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18200000013

第13章 天才的创造者

1727年,21岁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屡经旅途的漂泊,此时的他在费城谋到了一份重操旧业的差事,从事印刷业,老板就是本书前面曾经提到过的那个尖酸刻薄的名声并不怎么好的凯谋。

在他的印刷铺里,富兰克林既当工人又当师傅,为凯谋培养和训练新手。

当时的费城尚是英国的殖民地,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生产力也不甚发达,以致连印刷业正常需要的铅字都不能自己生产,而需要宗主国英国供应。

因此,凯谋印刷所的工作也常常在半途中停下来。作为印刷工人的富兰克林决心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以弥补印刷业的落后。他根据自己在英国伦敦看到过的浇铸铅字的技术,利用现有的原材料发明了一种铸模。他成功地利用打印机的字母,把铅铸成铸模,相当不错地满足了各种需要。甚至在必要时,他还能雕刻几块铜版,制造油墨,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这时的富兰克林还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印刷工,从某种程度上说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勤杂人员,但他不计较这些,依旧十分努力地去工作,全身心地完善自己的技术。

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凯谋承揽了印刷新泽西州纸币的任务,这对富兰克林来说是有了用武之地,因为在所有的工人当中只有他才懂得雕刻图版和使用各种字体。为此,富兰克林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成功地为凯谋设计了一部分铜版印刷机。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因为这在当时的美国是第一部完美的铜版印刷机!此外,他还在纸币上雕刻了一些精致的花纹和字码。承揽这项业务,使富兰克林提高了技术水准并有所发明。

谦逊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有所发现和发明的机会。这一点他保持了儿时的习惯,即使年纪大了也如此。在他脚踏实地、勤奋进取的一生中,发明可真是太多了,如富兰克林式火炉、自动烤肉机、避雷针、四方形路灯等等。

虽然他有这么多的发明和成就,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保持谦逊美德的人。他处处为人民着想,从不沽名钓誉,甚至连发明专利都不要,因为,他始终认为他的智慧来自人民,没有人民这块丰厚肥腴的土壤,自己将一事无成。所以他要将毕生的所得无私地奉献给这块养育自己的土地,奉献给自己为之生存的世界。他用实践履行着自己心中那并未公开的诺言,一步步坚实地去走自己那条充满光辉的人生之路。

1742年的冬天,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即使人们坐在吐着长长火舌的壁炉前,也会明显地感觉到屋里弥漫着一股逼人的寒气,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本杰明·富兰克林陷入了沉思之中,蓦然,他记起《鲍伊尔讲义》里的一段话:最惊人的发现,都是经过人们不断的仔细观察而来,而且不一定要用很精密的仪器去做实验,只要从一个配备齐全的厨房里,挑选一些适用的东西就行了。“既然这样,我为什么不能从中受到一些启示呢?”富兰克林自言自语道。

富兰克林继续出神地望着熊熊燃烧的炉火,低声地说道:“是呀,美洲的冬天确实很冷,尤其是今年。屋里尽管生起了炉火,可是那炉火只能叫坐在近处的人感觉到温暖,而坐得离壁炉稍微远一点就觉得很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富兰克林又往壁炉里送了几块木柴,然后坐下来接着思考。屋外凛冽的寒风呼啦啦肆虐地刮着,那声音听起来好像跟壁炉里噼噼啪啪正在冲向烟囱的火势一块唱着大合唱。风越刮越猛,而壁炉里的火也越烧越快,如果不及时添木柴,不一会儿,炉膛里就会只剩下一闪一闪的余烬。此时要是来一阵旋风,就会使烟囱弄得满屋子全是黑烟,把人直呛得又是咳嗽又是流眼泪的,那滋味可真是令人难以忍受。

“这壁炉太不实用了。”富兰克林想。“你别瞧这些木柴燃烧得很好,可它能给予人们的只不过是人心理上的温暖罢了,实际上它的热量百分之九十九都白白地从烟囱里跑掉了。如果人能把壁炉的炉膛拿出来,放在一个由金属制成的圆形或方形的箱子里,然后在前边开一个炉门,后边再安上排废气用的管子,以便利于空气的对流流通……这样的话,新鲜的空气就能帮助已经燃烧的燃料充分地燃烧,从而发出光和热……这些热量又通过炉壁以辐射的方式散发出来,从而使整个屋子里的温度升高。对,就这样做。”

于是,富兰克林就着手设计草图,寻找最佳的方式。他画了一张又一张,直到他认为合乎科学、切实可用为止。草图完成后,富兰克林把它交给了他一位从事铁匠工作的朋友勃兰·格雷斯。勃兰·格雷斯可真是一个手艺娴熟的铁匠,他仔细地按着富兰克林设计好的图样,很快就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只富兰克林式火炉。

新式的火炉经过实际运用表明,其取暖效果确实比传统的壁炉优越得多,与壁炉相比,它有以下两大优点:首先,新发明的火炉能散发出大量的热气,使整个屋子暖洋洋的,仿佛受到阳光照射一样,而不像壁炉那样,烤得人脸上灼热,而背后却冷得嗖嗖地冒凉风;其次,它能节省大量的燃料,这是因为燃烧着的炉火不像壁炉里的火那样直接奔向烟囱,而是通过直径不大的曲曲折折的烟筒子散逸到户外,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空气对流的速度,从而延缓了燃料的燃烧。

火炉试制成功以后,富兰克林在《宾夕法尼亚新闻》上登了一则广告,积极向广大居民推荐火炉。费城的总督汤姆斯对这项发明感到极为满意,他表示一定要为此授给富兰克林发明的专利权,他热情洋溢而又充满赞誉地对富兰克林说:“祝贺您的发明获得成功,富兰克林先生,您这一项伟大的发明使严寒失去了威力,以后我们再也不会为它的降临而犯愁了。我想这是一项属于您的发明,您应该为此申请专利,并且理应获得专利。”

“非常感谢您的好意,总督先生。”富兰克林谦逊地说,“不过我不需要专利权,我只不过是遵照鲍伊尔先生的教导,做了一次微不足道的物理实验罢了。”

“话是这么说,但您这次的确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实验,您为人民造了福,所以您应该拥有专利权,作为我们对您这项发明的诚挚酬谢。”汤姆斯诚恳地说。

“酬谢?不,总督先生,如果您原谅我直言不讳的话,那么,又应该有多少人受到我的酬谢呢?难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的别人的发明还少吗?正因为如此,总督先生,我觉得,我应该把我作出的这一项小小的发明慷慨无私地奉献给大家,作为我对享受别人发明的酬谢,您说对吗?”富兰克林婉言谢绝了汤姆斯总督建议他申请专利的建议,这一席话合情合理,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人们无不为他无私谦让的品德所深深地折服。

有了革新火炉的成功,富兰克林愈发对科学研究着了迷。

他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希望能从这些观察中得到一些改革和发明的思路。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其他科学家的著作,用知识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每当有了心得体会,他总是将其整理成文,然后在读书会上宣读出来,并在会员中间展开讨论。他从不把获得的知识据为私有,相反,他总是慷慨地把它传授给别人。

富兰克林待人诚恳而热情,每次家中来了客人,他总要盛情款待,以尽主人之谊。他的妻子则下厨房忙着烧菜做饭招待客人。

富兰克林的心里又琢磨开了:别瞧这小小的厨房,里边的活还真的很烦琐呢……妻子只有一双手,在厨房里又忙这又忙那,往往会顾此失彼,忙不过来。如果能有一架自动机械设备来代替人的劳动,那么妻子的劳动强度就一定会大大地减轻……

傍晚时分,富兰克林带着这个问题去街上散步,晚风轻柔地拂着他的长发,缓解了他一天的疲劳。走着走着,他的思路豁然开朗,思绪也随之清晰起来。原来,他猛然间想起了小时候在波士顿看到的磨房里的风车。

“哎呀,我差点忘了这风车,它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动力源吗?只要改装一下,准行!”一个主意迅速地掠过他的脑际。于是,富兰克林停止了散步,急匆匆地赶回家里,坐在书桌旁专心致志地设计起图样来。

过了几天,富兰克林搬来一架梯子,拿着铁锤和铁凿,在厨房的一侧墙上叮叮当当地凿了起来。

“你这是做什么呀?”他的妻子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惊奇地问道。

“没什么,只不过想给你添个帮手。”

“帮手?什么帮手?”妻子还是不解。

“别着急,过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富兰克林依然没有给妻子一个明确的答复。他是想要给妻子一个意外的惊喜!

不一会儿工夫,墙上就被凿穿了一个小洞,小洞外边,富兰克林安装了一架精巧的风车,风车的转轴从厨房里伸出来,轴上则挂着一条长长的传动带,直接连在下面烤肉架的把手上。风吹动了外面的风车,轴承上的传动带就带动烤肉架上的把手,于是烤肉架就自动均匀地转动起来了。

“过来瞧一瞧,亲爱的,这台自动装置怎么样,还能凑合着用吧?”富兰克林不无自豪地对妻子说。这时,他的妻子简直都看呆了,她欣喜地说:“亲爱的,你可真有办法,这东西不但可以省很多力气,还能节约不少时间呢!”

富兰克林在许多学科领域都有所建树,或许人们还不知道,即使在气象学方面他也颇有造诣!说起来也并非偶然,这都是和他从儿时养成的爱思考肯钻研的好习惯分不开的。1742年12月21日,天文学家们推算,当天晚上美洲东部可以看到月食。这对一般人来说,并不是一件什么新奇的事情,因为月食现象每年都会出现。但却引起了富兰克林的极大兴趣,他兴致勃勃地期待着这个夜晚的来临。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白天还好端端的天气,谁知道到晚上就变了脸色。晚上7点左右,竟刮起了猛烈的东北风,那风一阵紧似一阵,卷着乌云铺天盖地而来,霎时间就淹没了满天璀璨的星斗,把一个星光灿烂的夜空变成一团深邃莫测的黑暗,这样的天气就好像给富兰克林等待的心情浇了一盆冰冷的水,令他大失所望。由于当时的交通还不是很发达,所以波士顿的消息要传到费城需好几天的时间。这天,有邮车送来波士顿的报纸,报纸上的新闻详细报道了那天晚上出现月食的情况,也附带说了一下来自东北的风暴。富兰克林坐在餐桌前,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看报纸,当他看到这条消息时,不禁奇怪起来。

“这就奇怪了,同是在一个晚上,同样刮的是东北风,住在波士顿的人能看见月食的全过程,而我们怎么就不能呢?”富兰克林的疑团越来越大。“更何况波士顿位于费城的东北方,按道理风和云应该先出现在他们那儿,然后才是我们这儿。这问题太奇怪了,还真让人难以理解呢!”“费城和波士顿之间相距约520公里,难道说那天晚9点时,乌云都聚集在费城上空,而波士顿却万里无云……这太令人不可思议了!”这件事在富兰克林头脑里越来越有趣,他不相信会发生这样奇怪的事情,他决定要把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起码要看一看波士顿的报纸是否在撒谎。

于是,他便给住在波士顿的哥哥去信询问此事,但回信却否定了他的猜测,证实了报纸的说法千真万确,并且更为明确地提到那一天晚上的风暴是在11点以后才开始的。

为了将这件事弄个明白,他又开始了调查工作,他写信分别由费城寄出,寄给他那些居住在费城东北和西南各地的朋友。然后,他把朋友们的回信一一汇总加以参照和比较,结果事实还是正确的,不过从这些信里,他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那就是信里的情况表明,越是处在东北方向的地方,受到风暴侵袭的时间越迟。根据这些事实,聪明的富兰克林得出了一条风暴运行的规律,根据这条规律,他写了一个报告,递交给美洲自然哲学协会。

在这个报告里,他形象地列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风暴运行规律:

一、假如我们在一条河流的下游建了一个闸门,河流里的水就会在此聚积起来停止流动,但是如果我们把闸门打开,那么最先流动的是紧挨着闸门的水,然后才是后面的水,以此类推,最后流动的一定是最上游的水,换句话说,水是从闸门那儿开始流动的,然后才追溯到上游。

二、假定没燃起炉火的屋子里的空气是静止的,可是当炉子里生了火,烟囱里的空气就变得轻了,随灰尘一起飞出去,于是,离烟囱最近的空气立刻就会进入烟囱,填补散逸出去的那部分空缺,这样,其余的空气也会按着同样的次序不断地移动、上升,最后,就连距离烟囱最远的空气也加入了这一往复和循环。根据这两个例子,有理由推测和相信,来自东北方向的风暴先到达费城的原因也是这样的:假定墨西哥湾的气温很高,空气也因上升而变得稀薄,因此来自东北方向温度较低的空气便乘虚而入,长驱直下,而它原来所在的空间,则又被来自更东北方、温度更低的空气填充,空气就这样层层带动,风也就由西南而向东北延伸……如果这一推测成立的话,由于波士顿距费城又有一段距离,所以波士顿受到风暴侵袭的时间比费城推迟五六个小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富兰克林的报告受到了美洲自然哲学协会的高度重视,尽管他自己谦虚坦率地说自己的报告是根据推测而得来的。但事实说明,这种推测无疑是正确的,为了表示对他的嘉奖,那一年,富兰克林被协会评为最杰出的气象学家。

1748年,富兰克林已年届42岁,可是他仍然热心于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

那年,他的朋友柯灵逊从英国给他邮来一整套莱顿瓶的各种配件,与此同时,富兰克林还托一位名叫斯彭司的博士从苏格兰带回了同样的仪器,有了齐全的设备和装置,他终于可以得心应手地做实验了。他根据莱顿瓶的原理,成功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只蓄电池,也就是蓄电池的原始雏形。

它由11块普通玻璃组成,玻璃的两面贴上薄薄的铅片,玻璃与玻璃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左右。这些玻璃垂直地排列在丝质的绳子上,并且用粗铅丝做的钩子一边一个把它们钩住。这些玻璃的两个表面代表正负两极,而且把钩在正极一面的钩子用链子连接起来,负极一面也是这样,然后在链子的末端分别安上金属丝并接在电盘的两极上。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一台原始的蓄电池便做成了。

但在当时,包括富兰克林本人也不知道这玩意儿究竟对人类有什么用处,有谁会认识到这样的一份发明竟会对后来的工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简单地讲,在今天我们有谁会说汽车没有蓄电池会飞速前进呢!

就在他试制成功蓄电池的那一年,富兰克林通过实验和观察,对天空中的闪电和摩擦而产生的电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发现有以下共同之处:1.发光;2.光色相同,呈蓝色;3.光线曲折;4.运动迅速;5.可由金属传导;6.爆炸时发出响声;7.能在水和冰中存在;8.穿过物体时能把物体分裂;9.能杀伤生命;10.能熔化金属;11.能引燃易燃物质;12.具有硫黄般的臭味。除去这些外,他还发现电流容易被尖形的金属棒吸收。今天,我们仍能在他的实验记录中读到:“眼前我还无法证明天空中的闪电是否也有这种特性,不过它既然同摩擦而产生的电有了12点相同之处,看来这一种特性也不可能被排除。”

从这段话里,我们读到的不仅是简单的实验记录,而且还包含深刻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仅仅一个“不可能”一词就足以表明富兰克林是如何对实验充满信心和希望,而又不乏完备与周到。

1752年6月,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做了一次轰动世界的实验,从而验证了他思考已久的想法,并由此受到启迪,发明了避雷针。

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天空中悬着浮云,不一会儿,天边就升起厚厚的乌云,那成堆的乌云在狂风的驱动下,迅速地弥漫了整个天空,蓝蓝的闪电曲折地划破长空,顿时雷声四起,震耳欲聋。

富兰克林许久以来就盼望着这样的天气,因为只有这样的天气才能完成他的实验。他早已用丝绸代替纸张做了一只大风筝,风筝顶端缚上一根尖得像针似的金属线,作为吸引电的前沿导体,而风筝线的末梢则系了一条绝缘的绸子,供人握住,这样就不至于使人全身触电。他还在绸带和绳子的交接处挂上一把钥匙作为断路器。

室外的风怒吼着,大雨倾盆而下,富兰克林对这些却全然不顾,手拿着风筝一头扎进茫茫的雨帘里。

此时的雨依旧肆意地施展着淫威,蓝亮亮的闪电将乌云打出一个个缺口,银蛇似的在空中蜿蜒,风筝便在这样的天气里越升越高,爬到了云梢。突然一个闪电,富兰克林清清楚楚地看到附在绳子上的毛茸茸的纤维根根竖立,好像有什么吸引它们似的,他明白,这就是电。

富兰克林伸出一个手指,和风筝的绳子并行,但不碰绳子,沿绳子上下移动,那绳子上毛茸茸的纤维竟也随着他手指的移动作一上一下的摆动,就犹如我们用塑料梳子吸引自己的头发一样。富兰克林把手小心翼翼地伸到钥匙旁边。噼啪!一个火花从那里跳出来,打在他的手腕上,他感到一阵阵发麻。实验成功了。

回到家里,富兰克林把一根3米多长顶端尖细的铁棒固定在自家的烟囱上。铁棒的末梢拴上金属线一直引到屋中的一个金属水泵上,那水泵通向地下,凡金属线与屋子接触的地方,便用玻璃管套上以防电从中途跑掉,于是一个避雷针就这样被制成了。

实践证明,这东西还真管用,渐渐地,全费城的人不用广告宣传,就每家每户都安上了避雷针。新发明很快就从美洲推广开来,遍布世界各地,拯救人的性命,避免房屋遭到雷击的破坏。

同样,富兰克林又一次拒绝了政府授予他的发明专利权,又一次把幸福无私地奉献给人民。他认为,幸福不是凭空就会从天而降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和勤于思考,把有利于人类的东西点滴积累,一旦条件成熟,就会找到为人类谋求福利的光明大道。

富兰克林不等不靠,就这样以一种无私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之中,并为之奋斗,成为一名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制成避雷针,而且会想到用风筝做实验。富兰克林爽朗地笑着说道:“这很简单,小的时候还有人用风筝做过游泳加速器呢!”

同类推荐
  •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

    本书分“新生”、“起点”、“北京植物园”、“今是昨非”、“风波”、“走上工作岗位”、“重建家庭”等十个部分,叙述了溥仪的晚年。
  • 华人十大科学家:竺可桢

    华人十大科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竺可桢》由张清平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竺可桢》记述了竺可桢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悲壮刺客——荆轲

    悲壮刺客——荆轲

    《中国古代武将壮士:悲壮刺客荆轲》为丛书之一,写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刺客荆轲的传奇故事。他为了信念和承诺,视生命为浮尘,在刀光剑影中挥洒游侠义气,所体现的,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牺牲精神。
  • 宗庆后为什么能

    宗庆后为什么能

    平民出身,笑傲商海,草根首富源于厚积薄发;40才起步,60成首富,起得晚未必就赶不上集!究竟是什么让娃哈哈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宗庆后又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人瞩目的中国首富?让我们跟随本书来探究一下他的成功奥秘吧。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若华

    若华

    关于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青春。迷蒙的细雨,疏落的灯火,微茫的大地。音乐轻轻漾起,那难忘的日子,模糊而迷离,遥远又切近,似涟漪般,渐渐了无痕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秋之蝇

    秋之蝇

    生老病死,周而复始,因果循环,谁能看破。
  • 元帝开天

    元帝开天

    “开天计划”始于1999年,是一项国家秘密科研项目,其目的与M国的“星球移民”计划相似,不同的是“星球移民”的科研重点是星际传输,而“开天计划”则是开拓多维空间。朱振有幸加入了人类第一支异维度空间探索小队,却没想到进入了一个科学完全无法解释的世界,那里人命如草芥,那里“元力”才是主角……
  • 我心依然

    我心依然

    他总是那么冷淡高傲,对谁也彬彬有礼,对谁却也淡漠疏离。公司的女性无不羡慕她可以经常待在他的身边。而只有她知道,他对她这位公认的美女是如何得熟视无睹。有时候她自嘲地想,就是脱光了站在他面前,他一定也懒得抬头多看她一眼。他们都说他不是全然的无情,便是全然的痴情。她心里知道必定是后者,但是内心里却偏偏希冀是前者……
  • 逆天三小姐:倾城狂妃

    逆天三小姐:倾城狂妃

    阴差阳错,她意外穿越。草包?废材?说谁呢?当她变成她,翻手为云覆手雨,倾世容颜惊天下;当他遇见她,死死相缠不放手,穷追不舍真心鉴。可命运注定,天命难改,他们又要如何面对?天命又如何?造化又如何?终抵不过你倾城一笑,刹那芳华!纵使前路艰难,也要与你生生世世,携手天涯!
  • 断天之痕

    断天之痕

    一位有着身世之谜的少年踏上了一段追美修真寻找身世的路程,而且他所在的世界有各式各样的修真者国家界面!又有多少故事在等着他去续写呢!请关注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梦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梦

    他,普通的农村少年,因为优异的成绩在市重点中学读书,从小喜欢音乐,一首《记忆》,让无数的人知道了他的才华,为了梦想,他拼命的训练,不断地充实自己。对待友情,他用心交往,十七岁的雨季,他与他相识,为了梦想一起奋斗;他,阳光少年,自小就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为了梦想,一直在坚持,直到十七岁的那年,他的到来,开启了人生的光芒。两个原本无交集的少年,因为对音乐的追求走到了一起,一起走向广阔的舞台,又因种种原因,差点红极一时的组合就此解散……
  • tfboys殿下都爱我

    tfboys殿下都爱我

    梦雨萌原本是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人。因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的她转到了最好的高中。开学第一天用脏水泼了王俊凯一身。王俊凯会霸道的方式在对我。我没零食可以找王源了!我不会的题可以找千玺啊!
  • CEO家的俏奶妈

    CEO家的俏奶妈

    她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百货公司的柜台小姐。他是及地产、百货、金融于一体的台湾龙头企业的总裁少爷。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竟因为一次意外,一个孩子而有了交集……
  • 美女如云

    美女如云

    《美女如云》为中国当代作家韩小蕙的散文作品集,主要收录了《美女如云》、《做个平民有多难》、《把心留在泰宁》、《三清山神话》、《中华民族三章》、《冬雪雪冬读书暖》、《艺术赤子吴冠中》、《别一种悲壮》、《关于幽默》、《七八颗星天外》、《我心中最重的一块金牌》、《青春年代好读书》、《增城儿女绿和蓝》等作品。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