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49500000006

第6章 妈妈如何当好男孩的老师(2)

综观古今中外,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许许多多的名人或成功之士,在他们成功成名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经典的故事——那就是他们在犯错时,他们的父母在当时的情景下处理这些事情的方式方法,对他们有着深刻的影响,激励着他们一生的成长。列宁因为打碎花瓶,妈妈教育他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华盛顿因为砍倒了樱桃树,爸爸教育他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无数事实证明:男孩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犯错改错的过程,而犯错的过程就是教育男孩的最佳时机。因为只有在犯下错误的同时,男孩才更有可能深刻地去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因此,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这时候,妈妈就要帮助孩子去分析错误,引导男孩面对错误,最终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第四,带男孩外出做客时。

亮亮是个不懂礼貌的孩子,妈妈多次教育他待人要有礼貌,但每次效果都不是很明显。一次,妈妈带他去参加一个婚宴。宴会结束时,孩子对妈妈的同事说了一句“叔叔阿姨再见”。同事们都称赞亮亮说:“这孩子真有礼貌。”回来后,妈妈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便给孩子买了一台“文曲星”。亮亮很惊讶地问妈妈:“妈妈,‘文曲星’我要了这么久,为什么今天给我买呀?”妈妈说:“因为今天你很有礼貌,应该奖赏。叔叔阿姨已经给了你口头奖励,这是妈妈给你的物质奖励。”亮亮欢呼着,对妈妈说:“谢谢妈妈!”。妈妈不失时机因势利导,说:“懂礼貌不但会让别人很开心,自己也会在别人的开心中有所收获,以后还要不要做懂礼貌的孩子呀?”亮亮使劲地点头表示同意。有很多男孩在家很听话,但是到了客人家,就容易“人来疯”,放任骄蛮,让大人很没面子。这时,如果妈妈当着客人的面大声训斥孩子,孩子不但不听,甚至会故意大哭大闹,弄得大家都很尴尬。因此,要使孩子在别人面前变得听话、懂礼貌,妈妈就必须在做客前和做客中对孩子做一些相应的指导,并且在做客后及时对孩子的表现作出评价。此时,无论是表扬还是惩罚,都将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五,在家待客时。

待客时,是男孩学习待人接物礼仪的最佳时机。妈妈发现8岁的孩子在接受他人礼物时没有运用礼貌用语,就微笑地对孩子说:“贝贝,你好像忘记说什么了?”贝贝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说什么,这时,妈妈对客人说:“谢谢您送礼物给贝贝,我代贝贝谢谢您!”贝贝听了妈妈的话,意识到自己没有礼貌,于是很不好意思地说:“贝贝也谢谢阿姨!”接着在妈妈的示意下,贝贝又对客人说:“阿姨,您热不热,我去给您拿杯饮料。”说着便去准备了,完全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第六,在男孩对某些事物有浓厚兴趣的时候。

妈妈平时对男孩的行为要细心观察,一旦发现男孩对某一事物特别有兴趣,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抓住孩子兴趣的“闪光点”因材实施教育。这样做,说不定就会激发出男孩某一方面的智慧火花,引导男孩沿着自己的兴趣走向成功。

大双和小双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14岁考入大学,19岁攻读航天博士,22岁参与国家863课题研究。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其妈妈抓住了他们的“闪光点”,从兴趣入手,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例如,“二双”的妈妈发现了孩子对家用电器的浓厚兴趣。从此以后,妈妈用心去保护和支持孩子的这种兴趣和爱好,“纵容”孩子拆家里的收音机给孩子做试验,鼓励孩子在修水龙头、马桶中练习动手能力,等等。结果,哥俩小小年纪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电器医生”,并一步一步成长为航天奇才。

第七,在男孩吃饭的时。

许多妈妈都有这样的感受,平常工作忙,几乎挤不出时间来教育孩子,于是一日三餐就成了教育孩子的一个好时机。如此一来,只要一到吃饭时间,家长便开始问功课、查成绩、讲孩子过错,常常弄得孩子愁眉苦脸、哭哭啼啼,使就餐笼罩在一种不愉快的紧张气氛中。

有的男孩说:“我不喜欢在家里吃饭,一上饭桌,妈妈就问这问那。”

还有一些男孩说:“妈妈老问我考试分数,还说考不到90分就不给我买好吃的。奶奶就不说我,我还是愿意在奶奶家吃饭。”

也有的男孩说:“吃饭的时候,妈妈总是说我不喜欢的话题,因此,我每次都吃的特别快,不给妈妈说我的机会。”

教育专家认为“餐桌教育”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抑和情绪低落,使父母和孩子隔阂加深,从而导致孩子不亲父母的尴尬局面。但是,这并不是说在餐桌上不能教育孩子。其实,吃饭时,妈妈完全可以教孩子认一认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告诉孩子这些菜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烧熟了后又是什么样子,并让孩子记住它们的名字。这样,一边吃东西一边学习,孩子会吃得更香。其实,餐桌虽小但意义重大。家长如果能够营造一个愉快、舒适的进餐环境,就等于搭建了一个和孩子良好沟通的桥梁。在愉快的环境当中,孩子有发表自己“高见”和“新闻”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还有利于活跃进餐的心理气氛。

第八,在老师来家访时。

大多男孩最怕老师上门,因为,他的在校表现就会暴露出来,同时,男孩更怕妈妈将他在家的所作所为告知老师。因此,妈妈应懂得孩子的心理,在老师家访时,把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同时以提出希望的口气间接地说出孩子的缺点以让老师了解。新学期开学了,妈妈教育性格腼腆的丁丁在学校要活泼、开朗、大方一点,儿子满口答应了。以后每隔几天,妈妈都会提醒儿子,每次丁丁都很认同地点头。一个月过去了,妈妈找到丁丁的老师了解情况后才得知,儿子在学校还是那样不爱说话。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却让事情有了转机。一天,丁丁的老师来做家访,问丁丁的妈妈:“丁丁在家里表现怎么样,是不是比以前活泼多了?”丁丁的妈妈想了想说:“好多了,现在家里要是来了小客人,丁丁都会主动陪小客人玩。”送走老师后,妈妈发现丁丁一直盯着她,便走上前跟他聊天。说着说着丁丁就问妈妈:“妈妈,你真的觉得我的性格比原来好多了吗?”妈妈先是一愣,然后接着说:“当然了,那天家里来客人,你不仅主动打招呼,还给小客人拿了一个苹果,这都是进步呀!”果然,从那以后,丁丁的性格好多了,并开始主动与爸爸妈妈进行沟通。

其实,生活中教育男孩的好时机有很多,当男孩有崇拜的对象时、当男孩受到挫折时、当男孩经历失败时、当男孩享受成功时……妈妈要抓住这些时机,对男孩进行教育,每个男孩都会成长得很快。教育孩子讲究时机,当然,这需要妈妈用心去发现时机、用耐心去等待时机、用宽容的心去创造时机……只要时机得当、方法得当,每个男孩都不会让妈妈失望!

3.妈妈必须知道的心理学

张女士很有感触地说,她很相信儿子。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因扭了脚在家休息了几天,结果误过了班里平时的测验,张女士为了让儿子补上这场测验,就到学校找来各科考试的卷子,想回家让孩子按照学校考试的时间把卷子都做了。在把卷子交给孩子的一瞬间她犹豫了一下,考虑是让儿子掐时间还是由自己来监督;同时张女士还想到,要不要把儿子房间里的书本都拿走,以防他偷看。张女士想到儿子平时学习成绩平平,肯定会有一些内容不会做,那么他会不会偷偷去看书上的答案呢?思考片刻之后,张女士决定信任儿子,就告诉儿子说,她把手表放在桌子左边,到了十一点就不做了。别的什么也没说,关上门出来了。让张女士高兴的是,这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知道考试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完全按照学校测验的样子来管理自己,时间一到就不再做题了。儿子好像根本不知道有“作弊”这回事。张女士通过观察看出来,儿子在遇到不会做的题时,也绝对没有动过偷偷翻书的念头。张女士感叹,原来儿子的思想是简单的也是很纯洁的!她庆幸自己在那一瞬间的选择,庆幸自己没有用潜台词告诉儿子这些糟糕的概念:考试是可以偷偷看书的;你是不值得信任的。

心理学上研究发现,人容易受到客观原因或者他人的暗示。如果一个男孩总被别人暗示为品行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男孩总被暗示为有某个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逐渐丧失自信,向坏的方向滑去。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男孩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一位妈妈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科学地引导男孩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中之龙!

妈妈必知的心理规律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男孩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男孩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男孩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男孩的心田,使男孩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男孩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妈妈必知的心理规律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比如,当孩子犯错时,妈妈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妈妈对男孩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男孩“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男孩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妈妈必知的心理规律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妈妈经常会对男孩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妈妈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男孩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妈妈应引导男孩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男孩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男孩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男孩收获学习的乐趣。妈妈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妈妈必知的心理规律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风暖和,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妈妈必知的心理规律之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学习成绩是否突出不能以某几门优秀的学科来衡量,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些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妈妈必知的心理规律之六: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同类推荐
  • 从小为孩子积累成才的资本

    从小为孩子积累成才的资本

    本书主要讲述了:教子成才,是当代父母竭尽所能、倾力而为的最大心愿。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变得更加健康、更加聪明、更加有出息,父母们都会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高兴。《从小为孩子积累成才的资本》通过对当代众多家庭教育的成与败、得与失的深入研究和提炼总结,通过对教育孩子的各种方法模式的比较与归纳,精心编写而成。书中内容新颖,逻辑清晰、文字流畅,有助于广大读者愉快地阅读。书中力图避免空洞说教,注重实用功效,从而能为广大父母开发与培养孩子的多项综合素质提供有益的帮助与指导。
  • 成功母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成功母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本书选取了母亲教育的成功法则,告诉您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好母亲。全书从10个方面入手,包括与孩子如何沟通、如何引导孩子的健康心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树立信心,学会宽容,学会赞赏,懂得感恩,学会谦让,积极创新等方面,阐述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供培养好孩子的方法,为母亲教育孩子提供诊断、指导,帮助母亲认识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掌握教育的方法,打破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
  • 怀孕知识百科

    怀孕知识百科

    孕育健康宝宝,科学实用胎教!迎接天使,你准备好了吗?怎样轻松、平安、顺利地走过孕育小宝贝的生命历程?孕期中,你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应该知道什么?……本书是一本较全面的怀孕百科全书,内容包括孕前准备篇、孕育篇、分娩篇和产后篇等四篇。本书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 吃对了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

    吃对了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

    本书共分5章,内容包括:第一章对孩子益智饮食新观念的介绍;第二章对益智主食的推荐;第三章提出合理搭配水果有益智力之说;第四章提出了四季饮食以及相关食品搭配的方案;第五章主要针对“如何躲避损脑食品”。
  • 参与孩子的成长

    参与孩子的成长

    本书是知名教育专家薛涌继《一岁就上常青藤》后,时隔四年,又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诚意之作,献给正在为子女教育发愁的中国父母。薛涌身为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受中西两种教育方式碰撞而出的菁华之作,书中既融入了当前美国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学,又有作者在育儿过程中的实操经验。是一本融合理论与实践的个性之作,正如小巫的评价:他不仅仅教是教你培育孩子之术,更是要您懂得培养孩子之道。从他的文字里悟道,开发出适合自己家庭状况的术。
热门推荐
  • 剑侠少年之神魔双修

    剑侠少年之神魔双修

    新仙侠言情经典!更曲折的情节,更深刻的人物,更华丽的描写。危机一触即发,瑰丽无可匹敌。邪神降临华夏族住居上万年之地,孙长空和师弟华天真人要将被封印在浮空岛上的最后同族救出来。封印物审判书早已有了灵智,发现这个秘密的孙长空将书灵放入死婴。岛主之子林文,被华天真人带走,成为一枚重要的棋子。而当年的器灵也渐渐成长。命运将两人连接在一起。后《诛仙》时代仙侠圣经,奇幻界第一奇书圆满终结!“仙路不知行远近,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绚烂终归于平静,路到终点又回到起点。一段幻丽而温馨的仙剑传奇,就要在本册画上完美的句点。
  • 瓦洛兰之劫

    瓦洛兰之劫

    英雄联盟玩家邵凡偶遇天大机缘,被力量每况愈下濒死的瓦洛兰之主宰看中培养成为新的瓦洛兰守护者。可谁知,瓦洛兰大陆即将经历一场灭世浩劫,仅仅是学徒的邵凡能否拯救世界?脚踏逾越巅峰之路,手持廉洁诛天之刃,邵凡傲然剑指异世,心中无所畏惧!(本书为英雄联盟做背景的小说)
  • 万重天

    万重天

    吾自异域来,细看荒古,万重天!(就是主角穿越到一个有着上万个小世界的异世界的有趣、好玩的故事。这个世界乱七八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不存在的。)
  • 再见,冥王星

    再见,冥王星

    单影,一个平凡的女生,一个孤独的认为自己的命运与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相连的女孩,被老师嫌弃,被同学排挤,被父母忽视,被唯一的朋友韩迦绫利用……直到有一天她走进一个男生的视线——穿着再普通不过的裙装校服,像自然光下用DV摄成的一段失色的映画,孤单又压抑,让他的心瞬间崩陷一块……
  • 二十个出租车司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二十个出租车司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出租车司机这个职业出现在各类文艺作品中屡见不鲜。《李米的猜想》《出租车司机》《刀锋》等等,这个职业天生带有的属性是江湖味,是市井味,还是什么样的味道希望读者跟随我的故事一起去看看。
  • 花都小仙

    花都小仙

    秦长歌是个小仙,他是玉帝的侄子,太上老君的徒弟。秦长歌没什么大的抱负,不想成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他只想在下界红尘中,活出一番潇洒。
  • 天生球王

    天生球王

    恩恩,要做节操帝啊!
  • 吐槽星人在天庭

    吐槽星人在天庭

    三岁的时候我在澡堂里洗澡的时候我问爸爸为什么我们的丁丁不一样大小,爸爸的回答是这样的:那是因为你还......我槽,你的怎么那么大。四岁那年抖腿的时候把手机绑在了腿上,每天的步数计数都能拿第一名,直到那一天村里的李狗哥把手机绑在了他的麒麟臂上,从此我再也没有拿过第一。十岁的我由于手机没电了不得不回家充电而坐上了返乡的飞机,却不料飞机上有人绑着炸弹劫机,我为了保护飞机上的乘客,按下了劫匪手中的引爆器与劫匪同归于尽。我因为是黑户而且未满十八岁无法在六道轮回中落户,一直找十殿阎王信访,我告到了阎王那里,阎王那里知道了写了封奏折发到了天庭。而我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引魂香尸

    引魂香尸

    悄悄跟你们讲,我的老婆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还特别能干,你们懂得……
  • 网游之重生法神

    网游之重生法神

    既然重生,回到十年前,《永恒》刚开始的时候……那还需要犹豫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