一次意外中获得了一个神奇的手机,你们的天天酷跑游戏既然可以进入,小喵便在里面“修炼”,………………
  • 幻世追影

    幻世追影

    一个平凡的少年,一次奇葩的穿越,狂傲的一生,恐怖的守护信念
  •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妻子桃乐丝·卡耐基既有普通妻子的温柔与体贴,也有她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卡耐基从她身上总结出不少他所欣赏的女性的特质,正如他分析成功人士所应该拥有的一些特质一样。他总结爱情婚姻得失、指导别人走向成功时,总是不忘告诫女性:永远保持女性魅力!
  • 跑到异界造骷髅

    跑到异界造骷髅

    三流大学学生袁建意外丧生,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异世界复苏。几度奇遇之后竟摸索到制造亡灵的方式......复活小弟,群殴骨兽,挑战骷髅皇,哪个比的了老子骷髅们的神勇?召唤亡灵,制造魂骨,横扫魔虫界,哪个赶得上老子骷髅们的强大?ps:本书完全是亡灵自己构建的世界,不会遵从任何已知的所谓西幻,抑或东方玄幻世界的任何定律。包括人名,实力体系,世界概况,等等。也就是说,本书中神马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请勿见怪。最后,喜欢看亡灵构建的世界的朋友可以加群,亡灵自己建的,普通群:196902926支持亡灵,喜欢聊天的朋友可以加。
  • 逃越绝境

    逃越绝境

    不大的城市,不大的中学,一群的高中生,一件事故让这些化为泡影……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