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2100000017

第17章 理解而非套用(针对公式)

一、理解而非套用,才能举一反三

随着年级的增高,我们学的知识也越来越复杂,要运用的公式也越来越多。

特别是数理化这样的科目,有面积公式、体积公式、函数公式、重力公式、化学方程式等等。这么多的公式,我们一提到就害怕。而且,有些公式很相似,不小心就会混淆;有些公式很复杂,老是记不全;有些公式条件多,容易出错……做题目时,特别是理科题一般都要运用到公式。公式用得是否得当影响到题目答案的正确与否。因此,我们把公式掌握好了,考试也就不担心了。

面对各种各样的公式,要记下已经很难,还要得学会灵活变通。有什么好办法能达到便于记忆又会灵活运用的效果吗?实际上,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就是:理解而非套用公式。

有些同学做题时,只是套用公式,不去感悟公式的内涵,导致了做题很机械,缺乏灵活性。由于自己没有理解公式,变通能力很差,当题目灵活性增强时,就会觉得题目很难,无法做出。

只有理解了公式,才能做到一通百通。因此,我们应该把书上的公式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深刻地理解公式的内涵,做到能为我所用。具体说来,也就是在学习公式的时候,我们可以多思考:这一公式是通过什么原理推出的?我自己能推导出来吗?它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呢?从它还能推出别的结论吗?等等。

在运用公式的时候,我们可以多想想:能否通过这道题推论出这个公式?还要注意什么条件?等等。

这些思考能帮助我们很好地领悟公式内涵,更能增强我们灵活运用的能力。

只要理解了公式,无论是灵活性强的题,还是综合性强的题,都用不着害怕了。

机械地套用公式就如同刻舟求剑。学会理解公式,把书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真地体会、感悟。只有正确地理解了公式,我们才能举一反三。

二、我们建议理解而非套用公式

公式学会了,才会运用。我们把理解公式分为两个过程:学习公式和运用公式。不同的过程有不同的重点。

1. 学习公式时这样理解

学习公式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过程,它会影响到我们对公式的运用。这一过程十分重要。在学习公式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公式从何而来

我们有些同学不注重例题,总觉得反正老师在课堂上已经讲了,再花时间就太浪费了,还不如多背几道公式。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最典型的题就是例题,我们的公式一般就是从教材的例题中推导出来的。要理解公式的内涵,首先必须弄懂例题。不仅是能听懂例题,还需要自己动手做一做题目,动手推推公式。多想想,如根据哪些条件能推导出这一公式?每一个条件都有什么样的作用?什么是公式最核心的内容?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公式。

问题二:死记硬背就行了吗?

学习公式的时候,不要只满足于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

有些同学觉得公式很难记,就背一些顺口溜便于记忆。这样的方法对初步学习很有效,但是会使我们长期停留于顺口溜这一水平上,而忽视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一要求,也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我们记住公式本身并不是目的,必须对公式消化吸收。而死记硬背的结果只是记住了公式,但没有理解和吸收公式。

理解了公式,才能把公式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只有成了自己的知识,才会灵活的运用。问题三:还要思考公式之间的联系吗?

公式是通过一定的逻辑规律推导而来的,逻辑之间相互联系,因此有些公式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思考能否通过一个公式或多个公式再推出其他的公式。

比如,通过a b,(a b)2 = a2 b2 2ab,(a b)3 =a2 3a2b 3ab2 b2这些公式,我们能找出它们的规律。按照结合次数和项数的规律就可以直接得出(a b)4的结果。

从这个公式推导出别的公式来,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公式的理解,还增强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

2. 运用公式时这样理解

运用公式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检验学习的程度,检测出是否正确地理解了公式。在运用公式时,我们来看看要注意的问题。

问题一:做题时直接套用公式吗?

我们很多同学做题时,一看完题目不经思考,就马上套用公式做题,求出它的结果。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

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先把题目认真地阅读一遍,一边读题一边分析,再仔细地思考怎样运用公式,应该用什么公式。

比如题目“一套课桌椅共53元,每张课桌比每把课椅贵17元,求课桌、课椅各多少元?”我们在读“一套课桌椅共53元”时,就应该想到“1张课桌的钱 1把课椅的钱=53”,当读到“每张课桌比每把课椅贵17元”就想到“如果每把课椅再贵17元,就与课桌的价钱一样了,因此,可以认为70元是2张课桌的价钱,除以2就得到1张课桌的价钱。即课桌的价钱为(53 17)/2=35(元)”,“如果每张课桌再便宜17元,那么每张课桌的价钱就与每把课椅的价钱一样了……”

经过这样一番思考后,我们再利用公式算出答案,才能是透彻地理解了公式的内涵。

问题二:运用公式需要条件吗?

运用公式时,我们要注意看清公式的附加条件,有些公式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运用的。

我们做题时,很少注意这些。一般是看完题目,觉得是用到某某公式,就直接套用了,很少仔细地琢磨。这样,往往忽视了公式的附加条件。

像浮力公式“F浮=G物”,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物体漂浮或悬浮。如果我们没有很好地理解公式的含义,在其他的条件下也使用了这个公式,那么这道题就会做错。

问题三:在忘记公式的情况下,如何做题?

有些同学如果在做题目时忘记了公式,这道题就做不出来了。因此,一提到公式就头疼,不知怎样才能记下这些复杂的公式。

理解了公式,才会更加深刻地记住公式,即使在遗忘公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己推导出来。公式是在一定的逻辑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我们只有掌握了它的逻辑推理,才能把公式推导出来。比如我们忘记了( a b ) 3 的运算公式了, 就需要自己把它推出来,(a b)3=(a b)2(a b)=(a2 b2 2a b)( a b ) = a 2 2a2b a b2 a2b 2a b2 b2=a2 3a2b 3ab2 b2这样的推导,不仅加深了记忆,还能对这一公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即使在我们不记得公式的情况下,也能做出题来。

评估与发展

表3-5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评估自己处于哪个级别。如果你想达到最优秀的级别,最好先找准自己现在的级别,与下一级别的要求仔细对照,结合上文的建议找到改进的方法,及早实施。

表3-5

自测对照描述及格 良好 优秀

·不满足于记忆公式,经常对公式进行思考,能够理解它的内涵

·基本上能从例题中推理出公式

·做题时,先分析题目的条件,后运用公式

·很少联系其他的公式来分析公式之间的联系

·自觉地对公式进行思考,比较快的理解它的内涵

·对公式十分的熟悉,能够很快地推导出公式

·努力弄清楚公式运用的范围,做题时,是分析题目后再运用公式

·有时会分析公式之间的联系,但主动性不强

·通过对公式认真地思考,能够迅速地理解它的内涵

·熟练地推导出公式,并能做到为我所用

·认真地分析题目中的每一个条件,根据实际的情况运用公式

·把各个公式联系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推出自己的公式

自我

评估

整改

计划

同类推荐
  • 谁把儿童当被告——去教育化的教育生活

    谁把儿童当被告——去教育化的教育生活

    早在18世纪,法国的哲人卢梭曾敏锐地指出:“我们不懂得儿童!”的确,历经几个世纪之后,卢梭的警告依然在耳边回响。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儿童的经历,却依然不能理解身下的儿童。虽然,儿童教育体系不断在健全当中,但又很难适应儿童健全的成长。或许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经验阐释,使我们应该回到教育原有的起点: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卢梭的教育问题在陶行知的论述中得到了很好的解答:生活的变化使我们自身的教育经验不足以懂得儿童,而懂得儿童的基础则首先要理解生活当中的变化。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天下为公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天下为公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利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蓓姬·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最终,他们走出了山洞,并告诉村里人在山洞里见到了杀人犯印江·乔,当村人在洞中找到印江·乔时,他已经死了。最后,汤姆和哈克贝利重返山洞,找到了一笔宝藏,成了这个村的英雄。
  • 高考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高考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高考作文题目越来越多变!内容越来越宽泛!怎么办?如何理清写作思路?如何把握得分要点?如何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读满分,学满分,得瀵分!本书汇聚最新五年、全国各省市、三百五十篇高考满分作文精心的分类,精到的解渎,精妙的点评,精彩的文句让你步步为营,一举功成!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热门推荐
  • 位面祸害者

    位面祸害者

    来看悲惨的少年如何走上强者之路,如何浪迹于各个位面,如何面对漂亮的美女,乖巧的侍女,可爱的萝莉。
  • 异世成佛

    异世成佛

    贫僧一不小心穿越了,一不小心成了佛,莲华耀世,佛剑斩魔,且瞧贫僧渡尽这异世百族,剑神武神给我护寺,神兽给守山,野蛮人给我撞钟,矮人给我劈柴,精灵给我扫院……一甩拂尘,贫僧开唱:斩我烦尘丝扬我莲华光照我佛前路耀我无上法传我醒世经今世无佛我自如来
  • exo之误爱

    exo之误爱

    哗哗~exo宿舍大门被打开,世勋匆忙的跑了进去,把宿舍找了遍,最后在桌子上看见了三封信,其中一封信上写着勋世勋的勋,世勋已经猜到了,打开信信中内容:世勋对不起,鹿哥不能陪你走下去了,对不起,是我不够坚强,选择放弃,选择离开你们,对不起世勋的眼泪落了下来,他最爱的两的大哥哥都走了,又有谁能够感受得到这种痛,之后伯贤他们走了进来,拿了剩下的那两封信一封是给suho的
  • 一枝格桑花

    一枝格桑花

    办公室里的尔虞我诈,爱情里的丢盔弃甲,面临事业、生活和爱情的抉择,一场意外失去生命唯一存在过的证据——记忆。面对“空白历史“的自我,一本神秘的日记的出现让生命开始出现轮转,事业和爱情被重新洗牌。一封神秘的信件到底出自谁给陶格寄去?当她决定去了解已不在人世的日记的主人时,梦境夹杂着更多的疑惑出现,甚至有时分辨不出自己和日记主人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生命洗尽铅华,生活和爱情也被重新定义。当在地下的阁楼出现一本几乎相同的日记时,一切的真相即将被解开。
  • 铁血警察

    铁血警察

    我可以装成混混,我可以装成流氓,我可以装成卧底。我就是为人民奉献的铁血警察。走不一样的道路,让别人说去吧!
  • 风雷振

    风雷振

    一场悔婚引起的江湖恩怨一张宝图引起了腥风血雨
  • 胭脂斩:奴妃很倾城

    胭脂斩:奴妃很倾城

    为你,绾发,为你,痴狂,为你,喝下你亲手熬煮的红花。那一刻,我心痛如绞,我问你,可曾爱我?你但笑不语,眼里只有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阿郎,我不想做你的奴。可是,我不做奴,我还有什么资格留在你身畔。阿郎,当我怀着他人的孩子,看着你与他人恩爱时,你可知道我心有多恨,此生与你相逢。
  • 重生之鬼眼神瞳

    重生之鬼眼神瞳

    前世,因她八字全阴且带阴阳眼,父母亲直接间接被她害死,从而含恨而终。重生回到命运的分叉口,苏琴再也不要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鬼怪尽出,费尽气力开启天眼,一步步缔造商业传奇。手刃前世仇人,令你一辈子在无间地狱不得翻身。不服?过来整到你服为止!想抢她的男人……那就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从此,商界有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从此,地府的鬼魂一个劲的往阳间跑。从此,桃花们的悲催的狗屎运开始了。
  • 大唐王爷

    大唐王爷

    不当红花,只当绿叶。严律己,不为名利,只为理想。不争霸,不谋权,守本分,宽待人。
  • 易烊千玺:初夏我们相遇

    易烊千玺:初夏我们相遇

    一段回忆,插着两个人的时光;一片花海,许下了一生的承诺;一句话,成了彼此最宝贵的对方;一个守护,却成了双方不可逃脱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