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2700000058

第58章 养在瓶子里的鹅——学会质疑,不要盲从

学会质疑,不要盲从 有一次,瑞恩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题目是这样设计的:“有一只鹅,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主人放到一个大肚长颈的瓶子中养着。鹅的身子窝在瓶子里,脖子刚好能伸到瓶口之外。每天主人都来喂这只鹅。鹅在瓶子里养尊处优,很快就长大了。当鹅的身子膨胀到不能由瓶口拿出来的时候,在既不损坏瓶子又不弄伤鹅的前提下,用什么样的办法可以把鹅与瓶子分开?”这时,有个学生说: “这个瓶子没有底儿,把鹅从里面抽出来就得了。”瑞恩老师说:“这个瓶子是有底儿的。”又有一个学生说: “这是一只充气的塑料鹅,放了58

气,就能拽出来了。”瑞恩老师说:“这不是一只充气的塑料鹅,而是一只真鹅,能吃能喝能叫唤的活生生的鹅。”接着,一个学生又说:“瓶口有机关吧?鹅的身子出来时瓶口就能被撑大。”瑞恩老师说:“瓶口绝对小于鹅的身子,并且,瓶口没有安装松紧带,不可以被撑大。”于是,学生们都缄口了。过了一会儿,瑞恩老师说:“你们有谁见过或听说过用这样的方式养鹅的呢?”于是,有的学生摇摇头,表示没有见过或听说过。其中,有个学生小声说:“是啊,好好的一只鹅,干吗把它塞进瓶子里去养呀?”

瑞恩老师说:“问得好!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虚假的,换句话说,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价值!因为虚假,所以没有价值,更不值得我们为之苦苦寻求答案。”

瑞恩老师看了一眼自己的学生们,接着,他解释说:“面对这样一个瓶子里养鹅的假问题,如果大家不去质疑问题本身,却只管闷着头去讨论‘解决方案’,这岂不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我之所以讲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大家:以后,我们一定要提防类似‘瓶子养鹅’这样毫无意义的问题,要大胆地质疑,清醒地反思,别让不是问题的问题羁绊住我们的手脚。”

哈佛IQ一点通

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题,是思考和探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往往很难有所成就。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思考,学会质疑,不要盲从,更不要习惯于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去想问题。

☆名师谈写作 ☆

同一个意思换个说法

→翻翻我们手边的大字典,就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化有多么深厚了。常见词汇运用频繁,往往缺乏新意;高级词汇词义深奥,但可以给文章带来与众不同的效果。因此,如果我们能准确地将常见的词汇替换为高级的词汇,一定可以增色我们的文章。例如本文中,“学生们都缄口了”代替了“学生们都沉默了”,“别让不是问题的问题羁绊住我们的手脚”代替了“别让不是问题的问题束缚住我们的手脚”等,都为文章增色不少。

同类推荐
  • 新课改·高一地理备课素材(上)

    新课改·高一地理备课素材(上)

    本书主要以力、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平衡、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等七个知识点为重点讲述内容。每一章都设置了知识连接、生活物理、史话拾遗、实验探究、前沿动态等版块。本书注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注重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教材——管理学

    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教材——管理学

    本书力求做到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简明性,清晰明了地说明管理问题。为了更好地学习本书知识,每章后边都配有案例及习题,以便于深入学习、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本书由张仁侠教授担任主编,宋克勤、肖霞、王敬、阎甜参加编写。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苦儿流浪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苦儿流浪记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归纳类推法训练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归纳类推法训练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组织心理与行为管理概论

    组织心理与行为管理概论

    以人为本,促进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是实现组织持续创新的关键。本书从人是管理的核心入手,紧紧围绕着工作环境中的员工,循序渐进地以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展开对人及人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剖析和探讨。本书根据心理学理论提供了实效性的训练,将工作情景中的管理者与员工的内隐心理与外显行为改善有机结合为一体,以创造创新型组织。本书的重要特色在于全面考虑组织中人的各类心理表现,既从管理学的视角来揭示心理预测行为,又从心理学的视角阐述人的心理微妙变化以及在组织和群体中的心理与个体心理表现的不同,是从管理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来阐述心理与行为的。
热门推荐
  • 困兽高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困兽高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作品讲述了三个摇滚青年组建乐队的故事。三人带着对一切“老炮”的不屑,奔走于北京各处的酒吧和演奏现场,期间出现了主人公心爱的女子谢蔷,由她引出的彼此之间不为人知的往事和三人对摇滚乐南辕北辙的理解,都让摇滚乐的终极意义和摇滚精神的定义显得扑朔迷离,青春的迷惘、乐队生活的狂躁混乱,作者以青春特有的迷惘姿态在不断寻找一个理想与现实、友谊与爱情中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作品用青春叙事探讨一个颇为深刻的话题——“摇滚是什么”?
  • 绝世狂枭

    绝世狂枭

    一个普通青年,出师后将会遇到什么事情呢?官二代......富二代...哼哼!!!!
  • 焚梵

    焚梵

    这部小说是我第一部小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一眼凡生

    一眼凡生

    一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阴谋中,她该怎么办。她也不知道!当一场场阴谋揭开,她恨,可是当她报完仇,她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心灵无法得到救赎,信仰被击碎。她已经不懂什么是笑!高楼上,女子的身影静静屹立,手上拿着一朵鲜红的花朵。那是传说中的彼岸花——地狱之花。女子慢慢的撕掉一片片花瓣,缓缓的送入口中,动作缓慢却没有丝毫停留。眼神空洞宛如被抽走了灵魂,直至整朵花被吃完突然,女子亦然从高楼纵身跳下,动作没有丝毫迟疑。空中,没人能看到,她的眼角渗出了一丝血水。没人看到,她唇边的那一抹笑……(本文纯属虚构)
  • 云烟泪

    云烟泪

    落魄书香世家小姐,接受着现代思潮的冲击。不堪忍受家人老旧思想,极其不能接受自己的人生由他人安排,因父亲为了钱财而将自己许配给素昧平生的富家子弟这一导火索,忍无可忍的她毅然决然离开这个给她所有的安乐窝。旅程艰辛,温润公子总能在最难的时候给予关怀如壁垒一般踏实。可是不能拥有他,不如没有遇见她。
  • 越种禁恋:吸血鬼的幸福

    越种禁恋:吸血鬼的幸福

    在吸血鬼家族中生活了十七年,偶然听到了自己身世的密码,自己竟是吸血鬼与人类的混种。哼,谁说吸血鬼与人类不能恋爱,本姑娘偏偏就要打破这吸血鬼的破禁忌。吸血鬼家族的长老们,你们睁大你们的狗眼看清楚了,爱情的力量可不是你们这些古板的吸血鬼能体验到的。
  • 英雄联盟之无尽杀戮

    英雄联盟之无尽杀戮

    在称王的道路上永远都不会缺少漫天血肉和遍地尸骨。世道沧桑,人生短暂,究竟要活过怎样的一种经历,才不会辜负九道轮回为人一世?是万人俯首的雄踞一方?是芸芸碌碌的整日奔波?还是乱草荒冢的无名骷髅?当一个灵魂挣脱凡尘浊世飞离肉身,在闭眼的一刻,会不会还有些许的不甘心?会不会还有些许不割舍?会不会因为当初步入人生的时候没有毅然选择那条甘愿付诸一切的道路并为之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地奔跑而后悔?选择往往大于努力,人生要么在要么这样要么那样的纠结中度过,要么在昏天暗地闷头硬闯的淋淋鲜血中爬行。。。。。。。。。。。。。要么遗臭万年,要么千古流芳!
  • TIMEZ之青春共舞

    TIMEZ之青春共舞

    在童年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事情。但我们再想起是,是否会怀念呢?此书是本人这个号的第二本小说,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