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1500000003

第3章 美国需要石油

南北战争引发了美国的改革开放,一方面在政治上统一了国家,另一方面形成了更大的市场,为美国工业成长奠定了基础。

钢铁、石油就是南北战争后迅速成长的重要行业,美国乃至世界商业史上的两位巨人,卡内基与洛克菲勒,分别诞生在这两个行业。非常值得回味的是,两大产业巨头居然在同一年成立了关键公司:1870年,卡内基创立了钢铁公司,洛克菲勒创立了石油公司。

当时,无论是照明,还是机器润滑,鲸鱼油都显得成本过于昂贵。除了价格昂贵之外,鲸鱼这一物种数量越来越少的忧虑也成了捕鲸业的达摩克斯之剑。

于是,寻找新的照明与润滑物,至少在美国,成了化学家、冒险家的寻觅物。

世界现代石油工业最早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村。一个叫乔治·比尔斯的人在1855年请美国耶鲁大学西利曼教授对石油进行了化学分析,得出了石油能够通过加热蒸馏分离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含有碳和氢的成分,其中一种就是高质量的用以发光照明的煤油。

1858年比尔斯请德雷克上校带人打井,1859年8月27日在钻至69英尺时,终于获得了石油。从此,利用钻井获取石油、利用蒸馏法炼制煤油的技术真正实现了工业化,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了。

石油的诞生,是老天送给人类的礼物,比起鲸鱼油来,它更便宜,更易存贮,更重要的是,它更能通过工业化批量生产。

谁来批量生产?

上帝选中了一个叫威廉·戴维森·洛克菲勒的青年人。

沿着石油的方向,这个年轻人走得太远了。当然,因为走得太远、太深,他把石油产业做成美国与世界第一大产业。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后来“腰斩”了他的企业,这个企业可能永远无敌,而且举世无敌。

这个年轻人一度控制了美国95%的石油产量与运量,美国政界与新闻界担心他过于垄断,送给了他一个“托拉斯魔王”的称号。于是,他得罪了整个世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10亿美元的富翁的同时,他也遭到了无休无止的讨伐。他的家人,他的企业,都在不理解与谩骂声中艰难度日。

直到他把从石油中赚的钱用于慈善事业近40年之后,世界才开始理解他、接纳他。

洛克菲勒,一个带着罪恶与圣洁双重身份的名字。奇怪的是,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异常民主的国家,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家族,已经走过150年,整整六代人,居然没有垮下来,这在认为“富不过三代”的中国人看来,着实不可思议。

为什么呢?

男孩洛克菲勒

1839年7月8日,在纽约州里奇福德镇的一个杂乱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个男婴。生活乱七八糟的父亲,约翰·D·洛克菲勒的

父亲威廉·洛克菲勒为这个男孩子取名约翰·戴维斯·洛克菲勒,家人习惯叫他约翰,而他享誉世界的名字则叫洛克菲勒。

在这个男婴出生前,同一个房间出生了两个女婴,其中一个是洛克菲勒的母亲阿莱扎·戴维斯·洛克菲勒所生,一个是家中的管家南希·布朗所生,这三个婴儿有一个共同的父亲: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俗称“比尔”或“魔鬼比尔”。

就是说,洛克菲勒的父亲在与洛克菲勒母亲之外,还与家里的另一个女人私通生了孩子,并且这种私通关系至少维持了5年。在洛克菲勒出生后不久,南希·布朗的第二个女儿也出生了。

第二个女儿出生后,或者是因为地位问题,或者是觉得比尔根本无法指望,南希经常与老比尔大吵大闹,后来干脆离开嫁人了。

南希可能不是聪明的女人,她一开始就走错了路,但她很快选择正式嫁人,说明她是个知错能改的女人。南希婚后又生了一堆孩子,但她与老比尔生的两个女儿,得到了继父的善待,比在洛克菲勒家过的日子要幸福得多。起码,比尔既没有与阿莱扎离婚的愿望,即使离婚,与南希结婚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因为十多年后,42岁的比尔私下里与17岁的玛格丽特结了婚,过起重婚者的生活。

南希走后,洛克菲勒的妈妈阿莱扎算是没了被篡位的威胁,但她的生活并没有好转。事实上,阿莱扎从一开始就没有怨恨过南希。这一方面缘于她坚定的宗教信仰,她不会怨恨任何人,也不应该怨恨任何人;另一方面,她的父亲一开始就反对她嫁给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老戴维森终生不相信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认为比尔接近阿莱扎就是要从自己这里圈钱,更不相信这个不靠谱的女婿能够给阿莱扎带来幸福,时间似乎越来越证明父亲的判断是对的。而这些,都让刚强的阿莱扎不能后悔。

当然,阿莱扎一直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会收收性子,尽到父亲应有的职责,否则她也不会在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动辄长时间外出后,自己料理家中的50英亩地。要知道,就算阿莱扎生长在农村,料理50英亩地也是个超负荷的工作。

对于女人,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确实是太有魅力了。刚一见面,高大英俊的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就俘虏了农家女阿莱扎的心。即使老比尔经常不在家,但只要一回来,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述各地见闻,幽默又风趣,加上每次回家时都准时到商店结清赊账款,阿莱扎还是对老比尔难以舍弃。当然,多少年之后,当阿莱扎知道老比尔与别人结婚后,她已经对丈夫没什么指望与依靠了。

有一个根本不靠谱的爸爸,对一个家庭来说,已经算是很不正常了,但放大到整个大家庭来说,似乎又不算什么。实际上,在洛克菲勒大家庭里,比尔还是不错的。洛克菲勒的爷爷、叔叔,几乎也都对少年洛克菲勒的成长起不到任何作用,酗酒、吸烟是这个家族的老传统。

贫穷,父亲经常不在,洛克菲勒依靠什么成长?

答案是母亲和信仰宗教。洛克菲勒的研究者发现,在浸信教派的教义中,随便就能找到许多能够揭示洛克菲勒的性格秘密的线索。他从小就不断受到各种清教格言警句的熏陶,并以此作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他的许多清教徒观念尽管在下一代人看来似乎已经过时,却恰恰是他少年时的宗教常识。

洛克菲勒在商业领域的丰功伟绩,与他童年时代所处的环境有直接关系。那是个宗教意识泛滥、教士满天下的时代,比尔这个浑球型的人物,也能背诵许多赞美诗,并且鼓励孩子去教堂礼拜,说明当时的社会宗教热情。有一回,比尔交给洛克菲勒5美元,要他从头到尾读一遍《圣经》。要知道,不要说小时候,就是20多岁的时候,5美元也是洛克菲勒心目中的大数目。

比尔可能是出于恶搞的一个行动,却在洛克菲勒意识中生了根:原来上帝和金钱是这样紧密联系到一起的。后来,洛克菲勒一直把赚钱与上帝联系到一起,认为是上帝通过自己的手,把财富分配给更需要的弱势群体,并不是他的随意之说。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对洛克菲勒信仰起表率作用的,是妈妈阿莱扎。每当心情不好时,阿莱扎总是用《圣经》来安慰自己。而看到妈妈读过《圣经》后精神焕发或者压力得到释放,童年的洛克菲勒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了《圣经》。

就这样,同样面对一本《圣经》,一个上帝,来自父母的启发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而这种极端现象,构成了洛克菲勒复杂而多变的性格。

一方面,宗教成了洛克菲勒首先改造与完善的渠道,一方面,宗教成了洛克菲勒保卫自我和建立强大自信的工具。洛克菲勒在石油帝国后期,确实认为自己是代表上帝挽救石油行业,如果任由石油业混乱下去,倒霉的则是整个产业以及产业链。而在这样强大的宗教信仰支配下,他又肆无忌惮地盘剥、利用不合作者。

说回洛克菲勒的父母。既然经常外出是比尔的常态,阿莱扎只好说动一位长老会邻居在星期天早上把她和孩子们顺路带到附近的浸信会教堂。当一家人挤坐在教堂的长椅上时,阿莱扎总是鼓励孩子们在奉献盘里放下几枚铜板。洛克菲勒后来把自己的慈善事业归功于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的影响。他很小就明白上帝希望信徒去挣钱,然后再把钱捐赠出去,这将是个永不停止的良性循环。

“我从一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干活攒钱,”洛克菲勒说,“光明磊落地挣钱,然后尽我所能地给予。这一向被我视为一种宗教义务。在我还是个孩子时,牧师就教我这样做了!”

属于新教的浸信会并不禁止信徒积累财富,却反对炫耀财富。这一信条在洛克菲勒的一生当中都具有重要影响,终其一生,洛克菲勒都在积累财富,几乎没有炫耀过财富。

任何事业要取得重要突破,除了时代机遇之外,标志性人物的推进非常关键。对于浸信教来说,乔治·怀特菲尔德就是标志性人物。

1639年,罗杰·威廉斯在罗德岛创建北美殖民地的第一个浸信会教堂。不过,在那之后100年,浸信教没有取得实质性发展,直到1739年前后开始的所谓“大觉醒”时期,随着魅力超凡的英国卫理公会传教士乔治·怀特菲尔德在北美殖民地的东海岸巡回传教,当地掀起一股日益高涨的宗教热情,这个教派才盛行起来。

让我们回忆一下壮观的场景吧。

荒郊野外,成群结队的人在痛哭流涕,为自己曾经的过错捶胸顿足、尖叫甚至晕倒。在这种极富感染力宗教仪式的感召下,很多人皈依了基督教,一些信仰不坚定的基督徒也坚定了开始有些脆弱的信仰。在这个时期,浸信会信徒的宗教情绪变得越来越狂热。他们主张信徒应当主动接受浸礼,公开承认自己的信仰。仅在新英格兰地区就涌现出一百多个浸信会教堂。浸信会的牧师可以由世俗人士担任,教徒聚会又是自发性质的,因此,这一教派十分适合在具有民主精神的北美殖民地人民当中传播。

就像电影《流血黑金》中的一样,浸信会牧师原先大多是平民百姓,所受教育甚少,因此聚会形式往往比较粗俗。但正是这些粗俗的人,却意志坚定,不取报酬。他们跋山涉水前往其他教派传教士不曾涉足的穷乡僻壤进行传教。他们反对教会的权威,拒绝接受上级主教或某种教会等级制度的管辖。到18世纪末,浸信会已经成为北美殖民地的一支重要的宗教力量。

从19世纪初到30年代末,“第二次大觉醒”把新英格兰地区和大西洋中部三个州的宗教狂热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宗教的复兴之火呈燎原之势,罗切斯特以及纽约州北部和俄亥俄州的许多地方都被称为“火区”。以查尔斯·格兰迪森·芬尼为代表的信仰复兴运动者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举行通宵达旦的祈祷会。在这些以情绪大爆发为特点的戏剧性场合里,主角是一些坐在“忧虑凳”上、顽固不化的“罪人”,村民在一旁敦促他们悔过自新。有罪者一旦悔悟,就会涕泪满面,跪地祈祷。传教士讲述希望与恐惧,把天堂的美景和地狱的烈火栩栩如生地展现给众人。

19世纪20年代末,罗切斯特的激进新教徒要求禁止吸烟、跳舞、玩牌、打台球和演戏,抵制在星期天营业的商店。洛克菲勒说:“在小时候或刚开始做生意的那段日子,我认识的那些浸信会信徒服从个人道德和教会训导,不光在公共场所不跳舞,在任何其他地方也不跳舞,甚至认为跳舞是不光彩的……剧院被视为堕落的根源,虔诚的教徒必须远离。”洛克菲勒从小就建立起一种牢固的意识:基督徒必须是一名能够抵御世俗诱惑的战士,永不违背教徒的行为准则。

除了恪守严苛的教规,浸信教徒还要坚持平等主义的思想。他们认为所有误入歧途的灵魂都能得到解救,并非只有一小部分上帝的选民才能得到救赎。这种注重自我完善的精神对19世纪的美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浸信会在是否允许奴隶主担任传教士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南方9个州的浸信会代表在1845年5月宣布自行组建南方浸信会大会。北方的浸信会教徒坚持认为,废除黑人奴隶制与反对教会等级制、提倡平民主义和清除社会罪恶运动在精神上是一致的。“第二次大觉醒”无疑把个人对基督教的皈依与社会改革联系到了一起,加强了人们对政治的参与。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人可以尽情享用魔鬼酿造的朗姆酒,可是新兴的新教教派主张大力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因而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促成全国性戒酒运动的兴起。

成长在这样的宗教背景下的洛克菲勒,自然成了浸信教徒。不过,与同时代的很多浸信教徒不同,洛克菲勒入教之后,终生恪守浸信教,既不饮酒,更不吸烟,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强大的宗教信仰,成了洛克菲勒最重要的信心支柱,他终生不忘慈善,退休以后更是把主要精力、财力倾注到慈善、公益事业上,浸信教的影响是第一位的。

同类推荐
  • 网上购物与开店

    网上购物与开店

    本书分为网上购物、网上开店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购物心经;淘宝正式开始;团购大揭秘;网上开店不可不知的常识;网络开店流程全攻略;网店后期营销策略。
  •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2版)》首次从一门学科的角度提出了个人管理学的概念和体系架构,阐述了个人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研究个人管理学的意义,全景式地考察、论述了与人相关的论题,包括人的属性、人与人生的定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基础、管理方法、学业管理、职业管理、婚恋与家庭管理、社会关系管理、健康管理和总体管理。个人管理学是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之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由此可以明了人生,合理地规划人生,系统地、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方方面面。《个人管理学(第2版)》对各类人员,特别是对职业人士和大学生、研究生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 国际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训

    国际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训

    本书第一版自出版以来,受到师生广泛好评,被许多学校选作教材。第2版延续了上一版的框架和特色,同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对案例、试题进行了更新。为满足高职高专学历教育的需求,本书结合全国国际商务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委会《外销员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写而成,书中联系国际营销的工作实践,有效地融“教、学、做”为一体,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成人院校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在职人员参加外销员职业资格考试时参考使用。
  • 领导素质与领导艺术

    领导素质与领导艺术

    本书介绍成功领导者必备的素质及领导艺术和如何运用领导才能进行管理。
  • 管理要懂点心理学

    管理要懂点心理学

    员工士气低落,消极怠工,团队一盘散沙;员工忠诚度低,跳槽频繁,人员流动率高;员工推诿扯皮,遇事逃避,不愿承担责任;几乎每个管理者每天都要为这些问题头疼,它们是如此常见,却又那么难以破解。市面上试图解答这些难题的作品屡见不鲜,但往往要么理论性太强,要么缺乏实用价值,有一点实用价值的又味同嚼蜡。著名心理咨询专家、管理培训专家雷明老师长期担任可口可乐、北京现代、中国农行总行等众多企事业单位的心理顾问,有着十分丰富的一线经验。本书正是雷明老师多年一线经验的总结,来自一线、用于一线,非常值得认真研读。本书延续了雷明老师一贯幽默、睿智、实用的授课风格,通过“看电影,学管理”
热门推荐
  • 逆者之道

    逆者之道

    命运给科纳的起点,甚至有几分不负责。失踪的父亲,去世的母亲,幼小的妹妹。走上了连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道路,偷盗为生。这天,他又有了一个目标可以给他一笔“收入”。但是这个目标却抓住了他。
  • HP先知血脉

    HP先知血脉

    如果哈利波特小时候遇到了一个狡诈如狐的朋友他还会是那个冲动不会思考的救世主吗?一个加入了神圣秩序团并且从小被当成圣骑士培养的救世主进入魔法界之后又会发生什么?究竟邓布利多是大爱无疆的最伟大法师还是白魔王?不一样的视角,带给你不一样的哈利波特。向经典致敬,向童年致敬。主角原创,非穿越,黑老邓不洗白蛇院时间线大致跟随原著,cp未定,有建议的朋友可以在书评留言,不喜欢的朋友请轻喷,谢谢大家
  • 我在我前生

    我在我前生

    她,一个精通所有的冷血女杀手,坠机失踪后,醒来发现自己在荷花池中,四面都是宫墙,一头红发的她如何在宫闱中生存,“多疑的皇帝如何能信任她,爱情来临,她才发现自己的路,有人在为自己一步一步精心布置……你!看看这是什么?”苏锦儿收起折扇,从袖口掏出一沓银票,随手抽了一张在老鸨的面前晃一晃。“这是……一千两……”老鸨眼睛睁得浑圆,欣喜若狂的接下银票,连连道歉;“哎呦,瞧我这狗眼,真实有眼不识泰山,公子您请进!您请进!”苏锦儿,你公然私逃出寺逛青楼,竟然还从皇宫顺走朕的钱!那是朕的银票!
  • 封神之龙圣传说

    封神之龙圣传说

    敖夜穿越了,到了封神时代,变身我们的小英雄哪……呃呃,不对,是变身被淘气熊娃打死的东海龙宫三太子敖丙。我去,李靖,你他娘的可要看好你们家熊孩子,不然我可就送他去见佛祖了。话说莲花化身和西方教好配的说。。。(敖夜:天道不公自救来充。)
  • 蓝梦

    蓝梦

    专业画家晓戈应日本友人之邀去东京举办个人画展,几经周折方成行,不料却在省城酿成一大绯闻,原本就与晓戈感情不合的妻子,女诗人关颖醋意大发,大闹省美协,而一直力主晓戈办画展的老同学叶卉也承爱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与此同时,叶卉与丈夫,省虹光房地产公司总经理赵楠也正逢感情危机,于是,他们一同卷入了生活的漩流里……小说将十几个人物融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商品大潮的社会大环境中,从不同的侧面提示了文艺界和商界精英人物在改革中燥动的心态和观念,展现了主人公叶卉和晓戈大学毕业后,走向生活的坎坷经历和在道德与人格上的苦苦追求。
  • 凤临天下:哥哥请再爱我

    凤临天下:哥哥请再爱我

    身为王府庶女,亲母早亡,深受皇恩的兄长对自己如同陌路,本以为终身都将困守在王府之内,成为推动王府更加辉煌的工具,却在接受名门教育时得知自己不同的身份。国家的沦陷,家族的覆灭,亲眼看着最后守护自己的人死亡,让她从此走上了复仇之路。集结同伴,身边却越来越多身份成谜的男子,最终国仇家恨,该怎样抉择?严羽墨:真希望你永远都只是个孩子!陆瑾坤:你是第一个连续打我两次的女人!蓝之白:我必须依附在别人的身上,才能找到我人生的意义!青翎:卦象说,你是我今生要为之付出生命的女人!
  • 飘过半个地球的追寻

    飘过半个地球的追寻

    《玩股堂:飘过半个地球的追寻》是作者根据自己从日本到美国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为半自传体小说。其内容富有浪漫的异国情调,讲述了真实感人的生活经历。同时,深刻发掘人性,让人感慨万千。同时又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深思。另外,结合小说本身的情节,理论和实际生活遥相呼映,让读者学习“心”的修行,从而改变命运,心想事成。
  • 陛下的酒徒美将军

    陛下的酒徒美将军

    熬陆惟一的女将军乃是最性烈的酒徒,劣闻盖过功绩,然,当战事乍起时——她说,她愿做帝皇手中的刀,手中的剑,只求太平盛世。那绝世尊贵之人执杯而饮,承诺一生,“一统熬陆之时,我就娶你为妻,好么?”硝烟茫茫,相思易碎,回眸刹那的灯火阑珊处是否仍有佳人?
  • 冉阳

    冉阳

    穿越到一个和地球差不多的地方还拥有如此尊贵的身份,既来之则安之,却要出车祸回去。
  • 影响你一生的名著——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侦探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名著——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侦探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