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29200000030

第30章 名牌鞋买不买——攀比心理要不得

“纠结案例”

我家小区开了一家淘宝店,专卖亲子装,尽管不是名牌,但看起来很漂亮,哆啦A梦、阿拉蕾等图案栩栩如生。我摸了摸料子,确定是纯棉无误,价格也很讨喜,一家三口买一套才150块。更让我惊喜的是,这家小店还有亲子鞋,款式很多,每一种都很漂亮。

我回家后把老公和灿灿拽来,打算买一套亲子鞋,全家人都穿一样的。结果灿灿小脸一歪,对我说:“妈妈,这鞋子不是名牌,我不穿。要穿您和爸爸穿。”

听灿灿的意思,大概是非名牌不买了,我刚想对灿灿发脾气,老公就对我说:“名牌鞋安全系数高,灿灿正是爱活动的年纪,她有这种想法也不为过。”

做父母的,都希望给孩子吃好穿好,可我真担心灿灿有“名牌”情结,毕竟我家并非大富大贵,都买名牌也承受不起。但想想,老公的话也有道理,那么,我究竟要不要继续给灿灿买名牌鞋呢?

“疼爱孩子,无可厚非”来自:Autumn。1楼

我觉得楼主完全没有纠结的必要。试问天下父母,谁不想把最好的给孩子?疼爱孩子,无可厚非,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完全可以为孩子选购名牌鞋。

名牌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一双名牌鞋的前期投入绝对要比普通鞋的前期投入高,同时,厂商对名牌鞋的质量把关严格。在几乎每天都穿校服的情况下,让孩子穿名牌鞋,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品位,也能适当地刺激孩子的物质欲望,有助于孩子自我发展。

“名牌效应滋生虚荣心和攀比心”来自:光头牙医2楼

我出身于农村,从小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我很反对儿子追名牌,儿子也常常说我“土”。

就算经济状况允许,我也不赞同楼上的做法。让孩子穿名牌鞋,固然可以有效保障孩子的安全系数,但是穿惯名牌的孩子大多因为其强烈的“品牌意识”,非名牌不穿,滋生不必要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我所说的绝不是危言耸听。我在效益很好的国企工作,同事们的家庭条件也都不错,平时中午吃饭,我们聊天的话题都是孩子。很多穿名牌鞋的孩子都有我说的情况,所以,尽管我有条件为儿子买名牌鞋,但我持拒绝的态度。

“给孩子“透底””来自:鱼香肉丝牌宫保鸡丁3楼

我和老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月收入有限。孩子6岁的时候,我们为了让他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就把孩子接了过来,带在身边,从此节衣缩食,给孩子买电脑、买教辅……

孩子很争气,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不知道是不是和城里的孩子相处久了,孩子要求我给他买一双名牌鞋。我知道名牌鞋子价格不菲,普通的也要600~700元,对于我们这种家庭而言,是笔很大的开销。但我不忍心让孩子心里产生和城里孩子不平等的想法,就咬牙给孩子买了一双。从这以后,每个学期期末考试后,他都管我要名牌鞋,无形中加重了家庭负担。

楼主家的经济条件肯定比我们要好,没有这种担心,但我想提醒楼主,今天灿灿管您要名牌鞋,您买得起,如果明天灿灿管您要名牌包包呢?动辄三五万元的时候再扑火还来得及吗?

如果您认为我说得有理,我给您个建议,现在灿灿刚出现追名牌的苗头,您不妨让灿灿了解家庭的实际收入,平时去超市时让灿灿帮忙选购食品和日常用品。如果贵了,就让灿灿放回货架,让灿灿了解家庭消费实力。

另外,在平时和灿灿聊天时,也要灌输给灿灿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的观念,让灿灿明白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不是攀比和消费。

“了解攀比心理,引导正性攀比”来自:Socialism-N4楼

看来,大部分反对给孩子购买名牌鞋的家长,都担心因此而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但攀比心理有正性攀比和负性攀比两类。

正性攀比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攀比。具有正性攀比心理的孩子可以在理性意识的驱使下产生竞争欲望,正当参与竞争,同时具备克服困难的动力。

负性攀比则相对消极并带有一定惰性。一味沉溺于攀比,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理性分析的缺乏会使孩子由攀比产生繁重的精神压力,同时陷入思维的死角,对自身价值进行否定。追求名牌就是负性攀比的明显表现。

在孩子的攀比心理不严重时,我们要找到致使孩子产生负性攀比心理的成因,有理有据地引导孩子“走向”正性攀比:

(1)攀比心理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的正常心理。在学校,孩子之间会不自觉地和同学比吃穿,比父母的工作,比家里的财富。如果这时孩子提出买名牌鞋,我们一定要对孩子加以关注,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孩子产生负性攀比心理。

(2)有时,孩子向我们要名牌鞋可能仅仅是因为他自信心不足,希望通过“名牌”弥补这种不足,也有孩子是性格敏感所致。当这类孩子看到同学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其他同学的喜爱时,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心理不平衡,试图用“名牌”提升优越感。对于这类孩子,我们要和班主任老师多沟通,请老师和我们一起多表扬和认同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升孩子的优越感,千万不要强硬拒绝孩子的要求,加重孩子的负性攀比心理。

(3)当下电视广告和网络传播对名牌的宣传力度很大,有些家长本身也追名牌,用名牌来凸显身份、地位和财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些都对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只有家长以身作则,平时合理消费,不铺张浪费,引导孩子树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观念,才能从根本杜绝孩子产生负性攀比心理。

“适当用名牌,杜绝盲目攀比”来自:回车键5楼

楼主提出的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如果不买名牌鞋,我们还要不要给孩子买其他“名牌”?

小学阶段,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给孩子购买专业性较强的“名牌”,比如户外运动的登山鞋、屏幕分辨率较高的显示器等,但一般的日常用品或学习用品还是追求性价比,力求实用比较好。在此过程中,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克服溺爱心理,这不仅仅是穷教与富养的问题。因为溺爱心理会使我们之中的部分人宁可勒紧裤腰带,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为孩子适当支出高一些是家庭水平提高的表现,但很多过分追求名牌、盲目攀比的孩子都是这么产生的。

盲目攀比不但会加重家长的负担,还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对金钱没有责任感,过于计较得失,更会影响孩子发展正常的人际关系。他们也会比一般孩子更容易产生挫折感和自卑心理。

前些时候,公司组织出国考察,我特意观察了外国学校对小学生穿“名牌”、吃“名牌”的态度:

日本学校规定禁止学生穿名牌运动鞋上学,并对“名牌”作了明确具体的限定,同时要求男生必须光头上学,让人难以通过学生外表分辨其家庭经济状况如何;

美国绝大多数州的学校实行校服制,避免因着装差异伤害贫穷孩子的自尊心,滋长富家子弟的虚荣心;

加拿大的大部分学校向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让学生在一样的饮食中杜绝负性攀比。

希望楼主合理比对,让灿灿适当用名牌,杜绝灿灿发生盲目攀比的情况。

“正确区分攀比,试用延迟满足法”来自:信纸控6楼

我的职业是心理咨询师,不少家长承受不了孩子过度攀比带来的沉重负担,请我帮忙疏导。我接触过很多攀比心理严重的孩子,个人认为,攀比是人类本能的心理反应之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造就了攀比心。在帮助孩子树立正性攀比心理前,家长要把自己的攀比心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学会正确区分攀比。

我家孩子在私立小学读书,学校要求孩子每天带上保鲜盒,里面装好切好的水果,午休时老师会让孩子们吃。一天,孩子对我说:“爸爸,今天明明带了进口蛇果,明天你也给我带进口蛇果好不好?”我点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孩子表示进口蛇果很好吃,要求我天天给他带,我摇摇头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对孩子说:“只有你考到好成绩时,我才会带进口蛇果给你吃。”这之后的考试中,孩子果然考了好成绩,我也没有食言,给孩子带了进口蛇果。

第一次答应孩子是因为我知道孩子只是看同学吃而自己没有吃,所以才对我提出了要求;第二次拒绝孩子是因为我担心孩子因此会产生负性攀比心理,所以就通过延迟满足的方式引导孩子往正性攀比发展。

我相信,除了延迟满足这种方式,还有其他方式可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帮助孩子进步。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综合情况慢慢摸索,寻找出最适合、最有效的方法。

这个话题看起来似乎老生常谈,实际却能引发出更深层次的思考——除了名牌鞋,我们是否应该为孩子选购其他“名牌”商品?当 “名牌”引发孩子的虚荣心和攀比心时,我们应当怎样做?

单就名牌鞋而言,有条件的家庭自然可以为孩子购买,但要适量购买,杜绝浪费。这样既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观,又能帮助孩子自我发展。但如果没有条件,孩子在社会的大环境下“不得不”追求名牌,我们也要应对有方,将孩子的负性攀比心理引导成正性攀比心理,使孩子无论穷教还是富养,都能健康成长。

同类推荐
  • 怀孕百科全书(家庭健康生活)

    怀孕百科全书(家庭健康生活)

    《怀孕百科全书》它将详细指导你如何从孕期开始准备以及如何照顾你的孩子。讲述了从怀孕期到分娩各阶段的心理准备、感受、自我监护和日常护理婴儿的医学常识等。
  • 13岁前,“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

    13岁前,“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

    13岁前,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大,性格、习惯、人格、素养等方面将会基本定型,从而成为孩子一生成长的奠基石。男孩与女孩的培养方式与培养侧重点不同: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本书从探秘女孩一生的成长、让女孩具备做人美德、培养女孩优雅的气质、培养女孩的开朗性格、培养女孩强大自信心、让女孩拥有丰富知识、培养女孩的独立能力、让女孩拥有成熟心智、培养女孩的良好习惯等9个方面总结了“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从而帮父母更好地培养女孩。
  • 教育专家私手记: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会听

    教育专家私手记: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会听

    本书是一本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谢英娜的育儿心得,她将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整理并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去,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让在家庭教育中不得其法的妈妈找到了教育成功孩子的秘籍。妈妈教育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孩子一生的成败。
  • 让孩子充满创造力

    让孩子充满创造力

    本书深入剖析了孩子创造力培养的精髓,从家庭氛围、动手能力、想象力、好奇心、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自信心等几方面入手,帮家长和孩子找到最有效、最实用的激发创造力的方法,并就家长在培养孩子创造力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 读懂孩子的心(幼儿)

    读懂孩子的心(幼儿)

    《读懂孩子的心:幼儿常见问题心理解析》是特别为期盼孩子成长、成功的家长准备的。不同于市面上同类型书籍的是,《读懂孩子的心:幼儿常见问题心理解析》摒弃了生涩、枯燥的教条,运用“孩子事例”、“心理分析”以及“专家支招”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年轻的父母们能够轻松地全面掌握孩子的心理,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地帮助孩子纠正不良心理,建立完美性格。
热门推荐
  • 诛神之法

    诛神之法

    古派少年下山历练,长辈令其三戒:戒贪,戒嗔,戒痴。
  • 天启魔师

    天启魔师

    在遥远的天启大陆,有一群特殊的职业者,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魔力,拥有威力强大的魔兽,他们高兴时可让仙女散花,他们愤怒时可让山崩地裂。他们便是——天启魔师。有这样一个少年,他从小便梦想着成为最为强大的天启魔师。只是残酷的现实却告诉他,他并没有魔魂,而没有魔魂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天启魔师的。少年的梦原本即将残破,可是,风云际会却让他与曾经大陆上的第一强者相遇,或许是命运的指引,这少年得到了第一强者的全部魔力,于是,少年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 诱拐敛财妻:我的BOSS是只鬼

    诱拐敛财妻:我的BOSS是只鬼

    【已完结】白浅浅万万没想到,她的BOSS竟然是只鬼!得知真相的她都快被吓尿了!当初只怪自己贪财,被人连坑带骗进了这专门招待鬼神的酒店!想逃走?没门!福利好?结果发的全是冥币!极品美男?一个比一个臭屁是怎么回事!天哪,她到底混进了一个什么世界!【此文属搞笑非恐怖,可以轻松入坑。】
  • 青春疼痛之我们的旧时光

    青春疼痛之我们的旧时光

    青春的旅途中我们曾迷茫过,任性过,放荡过,叛逆过....六大不良少女,也是行侠仗义的女侠;她们更是最要好的闺蜜,可也曾反目为仇过,也曾为了同一个男生吵得不可开交。青春的时光总是那么的让我们怀念……让我们回顾我们青春的那些事儿....
  • 莫非是我故作孤独

    莫非是我故作孤独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发生一些这辈子都让你无法忘却的事儿,在青春里跌跌撞撞的长大,那些伤害过你,在乎过你,不小心忽略过你的人,都是你生命中那十几亿人口里最幸运的,于你于他而言都是。一个人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却有一百种说法,不管在某个容易伤感的年纪是孤独了还是寂寞了,其实身后都有一个人站在那儿陪着你。其实在这个世上你并不孤独,只要你肯从你自己那个小小的世界里走出来,你会发现其实那些你觉得不爱你的人真的都很在乎你,青春里的那些痛也总会走着走着就释怀了。
  • 亲子游戏:5~6岁怎么玩

    亲子游戏:5~6岁怎么玩

    游戏对于孩子来讲,其意义与价值是颇为广泛的。它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育,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而亲子游戏恰恰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庭中家长与幼儿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游戏中培养能力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启智方法,也是爸爸妈妈掌握科学育儿和快乐育儿的有效途径。本系列丛书根据幼儿成长的阶段,共分三册,涉及运动、认知、语言及情感培养等多方面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加强各种能力,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边伯贤,余笙陪你走过余生

    边伯贤,余笙陪你走过余生

    他们是高丽的帅气皇子,她是一个对生活颇有希望但是坏运气满身的女生,由于一系列的逗逼事件,她穿越了。他们就这么草草的认识了?(本文是因为作者大大看了《步步惊心丽》突发奇想的文章,有一点相同,但是会有自己原创。不喜欢可以不看,请不要恶意评论好吗)
  • 穿越者少主

    穿越者少主

    关于穿越,关于梦想,关于很多人很多事。一开始我以为天上掉馅饼,后来才发现是个麻烦。我不介意戒指里有老爷爷吸我血,看在给我秘籍当我字典的份上我也就忍了,可是为毛老爷爷有一群?还有,表哥大人,为什么你也混在老爷爷里面?
  • 微辣嫡妇

    微辣嫡妇

    嫡母,欲毁之名声,送入寒门。她,紧要关头,以金簪刺喉,虎口脱险!嫡母如此狠心,她便下定决心,为自己寻一个未来!被抬进平国公府冲喜,相公被预测寿夭?大婚当日,相公竟要求约法三章?你既无情,莫怪我无义!
  • 谁是女王

    谁是女王

    他与她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吉他店,他很爱吉他,很爱音乐,她不记得他的样子了,因为过了许多年,却记得他酷爱音乐,不放手的声音,那不是假的,他真的很爱吉他,很爱音乐。她无法弹奏出别人所满意的音乐,她想要放弃,可是,上天跟她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她的手,再也弹不出扣人心弦的音乐了。他在她身边,不放弃,鼓励她,可是,他会有那么一天,他会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他,始终会离开。她愿他一生平安,她希望他去完成她的梦想,音乐永不停歇,梦想还在远方等待……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