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100000012

第12章 理性主义 (1)

现在我们的哲学事业已经有了原则。即我们的结论必须能经得起各种怀疑,这样才能保证它真实可信。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原则。

但是还有一个大问题。

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得出可靠的、经得住怀疑的结论呢?

笛卡尔从几何上找到了灵感。

笛卡尔时代的几何,也就是我们一般人学的几何,是欧式几何。源自欧几里德撰写的《几何原本》。

欧式几何是什么东西呢。

它一共有五条公设和五个公理。这些都是欧几里德硬性规定的。然后其他整个几何世界,所有的定理,都是从这几条公设和公理中演绎推理出来的。

我觉得,咱们普通人只要一学欧式几何,肯定都匍匐在地上把它当神了。

你看看它的五个公理和四个公设,不用细看,扫一眼就行:

公理一: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公理二: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

公理三: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

公理四:彼此能重合的物体是全等的。

公理五:整体大于部分。

公设一:任意一点到另外任意一点可以画直线。

公设二:一条有限线段可以继续延长。

公设三:以任意点为心及任意的距离可以画圆。

公设四: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感觉到了吗?这些公理和公设都超级简单,全都是小学课堂上一句话就可以带过的道理。大部分在我们看来就跟废话一样,都想不出写出来能有什么用。

然而,就是这么区区几句话,竟然能一路推理推理,写出厚厚的十三卷《几何原本》来,内容能够涵盖世间所有的几何知识。几何世界千变万化,大自然中的几何图形更是无穷无尽,都逃不过上面这简单的几句话。

这能不让人膜拜吗?

但这还不是最牛的。

咱们来看看剩下的第五公设。

内容是: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一边必定相交。

你一看,不对劲了吧。这个公设超级复杂,跟前面的公理和公设的简洁形式毫不搭配。更可疑的是,在长达十三卷的《几何原本》里,第五公设仅仅在第29个命题里用过一次。就好像是一个根本没必要的累赘一样。

其他数学家也是这么想的。

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数学家,都希望能够从前四个公设推出第五个公设来,以让欧式几何变得更加简洁。结果呢,直到两千多年后,数学家们才证明,第五公设是不可以从前四个公设证明出来的。

人家欧几里德写的不是废话!

在科学极为简陋的古希腊时代,欧几里德的聪明才智能干掉身后两千多年里的数学家。这种人是不是值得膜拜?

更牛的还不止如此。

我们想,在客观世界里,我们能找到一个严格的圆形或三角形吗?找不到。自然界里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几何图形都没有,但几何规律却又无处不在。换句话说,欧式几何囊括了复杂的自然现象,本身又是超越自然界的。因此,笛卡尔时代的知识分子,大都觉得欧式几何有一种神秘性、超然性。他们相信,这世上有一些理性就像几何学那样,是超越客观世界、高于客观世界的。

欧式几何启发了那个时代的哲学家。既然咱们要搞解决人生问题的大智慧,那么像欧式几何那样,建立一套严密、规整又高于世间万物的理论体系,岂不妙哉?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那时的头一批哲学家同时还都是数学家。笛卡尔就是其中的一个。

1619年11月10日晚,笛卡尔连续做了三场梦,从这梦中他得到了两个启示。

第一是发明了解析几何。

因为欧式几何的伟大,在笛卡尔的时代,数学家们都重视几何轻视代数。笛卡尔发明的解析几何,相当于把几何问题化为代数计算,既提高了人们的几何水平,也提高了代数的地位,说明代数和几何一样具有完美的逻辑性。特别是他的笛卡尔坐标系,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在使用。

第二是,笛卡尔意识到可以把欧式几何的系统应用到哲学研究上。

笛卡尔想象中的哲学体系应该像欧式几何一样,先要有一些不言自明的公设。然后用演绎推理的方式推导出整个哲学世界来。

笛卡尔的想法非常棒,他自己也照这模式构建了一个哲学体系,但是他做得并不好,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看不懂也没有关系,反正待会我们要批判它。

笛卡尔是这么想的。

他首先有了“我思故我在”这个前提对吧。

然后他想,我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我是在怀疑的,这就意味着我不是完满的。因为完满的东西是不会怀疑的。

但是我心中有一个完满的概念,对吧?要不我就不会意识到我是不完满的了。

既然我自己是不完满的,那这个完满的概念肯定不能来自于我自己,必然来自于一个完满的事物。什么事物是完满的呢,那只能是上帝。

好,现在推出这世界上有上帝了。

笛卡尔又想,因为上帝是完满的,所以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那么上帝一定不会欺骗我,不会让我生活的世界都是幻觉。所以我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证明完毕。

笛卡尔的这个证明看上去一点都不严谨,中间有几个步骤让人觉得怪怪的。而且他这个证明也没说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只是不让我们再陷入怀疑一切的荒谬境地中,还不具备什么建设性。

但不用着急,他后面还会有很多聪明人继续完成这项工作。

形而上学

笛卡尔的疑问关系到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叫做“形而上学”。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马哲的时候,课本给我们的解释是“形而上学就是孤立地、一成不变地看待问题”。在课本上,“形而上学”被当成一个贬义词,说谁是形而上学,那一定是在骂他呢。

我觉得课本这样做不太好。你听说过哪个学科一开始成立的时候宣称说:我们这个学科就是立志要僵化地、孤立地研究问题……那我们不就是吃饱了撑的嘛。

课本里给形而上学下定义,就好像学校里调皮的孩子专拿别人的缺点起外号一样。明明人家也是一个健康、正常的孩子,但用外号叫就成了“爱哭鬼”、“小胖墩儿”。我们的课本给形而上学找的这个缺点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么成天叫人家也不合适呀。

那么形而上学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

无论是原文还是中文翻译,它的字面意思都差不多,指的是“超脱于物理世界之上的道理”。

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形而上学就像笛卡尔希望的那样,寻找到一个能高于客观世界,能统领一切事物的真理。

形而上学的任务,大致上相当于回答“什么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什么知识是真实可靠的”这类问题。

比如笛卡尔的怀疑,怀疑的就是“我们身外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吗”,人们要解答笛卡尔的这个怀疑论,也就是在研究形而上学的问题。

您可能还有点糊涂,觉得还不太明白形而上学是怎么回事儿,到底有什么重要的。这没关系,因为接下来我们将会用很大的篇幅讨论形而上学。到后来我们会发现,即便我们关心的是“人生如何才能拥有幸福”之类非常具体的、个人化的问题,我们也必须先回答形而上学的问题。

现在您先别着急,随便了解个大概意思就行了。

二元论

此时我们可以暂缓脚步,先欣赏一下我们挖到的第一块哲学瑰宝。

笛卡尔只知道自己的意识存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存在不存在。这个结论暗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他把我们讨论的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一个是心灵之外的部分。这种观点就叫做“二元论”。心灵一个元,外界一个元,一共二元。这两个元是相互独立的、平等的,虽然两者之间可以互相影响,但谁也不能完全决定另一个。

因为世界分成二元了,所以这两个元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就成了大问题。在后来的好几百年中,无数哲学家在“精神世界怎么才能真实反映客观世界”上花费了大量的工夫,也很难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后来有的哲学家反应过来了,直接反对二元论,认为这种划分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误解。

其中一个反对二元论的学派,就是我们熟悉的唯物主义,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我们的精神世界不过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换句话说,认为精神是从物质中产生的。这种观点就叫做物质一元论。当然,相应地也有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外面的世界不过是我自己心灵的产物罢了。

我们且不讨论这种种观点的异同,我们先说说,二元论对于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切实的帮助。

首先一条,二元论很容易被我们接受。虽然后面的哲学家们对此有所反驳,但是从我们自己的感觉来说,把宇宙想象成自己的心灵和外部环境这两个独立的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二元论的作用,在于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躲避痛苦。按照二元论的观点,我们的精神世界是独立的,那么外部世界对我们的影响仅仅在于感官体验。其余的精神体验都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理活动。

那么,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痛苦的时候,无论什么痛苦,都可以分成两类:感官上的和精神上的。

感官上的痛苦并不难忍受。我们后面还会反复强调,感官体验是相对的,快乐得到的越多,人对快乐就越不敏感,就越难以忍受痛苦。反之亦然。这就好比富翁吃上鱼翅不会觉得多快乐,但是饿汉吃一口饱饭就能感到无上幸福。所以只要不是即将死亡,忍受感官上的痛苦总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回报。当然这回报划算不划算还得再说。

同类推荐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开创了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因任自然。本书就介绍了老子思想体系中所包含的精妙的智慧和妙语箴言。
  •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是一位自由心态大师,在感怀世事之情方面,他那种感悟是超然的。那种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闲适的逍遥和“扶摇九万里”的心态,确实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庄子渴望平静的生活,主张人不要为利而忙碌,呼唤人性的复归。本书对庄子哲学中心态的研究,以告诫人们心态虽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却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揵”、“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这是一本有趣的哲学简明史,也是人类最厉害的天才们自我折磨的历史。哲学家们只想在思考中寻找终极真理,但在他们的争吵中,世界却意外地被改变。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休谟到康德,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一代代哲学家不断思考,并对我们的世界做出形形色色的阐释,而哲学却并没有所谓的终极真理。那么,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在重复没有意义的活动吗?
热门推荐
  • 邪帝狂妃:腹黑大小姐

    邪帝狂妃:腹黑大小姐

    前世的缘,剪不断的情。背叛,穿越,看她如何在这异世大陆风声水起。炼丹,契神兽,虐渣男,斗渣女。身边美男一大堆,不为所动。可,这一个厚脸皮的,让她伤透脑筋。【休闲写文,入坑慎重】
  • 人生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人生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本书从个人情感、日常行为等多个方面解析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并通过合理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有意识地来指导生活。
  • 都市超级神豪

    都市超级神豪

    一个神豪系统让一个屌丝青年彻底逆袭,看他如何在都市掌乾坤。
  • 缘来三生石

    缘来三生石

    女主穿到一不知名时代,醒来发现世人皆叫她‘公子’本以为已变性,确发现胸口的两个小笼包依旧被当成‘男人’嫁给另一男人后,‘娘家’惨遭灭门是谁?为何?为了生存,查下去,哪料阴差阳错被妖孽男当个男宠养了起来他高傲的扬头“我已经帮你报仇了,只要你乖乖听话定不会亏待了你”啥米?一扬下巴“那我看上你家妹子了”不便雌雄的面容让她游历在少男少女们身边,最后情系三生之人(本文正常向)可不喜和人共同享用一个男人的她,怎样将那匹不羁的野马驯服
  • 奇异超能人

    奇异超能人

    讲述从一个高中学生,到一个超能力持有者的过程。在一路上遇到的各种灵异事件,从而获得更多的超能力,使自己变成一个强大的超能力持有者!!
  • 不愿苟同世界,那就与世界为敌

    不愿苟同世界,那就与世界为敌

    学习的路上,生活的路上,奔几的路上,我们总是在路上,或跑着,或走着,或溜达着,或颠儿着,每个人都走在勇往之前的路上,或慌张,或匆忙,或踌躇,或自信,当我走在这条路上,发现周围的人不断往前追赶着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后面的不断的向前赶超着我的时候,我停住了脚步,任凭周围的人骂我傻,后面的人推怂着我,我疑惑了,为什么在路上一定要动着呢,我就坐在路上不行吗,我愤怒着,我呐喊着,快要坏掉,快要疯掉,这时一个声音从我耳边划过,那就与这个世界为敌吧。
  • 洛克王国奇幻之旅

    洛克王国奇幻之旅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小说。里面的故事又生动又精彩,是非常值得看的小说。先声明一下,此小说的宠物都是洛克王国的宠物。此小说的正面人物都是本作者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我把他们写进小说也是经过了他们的同意),其中幻影逍遥这个人物就是本作者。此小说的中立人物都是洛克王国的人物(其实是恩佐军团的所有人)。此小说有三个反派人物,也是最终Boss,有一个是本作者现实生活中最讨厌的人,其余两个都是本作者原创的。此小说的其他龙套人物部分是洛克王国的人物,部分是本作者原创的人物。
  • 昙莲祭

    昙莲祭

    一朝穿越,盛宠眷身,遨游异世,从此十丈软红任我逍遥……卿九你想多了一朝穿越,神秘人降下绝世秘籍,从此升级打怪步步登天……卿九别做梦了一朝穿越,改头换面,如花美眷,从此群花围绕蜜蜂飞舞……卿九擦擦口水(招手)这里这里,看向这里的确有盛宠哦,不是你的的确有秘籍哦,也不是你的的确有美男哦,那是你儿子穿越!穿越!不是在穿越的路上,就是在奔向伟大的穿越之途上!大闹天渊皇室,偷师天岁城技,名震五洲大陆,猛搏深海巨怪,勇闯离恨天宫,步步生莲,招招惊心,这条路走到尽头将会是怎样的云波诡谲,溅血风景的背后又会是怎样的前世今生?一切都是幻觉是么,一切都是嫁衣是么,一切都是天意弄人是么?看一介孤女如何翻手覆天!
  • 武侠之开天

    武侠之开天

    这是一个江湖与庙堂共存的世界。这是一个武夫与世家对立的世界。这是一个万事不精的小小少年想要回家的故事。
  • 妖孽倾城,龙凤逆九天

    妖孽倾城,龙凤逆九天

    一笑九州震。一见误终身。凤凰岭上直指苍穹,她却妖娆一笑,势必倾城。哪怕还有成千上万步,她也要凌天而上。凤倾城曾说:凌绝,我的一生也许就是以逆天为目地,我要面对的是天道法则。而北堂凌绝不言一语,却执起她的手,眸中满是宠溺:我陪你。不是我爱你,却胜似这三个字,既然如此,心有千千结,愿你我永世成茧。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