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81800000015

第15章 三晋文化的核心精神

从文化学研究的方法论来说,探究文化精神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本文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和狭义的文化精神概念,所指三晋文化的核心精神是思想文化或观念形态领域中的精神内核,而不涉及制度、习俗、宗教、艺术等方面。由这个角度所窥见的文化精神与其他角度所见可能不完全一致,因而本文所论只是一得之见。

战国时期,韩、赵、魏三晋的思想文化领域异彩纷呈,在百家争鸣中占有重要地位。最近二十年间,不少学者对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及地域文化的特征作过研究,我以为,李元庆先生对三晋思想文化的论述比较符合历史实际,他概括的“法家文化是三晋思想文化的主体构成”,“名家和纵横家是三晋思想文化的两大侧翼”(李元庆《三晋古文化源流》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对三晋的学派及其定位把握得相当准确,故本文即以此说为基础,讨论三晋文化的精神内涵。既然是以法家为主体,名家、纵横家为两翼,就应该以法家联结名家、纵横家,把他们的思想统一于法家的基本精神。也就是说,法家、名家、纵横家的理论取向和实践取向各不相同,因而,这些学派之间的内在相通之处或者说它们的精神实质的一致性,就是三晋文化的核心精神。

法家与名家的内在相通之处,表现于两家学说中的理性精神。

法家的理性精神在于其依法治国的基本立场。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指出: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司马贞《索隐》云: “礼,亲亲父为首,尊尊君为首也。”(《史记 ·太史公自序》)法治与礼治截然不同。根据儒家的礼治,判别人的行为正确与否,合法性和正当性是第二位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关系的格局才是第一位的标准。如果合法性与正当性不能作为判别行为的第一准则,就会产生多重标准,从而不可避免地给社会生活带来混乱,所以,儒家礼治的合理性程度要低得多。与儒家不同,法家的法治是“一断于法”,只有一个标准,非常清楚明白,因而,其理性化程度就要高得多。

当然,儒家的礼治兼顾西周以来贵族统治的传统,兼顾每个人都有的家庭宗族网络,所以,贵族的体面、当事人的人情与社会正当性,在判别行为正确与否时都要考虑,这比较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具有高度的理性精神。司马谈指责法家“严而少恩”,即是指证法家脱离社会实际的方面。但是,单纯从学理上来讨论,双重的甚至多重的标准,无论如何也不如单一的标准在判别行为正当性时的理性化程度高。

法家的法治主张又特别强调成文法。韩非给“法”下的定义是: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二》)这样的法是客观性很强的准则,因而我们可以说,法家对成文法的重视是在治国原则上注重客观性,避免主观随意性。客观性标准虽然并不能保证绝对的社会公正,但比较人治的主观取向来说,显然有利于更多地实现社会公正。所以,法治的客观性与人治的主观性相比较,同样是理性精神的体现。

名家的理性精神,体现在其学说中,是充溢着的概念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式,它对思维本身所持的清醒态度是任何学派都无法比拟的。即使是其中诡辩的内容,它也是运用推理的方式加以证明,绝无神秘成分。鉴于名家学说的这种特点不易引证说明,这里引述上世纪 80年代学术界对赵人公孙龙辩学的一段评价: “公孙龙不满足于对事物的常识见解,要再作一番逻辑分析,以证明其有无真理性。感性经验只能了解现象,只有理性的头脑才能把握本质和规律。 ……从公孙龙哲学和辩学的批判精神和理性主义倾向来看,它是一种前进的向上的富有科学精神的学术,是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它在客观上适应了上升时期地主阶级开创新时代的需要,而与没落奴隶主阶级的蒙昧主义和开倒车的立场是格格不入的”(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 1983年)。名家同历史上阶级斗争的关系如何,仍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但是,说它与蒙昧主义格格不入、高扬理性的旗帜,则是毫无疑问的。应该说,名家的理性主义倾向比法家表现得更为鲜明。

法家与纵横家的一致之处,在于两家的功利主义倾向。法家学说的政治口号是富国强兵,为此,其立国之道只取“耕战 ”二途,置人民日常生活于度外。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东西,只要与耕战无关,便在取缔之列,而不管它们对人民的日常生活是否有影响。比如商鞅提出要取缔旅舍,让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都去种地。他说: “废逆旅,则奸伪、躁心、私交、疑农之民不行。逆旅之民无所于食,则必农。”(《商君书 ·呈令》)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内容,取缔旅舍给出行造成的困难显而易见,但是,为了把农民胶固在土地上,人们日常生活的必要设施也要取缔。这样的主意,只有功利性极强的法家人物才能想得出来。

另外,法家又提倡尊君卑臣,排除道德观念与信任关系,一味提倡以权术统御臣下,甚至认为,为了巩固君主的专制地位,可以不择手段。需要说明的是,法家极力论证巩固君主专制的必要,与其富国强兵的思想是一致的。事实上,只有二者互为依托,才可以建立霸业,称王天下。韩非子说: “能越力于地者富,能起力于敌者强,强不塞者王。故王道在所闻,在所塞。塞其奸者必王,故王术不恃外之不乱世,恃其不可乱也。”(《韩非子·心度》)能够建构稳定政治局面的“王术”,其中的关键就是权术,而权术在道义方面的不足挂齿,在功利方面的优越性,又是不言而喻的。

纵横家的功利主义倾向同样很明显,所谓“朝秦暮楚”,就是最好的概括。他们的功利目的是个人主义的取向,比法家又落下乘。他们可以不断变换所依附的政权,采用夸诞不实的说辞,只是要达到个人建功立业、攫取富贵的目的。《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之言:“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学知识是为了个人“取尊荣”,奔走列国,四处游说,同样是为了个人“尊荣”。《史记 ·张仪列传》载张仪请苏秦引见于赵王,苏秦对他说: “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张仪因此怒而入秦。假如他在赵国能得到富贵,自然就不会离去了。这些最为知名的纵横家,其政治追求的目标如此卑下,其他游谈之士更可想而知了。纵横家人物与法家人物都是政治活动家,功利主义倾向一致,只是法家功利主义更多地倾向于君主或国家,纵横家的功利主义则纯粹为了个人。

法家是在战国时期韩赵魏三晋发展出来的思想文化形态,与春秋之晋文化渊源最深。而名家是法家理性精神在学术理论方面发展的极端,纵横家是法家功利主义在实践方面发展的极端。

因此,三晋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理性精神与功利主义。

同类推荐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 姓名与人生

    姓名与人生

    怎样为个人、公司、产品、商标起名?名字并不像附号那么简单,起名字也不有随意为之。一个好名字有时能决定一个人、一个产品的命运。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真实的梦幻下

    真实的梦幻下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 后宫政治(下)

    后宫政治(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热门推荐
  • 高效能人士的九种办事方式

    高效能人士的九种办事方式

    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普通员工,无论你是机关领导还是一般职员,都渴望高效能的办事方式辅助你在事业上一帆风顺。本书从高效能人士成功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九种办事方式。告诉你“高效能”不再是一个美丽的梦想,“高效能人士”也并不具有特殊天赋。只要通过努力都能成为别人眼中的“高效能人士”。
  • 超能乱世

    超能乱世

    本书讲述了一个自幼孤苦无依的孤儿在经历了一段悲惨的遭遇之后,重新找回自信并开始探索这个世界的故事。文中的主人本性公天真无邪、淳朴善良,也正因如此,机缘不断。而且在他经历了一些奇怪的遭遇之后,竟然渐渐的开始一点点的解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同时也不断的开拓自己的视野,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超能高手,之后便知道了这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超能力。而在这些超能力的指引下,他竟是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并且和他的伙伴们一步步的去探索,最终发现这个世界原来的真面目以及今后的走向......
  • 天降神宠之炼狱

    天降神宠之炼狱

    纵她柔情似水,他也没有为她停留片刻。或许,他的使命就是任鲜血顺着剑刃缓缓流淌吧
  • 魔血紫妃

    魔血紫妃

    现在的女强人,身价百亿,却遭奸人毒害,穿越异世,为成为强者奋斗,为在异世生存,得到一条真理“人不犯我,家财万贯,人若犯我,屋顶漏洞。”。当神人,身边总要有小跟班,当他兴奋的说“老大。。。”那么便是他恶运的开端。
  • 创星决

    创星决

    凌源帝国,武道纵横,玄学昌盛,奇宗秘术各逞春秋。一个流落世途的卑微小厮,在机缘际会之下,一朝崛起,璀璨的星芒就令的无数天才竞折腰。任何的神功秘技,皆可信手拈来,巨擘麟妖,无不屈膝臣服。巅峰之路,唯有以杀证道······
  • 优秀教师心理素养修炼

    优秀教师心理素养修炼

    本书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线,以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需求为突破口,对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构建了教师心理素质的内容,并且对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要求。
  • 风过而月之无痕

    风过而月之无痕

    冷月,是的前世,是一个神偷,被自己最心爱的人所杀。不!她不甘心!她借尸还魂,可是面容丑陋,但所有人,除了他,都不知道,她是一个惊才绝艳的绝世天才。她在修炼之路上遇到了他。他,帅气的如同神诋一般。可是本身是一个绝世天才,却偏偏要去装一个需要她保护的废柴。
  • 我的皇后(上)

    我的皇后(上)

    当朝首辅的女儿凌苍苍嫁于皇帝萧焕成为皇后,却因女真族的叛乱而被掳成为叛军首领的宠姬。为了救凌,萧深入敌穴,最终与女真签订休战和约并救出凌。回到皇宫后,两人在暗流汹涌的政治斗争下情意日笃,生活暂时平静,但这一切又被打破……而凌最终决定独自离开京城,行走江湖。
  • 天符冥师

    天符冥师

    这条漫长未知的修仙路,是坎坷、是磨难、是欢乐,他皆视之如土。劈波乘浪,只为心中一愿;天道无情,那就人定胜天;世事无常,唯有心中明光......
  • 读懂朱自清

    读懂朱自清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