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16200000002

第2章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 .2.1 心理学的两大源头

科学心理学的起源有两个:一个是在哲学内的起源,具体说来就是哲学心理学思想尤其是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一个是在科学内的起源,具体说来就是生理学的前进尤其是实验生理学的作用。到了19世纪后期,这两个方面的起源在冯特(W .Wundt)那里得到了标志性的结合,便产生了实验心理学,从而心理科学走向了独立。

1.2.1.1 哲学心理学思想的酝酿

心理学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甚至更早的古希腊前哲学时期,那时人们通过神话对宇宙进行描述和解释。诗人荷马的神话枟伊利亚特枠和枟奥德赛枠中就包含了古希腊前哲学时期的常识心理学,例如武士经常不能控制他们心灵的不同部分,他们的理性也经常受到神的蒙蔽。我们从希腊文字里也能窥测到人类早期对心理学问题的探索,例如“灵魂”(psyche)这个词,指生命的气息,它在一个人死亡时离去,“心理学”这个词就是从这里演变来的。

古希腊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有关心理和心灵的常识,但是常识不具有自我表现性和自我改进性,于是就不能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动力。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的产生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真正的动力。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是古希腊在西方文化史上最富创造力的时期,许多西方的知识、智慧结晶于这个时期,几乎所有的近代概念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像泰勒斯、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一直是近代理智生活的组成部分。

真正触及心理学骨髓的哲学思想是近代哲学。近代哲学是指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各国的哲学,其中主要指法国17世纪的唯理论和英国17到18世纪的经验论。

唯理论(rationalism)的著名代表是17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自然科学家笛卡尔(R .Descartes)。笛卡尔提倡有条理的怀疑以及对理性的依赖,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尺度。在身心关系问题上,他认为灵魂与肉体有密切的关系,指出某些心理现象如感知觉、想象以及一些情绪活动都离不开身体的活动。但是笛卡尔把统一的心理现象分成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依赖于身体,另一方面是独立于身体组织之外的,这样他就陷入了二元论。笛卡尔关于身心关系的思考推动了动物和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这一点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有直接的影响,他对理性和天赋观念的重视也影响到现代心理学理论的发展。

经验主义(empiricism)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T . Hobbs)和洛克(J .Locke)。霍布斯被认为是经验主义的先驱,洛克则被认为是经验主义的奠基人。洛克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在他看来,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从后天经验中获得的。这就是著名的“白板说”。洛克将经验分为外部经验与内部经验,外部经验叫感觉,内部经验叫反省。洛克的思想也存在明显的矛盾,既有唯物主义的成分,又有唯心主义的影子。洛克注重外部经验,承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这是唯物的;承认反省和外部感觉一样,是观念的独立源泉,这一点又有明显的唯心主义的成分。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分裂为两个对立的方向。英国哲学家哈特莱(D .Hart‐ley)和法国哲学家康狄亚克(E .Condillac)发展了洛克思想中的唯物主义的部分,他们强调感觉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并认为其源泉是客观世界。英国哲学家贝克莱(G .Beackley)和休谟(D .Hume)则继承了洛克思想中的唯心主义的部分。贝克莱只承认感知经验的实在性,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存在即被感知”,在他看来,不仅观念是感觉的复合,就是物体也是感觉的复合,离开了感知经验,离开了感知的主体,物体及其种种属性也就不存在了。

英国的经验主义继续演变到18 世纪、19世纪形成了联想主义(association‐ism)的思潮,代表人物有詹姆士·穆勒(J .Mill)、约翰·穆勒(J .Mill)、培因(A . Bain)等,他们把联想的原则看成全部心理活动的解释原则,认为人的一切复杂观念是由简单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的。

哲学上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争论一直持续到现代,并且表现在现代心理学各种理论派别的斗争中。

1.2.1.2 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如果说近代哲学为现代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那么现代心理学的某些内容,尤其实验方法,则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

19世纪中叶,生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在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研究上,有了新的发现。例如,1811年,英国人贝尔(C 。Bell)和法国人马戎第(F 。M aaendie)首先发现了脊髓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差别。1840年,德国人雷蒙德(D 。Reymond)发现了神经冲动的电现象。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P 。Broca)确定了语言运动区的具体位置。1869 年英国神经学家杰克逊(H 。Jackson)提出了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界限:中央沟前负责运动,中央沟后负责感觉。与此同时,生理学所采用的许多科学方法也相继被运用到对个体行为的研究中。例如,德国学者赫姆霍兹(H 。Helmholtz,1850)用青蛙的运动神经测量了神经传导速度,为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中应用反应时的方法奠定了基础。德国学者费希纳(G 。Fechner,1860)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建立了心物之间的计量关系以及心理物理方法。德国学者韦伯(E 。Weber,1834)通过系统地变化刺激的强度来观察个体的反应,在感觉阈限的测量等方面为心理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这些研究工作和实验手段,对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2.2 心理学的成长(发展)历程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宣告了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界把开始系统的实验研究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因为科学特征中所强调的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三大标准,只有实验法才可能做到。冯特本人被誉为心理学之父,他的著作枟生理心理学原理枠被生理学和心理学两界推崇为不朽之作。

从1879年到现在,心理学的真正历史只有短暂的100余年,但由于它有着一个长久的过去,因此,人们往往倾向认为心理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虽然只有短暂的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在这百余年的短短历史中,它却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在100多年的历程中,整个心理学界出现了它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学术探讨的繁荣局面。在冯特建立其心理理论体系以后,又接二连三地相继出现或继承冯特的理论,或反对冯特的理论,或独树一帜、另辟他径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理学派多达几十个,而且这些学派分布广泛,遍布世界各国,真可谓学派林立、学说各异、百家争鸣、万帆争先。

在100多年的历程中,人类对心理现象探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众多学派中,有从内在的意识去研究的,有从外在的行为去研究的;有从静态去研究的,有从动态去研究的;还有从生物学、数理学、几何学、物理学、拓扑学、民族学、文化学等种种不同角度去研究的。所有的学派,包括相互承继的学派,在它们的心理研究对象、范围、性质、内容以及方法上都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这百余年心理学发展的速度以及研究成果,可以说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对心理研究成果的所有总和。

心理科学的这100多年的历史,主要集中体现在一些在世界范围内曾代表过一个时期的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倾向、曾对心理学本身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曾客观地左右过心理学历史的发展进程的心理学“大派”的形成发展上;心理科学100余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也主要反映在这些心理学“大派”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上。

第一学派———内容心理学派。内容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代表人物是冯特。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他将心理被分析到最后不能再分析的成分称为心理元素。他认为心理元素是心理构成的最小单位,而人的心理,是通过联想或统觉才把这些心理元素综合为人的直接经验的。因此,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分析心理的结构和内容,发现心理元素复合成复杂观念的内在原理与规律。为此,冯特的心理学体系被称为内容心理学。

冯特一生治学严谨,论述丰硕。1865年,冯特出版的枟人体生理学教本枠一书,曾得到与他同时代的恩格斯的肯定,此后,他接连出版了枟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枠、枟关于人类灵魂和动物灵魂的讲演录枠和枟生理心理学原理枠等著作。这些成果,初步奠定了他的理论体系,其中枟生理心理学原理枠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冯特的内容心理理论体系是庞大的,据他的女儿后来收集的书目看,冯特一生写了近500种著作,一个人每天若以60页的速度来阅读他的著作,要用整整两年半的时间。在这一点上,他甚至超过了后来几乎所有学派。

冯特的内容心理理论观点,后来被他的学生铁钦纳(E 。Titchener)带到美国,并于19世纪末在美国发展成了一个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与冯特观点相似但又有区别的较大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由于“内容”与“构造”两个学派的主体思想一致,故后人一般都倾向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的学派。该学派的理论兴盛了二三十年。

第二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华生(J 。Watson)和斯金纳(B 。Skinner)。这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不足而在美国进行的一场心理学革命。它一反传统心理学,而主张对人的意识进行研究的观点;主张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脑中的那种无形的像“鬼火”一样不可捉摸的东西———意识,而应去研究那种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即人的行为。他们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乎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其强度有大有小。他们认为,具体的行为反应取决于具体的刺激强度,因此,他们把“S—R”(刺激—反应)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而推知反应,反过来又可通过反应推知刺激,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体思想是对19世纪末美国的另一个土生土长的心理学派———詹姆士(W 。James)的机能主义学派的心理理论观点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到高峰,成为从20年代到50年代整整30年在美国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美国心理学史甚至世界心理学史上都绝无仅有的一大学派。

第三学派———格式塔学派。它于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M 。Werthimer)、考夫卡(K 。Koffka)和苛勒(W 。K迸hler)。这是在冯特的本国因反对冯特的理论观点而产生的一大学派。“格式塔”(Gestalt)这一古怪的名称,是对形状、完形、整体等意思的德文译音。

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觉的范围。格式塔心理学既反对冯特把心理现象分析为各个元素,也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与反应的“S—R”公式。他们认为,任何一个心理现象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整体具有特殊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具有具体的整体原则的结构。整体并不简单地等于各部分的和。他们有一句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比如,把许多单个的音符放在一起,从它们的组合中会出现新东西(一支乐曲),而这种新东西并不存在于任何个别的音符中;四根线段组成一个正方形,它就已是具有新的性质的新的形式,它的含义比四根线段本身的含义多得多。

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综合。这对心理学的研究是个较大的贡献。但其不足是,它们研究只局限于感知觉的领域;另外,它的一些原则究竟是否能适用于心理学的全面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这一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高峰。

第四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 。Freud)。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精神分析学派对传统的心理学课题,如意识、感知觉、注意等不感兴趣,它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关于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内心的生物方面的冲动、情欲等原始本能的东西,是人的个体复杂生存活动和传宗接代的种族生存的主导驱动力。弗洛伊德认为,外部的一些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的这种原始冲动的自由表现,所以,弗洛伊德进一步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潜意识(无意识)。意识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意识不到但却可以记忆的。无意识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无意识的东西并不会因压抑而消失,它还存在并伺机改头换面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在精神病治疗方面,不仅提供了一整套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当为现代医学心理学之先声;另外,精神分析理论还在艺术创造、教育及其他人文科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弗洛伊德学说的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它过分夸大了人的自然性而贬低了人的社会性;他的泛性论基本上是非科学的。后来,由弗洛伊德的一些学生又发展形成了新弗洛伊德主义,表现为不再那么强调人的本能作用,而开始重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社会因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百余年史中唯一一个经久不衰的心理学派,它的许多观点至今仍在心理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学派———皮亚杰学派。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瑞士,代表人物是皮亚杰(J 。Piaget)。该学派主要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智慧的结构和机能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这一学派认为,人类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主要是因为有机体内的同化和异化两种机能的协调,从而使得有机体与环境取得了平衡的结果。皮亚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这一理论主要从纵向来研究人的各种认知的起源以及不同层次的发展形式的规律。在皮亚杰学派以前的各个学派,都是停留在成人正常的意识或病态的意识以及行为的横断面的研究上,而从未从儿童到老年纵向地、全面地、发展地去考察、研究人类的智慧的发生、发展规律。因此,皮亚杰学说对心理的研究,不能不说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空前创举,它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认识论,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同时,它对其他一些学科如认识论、逻辑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它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活动重视不够,对环境,特别是对教育的作用估计偏低,对人类智慧的结构化有些牵强武断。

第六学派———认知心理学派。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一般认为,该学派的奠基者是美国的耐塞(U 。Neisser)和西蒙(H 。Simon)。认知心理学是在行为主义失败,而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以及计算机科学发展起来的条件下产生的。该学派反对行为主义,认为应承认人的主观东西———意识,人的行为主要决定于认识活动,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人的意识支配人的行为,强调人是进行信息加工的生命机体,人对外界的认知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的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就是要研究人类认识的信息加工过程,提供信息加工的模型。

认知心理学强调了意识(理性)在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人的主动性,重视了各心理过程的联系、制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认知心理学已表现出来的缺陷是忽视了人的客观现实生活条件和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而集中于人的主观经验世界。

在现代心理学的几大学派中,几乎每一学派都无不是直接或间接地在前一学派理论的基础上,经过批判、继承、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们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正是这些在心理学史中曾发挥较大影响的几大心理学派,上下关联,前后衔接,绵延百年,才构成了一部现代心理学的完整的百年史。

纵观心理学史,“心理学有一长期的过去,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 。Ebbinghaus)对此所作的概括,确实是恰如其分的。

同类推荐
  • 我最想学的销售心理学

    我最想学的销售心理学

    "本书巧妙地将心理学与推销学融为一体,并综合消费学、人际学、口才学等知识,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读心术、说服术、倾听术、掌控术、暗示术、攻心术、博弈术等各种销售中的心理策略和战术,并结合诸多生动活泼的营销案例和小故事加以说明,旨在帮助每一位推销员掌握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巧妙利用心理学的技巧在推销中百战百胜。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战争中强调心战为上,对于销售来说也莫不如此。先读顾客心,后学生意经。读懂了顾客的心理需求,天下就没有难做的生意。突破了顾客的心理防线,就能把任何东西卖给客户。"
  • 心桥

    心桥

    现在,有一种十分时尚的说法:“空间已不再是阻亘心灵的屏障,只有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只有时间的延滞!”的确,随着空间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地球村”已越来越小,全世界的融合与交流已成大势所趋。面对这种趋势,我们这些“村民”们当然更应敞开心扉,拥抱世界。
  •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此卷收录八篇论文,是弗洛伊德早期关于性本能论的主要专著。《性学三论》包括“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的变化”三部分。《儿童性理论》对儿童期的性表现及其与心理活动、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论述了现代社会的性道德与文化的关系。《爱情心理学》包括三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男人的性变态、“心理性阳痿”以及女性的“贞洁”。《论自恋:导论》探讨了自恋的起源、本质、形式、作用等。《本能及其变化》分析了本能所涵盖的内容以及描述的方法等。《压抑》探讨了压抑的本质、因果及其与神经症的关系。《力比多类型》将人分为性欲型、自恋型和强迫型等三种。
  • 从零开始读懂心理学

    从零开始读懂心理学

    《从零开始读懂心理学》采用心理学现象和心理学规律相对应方式,对生活中的心理学做了全面分析。洞察他人心理、认知自我和世界、看透行为背后的内心秘密,先从了解心理学规律开始。内容涵盖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交心理学、婚恋心理学、成功心理学、性格心理学等,深入浅出,分条缕析,让我们懂得运用心理学常识去指导生活。
  • 你其实不懂心理学

    你其实不懂心理学

    在这本书里,你能了解自己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你会跳出自己的身体看清自己的内心;你会发现生活和交际中那些小小的心理黑洞;你会明白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你会懂得为什么自己经常觉得不幸;你会了解为什么你会一不小心变得平庸……
热门推荐
  • 灵蚌

    灵蚌

    一个人,御风翱翔,驰骋宇宙之间!一把剑,剑锋所指,一切皆灰飞烟灭!一知己,情动天地!一红颜,三五好友,混迹江湖!
  • 血域琉璃

    血域琉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许小仙看着那逝去的,翻着滚滚浪花的天水,眼中尽是无尽沉思。----------------------------------------------------------------------------------平时的工作,几乎要从早忙到晚上睡觉,所以更新不定时,当然也不指望这个吃饭,如若觉得好那就收藏一下吧,打赏之类的虽说期望但也不奢望。如若,大家真的觉得文文写的不错,那么到时必定全身心的下来专职写作。
  • 谦谦曾羽,温良品玉

    谦谦曾羽,温良品玉

    女“警花”和明星的恋爱故事+侦探元素+冒险元素
  • 天帝独宠狂傲冥王妃

    天帝独宠狂傲冥王妃

    穿越重生,惊变丑八怪。“啊—我的脸—谁搞的,我要杀了他。”“主人爱脸如命,我自叹不如,不过,有办法恢复。”“真的吗?”某夕满脸亮晶晶。蜕变绝世容颜,惊艳现世。第一次见面...“扑通”他趴在地上,两眼泪汪汪“娘子~”而她“你谁啊”后来...“娘子~”他又一次扑向她,结果...“咚”被一脚踹开。于是...“父皇,请教我如何驯服你的儿媳。”他黑着脸将他父皇从寝宫中拎出来。新婚之夜...“娘子,我们洞房吧。”他缓步走向床榻。“我们不熟。”她巧笑倩兮,造就某男如狼似虎般扑向她,无奈,某妃只好妥协。婚后...“娘子~,我们来造包子吧。”“......”
  • 神秘青梅哪里来

    神秘青梅哪里来

    片段一“童童,我们长大了结婚好不好”??????????“什么是结婚啊”???????????“我也不知道,但我们结婚了就可以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过家家”片段二“童童,是你吗,是你回来找我来了吗”????????“你是谁啊,我们认识吗”?????????“对不起啊,我认错人了”片段三这时,洛克少爷来了,一拳打到洪辰脸上,洪辰怒斥,你特么谁·“我是谁?关你屁事,你凭什么对女朋友动手动脚”?“哦?原来是童童男朋友?巧了,我也是”?
  • 流落时空

    流落时空

    正处于花季年华的少女田心无意间闯入了一个破碎的世界,对于这个世界她充满好奇,可是要怎样回到原来原来那个世界呢?冒险旅途中,她遇到了不同处境的同学们,也遇到许多难题,她该如何应付?青春的花朵静待开放,情窦初开的年华经过岁月的洗练,她,是否还不忘那份初心?五年后,当她回首展望这个充满希望的世界,又是不一样的一道风景。
  • 穿越特种兵:本宫要当兵

    穿越特种兵:本宫要当兵

    一朝红颜一朝醉,千年只为千年恋。???一朝穿越,她成了人人喊打的小乞丐?!身为二十一世纪的特种兵,她怎会埋没自己的才能?????她是特种兵,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不过在这古代嘛,没关系,变个装束当将军!哈哈!????什么?被发现了女扮男装的事情?没关系,姐用美人计,轻轻松松俘获你的心。????什么?那个是王爷?那之前和姐拜堂的是谁?糟糕,赶紧跑!俗话说:“一入候门深似海”她可得躲到远远的。????哎哟,王爷相公,放过小女子吧。人家只是打酱油滴~
  •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爱情是贯穿始终的主旨,而至始至终推动它的,是一种对与生俱来的美好事物的祈盼或告白,如同《小王子》一样,充满爱和同情心,它能让人慢下来静静地看,用眼睛看,让身体放松,或干脆站起来哭一场。
  • 帝国主宰

    帝国主宰

    因祖传玉佩,意外获得一艘探测飞船,他的人生也
  • 巴黎的夕阳壹

    巴黎的夕阳壹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还原一个曾经属于你我的80后初中时代。普通人的不平凡生活,主角马旭东的初中生活本应是平静的,但是在开学第一天遇见的班长改变了他的生活,未来有太多的未知性,它属于马旭东,也属于所有的曾经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