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5500000012

第12章 学习方法(1)

杨贤江指出:“学习是件认真的工作,不能一任自然的注意,故必须讲求方法。”又说:“所谓学习法,是指学习各学科的最经济而又最得益的方法。”可见,杨贤江认为,学习要想以投入较少的时间与精力,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必须讲求学习方法。为此,他利用自己主编的《学生杂志》这个园地,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体会,发表了大量论及学习方法的文章,旨在向青年学生介绍学习的经验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博精兼顾,尤宜“精熟”

杨贤江认为青年在求学时首先要有广博的学习范围,切勿“目不窥园”、“足不出户”、“一心只读圣贤书”。不仅要学习初中、高中所指定的文化课程内容,而且学习“体育、手工、音乐、图画、园艺等等,把求学范围扩大许多、求学内容丰富许多”。倡导青年要广泛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他说:“研究天文、地理是求学,研究‘世故人情’也是求学;研究几何定理是求学,研究活动方法也是求学。”开始学习的范围应宽广,以便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提倡博学的基础上,杨贤江积极主张读书“宜求精熟”,因为“博而不精,没有专长”。因此,读书学习尤其要讲求精熟,对重点要学习的内容,必须将“注意力尽射于此,而竭力之所能,潜心研究,默通其意,断不可未明其理、强记成诵。盖思想不贯彻,意义不清楚,决不能深印于脑中也。”如此,博精兼顾,尤宜“精熟”,即可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思并重,明晓其理

杨贤江继承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认为学习要做到学思结合,他引用孔子的话来说明这一观点,他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偏务一端,弊害如此。学与思同等重要,二者应地位对等,相提并论,切勿偏废一方。如果只是煞费苦心、苦思冥想、光思不学,终究事倍功半、一无所获。”为此杨贤江强调:“为学之道,不能凭空冥想而有得。”同样,只读书而不思考,书读的再多也不会真正领略学问的真谛与知识的精华。所以读书必须善于思考,“宜用思想”,方可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应用适当。他还对在读书学习时如何思考的问题作了详细阐述,“故凡读一书,于是或先或后,必细心想象,使其境遇事情现出心头。如读历史,必须以当时大势,设身处地以想之。”因为在学习中只有经过思考,才能使所读他人之作变成自己的东西,“读书是增多知识材料,但必用思想工夫,而后所读方为我有,故须思想。”学习中思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彻底明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客观事物的规律,故杨贤江指出:“故读一页,竟须掩卷静想,求明晓其理,必通体明白而后可。”因此,他主张读书学习时,要努力做到“学思并重”。

自动自力,提倡自学

杨贤江通过剖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而提出学生“自动”、“自力”的学习法。他说:“在现在自动的教育下面,学生应能用自力研究一切学问。”他还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探讨“自动”、“自力”的原因,他认为“学习是自力的价值化”。这里的“自力”就是学习者可通过自身的理性,靠自身的综合活动来认识学习内容。“自动自力”就其实质来讲,就是“在行为上,须由自己发动,自己负责。”这样,通过自己努力,积极思考,自动自得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而且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自动自力”是针对那些经济状况较好、有条件在校读书的学生而言的,而对于那些家境贫寒、无条件入学的“无产青年”,杨贤江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自学。他说:“在这种资本势力弥漫,学校学费昂贵,而且政治不良的时候,老实说,没有贫苦学生入学校安心读书的可能。”因此,他认为,贫苦青年求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学。他说:“只要我们能自学,能活学,则在这个宇宙间,到处都是求学的地方,我们何必拘于惟有升学才算求学的这条狭路呢?”。又说:“自学只要得法,一定有成效可睹。为无产青年设想,只有这个方法尚算实际可行。自然是经济、适用、方便的学习方法,自学实是一个好的方法,一面做事,一面读书。”他甚至认为自学比上大学更有好处,还专门列举了中外历史上自学成才的名人,“像中国的孔子、孟子;外国的富兰克林、林肯等都是”。原因是“自学对于学问,是一种彻始彻终的工夫。离开了自学,直无学问可说。”当然自学也不是任何人都能从事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基本条件:一是“须有相当的根底,譬如修毕小学课程的可以自修中学课程;修毕中学课程的可以自修大学课程”;二是“须有不怠的努力,不可‘一暴十寒’,不可期速成”;三是“须有坚固的意志,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不怕劳苦”;四是“须有确定的方向,选定书籍,制定课程,照着顺序做去,不贪多,不贪高。”若具备了以上自学的条件,就“应选择一种专门的学科;全力研究,循序进行。”定能求得实效,达到目的。针对有些人担心自己年纪太大不愿去自学的状况,为了解除忧虑,杨贤江又专门语重心长地作了劝慰:“有的人怕年纪大了不能自学。这是错的。……姑举几位西洋的老年学者来壮壮我们的气。梭格南士暮年始习音乐,卡德到八十岁始研究希腊语,法国大诗人冷撒尔五十岁潜心诗,可见大的年龄是不足以阻止求学的志愿的。”

学做结合,知行统一

杨贤江认为,“平日由读书可得的知识总是间接的,只有不断参加社会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才能获得直接可靠的真知。”他还说:“况且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死的,必从实际经验上得来的才是真实的学问。”因此,他倡导青年力争做到学做结合,知行统一。针对当时有的人认为在求学中不能同时做事的观点,他进行了有理有据、实事求是地批驳,他说:“这种观念完全错了,一是把求学和做事看做两件事。就是把知与行分开了,要等学成功之后再去做事,试问何时可以学成?二是这样永远也不会有实行的时候,因为学实无成功可言。”因此,他主张学习应当在接触书本获得必要知识的基础上,要走出学校,步出书斋,深入社会,广泛实践。他说:“求学的范围不是限于学校的,更不是限于书本的。在社会上做任何事业,都可得到增长知能、养成习惯的益处。”即使被人们认为是消遣娱乐的旅行,“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商品或古物的陈列所、制造厂、无线电台”;到农村“则考察农民生活,采访风俗故实,研究土壤性质,采集动植物标本”,这些亲身接触自然与社会的旅行活动,“大可增进学识”。又说:“还有浏览古迹名胜,跋涉名山大川,都可拿来印证书本上的记述是否正确。”可见,亲临自然、涉入社会、投身实践、知行统一,既可增长新知,又可检验书本知识,还可锻炼智能。故此,他劝告青年自学者“要在工厂中、在农场中、在商店中,乃至其他种种实际活动中去磨练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执行力,却不可坐在房子里埋首死读。”

学有选择,学有创新

世上的知识浩如烟海,书籍多如繁星,而人的精力和生命是有限的,以人一生短暂的几十年,即使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埋头苦读,而获取的知识也只是好比海水一滴,绝不可能穷尽一切知识。杨贤江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说:“今世之书,汗牛充栋,不可数计。吾人以有涯之生,何能尽读?”鉴于此因,读书学习要有所选择,而不能毫无目的,枉费精力。他强调:“读书并不可瞎读,更不能死读。因此要讲究读法,更要讲究选择。”只有有选择、有目的地去学习,才能收到最佳效果;“不然,‘开卷有益’的话,竟会变成谣言”。所以他要求青年学生尤其是“自学者应选择一种专门的学科,全力研究,循序进行,毋欲速,毋贪多,方有实效。”同时,杨贤江还强调学习不能一味因循沿袭,而要有创新精神。如果只会死记硬背,盲目照搬,结果只能浪费时间,事倍功半。杨贤江认为:“只知强记,只会盲从,这由于不研究读书法与不知道读书的职志在于创新所致。”在他看来学习时若无创新精神,就只能“强记”“盲从”。因此,他提倡学习不仅要有所选择,而且要有所创新。

存在记忆,宜知复习

杨贤江主张:“学习时当存心记忆”。记忆,不仅是保留和贮存所学知识的重要方法,而且能促进学习者增强自信心。他说:“学习时存心将材料记牢,为记忆良法之一要件,同时须有自己能够学到的自信心。”如何才能做到“存心记忆”呢?杨贤江认为最佳的方法是复习。他多次强调读书“宜知复习也”,他还引用古人关于复习的论述:“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曰:‘温故而知新。’子夏曰:‘旧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此皆复习之说也。”

同类推荐
  •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李叔同与苏曼殊,看似人生缺少交集的两个人,却都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由热衷革命到心灰意懒,摆脱俗尘,遁入法门。本书以详实史料、细腻文笔,倾情抒写了李叔同和苏曼殊传奇而绚丽的一生,带你深入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品读他们人生中的聚散离合与悲喜情愁,还原最真性情的两位多情才子。
  • 汪精卫的元首梦

    汪精卫的元首梦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 驱逐倭寇——戚继光

    驱逐倭寇——戚继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生物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生物学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生物学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热门推荐
  • 校草是丫头:男神太诱人

    校草是丫头:男神太诱人

    【甜宠文,一对一,男主女主身心干净。入坑的请注意,小心被喂狗粮哦!】什么!要跟男神一起住!俗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人’,还能有比这更高兴的事吗!原本以为的高冷男神,怎么在一瞬间变了样啊!“依依,我头疼,能抱抱我吗?”“那个...好吧,就一会啊。”“嗯。”躺在左依依怀里的江逸辰窃喜,装病果然是最正确的决定。“依依,我能亲你吗?”“不要脸!”“那我亲嘴就好了呗!”“……”额,你的高冷呢,是不是被吃了。江逸辰表示,被我家依依吃了呢。当学校的同学们知道左依依是女扮男装的时候,纷纷表示,感觉这个世界狠狠地欺骗了自己,真是彻底没爱了……
  • 功夫神医在都市

    功夫神医在都市

    王潇会功夫,懂医术,打架泡妞,都是爱好,他在都市里,凭借一身本领,混的风生水起,偏财运和桃花运,两手抓,都挺硬。
  • 末世行之兄弟情

    末世行之兄弟情

    可怕的丧尸来了,除了这些被寄生的人之外还有变异丧尸,幸存者该如何面对?
  • 逃亡

    逃亡

    为了追求财富不惜走上一条不归路,前进的过程里只能通过网络来寻找红颜知己,很幸运的他找到了,却最终还是逃不过命运的驱逐……
  • 火影忍者之火之意志继承人

    火影忍者之火之意志继承人

    孩子,你想成为火影吗?哦,你是要做海贼王的男人啊...不好意思,问错人了...当一乐拉面上市,当鸣人佐助离村,当木叶的新苗萌芽.....火之意志,是否会再次被点燃?
  • 迷迭梦:梦里花落知多少

    迷迭梦:梦里花落知多少

    丞相府的嫡出千金叶藜大病初愈后便失了记忆。叶藜却自此恍若置身迷雾之中,爹娘待她关怀之余却亲切不足,下人见她时的恭敬和惶恐,连朝中官员见了她都面有惧色……就好像,这世间有一个人人皆知的秘密,独独将她蒙在鼓里……天地间混沌分离时幻化出一颗噬刹珠,被上古之兽吞噬修炼万年,出世之后为祸人间,四都皇室联手对抗,噬刹珠就此遗落。这一切,都该何去何从……
  • 星球抗战

    星球抗战

    世界末日就是僵尸横行吗?不,外星人入侵,亦是一场灭世浩劫。面对突然来袭的外星物种,人类仓皇而逃,人性在末世的劫难中一览无遗。突然觉醒异能的降临者,一直为末世做准备的天行者,末世真的是突如其来吗?两大宇宙种族之间的战斗,是将地球选为战场还是牵连人类,生存的火种又该寄希望于何方?一切尽在星球抗战!!!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斗天圣雄

    斗天圣雄

    帝释天雷神雷帝的儿子雷熙因为偷看天帝女儿天女,被天神打下了凡间,封了气脉成为了一个废材,且看我们的主角是怎么样在恶劣的环境之中逆天崛起!
  • 碧海蓝天永江湖

    碧海蓝天永江湖

    左小楼是一个混迹江湖很多年的贫嘴青年,他的江湖经历虽然没有多么轰轰烈烈,倒也不是平平淡淡,对他来说,这样的生活很令人满意。因为刀光剑影虽然精彩,可却少了几分自在悠闲;山水田园虽然逍遥快活,可却过于平淡乏味。总而言之,江湖就是那个江湖,而他左小楼也不过是个混江湖的小青年,能于江湖之中结交三五知己,偶尔喝两回酒,打几场架,那么,就是再好不过的了。
  • 夏晴雨绵延

    夏晴雨绵延

    夏青雨绵延系列一“夏暖这一次我不会再放手哪怕拼上我的性命”“东方延,对不起,我们不可能了。”两年前她与他和平分手,两年后他将她狂傲追回。“东方延说好一次呢?呐呐不能反悔啊!”“老婆男人在床上说的话能信吗”哈哈可怜的小白兔又被大灰狼吃了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本文结构99%的甜加上1%的小虐本书情节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