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28700000031

第31章 新皇帝与老太后的较量

(本章提示:他推进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促进了民族的大同意,是功是过?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为何面对自己的皇后却一筹莫展?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大智大勇?武断寡恩?)

他让北魏实现了由弱势到强势,由分裂到统一,由胡族到汉化三大关键性转折,逐渐使北方各族融合进了中华文明之中,开启了通向隋唐盛世的大门。

同时他的残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留下的不解之谜的数量,在中国历代王朝之中是首屈一指的,或者可以说,他的王朝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或长或短的不解之谜串联起来的。

有人说他是北魏历史上最出彩、知名度最高的一位!同时他也是历史上最受争议的帝王之一。究竟他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让我们翻开他的个人简历:

姓名:拓跋宏

民族:鲜卑

年号:皇兴

生卒年:公元467年——499年

孝文帝,姓拓跋,名宏,生于公元467年,三岁时即被立为太子,可谓前途光明灿烂。

这时候,他还是个依偎在母亲怀中的娇儿呢,可是被立为太子同时也意味着悲剧,按照鲜卑祖制“立其子杀其母”的老规矩,他成为太子后,母亲必须被赐死,谁让他是拓跋氏家族的成员呢,这是他不能选择的,就想他不能选择自己不当太子那样,好的坏的,不管他想不想要,统统都安排好了。当时,冯太后掌握大权,只要她说声话,完全可以将拓跋宏的母亲保下来。然而,她没有,冯太后却毅然决然地依照祖制赐死了拓跋宏的生身母亲。

太子之位,沾染了血腥。

年幼的太子失去了母亲温暖的怀抱,肯定在幽闭的深宫中发出了嚎啕大哭。

拓跋宏是个幸运的孩子,年纪轻轻便被立为太子。拓跋宏更是个可怜的孩子,那么小就失去了亲生母亲,甚至根本不知道母亲长什么模样,母亲只是曾经存在的温暖而模糊的丽梦,是令人魂牵梦绕的难解之谜!

母亲被赐死后,拓跋宏由冯太后抚养。

冯太后出身很不平凡。她的祖父冯宏是北燕最后一位皇帝,十四岁时,文成帝拓跋浚即位,冯氏凭相貌和才华被选为贵人,后来被立为皇后。文成帝二十六岁就驾崩。冯后年青丧夫,痛不欲生,悲叫着跳入火堆,左右急忙救治,好长时间才苏醒过来。由此可见,冯太后这出戏演得确实逼真,如果真想死,宫内金子、绳子、剪子无数,大可吞金上吊自刺,无论选哪件只要拣个无人处都没法活,非要大庭广众之下上演“火蝴蝶”这出大戏,也不知那一身雪肌花肤留下烫伤烧伤没有。

无论如何,这千古一跳,已昭显出冯后无比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而她也注定成为拓跋宏走向权力巅峰的最大障碍。

五岁时,拓跋宏登基,年仅十八岁。他的父亲献文帝被尊为太上皇,朝中大权基本上都掌握在冯氏手里。这时冯氏已经从当初的皇太后荣升为太皇太后了。由于过早地失去母爱,母亲的舔犊之情离他远去了,他的童年时代并不幸福,在冯太皇太后的严格调教下,很难体会到人间的温情,生活在‘高处不胜寒’的宫中,他过早地成熟了,伴随着压抑而张扬的个性。

拓跋宏登基后,我们可以称他为魏孝文帝了。魏孝文帝经常对着禅位的父亲哭泣,哭诉着说自己不想即位,他真得不想当那毫无乐趣的天子,可他的祖母能够同意吗?不可能的。(若干年后,孝文帝确立太子后,太子的母亲林氏也被赐死,为此孝文帝跪拜在祖母跟前苦苦哀求,最终没能挽救她那还很年轻的生命!即使贵为天子,在传统规矩面前,他是渺小的、无力的,只能以无奈而消极的方式与命运抗争,进行着毫无意义的抗争!

冯氏是个非常有本事的女人,富于谋略而且心狠手辣,她喜欢猜忌别人,做事雷厉风行,冯氏不喜欢拓跋宏,觉得这个小孩儿对自己抱有偏见,难道是因为我下令赐死其母亲的缘故?这是我们拓跋家族的老规矩啊,我怎么能破坏祖训呢!更重要的是,她似乎看到孝文帝很叛逆,很可能在日后做出于拓跋氏统治不利的事情来。当初,冯氏逼迫献文帝下台后,将年幼无知的小孩推上帝位,目的就是想自己掌握大权,她在治国安邦方面很有想法,使历史进程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前进,她要尽可能推到路途中存在的障碍,历史上任何有作为的帝王都是如此。冯氏看不惯孝文帝老爸的迂腐,虽然现在居庙堂之远,却依然是孝文帝最亲的人,对后者有着很大影响。

拓跋宏失去母亲后,曾将爱母之情移至父亲身上,根据史书记载,在后者生病期间,他曾用嘴吮吸那疮口的脓水,近乎达到病态的程度。

于是,冯氏决定把事情做绝。

公元475年,即孝文帝还不到10岁的时候,冯氏把咸阳王拓跋禧召进宫内,毒死了孝文帝的老爸,并以天子名义在平城永宁寺为其举行隆重的葬仪。脸上的泪还没干呢,冯氏开始了进一步的行动,她嫁祸给孝文帝。意图很明显,冯氏准备以此废掉他,让拓跋禧接替他的位置。

孝文帝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召集满朝文武大臣,商议探讨此事。冯氏首先发难,心想你名义上是皇帝,可是实权都在我手里掌握着呢,我想做的事情谁也不能阻拦!我说的话谁也没有资格推翻!于是,她说皇上身边的宫女假借皇上的名义,在太上皇吃晚饭的时候,进献了毒酒。为了具有说服力,她命人把那名宫女带上来,并吓唬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之类的话,这名宫女很冤枉,极力辩解那酒是太皇太后指使她献上去的,而且被要求以皇上的名义送去,自己就按照要求去做了,根本不知道酒里有毒。

冯氏矢口否认,训斥宫女说你死到临头还干胡言乱语,大骂一通。大家心里都明白,可谁也不敢说出来。

孝文帝镇静地说:“事关重大,这件事情如果搞不清楚,朝廷肯定会发生大规模动乱,从而偏离了我们正在实行的大政方针,破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好局面。毒死太上皇之事肯定有知情人,幕后肯定经过精心系统的策划,现在我们就要找出过程中的漏洞,你们做臣子的平时说要为国尽忠,如今太上皇被居心叵测的人陷害了,国家处在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口,为什么没人站出来说实话呢,你们到底有没有忠心?”孝文帝还联系到商末,说当年比干不怕剖腹挖心,也要直谏其君主的过错,所以才叫亘古忠臣的称号,而现在国家遭遇挑战,你们不为国家出力,却个个沉默不语,不啻于助纣为虐!

这话对大臣不管用,对小人物却有着莫大的鞭策力。

且说太皇太后身边的有个宫女,该女子知道冯氏的阴谋,也知道后者是如何毒死太上皇的,甚至亲身参与了该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她听了孝文帝的讲话,强烈的使命感从心中油然而生,决心向商纣王时代的比干同志学习,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为主尽忠,她勇敢地站出来,证实是冯氏指使送酒,说得很具体,让冯氏无从辩驳。太皇太后的阴谋败露了。然而,聪明冯氏将皮球踢出去,承认是自己派人送的酒,但至于谁往酒中放入毒药,她就不清楚了,并建议深究下去。孝文帝很知趣,随便把事情了解了。

当然,替罪羊依然是宫女。

毕竟妇道有亏,冯太后害怕别人背后议论自己,对群臣左右小有猜忌,马上就行诛戮。一直到冯太后死前,孝文帝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何人,可见冯太后的威酷到达何种程度。承明十四年,四十九岁的冯太后崩于太和殿。孝文帝五天五夜浆水不入口,哀痛至极,上谥曰:“文明太皇太后”,史称文明冯太后。

直到冯太后逝世后,孝文帝才真正做皇帝。

点评:

在孝文帝亲政的短短九年时间里,完成了北魏从平城迁都洛阳、汉化改革等等在中国历史上影响甚巨的历史事件。可以这样说,日后隋、唐光荣赫赫的大一统国家,孝文帝拓跋宏是真正定义上的奠基者。

虽然文明冯太后生前“威福兼作,严明猜忍”,有过棒罚孝文帝的举动,甚至一度曾想废黜这位孙皇帝,但孝文帝自小受着无比正统的儒家教育,孝行严谨,真正作到了德行如一。

在他短短的九年执政期,多次到冯太后的永固陵拜谒,思念祖母抚养慈恩,着实令人感动。

同类推荐
  • 宋师

    宋师

    “长得帅有什么用?考清华有什么用?学经济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要娶凤姐!”与其这样还不如被车撞死算了。天随人愿,他被车撞了,然后莫名其妙的回到了宋朝。从此,左顾佳人玉足香,右盼蜂腰翘臀美。随后参军夺帅扶帝业,周旋美人间,了却一桩桩心愿,留下了一段段佳话。(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明朝末年一皇帝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东北地区自九一八事变之后就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坚苦卓绝的抗战,更以抗联杨靖宇、赵尚志等烈士而广受中国大众关注。但由于战斗环境过于恶劣,和内地隔绝,以及日本有意识的大规模销毁档案,关于东北地区抗战很是薄弱。而最近几年关于这段历史得到读者关注,最近出版的张正隆的《雪冷血热》也将对抗联的关注急速增温。而本书不仅着力挖掘关于抗联的历史细节,更花费很大笔墨破解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一些历史迷雾和东北义勇军的抗战事迹。
  • 东海屠

    东海屠

    地壑下的深流如何成长为体制外的帝国?一个被逐出家门的浪荡公子如何成为海上霸主?大明海商如何突破禁海政策到达郑和也不曾到达的地方?让我们展开时代的浮世绘,记录一段湮灭的历史,吟唱一曲英雄的传说。大航海时代,中华历史的另一种可能。看区区海商呼啸东南,威震四海,打造新的天朝!
  • 三国貂婵乱天下

    三国貂婵乱天下

    话说天下大势,久合必分,久分必合。三国鼎立,全因美人貂婵而起。貂婵,三国中最厉害的武器。貂婵一出,浩浩荡荡地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进程。多少英雄的野史,多少美人的秘事,收录在此书中。新书求推介,求宣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热门推荐
  • 天使部落格

    天使部落格

    被公主砸成青蛙状的倒霉王子李安哲,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砸他的原因是看见他就想吐!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令人觉得耻辱的事吗,嗯?好吧,把王子吐一身也就算了,为什么连倒滑旱冰都要把他撞飞?要说眼前这位胖公主不是故意的,谁信,嗯?
  • 越界魂灵

    越界魂灵

    本就不凡的你,又遇一场大造化,你还会甘于寂寞,听命他人?且看左铭称雄一方,穿梭两界!一样的玄幻,不同的感受。(第一本书,请多关注。如有雷同,绝非巧合。)
  • 古武高手在都市

    古武高手在都市

    他是神秘古武者,是令各国忌惮的杀手,为任务踏足都市,桃运征途从此开始,意外进入校园,从此结识我的校花俏老婆!
  • 亿万老婆在劫难逃

    亿万老婆在劫难逃

    她是夏氏集团大小姐,也是当红小花旦,拥清纯女神之称,一场有预谋的陷害,不禁失了清白,被亲生父亲赶出家门,更是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走头无路之际,被某个毒舌傲娇又高冷的男人拣回了家,那个传说中有厌女症,所有雌性不得靠近三米之内的异类。可是,谁能告诉她,眼前这个逼她签下不平等契约,时时刻刻威逼利诱恨不能把她拴在身边的男人到底是个什么鬼,说好的高冷呢?说好的厌女症呢?传闻他身世成谜,生性冷酷狠戾,睚眦必报,是人人惧怕不敢得罪的人,没有之一,一时同情心泛滥,救下她,收留她,圈养她,然后一辈子.
  • 冥判

    冥判

    富家千金双眼被挖,清官死后分尸百段,渡江客船被人凿穿!冤魂无处伸冤,停留阳间四处作乱。阴司判官陈梦生下凡做阳间判官,专接冤魂状告。无论是生前受冤还是死后受欺,是非恩怨全凭朱笔一挥!但有一个案子,他却不知如何判,因为被告的人是造福众生的天界大能……
  •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我们有太多的多余部分。正是这种种多余滋养了诗歌的应有乃至诗歌的万有之空。如何使得多余的成为必要的,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只是初级阶段的诗人的禀赋和工作。成熟的诗人,已经不急于引起关注了。与其说愤怒出诗人,不如说安静出诗人。安静,如一颗尘埃,终于落到了实处,并且与宇宙等量齐观。安静,安静,用安静批判一切安静。唯有如此,你才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你是尘埃中的哪一颗尘埃。
  • 暮明雪

    暮明雪

    陌刀如墙何惧铁骑,鸣镝所向天下披靡。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山野之间的少年只想活着!挣扎着时而为官时而为匪。明末乱世的幕布缓缓拉开,爱恨情仇,家国江山,他该何去何从?
  • 一样花开为底迟

    一样花开为底迟

    本书名是引自林黛玉的一句诗“孤标傲视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红楼梦中人想了解秋菊的内心情绪而问菊:你孤标傲世,遗世独立,到底是想偕谁一同归隐?同样开花,百花都在美好的春天里开放,独你为何迟迟到秋天才开呢?峰旻借这句诗,其实是时时提醒自己:面对喧嚣的尘世,她愿人淡如菊,以清高亮节自守,懂世故而不弄世故,做一个冰清玉洁、淡泊名利的女子。
  • 黑匣子之路

    黑匣子之路

    白天他是一位安全专家,晚上肆无忌惮的在网络中穿行,他就是王宇,一个双重性格的黑客。经典语录:1、幼儿园的小朋友且还互相算计着棒棒糖呢。2、“胖子~我爱你”“滚,我喜欢女的。”3、我没有办法让一个装睡的人起来,同样也没有办法让一个执着的人放下仇恨。
  • 至尊界祖

    至尊界祖

    这是一个古老的东方玄幻世界,秦海,一个修炼家族的少年,自幼丹田畸形,无法修炼,然而有一天,他得到一滴神血,自此逆天崛起,剑噬天地。玄奇瑰丽的天地,热血的少年。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世家、王朝、宗门、神山、魔门、巨妖,精彩无限!有至强者修炼血功,身躯可化为一座血海。有至强者在身躯内开辟内世界,创造种族。还有至强者身躯衍化世界,承载众生。那年,秦海看到有人在海上凭空创造出一块大陆。又一年,秦海又看到有人一拳砸碎了成千上万座世界。自此,他方知,道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