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4100000055

第55章 寻找天籁之途 (2)

周凯就因为做人太乖巧,后来被王敦杀掉。周凯先前在王导与王敦间穿行,又经常调和王导与皇帝、王导与群臣间的关系,看似巧手,其实他的力全部没落到点子上。有一次有人说王导坏话,皇帝要杀王导,多亏周凯救了王导。但在这节骨眼上,周凯竟然不对王导明说是他周凯救了王导,还对王导开玩笑,使王导误以为周凯也是害他的人中的一个。后来王敦叛乱,拿群臣开刀。王敦要杀周凯,王导没有意见。等到再后来王敦之乱平息了,王导检查过去的文书,忽然发现了周凯当日救他的奏章,这才明白周凯救过他。王导本是性情中人,不由大哭:

“我不杀伯仁(周凯字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冥冥之中,负此良友。”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王导杀伯仁案”的来由,教训不在于王导,而在于像周凯一样的人。王导当然无过错,错在周凯自己找死。

周凯因乖巧而丧生。

我们当然要做顾和。而周凯竟然还敢试探顾和的斤两,可见他确实不知道自己的斤两!

顾和不但不吃周凯那一套,而且不吃王导那一套。王导是贤相也好,权臣也好,跟他没关系。他做官也就是有碗饭吃,跟做农民、商人没区别。

有了这种心态,才能把官做好。做官是他的工作,他当然要把工作做好。

做人方面,顾和也很高明。他根本不理一切试探。

不是要你从容应对试探,而是要你根本不理一切试探。

试探之后,即是陷阱。

你不看他的眼睛,他的眼神就毒不到你。当然,你看他的眼睛又何妨!不过是一双死鱼眼,你清清亮亮的眼睛还怕他吗?

你不与他说话,他话里的针就刺不到你。当然,你与他说话又何妨!不过是一根针,你让他刺空气去!

周凯问得蠢,他问顾和:你的心里都装了些什么呀?

顾和回答得绝,他说:我的心里装的东西深不可测!

顾和让周凯明白:你想干什么我都知道,我知道的却非你所想。

一句话就把周凯挡回去了。

试探之所以是试,就是要你接招。你不接招,他的一切高明手段必然落空,便无麻烦。

当然,接招又何妨。智者最大的招数就是“无”,让对方的针刺空气去。

魔鬼对耶稣说——

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从圣城的殿顶上)。

耶稣说——

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知其母,又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天下有个开始,世界有个起源,那就是道,道是天下万物的母亲。既然知道了这个母亲,就应该知道她的儿子,那就是人。人是大道的儿子。既然知道我们是大道的儿子,就应该紧紧守住我们的母亲。这样就终生都没有害处。讲具体点,你要闭上你的嘴,关上你的门,不用那么累。如果你狮子大张口,一定要想办成所谓的大事,那么到死都没人救得了你。看见细微,才叫有眼力。坚守不去伤害的原则,才叫有能力。你要用你获得的大道回归正途,也就是回归自然,不要自己给自己惹祸,这就叫抓住了常有之道,可得解脱。

“天下母”,天下万物的母亲,指道。

“不殆”,没有危害。

“兑”,嘴巴。

“济其事”,想办成他的事。“济”,成功。

“明”,好眼力。

“柔”,不逞强,甘愿为下,甘愿孤独。此处指不去伤害。

“用其光”,用你的大道。光,智慧,指大道。

“明”,光明世界,指本来宇宙,天堂,也可解释为自然。

“袭常”,抓住、获得常道。袭不是袭击,也不是承袭,指迅速抓住。

老子这章主要讲要封闭自己,才能接通黑暗之光,进入大道。不要太开放自己,否则就是为别人献祭。

不必理会别人的话中玄机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讲信用的人我相信他,不讲信用的人我也相信他。老子这话是说:根本不用管对方是什么人,我一概相信。这是一种“把死马当活马医”的高妙办法。

洪炎《山中闻杜鹃》:“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销歇。绿阴初不待薰风,啼鸟区区自流血。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很妙:“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杜鹃杜鹃,你自己要回去也没有回去的地方,又何必声声叫唤、说那么多话让我伤感呢?

说是伤感,其实是厌烦。杜鹃鸟天天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其实它能归到哪里去呢?最可笑的是它还劝人“不如归去”!岂不讨人厌?

好比一个在外面跑的行人,他心里还有微弱的希望,自己也还知道家乡的方向,因此他还能继续走下去。但这时他碰到一个疯子对他说:

“你应该去那里。”还指给他看。

或说:“你应该回去。”还做恳劝状。

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当然是要毫不理会,走自己的路。

有人要问:“你怎么知道那人是不是疯子?”

回答是:“正因为我不能确定他是不是疯子,所以我不能理他。”

没有人不被试探的。

你无论走到哪里,到处可见试探你的人。他们想从你身上套东西,语言闪烁,又不时透露出“机会”与“希望”让你钻。

当然不要理会他。

我们尤其不要理会那些充满玄机的话。

有话请直接说。

凡是听到太深奥的话你就不要听,并且说:“对不起,你说的我听不懂。”走开,离去,最好永远不要再相见。

有的人自以为说话很妙,处处充满玄机。碰到这种情况你不必理会,他的玄机、他设的局自然失效。

一切机巧全然无用,从现在开始,你要用最没有技巧的方式活着。

魔鬼说——

说话是获取人灵魂的简便方法。情场浪子几句话就让小女孩上钩,政客用一番富有激情的演讲就让人上当。当然,必要时要伴以眼泪,或“坦诚而爽朗的笑声”。

天使说——

我们说话不是为了说服谁,甚至不是为了沟通,我们说话是为了向可以说得上话的人倾诉。在另一个时候,比如春天,我们用歌声代替歌声说话。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也,歙歙焉。

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没有心。不是没有心,而是以百姓的心为心,想人所想。善人我也善待他,不善的人我也善待他,就得到了善。讲信用的人我相信他,不讲信用的人我也相信他,就得到了信。圣人处天下,不敢不害怕。圣人治天下,反倒不害怕了,只是一个求清静。人个个都有私心,专注于自己的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唉,圣人引导他们回归自然,乃至清静无为,就像对小孩子一样。

“心”,思想。

“圣人无心”,圣人没有思想,也没有智慧,有的只是一片自由状态与自然状态。

“百姓心”,即常人心,即做人求虚荣,做事求成功等种种贪婪欲望。

“怵怵”,音chù,害怕。

“浑其心”,淡其心。“浑”,浑沌,即清静无为的自然状态。

“注其耳目”,关注自身感受,指身陷小我,不能自拔。

“孩之”,把他当小孩。孩,动词,以之为孩。

老子这段话主要讲圣人与常人之间是个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圣人引导常人,回归自然,投身大道。圣人想获得引导常人的资格,就要包容。常人有心(有私心)、常人不善、常人不信(不讲信用)、常人只管自个,这些人性不好的一面圣人统统包容。

不是改正他,而是包容他。

好比江河不会把地面清洗干净再流过去,而是什么地方都流。自己解套

鱼不可脱于渊。

人生的麻烦,全是各种礼俗搞的。杜甫诗云:“先王设网罟,作法害残生”,就是此意。人必须反叛世俗才能快意人生,否则必作茧自缚,玩火自焚。庄子说:“鱼不可脱于渊”,就是讲人不可自失本性。

有多少人,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就是禽兽行为了。

很多人自以为是正人君子,其实是禽兽。有的人一生是从禽兽到圣人,有的人一生是从圣人到禽兽。凡此种种,皆是虚妄。你要做男盗女娼,就好好地做男盗女娼,反正“盗亦有道”,反正“笑贫不笑娼”,娼与盗并不是最畜生的一种活法,最畜生的活法是满口仁义道德的那种人。咱不玩那一套。不好玩。

最近我看了一本知青小说《狼性高原》,里面对当时情况的揭露让人触目惊心。几万知青被赶到青海高原,任那些头头们宰割。指导员在麦地里作践女知青,连长夜袭洞房,师长将看得上的姑娘唤来房中任意凌辱,等等,这些畜生都是满口仁义道德,却丧尽了天良。

有多虚伪,就有多残酷。

中国的这种传统由来久矣,源于人性古来即有的堕落,原不关提倡“仁义”的孔子什么事,不关儒家什么事。“儒教”是西方学者炮制的一门宗教,根本不存在;“礼教”是“五四”革命家臆想的一种传统,也根本不存在。只有儒家与儒学是真实的。

我们与其清算传统,不如清算自己的人性。

在每个人的内心,魔鬼在蠢蠢欲动……

这个魔鬼就叫“自以为是”。

人闲品

相忘于江湖

行事之情而忘其身。

同类推荐
  • 孔子做人真经

    孔子做人真经

    圣人其实最爱说常识,圣人其实是用常识治常人。本书主要依据《论语》与《中庸》,介绍了儒家做人做事的两个方面,即一个“仁”字。其实,这并非什么大道理,只不过是为人处事方面的常识而已。如果你这么想,你的为人处事也就变得更加简单。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马可是主义哲学扬弃了对于经验概念的这两种抽象规定,把它改造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与它作为寄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唯物主义获得了现代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的物质实践活动原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现实的能动性原则。
  • 禅的哲理

    禅的哲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万法无滞。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本来洁净。本书中的佛陀故事,是李文明君写的。本书谈不上有什么思想,只是作者个人的一些人生体验,与佛学没什么关系。但之所以要写这本书,当然是缘于对佛陀智慧的尊崇。此书起源于我之佛心。因此读者只要把这本书与《金刚经》、《心经》结合起来看,亦可见如来。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
  • 荀子

    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热门推荐
  •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小时候,老师经常会说:“大脑要多用才会越聪明,要多思考。”思考其实是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与“思考”相关的“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无论是“思考”还是“记忆”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本书提供了很多对思考记忆能力的培养方法,如“将心中的记忆描绘成图画”、“学会‘健忘’,为大脑减压”、“勤于指导,优化方法”等。
  • 狂武破苍穹

    狂武破苍穹

    热血少年,独闯四大圣地,横渡无尽汪洋,苦寻武道极限!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路成长,破除宇内魔障!狂霸少年,执刀纵横天下,匹马快意恩仇,笑尽天下英雄,狂霸八荒六合!九州动荡,我主沉浮!天既不存,怒破苍穹!
  • 我知你倾城

    我知你倾城

    她从来都没有想过会遇到并喜欢这样一个人。一个连求婚都像是在开会,接吻都像是例行公事,就连拥抱都是那么……义务!可偏偏她就是喜欢他,这也注定她被他所谓的“责任”吃的死死地!无法自拔……
  • 璀璨明珠:法门寺博物馆

    璀璨明珠:法门寺博物馆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法门寺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历程。走进法门寺博物馆,可以细细地品味和鉴赏唐代文明和佛教文化留下的菁华,感受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两世情缘:时间穿梭

    两世情缘:时间穿梭

    花羽,21世纪的最新杀手,每当她作案后都会在案发地点放一片类似鸟类羽毛的东西,当她在做一次任务时,看见天空从上往下起一层卷云包住了她,而后晕了过去,再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另一个朝代:她穿越了?······而且一道圣旨被迫嫁给一个又傻且腿残的王爷夜寒,算了,既来之则安之,美男,萌宠照样信手拈来。“王爷,王妃看中一只萌宠。”“买。”谁能告诉我,这位腹黑少主是她那痴傻而且腿残的王爷老公?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 诸侯争鼎

    诸侯争鼎

    九鼎大陆上,一名被执行了膑邢却意外进入迷梦泽鬼谷,并且得到了孙膑将魂的青年,归来时弹指灭国,成为诸国相争的顶尖谋士。然而却重生回到了四年前,九鼎大陆刚刚开启时,他建村请贤、屯粮兴商、运筹征战,成为一方诸侯,逐鹿天下成就帝王业。…集三国杀、三国志、太阁5、荣誉骑士、放逐之城等游戏再加上建造类网游的精髓为一体的一本好书~!当然在下是扑街货,没那个笔力很有可能写不好,大家海涵一二。
  • 妖曜

    妖曜

    这是一个写女主在成长和修炼中与各种势力较量的故事。时间:古代主角:顾瑾宁作品分类:玄幻风格:请端起这碗新手炖的鸡汤……
  • 创世之神魔小子

    创世之神魔小子

    神,魔,原本可以在地球上生存,为什么不能和平的生活,这就是女娲的心声
  • 赢在纪律

    赢在纪律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纪律,就是赢在职场。纪律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是一名合格员工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完美执行力的第一要义。想成为纪律意识强的金牌员工吗?赶紧来翻阅本书吧。
  • 掌御万古

    掌御万古

    一个神域强者,莫名重生!一颗天辰珠子,又能够掀起怎样的波澜!重生醒来看到的第一眼就是那一抹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