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5700000020

第20章 延伸阅读(1)

华东师大

华东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1959年华东师范大学就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8年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是1986年国务院批准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通过“211工程”预审并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正式步入“985工程”行列,在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学校地处上海,现有闵行校区和中山北路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3100余亩,分别坐落在上海市闵行区和普陀区,校园环境幽美,素有“花园学府”之美誉。

学校目前设置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外语学院、商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东方房地产学院、对外汉语学院、传播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职业技术学院19个全日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2个管理型学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国际关系和地区发展研究院和新药创制先进技术研究院3个高等研究院,含45系,61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科学学院是中国大学中建置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研究型学院,软件学院是全国师范大学中唯一一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对外汉语学院是国家8个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之一;中文、历史、数学、地理、心理5个专业是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9大学科门类,拥有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2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2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9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涵盖了13个二级学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和上海市工程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150余个研究所和一批跨学科的研究、实验、计算及测试中心。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1000余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含双聘院士6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1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96人。全校有各类学生49000余名,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25000余名,包括全日制本专科生1300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7700余名(含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外国留学生2700余名。

学校注重不断推进国际化发展进程,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和声望,先后与法国巴黎高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纽约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神户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英、法、德、日、美、加、澳、韩和俄等国10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建立了校际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180多位国外著名学者受聘担任学校名誉教授、顾问教授和兼职教授。设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是全国中学校长培训和港澳台地区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的国家级基地,被誉为中学校长的“黄埔军校”。

学校主办和受有关部门委托承办的各类学报、学术期刊20余种,图书馆藏书达360余万册,并拥有10所附属中小学。

建校以来,学校一直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充分发挥文理基础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各个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为国家和上海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学校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华东师范大学正豪情满怀地朝着“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奋进。(数据截至2007年12月26日)

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是马君武。建校初期,设文、理、教、商、预五科,后曾增设高等师范专修科和法科。

大夏大学创建后,许多著名学者曾来校任教,其中有郭沫若、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马君武、周寿君、邵力子等。大夏大学建校27年,培养学生近20000名,毕业生6000余人。包括一批为国为民的有识之士。如熊映楚,曾是武汉农民运动的重要干部;雷荣璞、陈国柱分别是广西、福建建党干部之一;吴良斌(亮平),最早翻译恩格斯《反杜林论》,解放后曾任中共中央党校顾问;郭大力、周扬、叶公琦、陈赓仪等都在大夏大学学习。学校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专家学者,如胡和生、陈子元、李瑞麟、刘思职等四位中科院院士,翻译家戈宝权,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古典文学评论家王元化和青铜器专家马承源等,还有不少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和其他知识界人士。

光华大学是1925年从美国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地处今华东政法学院)脱离出来而创建的。

首任校长张寿镛。建校初期,学校设文、理、工、商四个科14个系。学生们在致力于学习的同时,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也开展得生气勃勃,在江南八大学校的国语、英语演讲比赛中屡居前茅,还曾获江南八大学校网球、足球、越野赛的锦标。

光华大学建校26载,先后入校学生达14000余人,完成大学学业获得学位者2400余人,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其中有中国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邓拓,中科院院士徐僖,著名学者周而复、赵家璧、张芝联、吕翼仁、张允和、穆时英、田间和姚依林、乔石、尉健行、荣毅仁、董寅初、黄辛白、柴泽民、黄鼎臣、邵洛羊、杨小佛、谢云晖、杨纪珂、张承宗等一大批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民主人士。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需要,1951年7月17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宣布,经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八九月间,大夏大学的中文、英文、历史、社会、数学、化学、教育、教育心理、社会教育系;光华大学的国文、英文、教育、数理、化学、生物系;同济大学的动物、植物系;复旦大学的教育系;东亚体专的体育系、体育专修科和沪江大学的音乐系相继并入。10月4日,组建了华东师范大学临时工作委员会(后为行政委员会)。10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宣布华东师范大学成立。1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任命华东教育部部长孟宪承兼任校长,孙陶林、廖世承为副校长。

学校成立后,即开始了学校各方面的建设工作。刚建校时学校设有教育、中文、外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音乐、体育等11个系,1952年9月,圣约翰大学的教育、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系;浙江大学的地理系;沪江大学的教育、社会系;大同大学的教育、物理系和震旦大学的教育系并入学校,并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校调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师多人。体育系和体育专修科调至新建的华东体育学院。

调整后的学科设置是:教育、中文、外文(设俄文、英文二组,俄文兼办专修科)、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系(以上各系均兼办专修科)。新设政治教育专修科。1953年8月,江苏师范学院的艺术科音乐组,浙江师范学院的外国语文系英语组,安徽师范学院的物理、历史、数学、英语系,福建大学物理系,华中师范学院英语系部分学生并入。

1956年6月28日,音乐系停办,全系学生转入新建的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学习,教师则分别支援北京、南京、兰州等地师范院校音乐系、科和上海音乐学院。大夏大学的校园面积仅280亩左右,至1952年,已迅速增加到800多亩。并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校舍兴建工程,十大建筑的规划、设计并实施,大大改善了学校办学的条件,为学校日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建校之初,全校共有教职工338人,其中教师131人,学生1032人,其中各校并入学生698人,暑假招收新生334人,分36个班上课。图书藏量通过合并接收,呈迅速增长的态势。同时,学校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也逐步建立成形。

1952年,学校成立了研究部,推进科学研究,1953年受教育部委托举办多个专业的研究生班。继1952年7月创办《华东师大》校刊后,在1955年1月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提高了教学及教育科研的实力。

从1952年开始,为适应初级中学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师资的情况,学校较大规模地举办了一系列的专修班,并从1956年开始,在江苏、浙江两省铁路沿线及上海市招收函授生。至1957年,在校生规模已达5000余人,研究生班及函授生各为127人和801人,在教书育人方面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师范教育的特色。

大夏、光华大学及有关大学院、系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给华东师范大学奠定了基础;五十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给华东师范大学注入了新的有生力量。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与学术水平,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59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全国十六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在周恩来总理“向现代科学大进军”号召鼓舞下,学校加快了发展教学、科研的步伐。1957年9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学校成立人口地理研究室和河口研究室,这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次全国18个研究室中的2个,人口地理研究室是建国以后建立的第一个人口研究机构。自1958年起,学校又陆续建立了教育科学研究室和电子学、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光学等一大批理科研究室及一些专业实验室,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1958年,学校通过科研开辟了一些新的学科分支和课程,新建了一批专业和专门化教学小组。1964年教育部举办全国“四新”展览会,学校红外分光光度计、宽谱线核磁共振波谱仪、自旋回波核磁共振波谱仪和核四极共振波谱仪等四项研究成果获得三等奖,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居领先地位。

从1959年起,研究生的培养由举办二年制研究生班改为主要招收三年制研究生。1960年,从59级起各专业学制均改为五年,并一直执行到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而终止。

与此同时,学校扩招成人教育的专业与人数,成立半工半读师院。1965年还招收越南留学生210多名,成立留学生管理办公室,开始了留学生教育工作。

至1966年,全校教职工由建校初的338人增加到1975人,在校学生4192名,有教育、政教、中文、历史、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10个系,13个专业,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共15000余人,学校面积也比初建时扩大了4倍多。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全国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教师被赶往工厂、农村,自1966年到1969年,学校连续4年没有招生,1970年开始恢复招生,但规模很小。

1972年5月,学校被迫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校合并,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

文革期间,学校的科研工作遭到严重摧残,但不少科技人员,出于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克服了种种困难,继续对一些基础问题及生产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因而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1970年,学校“671”科研组,在国际上首先从海水中提取到30克铀,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1971年,光学组建立在国内居领先水平的管道气体传输模拟实验室;河口海岸研究组为金山石化总厂一期工程的油码头选址提供了方案等。

粉碎“四人帮”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重新步入正轨。从1977年起,全国恢复了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学校开始恢复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78年,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从学校分离出去,相继恢复原来的建制。1980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恢复华东师范大学原名。

遵循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学校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进一步明确和端正办学思想,提出“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注意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统一,从而使学校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学校相继建立了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系和专业从1979年的11个系17个专业扩展到1991年的21个系38个专业;科研机构也从1966年的一所三室发展到1991年的23个研究所、28个综合性研究中心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实验中心。附属学校数也有所扩大,有三所附属中学、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河口海岸动力沉积与动力地貌综合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量子光学实验室为学校与中科院上海精密光学机械研究所合作建立的联合开放实验室。学校拥有近百个实验室和实验中心,拥有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不少仪器设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校附设出版社和科教仪器厂、印刷厂,是全国高校中建立较早、规模较大的社、厂之一。图书馆藏书丰富,中外文各类图书达269万册。

同类推荐
  • 我创办了共识网

    我创办了共识网

    本书共分为:人生这锅窝窝头、一路驼铃声、智慧的和聪明的、头顶有光环的人若干辑。主要是作者对家乡、亲人、朋友以及儿时的回忆和怀念,对岁月的感慨,以及自己近年来的工作经历等。随着岁月的消逝,这些生命的体验与感悟酝酿出让人唏嘘不已的经典之作。
  •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她是男权世界的一抹朱红,在铜墙铁壁中建立了自己的名号,她进过感业寺,却最终翻身农奴把歌唱,坐上了皇帝宝座、她励精图治.将贞观之治完美过渡到了开元盛世:她独具慧眼,有唐一朝人才济济,狄仁杰、姚崇、宋璟、郭振……丈臣武将,汇聚一堂:她又极具手腕,轻松玩转后宫,关键时刻甚至连亲生女儿都不放过她也曾经养男宠、眨老臣、任酷吏,在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 20位管理巨匠之设计人生

    20位管理巨匠之设计人生

    本书重温顶尖管理巨匠们的光学思想与经典著作,领悟他们精辟而深邃的智慧,这样的智慧之光,必将指引着我们的理想与将来。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12本)-蒙哥马利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12本)-蒙哥马利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Law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 经历历史——克林顿权力与生活

    经历历史——克林顿权力与生活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同样也站着一个男人。虽然克林顿已不再担任美国总统了,他的身份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总统变成了一位女议员的丈夫。但他的一举一动将继续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本书引用了许多资料,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克林顿台前幕后的一些生活,展示了这位美国前总统从苦难童年到总统的艰辛历程。
热门推荐
  • 纪伯伦全集:爱你如诗美丽

    纪伯伦全集:爱你如诗美丽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 幻天剑雨

    幻天剑雨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个世界还是很奇妙的。ps:昔日所想暂时已经终结,他朝有缘再续前缘!
  • 青春,你我他

    青春,你我他

    每个人都有一段稚嫩无知的青春。对我,对你,对她来说。我们一天又一天的过着,心里却一滴又一滴的流着血。这是我的青春你要看吗?一段青春的故事,一句我爱你的誓言,真的令人刻骨铭心!
  • 终极一班三回归

    终极一班三回归

    我是终极系列的喜好者。最近终极一班2的结局,让所有东婷党的都狠不满。因此小宇我特地准备了终极一班2的续集编写,也就是终极一班3,同时也希望,大家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观看。如果有什么意见,都可在评论区诉说,我尽量改进。谢谢有人回归,有人离去,有人改变。期待的神秘人物,喜爱的人物伙伴
  • 绝色血后:血色彼岸

    绝色血后:血色彼岸

    她,幽溟沧雪·曦,21世纪血族第一任血后,史无前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是一个紫晶级杀手,精通各种格斗、古武......她做的任务从来不会失手。她,还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出神入化的“毒医圣手”,她制作的毒药除了她自己,至今都无人能解,而且自身还百毒不侵,她那晶莹剔透的泪滴,可解百毒,亦可作穿肠烂肚的毒药。在21世纪的几百年来,她学尽一切,且样样精通。这样完美的人,配上一张倾国倾城的绝色容颜,简直是完美到极致,无可挑剔。一夕之间,她穿越成夜五小姐夜沧雪。谁说她是废物的?瞧不起本小姐?看本小姐不修理她!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整个大陆搅个天翻地覆。看本小姐,怎么虐渣渣,诱拐魅惑妖娆、腹黑无耻的邪帝!
  • 嫡女重生:帝后无双

    嫡女重生:帝后无双

    【正文已完】相府嫡女燕无双被夫君和庶妹联手设计致死,熊熊烈火中,她泣血起誓,若有来世,定让这对渣男贱女血债血偿!惊艳重生,她要颠覆一切!父亲薄情,那就让他身败名裂!庶妹阴毒,那就让她们狗咬狗!渣男装深情,那就让他尝尝什么叫锥心之痛……这一世,她掌握自己的命运,守护好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与心爱之人共同谱写一段锦绣华章!百里霈:双儿,纵然江山如画,亦抵过不你唇边笑!燕无双:阿霈,前世债,今生偿,这辈子,我赖定你!【男主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无小三】【披着重生复仇文的小言情,不喜勿入!】
  • 鬼女出棺:夫君求放过

    鬼女出棺:夫君求放过

    简心被一首丧曲吵醒了,睁开第一眼的时候竟发现自己在一顶血红色的花轿里,当然,更诡异的是,抬着花轿和送亲吹喇叭的,是一个个脸色惨白,抹着红脸蛋的纸人,而迎娶自己的,竟然是一骑着高头纸马,披着大红喜服的……!
  • 口才改变命运全集

    口才改变命运全集

    本书全面汇集了口才技巧及其训练方面的有关内容,不仅介绍了口才对成功的重要性,同时还告诉你如何把握各种人际关系,创造良好谈话氛围,拥有优雅的谈吐,让你能在各种社交场合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 狂揽星辰

    狂揽星辰

    忍辱了十年的家族天才,意外之下获得天地之心,修炼再无难事,不过是信手拈来。死里逃生,参悟自创,宙气星阶,天地震荡!斗王斗尊,随意践踏!斗皇强者,翻手可灭!斗帝强悍,能奈我何?传说斗圣,稀疏平常!皇权超然,任我驰骋!斗之神者,不过如此!
  • 童话祭薄爱倾城

    童话祭薄爱倾城

    那年那天那个红发若火的少年,带着照亮她生命的光芒,悄然出现,可又无声消失。她路过了全世界,却在没有找到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