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77700000014

第14章 面对麦田的畅想

小诺尔曼自从迷上了这架神奇的收音机以后,确实长了不少知识,知道了他从未听说过的事情。现在他已经14岁了,已经是个小学8年级的学生。他学过了简单的地理、自然、历史等课程,对收音机里讲的国家和世界上的事情,能够有个粗浅的理解。他听到了关于欧洲和东方战乱的消息以及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关于美国土著人的原始生活情景,使他对土著人那野蛮和居无定所的生活感到新奇;关于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报道,使他知道了打通河道、避免航船远渡重洋绕过大陆而缩短距离的益处;关于东方古国印度人口稠密、气候炎热、生产落后、粮食生产十分不景气、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寿命缩短的情况;关于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正在遭受严重的旱灾、小麦大量减产、闹着饥荒、人们忍饥挨饿的艰难生活,也引起了他的沉思。还有关于沙皇血腥镇压农民起义,十月革命的胜利,也有关于东方大国中国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厂及工业落后、水灾频繁等等世界上的大事。而给他印象最深的则是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人吃不饱饭,大批的牲畜由于没有水喝而死掉。他在想,那里的人们耕种土地为什么收成是那样少以致大批的人在干旱的灾年活活饿死呢?

小诺尔曼的家虽然不富裕,但是由于大人们的辛勤劳作,吃的用的却从来没有缺少过,他从来也没尝到挨饿的滋味。家里自制的面包、黄油和牛奶,总是摆在那里,随时可以吃,也有自己养蜂酿的蜜,自己采回菜地里生产的水果和新鲜蔬菜,自制的火腿、熏鸡和腌肉,也总是应有尽有。那里的人们为什么不去想这些办法,为什么不付出辛劳去耕作,保证家人和孩子吃饱喝足呢?当然,在诺尔曼来说,他还不明白灾害的严重性,还不知道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是那样的困难,因为他没有见过那样的灾害,他在自家农场看到的只是有点害虫罢了。

收音机里提到墨西哥和印度的小麦如何枯黄,如何长得只有二三十厘米高,麦穗小得可怜。对于对麦田有着浓厚兴趣的小诺尔曼来说,更是感触颇深。他们不会播种吗?他们不会施肥吗?他们不去锄草吗?自己家里的麦子,虽然长势一年不如一年,但总是绿油油、黄灿灿的,足有一米多高,麦穗足有10多厘米长。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他们的小麦能长得像自家的这样,恐怕就不会挨饿了吧!在小诺尔曼的思想里隐隐约约地产生了一种让小麦增产、让人们都吃饱肚子的想法。祖父的话又响在耳边:你希望将来自己的肚子能吃得饱一些,吃得好一点,那么现在,你就应该让自己的脑袋多装一些知识。是啊!自己还有好多问题都不明白啊!想着想着,这才慢慢睡去。

十分关心孙子的祖父,以他那敏锐的眼光,发现最近小诺尔曼的行为有了一些变化。原来爱说爱笑、伶俐活泼的诺尔曼,变得有些寡言少语,常常望着麦田发愣。有时还独自走到麦田中间去,拨开泥土,看麦苗的根,双手抚摸着绿叶和麦穗,两眼发直,神不守舍。祖父看在眼里,心中纳闷,就和蔼地问:“诺姆,孩子,你有什么心事吗?对爷爷说说看,或许爷爷能够帮助你?”小诺尔曼这才把自己的一大堆想法告诉了爷爷。老纳尔斯心里这才踏实了。祖父爱抚地对孙子说:“是这样,那很好,多思考吧!这些问题我现在也弄不明白,你长大了,要是能弄明白可就太好了!”

在小诺尔曼周围的许多事物同样也激起他的好奇心,再加上他善于思考问题,总喜欢寻根究底,因此,他经常不时地向祖父和父亲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有些树长得直而且高,另一些树却长得弯而且粗呢?果树人们总是精心莳弄却还是有灾害,山林里的树没有人管,怎么总是长得又高又大呢?黄瓜每天都要浇水,它怎么不怕水涝呢?土豆种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雨水少也能长出大个的非常好的土豆来,这是为什么呢?那个叫着的雀儿是什么鸟?为什么蚂蚁会爬树?长在树上的那些木耳和蘑菇靠什么生长呢?它为什么会长得那样快?河边的水稗草经常泡在水里,它为什么不死去呢?而玉米和大豆泡了三五天就枯黄了呢……植物、动物、昆虫、鸟类、山林、河流,都引起了他的兴趣,它们都是小诺尔曼迫切希望了解的对象。

夏末,正是燕麦和小麦成熟的时候,麦田一片金黄。一天,小诺尔曼同父亲一起到地里去察看小麦的长势,察看麦穗成熟的程度,以决定在什么时候收割最适合。他们在麦田里走来走去,有时蹲下身来捏下麦穗,在手掌中揉搓一下,吹掉麦壳,把麦粒放在嘴里,咬一下,看它还有多少水分。转了一圈,诺尔曼发现父亲的眼睛里,充满了失望的神色。因为,有些田块的麦子长得很好,麦粒又圆又大,已经成熟了。而与它相邻的田块,麦子长得却很糟,有些叶子隐隐泛青,麦粒又小又瘪,水分也很大,恐怕再长半个月也不能成熟。两块地播的是同样的种子,施用同样的厩肥,一样地精心莳弄,土质看起来也是一样的油汪汪发黑,但结果却不一样,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现在,他们在自家农场见到的情况,以前在祖父的农场上也见到过,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小诺尔曼跑着去找祖父,拉着祖父到田里来,请祖父帮助查找原因。他多么希望富有经验的祖父能找到原因,在明年种植小麦时多加注意,改变今年的面貌啊!然而祖父也说不出究竟是怎么回事。

祖父说: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想过许多办法,但收效甚微。在田里焚烧灌木,以增加麦田的肥力,还是同样出现这种情况:即在这一处有效,而在另一处就不一定同样如此。施肥也是一样,并不是对所有的田块都有效果。祖父虽然说不太明白,但是凭着经验,还是有些自己没有把握的看法。祖父一向是这样认识的:因为这块土地连年种小麦,以致使土壤中某些东西特别缺乏,于是这块地只得改种燕麦和玉米。而采用与豆类作物轮种的耕作法,虽然能使土壤的肥力有所提高,产量也略有增加,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显然,这里还有更重要的问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

对于祖父的解释,父亲和小诺尔曼都认为是有道理的,但是却没有进一步弄清田地里失掉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而又应该怎样弥补呢?小诺尔曼向大家提出了这个令人感兴趣的然而在当时是使人迷惑不解的问题。当然,那时他是无法知道的,他所探索的事实上正是尚未被人们开拓的一个新的科学领域。直到过了相当一个时期之后,科学家才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这是由于连续多年种植单一作物,就把土壤中所含有的有机作物生长必需的重要物质——氮、钾、钙、磷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全都消耗尽了。而人们所施用的肥料,并不全部含有这些元素,它含有的元素碰到土壤极度缺乏这种元素的地块,就会有些效果,而另一些地块极度缺乏的元素在肥料里含量微少,则不会起什么作用。同样一块田地,它们含有的元素,它们失去的元素,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出现上述的情况,就是必然的。当时,小诺尔曼并不知道,在他脚下的土壤中所发生的现象,不是导致古代许多贫穷国家农业衰退的根本原因,但是,那时他只能提出疑问,却没有人能够予以解答。

后来,有一次,祖孙二人正在安安静静地坐在小河边垂钓,谁也没说话。突然,祖父打破沉寂对孙子说:“诺姆,你所考虑的那个问题,你要继续追问下去,有朝一日总会有人能解答你的问题的。”

小诺尔曼是个善于独立思考、坚韧不拔的孩子,他也富于青少年那种异想天开的本性。祖父要让他继续把麦田的事情追问下去,他真的动了脑筋,入迷地思索起来。无论是在田地里干活,还是吃饭的时候,那个问题始终在脑子里转。他精力非常集中,在他陷入沉思的时候,祖父和父亲叫他,有时他都听不到。叫了几声,当他听到的时候,总是抬起头来一愣,思绪才转过弯来,回答祖父和父亲的问话或按要求去做什么事。

小诺尔曼想:既然是土壤中失去了什么东西,那么能不能想办法让这些东西失去得慢一些呢?反过来说,能不能使这些东西更有效地用在生长麦穗上呢?每年收割的时候,他都看到大堆大堆的麦秸散在田里,然后烧掉,所余下的草灰又很少。那麦秸不能当做喂牲畜的饲料,用做做饭和取暖的烧柴,火力又不旺,一大把麦秸转眼就烧完了,和木柴相比真是差得远了。各家都不把它当烧柴,因为山林里的树枝、木柴多得很。这麦秸真是个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

他意识到,麦秸的生长同样要消耗土壤中的养分,而它又没有什么大用处,白白吸收了土壤中的养分。而没有麦秸和叶子,麦穗又无从长出来。这时,他就突发奇想,能不能让小麦的秸长得短一些、矮一些,而麦穗又长得大一些呢?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祖父,祖父笑了笑,现出无可奈何的神情,对他说:“孩子,小麦的生长是自然的,咱们没有任何办法让麦秸长得矮而少消耗养分,要它怎么长,人是无能为力的。这个想法是行不通的。”是的,这是一个品种改良的难题,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在当时还不曾有这种概念,这是要比研究土壤成分更加高深的课题。直到以后好多年才兴起了品种改良的研究,在当时只能是天方夜谭。但是,祖父对小诺尔曼敢于大胆思考,还是倍加鼓励和赞扬的。

天真的小诺尔曼还在不停地思索,天真的想法也一个接一个地从他那单纯的大脑中冒出来。人控制不了小麦怎么生长,但是人能在施肥上自作主张。长势不济的地块既然是缺少小麦生长所需要的东西,那就给它补充上。至于缺的是什么,虽然还不知道,但是可以试一试,多施点肥料,总不会有坏处。他看到了树和草,总是长得那么茂盛,难道它们年复一年地在一个地方生长,它们生长所需要的东西怎么会不缺乏呢?怎么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他常常独自走到林子里去,看到厚厚的落叶腐烂了,和泥土混在一起,脚踩上去软绵绵的,还有一些鸟粪散落在树根旁边。难道是这些东西补充了土壤里的养分吗?他又到河边去,看那一片片绿草,今年秋后枯黄了,倒下了,明年又要根部发起新芽,茁壮地从坚硬的土地上钻出来,长得还是那样有劲头。枯草的叶子也能使土地具有生长植物的作用吗?

于是,他就向祖父建议,麦收以后,是不是可以那样做,把长势好的地块上的麦秸都集中到长势不好的地块上,再加上它本身的麦秸,铺上一层,然后点火烧掉,让麦秸的灰均匀地留地里。还可以在秋后农活不太忙时,赶上马车,到林子里去收集落叶,也把落叶散在田地里烧掉,或者到河边割下枯草也放到田里去。家里养鸡的鸡粪,也把它积攒起来,虽然不是太多,撒在田地多少也许会有点用处。

虽然老人家认为不会有什么效果,但是他也要这样做,不扫孙子的兴,不打击孙子的积极性。这一年麦收后,他们真的这样做了。麦秸、树叶、柴草在那不景气的地块上堆了厚厚一层。诺尔曼最愿意点火了,他跑着跳着,这块一把火,那块一把火,熊熊的火焰在田地里燃烧起来,青灰色的烟雾,弥漫了田野,随风向山林飘去。诺尔曼的意见被祖父和父亲采纳了,一种胜利和感受成功的喜悦充满了他的心头,干得更欢了。这时,他就盼望着春天快些到来,快些播种,快些长出麦苗,他坚定地想象着明年麦苗长得一定会比今年好。

第二年,这块地的麦苗还真的有了一些起色,不再发黄,而是深绿色了,小诺尔曼这个高兴就不用说了。但是到了抽穗的时候,长势就不那么好了,虽然看起来比去年或许是好了一点,但是仍然显得有气无力,收效不是很大,和诺尔曼期望的相差甚远。祖父生怕刺激了孙子的自尊心,多次安慰他,对他说:“诺姆,我的好孙子,你的想法是对的,不是有了一点好转了吗?也可能是分量不足吧!这就很好了,这就是你思索的成效。孩子,继续思考吧,将来长大了你会解决这个问题的。挫折有时会使一个人获得更大的力量,坚持不懈的人才会有所成就,你明白吗?”小诺尔曼深深地点了点头,情绪有了好转。

诺尔曼开始意识到,这样随便地苦思冥想是不会有结果的。他又想起了祖父的指导:脑袋里要装满知识。种植小麦的知识是多么丰富啊!而自己知道的仅仅是现象。于是,他就向酷爱读书的父亲要有关农业方面的书籍。他的父亲认为,这才是正经路。因此,把他看过的有关植物栽培、蔬菜种植、防治病虫害的书籍给他看。在当时,这些书籍都是浅层次的,是一般的常识和经验的总结,而对于他所要弄懂的问题,却没有提到。父亲就对他说:“这些东西就是基础,将来你自己管理农场是用得着的,用心地读吧!”

诺尔曼的接受能力很强,加上他有在农田的实践和善于思考的能力,对于那些方面的知识,很快就理解了。这些书籍,无疑使他大大地增长了知识,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随着实践经验的逐渐积累和农业知识的逐渐增多,小诺尔曼的想象力更丰富了。他设想着,将来要帮助父亲扩大农场,开垦出更多的荒地。要种上80公顷小麦,让家里的收入更多。还要买更先进的机械,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特别是要使小麦的长势一年比一年好,而不是一年不如一年。他要有自己的麦田,他的麦田要比任何一家的长得都茁壮……

同类推荐
  •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有两句重要的格言: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是“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至今仍有重要警示意义。后一句做官必须坚持原则,不怕得罪皇帝和上级,不怕得“公罪”,但务求清白,决不能贪赃枉法之类。本传系统叙述范仲淹生平,赞扬其高尚人格,又细致分析《岳阳楼记》等文学成就,文字也较为生动。——文史专家王曾瑜作者在颇具把控力的激情叙述下,将范仲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精神境界给予真实深入的文学再现。为避免写成“资料开会”,作者追寻传主一生的踪迹,历9省市29地现场采访,力求穿越时空与传主进行心灵对话,独特感受与深切认知尽在字里行间。
  • 大医张褒佳行医之道

    大医张褒佳行医之道

    本文讲述了张褒佳一生的行医之道,为医学界付出了巨大贡献,直至去世。
  • 科比传

    科比传

    他是一个喜欢孤独并享受孤独的人;他是一个有些天真又有些高傲的人;他是一个不够完美却追求完美的人;他是一个喜欢朋友却不善于交际的人;他是一个在球场上无所不能的人;他是一个在生活中有些幼稚的人;他是一个视胜利堪比生命的铁汉;他是湖人队无法撼动的领袖;他是全美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就是科比·布莱恩特。
  • 一门忠烈——颜真卿

    一门忠烈——颜真卿

    本书记述了颜真卿忠君爱国、鞠躬尽瘁的一生。内容包括:琅邪望族、盛世危情、首举义旗、名将郭子仪、名将李光弼、刚正不阿、颜真卿的书法艺术等。
  • 名将粟裕珍闻录

    名将粟裕珍闻录

    《名将粟裕珍闻录》基本按照粟裕一生的时间顺序,重点选取粟裕一生中有关战争、政治活动和生平逸事等珍闻片段,采取流行的散文笔法,叙议结合,叙述了粟裕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和杰出贡献,生动地反映了粟裕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不事张扬、谦逊让人的人格魅力。全书以翔实丰富的原始电文、老部下回忆为依据,旁征博引同时代的将帅轨迹,如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刘伯承、叶剑英、林彪等国家与军队领导人的交往,解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还原了粟裕智勇深沉、在战争中游刃有余的“常胜将军”、“我军最优秀的将领”、“尽打神仙仗”的军事家、战略家的形象。
热门推荐
  • 怨苍生

    怨苍生

    为你得道,为你成魔,来生做个混世大魔头又如何?哪怕踏碎苍生,寻遍轮回,我也不想在失去你!
  • 女上司的修真保镖

    女上司的修真保镖

    兵王李安回归都市做保镖,只为完成寻找九品玄女的任务。冰冷女总裁、火辣女护士、清纯校花,统统前来验证。各路高手蜂拥而来,李安一一踩在脚下,且看一代兵王如何纵横花都,成就人生巅峰!
  • 生如青草

    生如青草

    当柳树从九十九台阶一阶一阶走下来的时候,这时的他,声音彻响天地间“凡胎到翻天,谁敢与我为敌。”
  • 我爱你,与你无关关

    我爱你,与你无关关

    在迷迷蒙蒙的爱中,想要知道驻留心底的那人
  • 估衣廊

    估衣廊

    一个不一样的轻玄幻的古风小说!风水师???!鬼谷…还是瞑地?两脉传人的爱恨情仇…
  • 花开满枝

    花开满枝

    “外遇”是出麻疹吗?当身为“白骨精”的方琳,正沉浸在幸福的家庭生活中,一次发生意外的出差,改变了她生活的轨迹。英俊潇洒的成功人士康志,闯进了她平静,美好幸福的生活。打破了她冷眼看世界的假象,揭开她埋藏在心灵深处,不为人知的秘密和痛苦。康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势入驻一个看似幸福的家庭。他将怎样掀起蒙在方琳头上神秘的面纱?又怎样驱动命运的战车,把方琳以及她的家人,朋友、同事陷入怎样的境地,我们将拭目以待
  • 重生之文坛搬运工

    重生之文坛搬运工

    扑街写手,资深宅男,重生到另一个平行空间的世界,开始了疯狂的搬运。“方导,您这次获得了泛太平洋最佳导演,有什么感想么?”“我觉得很惭愧,没有拍过果然先生创作的剧本,这个最佳导演分量不足啊。”“杰伦,这次加冕了亚洲天王的称号,感觉如何?”“没有果然先生为我创作的华夏风,我有什么资格被称为亚洲天王啊。”“郭寒,新书大卖,有什么感想吗?”“谢谢果然先生,今年没出新书。”若干年后,“果然先生,您被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编剧,词曲作者,请问,是什么样的灵感让您创作出如此多伟大的作品的?”“创作和灵感,不,对我来说,这些其实不重要,我不过是将原本就存在于我脑袋里的东西搬运出来罢了,我不是什么大师,确切的说,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搬运工而已。”微微一笑,果然极其谦逊的说道。
  • 暖妻缠身:公爵大人,请自重!

    暖妻缠身:公爵大人,请自重!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这个男人眼里,这不是真理,他奉行的是,救命之恩,唯有以身相许!“靳瀚浩,你变态、无赖,你不喜欢我!”床上,被折腾散架的女人张牙舞爪。男人嘴角邪魅一笑,俯下,手轻轻地抚摸着女人因为怒气而更加漂亮的猫眼,缠绵温柔道:“我怎么会不喜欢你呢?喜欢都想要把你当做收藏品。”
  • 美郎不要跑

    美郎不要跑

    虽然书名是花痴了点,但是我不是花痴噢,不信你看我家丫环对我的评价:“小姐,你不知道自从你那次纵身一跳以来,好多个小姐都学您一样故意摔倒在将军的马前呢,不过她们还是比不过小姐您的胆气,敢从二楼上跳下来!”“噗!”“咳……”我想说这是不可抗力,起码我没有像某人一样,站在楼下大喊“AH,我想你,我想你想得睡不着睡!”好吧,我承认,我是有点花痴,但也不是谁都可以的。那个谁,就你,长一脸祸水样,别老在我面前出现,你不是我的那盘菜。啊!将军、帅哥、美郎君你别……别跑啊!!!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8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8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