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80700000001

第1章 户籍和户口基本常识

户籍制度的历史沿革

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指通过各级国家机关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所以,历代王朝都沿袭着这一制度。

户籍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一是管理制度。户籍登记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

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稳定社会秩序,纷纷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即“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

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成熟,户籍登记制度也日趋完善,周知民数已成为立国之本。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规定男子不论成丁与否,一律登记年龄。

魏晋南北朝时期沿袭了秦汉时期的户籍登记制度,由于战争频繁,户口流徙严重,为了整理户籍,实行了多次“土断”,将北方侨居人口和浮浪人口,统一登入当地户籍,加强对他们的控制,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隋唐时期实行“输籍定样”制,规定:民始生为黄,4至15岁为小,男子16至20岁为中,21至59岁为丁,60岁为老。唐玄宗时改18至22岁为中,23岁为丁。国家每年一造计账,3年一造户籍。户籍簿一式3份,1份留县,1份送州,1份送户部。从家庭成员到奴婢、养子都登记在册。这种户籍格式,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宋元时期户口的编造时间间隔也是3年。“3年一大比,造户籍、上计账。每造凡3本,一留县,一送州府,一申省部。”宋代是编造五等丁户簿,重点是评估和确定户等。元代在村社还置有一种鼠尾簿,随时登记户口的变动。

明朝,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下诏,户部籍天下户口,并置户贴登记。清朝基本继承了明代的户口登记制度。最初是三年一编审,后来改为5年一编审。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取消5年一次的户口编审制度,代之以通过“岁计”了解各地户口增减情况。

民国时期先后出台了《户籍法》(1931年)和《户口普查法》(1947年),推行国民身份证制度(1946年),建立了各级户政机构。

民国时期,《户籍法》已经推行。1931年和1935年,国民党政府又颁布和修订《户籍法》及实施细则。1937年,颁布《保甲条例》,在全国统一建立保甲组织,实行“联保连坐”制。

政府通过户籍的整顿和严密的“什伍相保”“什伍连坐”制度强制百姓,力图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这种政策的确能收到一时之效。但它的成效是以百姓具备相对稳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前提的。一旦政府和官吏横征暴敛,或遇天灾人祸,任何禁令,都将成为一纸具文。

新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废止了旧的户口制度,制发了新的户口簿册,建立了新的户口登记制度。但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仍保留有大量传统户籍制度的内核。如户籍带有深深的身份烙印,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存在着等级差异性,享受的待遇明显不同;户籍被打上世袭的烙印,农村居民的子弟除考学等少数途径外,绝大部分都承袭父母的农村户籍;户籍管理带有很强的社会治安功能等。

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户籍制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我国应尽快变户口的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淡化户籍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实行用工制度与户籍制度弹性挂钩,加速实行证件化管理,用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控制手段调节人口迁移。

什么叫户籍

户籍是指登记居民用户的册籍。户籍管理是一个国家掌握社会人口基本状况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户政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可以使国家更好地了解人口的数量、结构、质量、增减、变动等状况,为国家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基本数据和客观依据。我国社会主义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是为准确统计人口资料、编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证明公民身份、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服务的。

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起源:从计划经济时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

农业户口:原靠自己生产口粮的农业人口。

非农业户口:原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

(1)“农户”和“非农户”以前是在吃商品粮上在区别,现在是没有了,或者说是区别几乎没有了。

(2)社会保险方面,这两者的区别也不大。总体只和一个城市的区别有关,在一个城市则没什么大区别。

(3)劳动就业方面,城镇也不是包工作的,但劳动再就业,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应该是比农村好点。农村如果有新技术示范区的,当然在这方面也会加大农民的技能培训的,但就是不像如城市方面系统。

总之,农户与非农户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商品粮的因素),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区别不是很大,也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区别了。

什么是集体户口

集体户口是指在一个单位或一定区域内,对没有产权房或其他符合要求投靠地点的人员的户口进行集中管理,拥有集体户口管理权的单位,是经公安局相关部门批准授权的。集体户口同样属于常住户口。

居民身份证都有哪些用途

(1)居民登记;

(2)户口登记;

(3)兵役登记;

(4)婚姻登记;

(5)入学、就业;

(6)办理公证事务;

(7)前往边境管理区;

(8)办理申请出境手续;

(9)参与诉讼活动;

(10)办理激动车、船驾驶证和行驶证,非机动车执照;(11)办理个体营业执照;(12)办理个人信贷事务;

(13)参加社会保险,领取社会救济;

(14)办理搭乘民航飞机手续;

(15)投宿旅店办理登记手续;

(16)提取汇款;

(17)寄卖商品;

(18)办理其他事务。

如何办理农转非

办理条件:(1)夫妻双方中必须一方为“非农业”户口,申请父母配偶及不满十八周岁子女转非的。

(2)生活无依靠,随近亲生活的;以及有特殊困难的。

(3)在城里经商并在城里购房居住的。

(4)专业技术人才及直系亲属。

所需证明材料:(1)申请人书面申请。

(2)申请人单位或居委会证明。

(3)拟转非人户籍证明。

(4)15~18周岁的子女需有在校生证明。

(5)城里经商的需有营业执照副本及房屋产权证复印件。

办理程序:(1)凭证明材料逐级上报分、市局审批。

(2)批准后凭准迁证迁户。

(3)办理落户三联单,到派出所落户。

如何办理户口迁移

我国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在常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公民常住地发生变化以后,应将户口迁移到现住地,即进行户口迁移。我国户口迁移政策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学生、军人及其家属等各类群体,而且由于落户地的不同,具体办理程序也略有差别。因此建议公民在办理有关户口迁移手续时,查询当地户口登记机关提供的有关信息。

我国公民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哪些手续

我国公民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应当到当地公安派出所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或者《常住人口登记表》,交验居民户口簿,并按照规定交纳证件工本费。

我国公民应何时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公民应当自年满16周岁之日起3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16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我国公民在什么情况下需补领居民身份证

公民遗失居民身份证时,应当立即向本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报告,并办理申报补领新证的有关手续。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可以申领临时身份证。

公民补领新证后找到原证的,应当将原证交给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

申请领取我国居民身份证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2条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9条规定: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迁入内地定居的,华侨回国定居的,以及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定居并被批准加入或者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办理常住户口登记时,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遇到哪些情形需要办理户口注销手续

对于公民死亡、服现役、定居国(境)外等情形的,应当办理注销户口手续。具体办理手续请查询当地户口登记机关提供的有关信息。

如何办理非迁非

办理条件:(1)外地无职业的非农业人口与本区非农业人口结婚后需迁入户口的。

(2)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的。

(3)身边无子女的老年人投靠成年子女的。

所需证明材料:(1)申请人书面申请。

(2)申请人单位或居委会证明。

(3)拟迁入人户籍证明。

(4)属婚入的同时出具结婚证及复印件。

(5)是育龄妇女的由迁出地计生办出具婚育证明,拟迁入地计生办出具纳入计生管理证明。

办理程序:申请人持证明材料提出申请,由派出所审核,上报分局、市局(指市外迁入)审批。

同类推荐
  • 村民自治与农村治安纠纷

    村民自治与农村治安纠纷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这给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亿万农民的伟大创举,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农村基层社会真正的、全面的直接民主实践,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官衔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官衔条例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犯罪构成与刑事处罚

    犯罪构成与刑事处罚

    本书围绕刑法总则关于犯罪构成与刑事处罚这两大主题,分为两编进行了宣讲。两编主要依照刑法总则条文顺序,区分专题作问答式宣讲。每个专题分为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法条指引四个部分。宣讲要点重在回答基本概念、内容和把握原则,再以典型案例作示范,之后以专家评析作进一步讲解和说明,最后附以刑法条文和相关司法解释文件。需要特别说明,法条指引部分主要为节录式引用,以节约篇幅。
  • 校园生活法律一本通

    校园生活法律一本通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看几岁的孩子便可预料20年后中国的情形。”鲁迅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的孩子,再过20多年已是壮年,为国家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将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几十年的命运和兴衰。为此,我国对青少年的保护和违法犯罪的预防是非常重视的,国家及时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为保护音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青少年朋友因为不懂法而受到伤害,特别是学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认识法律以期提高青少年朋友的法律意识,帮助青少年学法、守法和用法。
  • 行政执法手册

    行政执法手册

    本书分为总论、部门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法规三篇,共11章,按照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现行行政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江西省实际情况,总结了近年来依法行政、行政执法的实践经验,阐述剖析了依法行政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热门推荐
  • 和名家一起回眸蒙元雄略

    和名家一起回眸蒙元雄略

    本书讲述了蒙元王朝从崛起于蒙古草原到征战欧洲,驰骋天下,统一中华,再到落日丧钟,帝国覆灭,近百年来的历史史实。全书以宏大浩荡的气魄,充满激情的笔墨,刻画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历史人物,描绘了衣服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终点恋人

    终点恋人

    阴差阳错下,因为他的诚实致使她失恋又失业,本不该有交集的两条平行线慢慢开始了轨道重合……【每周四更新】
  • 鬼剃头:天师带我去盗墓2

    鬼剃头:天师带我去盗墓2

    百年前一夜过后石荒村遭遇鬼剃头,剃下去的只是头发,百年后乱坟岗用红布条悬挂在白桦林里的44具无头尸还有那扎在红土坟上的流血剪刀又一次掀开了鬼剃头诡异面纱。出娘胎就带着鬼掌的神秘男孩与鬼剃头的诅咒有什么关联?成吉思汗墓是否能成为揭开鬼剃头诅咒最后的悬念?民间有传:万马踏墓,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墓葬踩在地下至今他的墓葬成为世界末解之迷,美首富曾一度不惜重金来到蒙古寻找他的墓葬可离奇之事不断最终还是放弃了寻找,还有传成吉思汗的墓建在会移动的“灵山”之上,世人无处可寻,而风流退伍兵,盗墓世家的后裔王野,是否能击破成吉思汗最神秘古墓的一道又一道玄关,最后找到墓葬里面的黄金宝马,并且揭开一桩又一桩的末解之迷那?
  • 梦回上海滩

    梦回上海滩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有两座城市是世界的梦想舞台。其中一座是蓬勃发展的香港,而另外一座是朝气盎然的不夜城——上海滩。想要在上海滩混的有个人样,那就看你的拳头是不是够硬?你的胆子是不是够大?如果两样你都具备,恭喜啦。在上海滩可能会有你的一个位子。只能是可能。
  • 嫡女狂后

    嫡女狂后

    她本是跨国安保公司的年轻女总裁却在得到一件稀有的古董妆奁后穿越了,成为大盛朝武丞相秦徇的嫡长女秦听韵众所周知的傻女,且看她如何颠覆人生
  • 开往梅陇的地铁

    开往梅陇的地铁

    本书收录了韩昌盛的作品,包括《开往梅陇的地铁》、《每一片叶子都会跳舞》、《十六岁的盛宴》、《我的青春谁做主》等70部,主要以青春类、校园类小说为主。
  •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午朝仪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午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夏夜萤火虫

    夏夜萤火虫

    也许这个青春并不快乐,也许这个世界并不美好,但是只要你站在我身边,我就是最幸福的人。
  • 盛夏爱的光年

    盛夏爱的光年

    一群高三即将迎来高考的学生们正在努力复习,备战中考,然而就当一切很平静的时候,因为一位转校生的到来,改变了女主人公和她的朋友们的命运.....
  • 天乾地坤之问道

    天乾地坤之问道

    一款不流行的2D游戏,意外的与一名大学生的人生联系到了一起。看主角如何升级打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