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4700000041

第41章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故事

提起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人们知道得较多的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其实,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除了作为动力机的蒸汽机之外,还有作为工具机或工作机的珍妮纺纱机。恩格斯说过:”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是珍妮纺纱机。“可见,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应用,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这里要介绍的,就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英格兰西北部濒临爱尔兰海的地方,有一个兰开夏郡。这里的纺织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称为英国纺织工业的摇篮。哈格里夫斯就是兰开夏郡人。哈格里夫斯大约是在1720年出生的。他20岁以后,就定居在兰开夏郡布拉克本市的近郊,过着木工和织工的贫困生活。

由于哈格里夫斯既是一名织布工人,同时又是一个木匠,因此常常接触一些机械,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当时,还没有专门设计制造机器的职业工程师,有关安装转动装置和装配机件等工作,都是由木匠、铁匠、锁匠或者钟表匠这些人来担任的。哈格里夫斯因为职业的关系,对机械的安装和修理比较熟悉,所以也经常被人请去帮忙。人们很赞赏他的高超技术,称他为”万能的人“。长期从事机械安装、修理和制造的实践活动,弥补了他没有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不足,并为他日后发明新式纺纱机打下了基础。

哈格里夫斯有位邻居,是印花织物制造商。1762年,这位制造商雇用哈格里夫斯为他制造一台梳理棉花的机器。在此之前,圆柱形梳棉机已经由一个名叫刘易斯·保尔的人发明出来了。哈格里夫斯按照刘易斯·保尔梳棉机的模样,完成了这台机器的制作。这种梳棉机的结构非常简单,由一种装上金属齿的凹形槽和一些圆筒形梳子所组成。不过,在制造这台梳棉机的过程中,哈格里夫斯进一步增长了有关机械学的知识。难怪有位科技史学者说:哈格里夫斯在1762年制造梳棉机,”这是他的机械师和发明家的生涯的开始“。

英国的传统工业是毛纺织业。直到17世纪末期,棉纺织业才在兰开夏郡首先建立起来。因此,在当时的英国,棉纺织业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正因为它是新兴工业部门,所以较少受到封建行会和传统法规的束缚,比较容易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了同传统工业毛纺织业竞争,同国外输入的棉纺织品竞争,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就显得格外迫切。需要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新式纺纱机,正是当时棉纺织业技术革新形势需要的产物。

哈格里夫斯发明新式纺纱机之前,纺纱是用旧式手摇纺车进行的。每人操作的手摇纺车,只有一个锭子,每次只能纺出一根纱线。直到18世纪初期,这种手摇纺车虽然效率不高,但是还能勉强满足旧式织布机对棉纱的需求。可是,18世纪初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1733年,机械工匠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装上这种飞梭的织布机,不仅能织出更宽的布匹,而且使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接着,他的儿子罗伯特·凯伊又加以改进,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由于织布效率提高,必须有8个至12个纺纱工纺出的纱线,才能够供应一个使用飞梭织布机的织工的需要。棉纱供不应求,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纱荒情况。据说,1760年,曼彻斯特有个织布工人,每天要步行五六公里,从五六个纺纱工那里收集棉纱,才能供给自己一天内的织布之用。如果一个织工想要多弄到一些棉纱,他就得用上衣或新丝带去贿赂纺纱工。

长时间的棉纱供不应求,使棉纱价格不断上涨,棉布工厂的厂主感到不能忍受。有些棉布工厂因缺纱而停产。为了提高棉纱产量,需要发明新式的纺纱机。1735年,有个名叫约翰·怀亚特的木匠发明了一种转轴纺纱机,并于1738年得到了专利证。可是,由于这架机器很不完善,经常发生事故,因此也就没有得到实际的推广应用。棉纱供应不足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例如:大力兴办纺纱学校,对农村的纺纱生产实行奖励,甚至在监狱和孤儿院中也发动纺纱。1761年,英国的”奖励工艺协会“发表了一项文告,设立奖金来征求新式纺纱机的发明。文告郑重宣布:”奖励最优良地发明一种能够同时纺出六根毛线、六根麻纱、六根棉纱或六根丝线的并能仅由一个人操纵和看管的机器。“于是,这样的纺纱机终于发明出来了,这就是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

棉纱供不应求的情况,在兰开夏郡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一名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常常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棉纱而苦恼。他看到妻子和女儿从早到晚用手摇纺车纺纱,不仅辛苦劳累,而且效率不高,每天纺出的纱线很少。于是朝思暮想,怎样才能将手摇纺车改进一下,使棉纱出得快一点多一点呢?由于他具有一些机械方面的实际知识,便一面思索琢磨,一面利用木工工具和技术,进行设计和试验,以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当哈格里夫斯对旧式手摇纺车不断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时候,有一天,他偶尔看到妻子的手摇纺车翻倒在地。当时,纺车上的纺锭由平卧状态改变成了竖立状态,而纺轮还在继续转动。这个极其平常的现象,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大声喊道:”珍妮,快来看呀,你的纺车翻倒啦!“”把它扶起来就是了,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妻子淡淡地说。然而,哈格里夫斯并没有立即把纺车扶起来,而是面对着翻倒在地的纺车,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思考。他想,如果把几个纺锭都竖立地排列起来,由一个轮子来带动,不是就可以提高纺纱的效率了吗?于是,他着手设计并制成了一架新式样的纺纱机器,其中装有8个竖立的纱锭。经过试验,完全成功,棉纱的生产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8倍。哈格里夫斯高兴得不得了。由于这台新式纺纱机的研制,是受到手摇纺车翻倒在地的启示,因此他把这项发明归功于他的妻子,用妻子的名字来命名,称为”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的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在流传过程中,故事情节难免有些出入,但是总的说来大同小异。有一种说法,说珍妮是他女儿的名字。哈格里夫斯给新式纺纱机取名”珍妮纺纱机“,是为了纪念他的女儿。关于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的时间,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1764年,一说是在1765年。究竟珍妮是他妻子的名字还是他女儿的名字,究竟发明的时间是1764年还是1765年,对于这种新式纺纱机本身来说,关系并不大,所以也就用不着去考证了。

根据有关史书的记载,珍妮纺纱机的结构比较简单,它用四根支柱和几根横木,组成一个长方形的机架。机架的一端安设并列着的两排纱锭。机架的上面,横着两根彼此紧贴着的木杆。两根木杆安放在一种托架上,可以随意前后滑动。在机架的一侧,安上一个带有摇柄的大轮子。大轮子上绕着皮带,皮带又绕在机架下面安装的一根转轴上。转轴通过传动装置,同两排竖着的纱锭相连。操作的时候,纺工用右手摇动大轮子,左手掌握着托架。随着大轮子的转动,所有的纱锭也就转动起来。这样,经过预先梳理和粗纺的棉花也就得到拉伸和拧绞,同时纱线也就纺出来了。

珍妮纺纱机是一种多轴纺纱机,它显然是从旧式手摇纺车派生出来的。它把许多架手摇纺车上的纱锭集中起来,转移到一架机器上,由一个大轮子来带动,这样就使一个工人能够完成过去几个工人的工作,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哈格里夫斯最初设计制造的珍妮机,只有8个纱锭,每次能纺8根纱线。后来经过改进,纱锭不断增加,每次能够纺出18根、80根甚至100根纱线了。由于棉纱产量增加,原来纺纱跟不上织布的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体积不大,可以安放在一小间屋子里,很适合于家庭使用。同时,它只需用手摇动,操作方法简便,又不费力,甚至连十来岁的孩子都能操作。哈格里夫斯并没有想到要用它来发财,只是希望多纺出一些纱线来,供应织布的需要,这样,一家老小的生活也就能够得到保障了。因此,珍妮机发明之初,哈格里夫斯并没有立即把它公开,只是在自己家里试用。在试用过程中,他又对珍妮机的构造作了一些改进,使之日臻完善。

1767年,也就是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两三年以后,哈格里夫斯制造了几架珍妮机,公开出售。这一下可惹出祸来了。本来,自从他在家里试用珍妮机后,生产的棉纱又多又快,就已经引起了别人的注意。现在,他又将珍妮机公开出售,使那些买到珍妮机的人家棉纱产量大增,因而遭到不少人的忌妒和反对。他们认为,珍妮纺纱机应用后,旧式的手摇纺车就遭到了排挤,这样他们就得破产失业。于是,这些人成群结队,拥进哈格里夫斯家中,捣毁了所有的纺纱机器。哈格里夫斯在布拉克本住不下去了,他只得携带家眷,于1768年从兰开夏郡逃往诺丁汉郡,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在这里,他同别人合伙开办了一家小工厂,用珍妮纺纱机生产纱线,供应织袜之用。

那时候,诺丁汉也像兰开夏一样,由于棉纱供应不足,存在着严重的纱荒。哈格里夫斯来到这里后,便开始为珍妮纺纱机申请专利。为了得到批准,他对珍妮纺纱机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1770年7月12日,哈格里夫斯获得了正式的专利证书。接着,他便开始大批制造和销售珍妮纺纱机了。

然而,哈格里夫斯在销售珍妮机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麻烦。因为珍妮机结构简单,很容易仿造。于是,一些制造商买去这种新式纺纱机器后,很快就自行仿造出来,并加以推广。可是,他们却不依法付给哈格里夫斯使用报酬。为了保护自己的专利权益,哈格里夫斯不得不同那些制造商的不法行为进行斗争。在对这些人提起诉讼的过程中,他花费了大量钱财。本来,在迁居到诺丁汉后的一段时间内,哈格里夫斯因为制造和销售大批珍妮纺纱机,已经赚到了一大笔钱。可是,为了打官司,很多钱都投到这方面去了。看来,哈格里夫斯这时决心与不法制造商们争个高低,因而不惜钱财。据说,有些制造商曾表示愿意与他和解,并答应付给他3000英镑,可是哈格里夫斯却拒绝接受。由此可以看出,哈格里夫斯为保护自己发明的专利权而花费的钱财,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可惜的是,虽然他投入了大量的钱财和精力,结果还是败诉了。因为有人提出证明,说哈格里夫斯在领到专利证书以前,已经出售过珍妮纺纱机,所以他的专利权被宣判失效。这件事,对于哈格里夫斯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哈格里夫斯初到诺丁汉郡的时候,的确是很穷的。可是,自从1770年取得发明专利后,由于大量制造和销售珍妮机,他的收入就渐渐多起来了。尽管在保护专利的诉讼中受到了损失和挫折,但是他手中的钱财仍然不少。1778年4月22日,哈格里夫斯在诺丁汉去世。有一种说法,说哈格里夫斯后来死于贫困,这是不真实的。实际情况是,当他去世的时候,给他的继承人留下来了一笔钱财,其数目有4000多英镑哩。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由于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价钱也不太贵,很快便在英国各地得到推广使用。据统计,在哈格里夫斯死后10年,即1788年,英国已拥有不少于20000架珍妮纺纱机。特别是在兰开夏郡,珍妮机迅速代替了旧式纺车。有一本名为《新工业制度的起源》的书,在描写梅勒村的情况时说:”旧式纺车已被扔到废物堆了。现在人们只使用多轴纺纱机来纺纱。“这里说的多轴纺纱机,就是珍妮纺纱机。除兰开夏郡外,其他一些郡,在1775年至1785年间,珍妮纺纱机也迅速地推广了。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棉纺织技术上一个巨大的飞跃。它使棉纱的产量迅速提高,引起纺织业的一系列变化,并且带来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因为棉纱生产成本的减少,也就使布匹的价格随之而降低,从而使布匹的需求量增大。于是,原来兼营农业的织工,就逐渐抛弃了农业,成为专门依靠工资生活的无产者。同时,珍妮机的使用排挤旧式纺车后,有些原来从事家庭手工业的纺工,因为买不起珍妮机,也放弃了农业,到拥有珍妮机的人那里去做工,成为雇佣工人。纺工和织工放弃的土地,就为农业资本家所收买,从而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场。这些情况说明,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棉纺织工业的发展,而且还起到了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作用。

珍妮纺纱机用人力摇动,纺出的棉纱不够结实。为了克服这个缺点,需要继续进行技术革新。于是,水力纺纱机、”缪尔“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等新式机器就陆续地发明出来了。一系列工具机的发明,又促使作为动力机的蒸汽机的诞生。一种技术革新推动着另一种技术革新。当我们回顾使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工业革命的时候,可不要忘记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哈格里夫斯啊。

同类推荐
  • 中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读本

    中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读本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八大基础课之一,本书为其配套教材。本书力求破解文学理论讲授中教材与教学相脱节的问题,重视教学性,循学生接受与吸收知识的理路来编写教材,在理念与体例上有很大创新。
  •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包括历史与现状回顾、社会需求分析、改革发展思考三个部分,分别介绍,社会发展对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分析、医疗卫生人才需求要求和对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来进行介绍我国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本书是在我国堪称首次全面系统论述我国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
  • 没有年代的故事

    没有年代的故事

    《没有年代的故事》作者刘建超是我国小小说界具有阳刚气的作家,读他的作品令人产生强烈的震撼。其作品大多正气逼人,富于理想主义色彩。从外在形态上看,刘建超的作品立意与人物内涵也许最接近于所谓主流意识形态,但细细琢磨起来,你会体察到,内在地支撑着他的创作理念,是对崇高信念与理想人格的推崇和呼唤。换言之,他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痛切地针对当代社会的某些精神缺失有感而发的。他笔下的伟人、将军或平民英雄决非虚无缥缈、高不可攀,其人其事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或者可能发生的。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八十天环游地球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八十天环游地球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异界最强作死

    异界最强作死

    “叮,场景符合,任务生成中......”“叮,任务发布——走光的王家二小姐。”“叮,任务简介:将王家二小姐的裙子扒下。任务奖励:造化丹*1。任务失败惩罚:不用系统惩罚,宿主想必会被受害人活活打死。”“叮,任务期限:十分钟。”看着那壮的跟人形妖兽似的王二小姐,叶欢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这是一个关于无节操少年碰到一个无底线系统的故事。————————————我们的口号是:“不仅要作死,作大死,而且还要精通各式花样作死。”
  • 嗜血神皇纪

    嗜血神皇纪

    被群狼养大的弃婴因为意外降临的嗜血王者而走出了山林。长久和狼相处的他不明白人类的思维,为了适应人类的生活而成为了一名雇佣兵,在小魔女双双的带领下四处闯荡,意外成为了教廷猎杀的目标。作为他唯一朋友的教廷圣子不愿对他出手,公然放过了他。因为他曾经对他承诺绝对不让嗜血者扩散,圣子相信了他,愿意替他担保,甚至甘愿为此自堕圣坛,沦为普通的百姓。所有的人被他的情操所感,决定放他一条生路,但意外的变数却让上古时代遭受封印的嗜血族破封而出,是阴谋?是意外?无情的杀戮再起,杀诫,杀劫!有杀无诫,切看他如何以罪恶的身份登上圣坛,带领手下权领仙魔……
  • 读《辨经》学生活

    读《辨经》学生活

    圣贤所喜爱的,莫过于明辨是非了。明智聪察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识人了。认识人才如果运用智慧,各种人才就能按其等次得到使用,而各种事业就能够兴旺发达。因此,圣贤用占卜、算卦的方法来规定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言行;专门阐明《诗经》的意思,区别风俗雅正的教化事业;制定了各种礼法,用它来考察人们有无具备“六经”中所说的各种道德;如果圣人“该览学籍,文质周洽”。唐朝牛李党中李党的首领李德裕,赞美刘邵“索隐精微,研几玄妙,实天下奇才”。宋朝人阮逸说此书“王者得之,为知人之龟鉴;士君子得之,为治性修身之囊括”。
  • 恋恋何欢

    恋恋何欢

    爱情是什么?是惊鸿一瞥后身与心的那一份悸动,还是日久生情之后的细水长流?邂逅一份爱情,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相爱后转身不是过错,地老天荒也并非一定完美。在注定的因缘际遇里,我们只能飞转了流年,铭记了悲欢。
  • 一世倾鹿

    一世倾鹿

    从行星饭蜕变成芦苇真的很痛苦。不过那已是过去。我只想要唯十二。难道这都不可以吗?十年之约,你们失约了,为什么。失去了,就不会再拥有。这本文文都是写勋鹿的故事的,都由不同的长篇小说组成,什么类型都有哦~绝对满足你,且都是原创~
  • 无赖笑苍穹

    无赖笑苍穹

    蓝之大陆,以武为尊,林笑一出生,父母就去世了,叔叔照顾长大,又是大家眼中的废才,直到十六岁,天生的血脉觉醒了,慢慢的走上了武道之路,历尽艰难,成为一代武神.....
  • 大明行者

    大明行者

    待人当求儒家之信义,处世需效墨家之兼爱,修身秉承道家之超脱,治国应持法家之严明,勾斗必用兵家之权变,谋略可奉鬼谷之诡谲。“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古语虽没错,但老祖宗遗训却可以颠倒过来。一个略带痞气的正义少年,回到明朝的中后期,平匪患,荡倭寇,斗奸佞,延国祚,书写一代行者的别样传奇。(群:2.1990.4940)
  • 月下剑影

    月下剑影

    月亮,是纯洁的,纯洁的好像连指头都未被人碰过的处女。可是为什么,有月亮的晚上总是阴阴凄凄的,就好像处女对待喜爱她的男子,总是故意要隔着远远的距离。剑客,是骄傲的,骄傲的好像尚未被驯服的桀骜骏马。可是,为什么有剑客的地方总是孤寂无声,就好像一刻都停不下来的千里马,总喜欢离群而奔。当剑客在月下舞剑的时候,是不是正如矜持的少女遇到了骄傲的少年,总要经历一系列的曲折,才能看的到结局?
  • 星际修仙旅

    星际修仙旅

    她是修真界万年一遇的修真天才,能在百年内轻轻松松毫无阻碍便修至大乘,她是无比幸运的。然而......当忽然却不意外的飞升雷劫降临,她本该顺顺利利飞升仙界的幸运人生——出现意外了!!!当那个所谓的、莫名其妙的“情敌”出现在她面前开始,我们幸运地天才兰浅大小姐终于在她幸运的人生中体会到了“倒霉催的”这个词!当本命神器法宝救主遇上空间裂缝坠入时空飘荡;当重获新生却变成个家境困难资质低下性格怯懦废材女;当再次进入神器法宝空间......谁可以告诉她那个在她亲亲宝贝灵泉里泡澡的男人是谁!!!她真的很怀疑,难道是她上辈子把她的幸运全都给预支光了吗!!?“所以你的意思是舍不得你的灵泉,就把我的给泡了吗!?”
  • 三夫四君

    三夫四君

    穿了,我居然穿了!哈哈,身边美男如云,话说这样的生活也不错!可惜,生活总是没那么美好,男人多了也不是好事呀!这不,又打起来!我的夫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