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19200000010

第10章 中学风潮

1907年的秋季,郭沫若升入了中学。中学位于嘉定城的正中。郭沫若是抱着新的希望跨进中学的。这所中学,从嘉定府所管辖的7个县招徕了四五百名学生,成为当时嘉定的最高学府、文化中心。遗憾的是,这里的教学条件并不比高等小学优越。虽然开设一些新科目,但教员都是一些子庸、外行之人,不能使学生对科学发生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个学校的校长是乐山县人,在湖南做过几任县官,对于办学的经验和知识完全没有。由这样的人去聘请教员,很难保证质量。况且他聘请教员的方法是各县摊派,一个县派一个教员,结果教员到校后,笑话百出。

张胡子是夹江人,因夹江县也要摊派人,就聘他去当监学。开学的时候,他登台演说,开口就是:“学问之道,得于师者半,得于友者半,得于己者半……”说得满堂的人都笑了起来,但他自己还很得意,后来学生们就称他为“三半先生”。这个绰号传到他耳里时,他还不服气地说:“一个柑桔不是有十好几瓣吗?”可见他的学问怎么样了。

在这个学校里,讲地理课的教员在课堂上公然讲起五行八卦的辨方正位来。地理教员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楚,他说日本在中国的南边,朝鲜在日本的东边。博物教员把章鱼的嘴当成肛门。这样的一些教员,怎么能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呢?

学生们对学校的课程十二分的不满意,又没有填补这种不满的课外研究,学生们在校内校外经常闹事,惹是生非。在这种状况下,郭沫若的心情焦躁到不能忍耐的地步了。结果是第一学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与同学打牌、喝酒和游荡上,成为全校号称“八大行星”的八个顽皮学生之一。由于这些行星的吸引,郭沫若逐渐认识了城内的一些游荡子弟。他们大多数是中上等人家的儿子,家里有钱,又不读书,只是追逐时好,穿流行的衣裳,日日打牌吃酒。他们有一个“转转会”,便是定一个日期轮流地请吃酒宴。整天过着这样的生活,其实他心里并不好受。

那时,留学热在蔓延。郭沫若对欧美产生了极大的憧憬。但是,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他大哥郭开文是早就出了东洋的,五哥在他入中学的时候也由武备学堂毕业派到东洋去实习了。郭沫若觉得到外边总是可以学到一些东西,尽管当时他对科学里的分科还不懂,那时也没有明确的志愿,不过到了外边,总比在“三半先生”的陶冶下要得到更多的知识。

郭沫若渴望飞往外部世界,但是父母怎么也不许可。父亲不知道学堂的情形,他以为学堂不会那样差。母亲则出于溺爱。母亲思念出洋的大哥、五哥,常常流泪,更不肯再放郭沫若出去了。

郭沫若痛恨这样的教育制度,他不甘心这样荒废下去,也不甘心这样堕落下去。

新学期开始后,郭沫若与那几个顽皮学生疏远了,他把兴趣转向于文学,因为学校里足以供学生聆教的也只有通文学的教员。中学堂的经学教员黄经华先生是乐山人,他很喜欢郭沫若,借了不少书给他看。他对黄经华先生讲的《春秋》很感兴趣。这使郭沫若在旧学方面又深了一步,同时也写了一些旧体诗,如《咏佛手柑》:

嫩黄阶畔一株斜,香微熏透碧纱。

掌是仙人承醴露,手经天女散琼葩。

摩肩隔石穿耆者,含笑拈华入梵家。

霜叶经秋颜更绿,岁寒松柏莫须夸。

这首《咏佛手柑》写于1908年秋,是在他患过伤寒之后,大病初愈时写的。其时正值佛手柑成熟季节,香透碧纱、令人心醉。再如《咏腊梅》诗:

疑是浮屠丈六身,风飘片片黄金鳞。

天香熏入游蜂梦,真蜡末同野马尘。

瘦削只缘冰镂骨,孤高宜借月传神。

羞从脂粉增颜色,磬口檀心自可人。

《咏腊梅》写于1909年冬寒假期,家中后园腊梅盛开,引发了他的诗兴。这两首诗分别通过对佛手柑和腊梅的咏赞,表现了郭沫若不畏霜寒的品格和高洁不群的精神,寄托了他美好的人生理想,在诗艺上也有所长进。

在此期间,他把很多时间用在阅读小说传奇方面。他以崇拜的心情读过章太炎的《国粹学报》,梁任公的《清议报》。他醉心地读过林琴南翻译的《迦茵小传》、《茶花女遗事》、《撒喀逊劫后英雄略》等。这些小说,对郭沫若起了勾魂摄魄的作用,尤其是英国作家司各特的《撒喀逊劫后英雄略》,更是紧紧地扣住了郭沫若的心弦。作品中主人公冒险的经历、曲折的爱情、神奇的侠盗生活、罗曼蒂克的情调,郭沫若自己好像也充当了书中的一个角色。郭沫若曾说过:“林译小说对于我后来的文学倾向上有决定的影响的,是他译成的《撒喀逊劫后英雄略》。”这些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读物,对少年郭沫若的思想、性格和志趣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时,他“景仰欧美,景仰日本,景仰京沪,景仰成都”,一颗少年的心受着四方的牵引,“没有一刻宁静过”。

正当郭沫若兴味盎然地在书海中畅游的时候,肠伤寒症突然袭击了他。

那是1908年的秋天,中学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中秋节过后没几天,郭沫若总是感到非常疲倦。头痛、下痢、咳嗽,时时流鼻血,食欲差不多完全消失了。郭沫若当时很悲观,好像自己的病非常严重,非死不可一样。经过一个星期,他的身体渐渐不能支持,只好请假回家。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休养,他才算死里逃生。不幸的是,其间由于得并发症中耳炎和脊椎骨疡,导致了他一辈子两耳重听和腰椎亏损。

大病初愈之后,郭沫若重回学堂。病痛的折磨使他身体大伤元气,然而他的精神依然保持着锐气。“大骂丁平子”一事,足以看出郭沫若的正义感和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精神。

事情是这样的。上中学的第二个学期,学校来了一个叫丁平子的监学。此人是一个日本留学生,专横跋扈,随意处置学生,学生们对他十分不满。夹江县一个很小的姓宿的学生,在吃中午饭的时候,因为自己桌上的辣子油吃光了,便把监学桌上的一碟辣子取过来。监学是一人一桌,一碟辣子吃不了。这个学生的行为竟引起了那位监学的拍案大怒,说姓宿的学生侮慢师长,当天下午学校竟给姓宿的学生挂了斥退牌(开除学籍)。这真是太专横了,于是激起了全校学生的公愤。当天下午,全校学生罢了课,并举出两位学生代表去和监学交涉。两位学生代表,一位姓易,一位姓周。学生代表到监学室里和监学交涉、辩论,全校学生围在窗外声援。

姓周的学生代表说:“我们是全校学生的代表,先生,你们且听我们说,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丁平子高叫着:“然而监学有目,谁能令其不视?监学有耳,谁能令其不听?监学有舌,谁能令其不说?”

这时,姓易的学生再也忍不住气愤了,便怒向监学丁平子道:“丁先生,你的肝火太旺了!”

丁平子拍案吼道:“什么?什么叫肝火旺?你真胡闹!你侮慢师长!斥退!斥退!”丁平子不由分说把两个学生代表推出了监学室。不到十分钟,监学室的窗上又挂出了一道斥退牌。丁平子以周、易二人煽动学生罢课、侮慢师长为罪名,给以斥退。

学生们对此极为不满,又罢课了两天。后来监学用种种手段把学生们的斗争压了下去。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就好像囚徒一样,胸中充满了愤懑。学生们的感情无处发泄,他们惟一能够自由发泄感情的地方,就是吸烟室和厕所的墙壁。不知是谁在吸烟室的墙壁上用粉笔写了“丁平子不通”五个字,这下子可把骄气横溢的监学丁平子气坏了。

丁平子为此把全校学生都召集到大礼堂,把全校的教职员也都请来了。他首先宣布在吸烟室墙壁上看到了“丁平子不通”五个字,然后咬文嚼字地发表了一通自我吹嘘式的讲演,最后居然当众辞职,并说,限三日之内,把那写字的人寻出来给以处分,如若不然,他便永不回校。

找了三天,竟说找到了写字的人。与丁平子同乡的学生说亲眼看见是乐山县的学生刘祖尧写的。刘祖尧本人坚决否认,而笔迹又确不像他的。虽然如此,学堂的办事人却高兴万分,当晚就把刘祖尧斥退了。而丁平子,则像凯旋的将军一样,从旅馆又搬回了学校。

刘祖尧不仅是郭沫若的同乡,而且还是他小时候换过贴的朋友,就以这样莫须有的“文字狱”而被赶出了学校。在郭沫若和同学们的心中,对丁平子的专横,对学校的高压手段,愤怒到了极点,但谁也没有办法救助自己的朋友和同学。

学堂是监学的江山,学生是办事人的奴隶,他们也太专横了!

像这样由于莫须有的“文字狱”就牺牲了一位好朋友、好同学,这怎么能叫郭沫若等人心服呢?因此,学生们对丁平子的怨恨是与时俱增的。

转瞬到了暑假,考试完毕。一天晚上,郭沫若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出去喝酒。大家回忆起好友刘祖尧被斥退之事,又激起了对丁平子的无限仇恨。郭沫若已有几分醉意,同学们把他送回寝室。有一位同学和他谈起刘祖尧的事,使一年来郁积在他心中的悲愤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于是,郭沫若不顾一切,公然在寝室里大骂丁平子,窗外围来了很多同学,一会儿丁平子也跑来了。郭沫若越骂越有劲,骂丁平子是专制魔王,骂他虚骄,骂他没有学问,骂他什么也不通,差不多骂了两个小时。丁平子在外面气得发疯,便和郭沫若对骂。最后,丁平子威胁校长必须斥退郭沫若。由于黄经华等一部分教员的反对和学生的反对,郭沫若没有马上被斥退。

丁先生没能把郭沫若斥退,第二天就回荣县去了,郭沫若也回故乡去了。斥退的问题成了悬案。校长的意思是只要丁先生不说话,他是可以不斥退郭沫若的。

暑假,郭沫若回到家,说起学校的事情,心情自然不愉快。但父亲好像没有前次在小学开除郭沫若那样担心了。那时三哥在铁路路股作调查委员,由省城派到荣县去。丁先生家在荣县,父亲让三哥和丁先生私下交涉,只要学校不开除,把郭沫若送到成都去学也可以,请丁先生不要追究。但三哥还没有到荣县,丁先生已经得了急症死了。

丁先生一死,郭沫若的悬案便自然消除。暑假过去,郭沫若又回到学堂,同学们自然十分高兴。

1909年中秋节后,郭沫若与同学去萧公庙看戏,获悉有同学和营防军发生冲突打了起来,不少学生被打成重伤。打架时,郭沫若并没在场。郭沫若激于义愤,以学生代表身份提出条件,要求校方出面交涉,找营防军论理。谁知校方不但不支持学生,反而派人登门向营防军肇事者赔罪。校方媚强欺弱的恶劣行径,惹得校外风潮陡然转为校内风潮,学生们罢课抗议。学校当局采取了高压手段,一次就挂牌斥退了包括郭沫若在内的8名学生。然而,被斥退并没有使郭沫若屈服,正如他所说:“斥退!这是最严重的刑罚!在当时就好像由秀才变成白丁一样”,“自从遭了一次斥退之后,我的性情愈见有意识地反抗向不良的一方面发展……‘我纵横是破了脸的,管他妈的!’这样的想念怎么也离不开我的心坎”。腐败的教育制度和黑暗的学政不但没有把他压垮,反而倒成了培养他反抗性格的温床。

不过事情真是凑巧,就在学校挂了斥退牌的那天中午,四川提学使委任的嘉定中学监督严先生到任了。

新监督严先生是个老举人,他怎样受了提学使的委任,那提学使又怎样撤换了旧监督,这些内情郭沫若当然无从知晓。新监督严先生的到来,对于旧的办事人是个打击,就好像替学生报了仇,因此,学生们非常欢迎严先生。当天下午,学生就派了代表去见严先生,请他立刻主事,撤换一切压制学生的旧的教职员,要他把斥退了的8个学生召回,取消斥退牌,严先生都一一答应了。

在学生们的要求下,严先生同意取消对郭沫若等人的斥退。严先生叫人检查案卷,才发现一个绝望的事实,原来校方在斥退8名学生的时候,就立即将此事禀报上去,通饬全省。在当时,斥退了学生,挂了斥退牌,还要下通饬,对于被斥退者是一个绝望的打击,因为学生从此便不能用自己的本名,甚至从此不能在本省读书了。对此,严先生也没有办法了。校方的手段真是毒辣,通饬全省的做法不仅断送了好几位学生的前途,甚至还断送了一位同学的性命。在学生们和营防军发生冲突的时候,一个洪雅县的学生无辜受了重伤,当场吐血。校方竟以此为在场闹事的证据,把他斥退了。遭斥退并通饬全省的消息传到这个同学的耳朵里后,他彻底绝望,内伤大裂,大口吐血,第二天就死了。

对于这次被开除,郭沫若一点儿也不懊恼,因为这正可以促使他下决心离开乐山。往哪儿去呢?去欧美,去日本,去北京,去上海,至少可以去成都。他越想越高兴,觉得这次被斥退,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幸运”。

在乐山读书这4年,使郭沫若最倾心的文学家有庄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和苏轼。对郭沫若影响最深远的,是苏轼。在学校开设的“乡土志”课程中,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苏轼其人其诗。郭沫若认为苏轼是家乡诗人(苏轼家乡眉山与乐山毗邻),况且苏轼曾在此读书吟诗,因此郭沫若从小就对苏轼产生一种亲切的乡谊之情,而苏轼作品的风格也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郭沫若离乡之后,曾多次追忆及此。他后来在《詹耳行》一诗中写有一段他与“东坡老人”的对话:

下车举手向坡老,东坡先生尔可好。

我生西蜀峨眉郊,与尔同窗分晚早。

凌云山上读书寮,尔曾读书声甚高。

在郭沫若的想象中,他们二人成了同窗读书的密友,甚至把苏东坡读书时声音很高的情形都写出来了,可见他对苏东坡的感情是多么真切和亲密。他曾把自己青少年时代对苏轼的神往十分感人地记述下来:“向青衣江北岸的凌云寺和乌尤山去游览,远望磅礴连绵的峨眉山,近接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在那澄清的空气中会使人有追步苏东坡之感。”如果我们细读一下郭沫若的作品,就会发现这“追步苏东坡”的话确是实在可信的。这种思绪,可以从他少年时代的一些诗中看出来。1907年暑假后,他从沙湾乘舟再去乐山升人中学,沿途饱览山光水色,情不自禁赋得《夜泊嘉州》一首:

乘风剪浪下嘉州,暮鼓声声出雉楼。

隐约云痕峨岭暗,深沉天影沫江流。

两三渔火疑星落,千百帆樯戴月收。

借此扁舟宜载酒,明朝当作凌云游。

全诗用苏轼《送张嘉州》为典,借东坡凌云载酒读书的故事,抒发了他追步苏东坡且要在新学年苦读的决心和意向。

这种情感和思绪,对郭沫若后来的诗风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在后面还将谈到。

在郭沫若早期所受的文化熏陶方面,我们注意到,作为当代一名书法家,郭沫若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书法教育。他少年时代的书法学习,对他日后书法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关系。经查阅有关材料,我们发现对郭沫若书法影响最大的是“苏字”,即苏东坡的字。他的大哥郭开文有不少苏字贴,写的一手苏字,这使郭沫若与苏字接近起来。因此,他很小就习苏字。

苏字在宋代当时就已经很有名,人称苏、黄、米、蔡为宋代书法四大家。据说苏东坡被贬黜时,朝廷曾命毁其石刻,便有人偷偷把它埋入地下保存起来,可见人们对苏字的珍爱。苏字笔力雄健,锋颖遒劲,如锦裹铁,肉丰骨健。苏字的这种风格深受郭沫若的喜爱,少年时代的他,就对苏字一见钟情。数十年后,郭沫若仍然十分珍爱苏字。当然,郭沫若的书法并不仅仅受一家的影响,对于历代书法,他几乎无所不观,所以用笔不拘一格。但从郭字的主要特点中,仍能看出他少年时代所受苏字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压不垮的左宗棠

    压不垮的左宗棠

    为什么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为什么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为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将左宗棠与毛泽东、成吉思汗并列,称为全球最智慧的三位中国名人?左宗棠的旷世伟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书以当代鲜活的视角,入木三分地剖析左宗棠独具个性的政治韬略智慧,细致晒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晚清官场剧烈权斗的台前幕后和为官升迁之道。全景式展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世界十大文豪——泰戈尔

    世界十大文豪——泰戈尔

    泰戈尔的一生在诗歌、戏剧.小说、音乐、绘画及哲学,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对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艺复兴、民族独立运动.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土》《国王和王后》等。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其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 商用雍正智慧

    商用雍正智慧

    本书试图提供已加工成型的诸多智慧。然心思如行云流水,无固定方法可言,无行迹可述。一旦智慧堕入成法与成迹,刻舟求剑,则难免要纸上谈兵,贻害自身了。虽有智谋珠玑之诸成例在先,但识得与用得者还在个人。以现代商战透析雍正智慧!康熙只是个开垦者,雍正才是种植者,乾隆不过是个收获者罢了!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热门推荐
  • 丹青引

    丹青引

    天际山庄,一场灭门的婚姻使得失踪十五年的玉玲珑浮出水面,一把题有峪水峡谷的折扇引出正邪两大霸主的失踪之谜。十五年前不为人知的峪水峡谷一役,颠倒了三个孩童此生命运。新婚之夜灭门,海上被敌追杀,深入江湖两大毒地潮涟岛古月门和塞外归魂庄,路遇降魔大会,独闯青龙密地,参与峨嵋掌门之争,更有策划群豪越狱,栖霞山生死大战,归来去客栈危机暗伏,武当山重阳一役。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和错综的身世游走于江湖群豪之间。人在江湖久了,最容易变得是心。何况是亲人设下的陷阱,爱人布下的机谋,水至清则无鱼,现在的水太混了,以至于我们,都成了水里的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欢喜冤家三公主

    欢喜冤家三公主

    她们是皇室公主,一场相同的命运使她们永远相聚在一起。“我会让你们三个身不如死,哈哈哈,你们死了,我、紫晴和紫妍就是真正公主了。”苏紫琪说道“姐姐你好坏,你妈咪害死我妈咪,还抢走我爸比,现在还要害死我和姐姐,我恨你,你是贱人。呜呜呜。”小雨蝶依偎苏颖儿和苏梦蝶怀里。“呵呵,你才是贱人,你跟你姐姐还有你妈咪都是贱人,来人呐,把她们三个毙了。”“姐姐,我怕。”“雨蝶乖哈,姐姐带你出去。梦蝶快走。”在那些人还没到苏琪身边的时候苏颖儿和她的两个妹妹逃走了,苏琪心想她们逃出了皇宫也不能回苏家,肯定是死路一条就没叫人去追了。可惜她猜错了。十年了,苏雨蝶她们回来报仇,后面会发生怎样的风波呢?抱歉,题目出错了。
  • 世纪末的觉醒者

    世纪末的觉醒者

    这个世界有许多光怪陆离的传说,又有许多不被世人皆知的迷团,有些被认定是超自然现象,而有些则被称为世界未解之谜。这是个俩极分化的世界,掌权者操控整个世界的格局,掌财者操控这个世界的命脉。我叫林凡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成长道路平平淡淡,而我对于人生的规划更是毫无头绪,而我所在的南清市遭到恐怖袭击,我被卷入无端跳出来的命案。封存已久的记忆?突然冒出来的又都是些什么人?怪物一样存在的野兽又是什么?这些究竟是巧合还是蓄谋已久的计划……
  • 宁古塔山水记

    宁古塔山水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破案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破案

    人的大脑就像一把刀子,你越磨砺它,它就越锋利。能让人的大脑达到这一满意效果的就是罪犯和警察之间的博弈游戏。探案是一种高智商的活动,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规律制约,游戏的参与者总是在制造更新更绝妙的方法,企图制服对方。书中汇集中外精锐探案故事,精中选精,以新奇、精致、逻辑力强为鲜明特征,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在独飨趣味盎然的推理文字盛宴的同时,既可锻炼读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又可满足读者的好奇之心。
  • 新天帝传

    新天帝传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你能坚守的住自己吗?在这个欲望的世界里,你能无所动摇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辩意长者子所问经

    佛说辩意长者子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忽悠北宋

    忽悠北宋

    哈哈,大宋,爷来了!赵佶,给爷捶捶腿,赵恒,给也揉揉肩,你说你们俩是咋混的啊?GDP这么高也能亡国,把爷伺候好,看爷咋给你忽悠回来;单挑?吾乃完颜阿骨打是也,完颜宗弼快快前来受死,啥?没听清?我是你爹,明白了没!卧槽!这娃疯了,快跑!群殴?能跑多快跑多快!就不信老子一身布衣,拖不垮你们那一身的铁皮。岳飞,会不会说话啊你,不会说话赶紧闭嘴,爷把话撂在着,再砍不够人头,你那岳家军就喝西北风去吧!秦桧,好同志啊!交给你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穿上龙袍,引开追兵,陛下和百姓会记住你的!赵构?都让人吓的生不出儿子来了,还当个屁皇帝啊!啥!你们有德,让让让,爷告诉你啥叫报应!
  • 风雪夜归人:青门引

    风雪夜归人:青门引

    你躺在月光湖依偎的青石边,吟唱着永远永远的歌谣。不觉银河倾泻了一抹迷人的月光,那抹月色深吻你脸庞。诗一样的梦幻,诗一样的梦幻。悄悄地走近你身旁,轻轻地牵着你的手,一起欣赏流星陨落的美丽。一起隐匿万籁静寂的黑夜里!
  • 错爱假妻:总裁请放手

    错爱假妻:总裁请放手

    “嫁给你是给你面子,别以为我会为你养老送终,你以后要是敢生病敢残疾敢直接挂掉,老娘可是要改嫁的。”教堂里,她穿着白纱趾高气昂地看着他。他微微一笑,“牧师,誓词改一下,只问她要不要嫁给我就可以了。”一时间,楚致集团总裁楚梵睿疼老婆的传言甚嚣尘上,作为女主角的林夕却很清楚,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为了奶奶的病,她被迫假扮自己素未谋面的姐姐嫁给重病缠身的他,本以为是个病秧子过几年等他死掉了就好,可是她就没见过这么毒舌骁勇的病秧子。“你装的吧?”她终于忍不住问他。他淡淡一笑,一脸狡黠,“你不也是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