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100000029

第29章 傲慢与偏见 (1)

在哲学史上,黑格尔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史上最完善、最庞大的形而上学世界。康德就搞出了一个不错的世界,结果黑格尔完全不从他的路子上走,自己另来,然后搞得比康德还好。

正因为如此,黑格尔在生前就获得了巨大的声望。话说在黑格尔50岁的时候,他正在柏林大学当教授。不久以后,他就会成为柏林大学的校长,他的学说将被钦定为国家的官方学说。此时的他虽然还没到被举国崇拜的地步,名气也已经很大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人站出来对黑格尔破口大骂。而且骂得超级狠。

他说黑格尔是“一个平庸、无知、愚蠢、令人讨厌恶心的江湖骗子”,说黑格尔的的哲学是“傻瓜喜爱的最空洞无意义的词语展示”,“最讨厌的胡言乱语的废话,使人想起疯子的呓语”,“不值一文的陈词滥调”,“无聊的丧心病狂的叽叽喳喳,在此之前,这些话只有在疯人院里才能听到”,“败坏了整整一代学人”,等等。

这人还打听到黑格尔小时候喜欢看无聊的市井小说,于是他就笑话黑格尔说,我小时候看的都是古希腊著作,黑格尔却看那么烂的书,什么品位啊。

对了,不光是黑格尔,这人连谢林和费希特都骂上了,说那两个人是吹牛大王。

不过这人这么跳脚骂,黑格尔也没搭理他。

是因为黑格尔非常大度吗?也不一定。

讲个故事。

好多年后,当黑格尔挺有名的时候,有个德国自然科学家来柏林演讲。这个科学家比黑格尔还有名,国王都来听他的演讲,每年还给他一大笔钱和假期。结果这个人的第六讲讲到哲学的时候,不点名地骂了黑格尔的哲学。

黑格尔当时没去听,后来一听这事就急了,托人给这个科学家带话说,你什么意思,你要是骂我就痛痛快快跟我说明白了。那个科学家呢,不想把这事搞大,一想反正黑格尔也没来听讲,就想出一计。他不是第六讲骂的黑格尔吗?他把第五讲的讲稿托人给黑格尔带去了。黑格尔拿过来一看,没骂自己的地方啊,以为他误会那科学家了,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所以说,黑格尔对于自己的论敌也不会毫不介意。

但是对于这个骂他的年轻人,黑格尔似乎没怎么着他。或许是因为这个家伙名气太低了,因为当他来到黑格尔任教的柏林大学的时候,黑格尔的同事们也基本没听说过他。

那他来柏林大学干吗来了呢?

踢黑格尔的馆。

这孩子疯了。

估计当时有不少人都这么想。大伙就打听,这人到底是谁啊?这兄弟是有背景啊,还是有靠山啊?结果打听出来了,说这人叫叔本华,没什么背景,也没正经工作,整天闲晃着。出过一两本哲学书,写的是什么不知道,没人看过。

柏林大学是请他来当教授不错,不过是编外的,没薪水。

结果叔本华一来就提出一条件:我要跟黑格尔同一个时间开课。看看是他的学生多,还是我的学生多!

同事们一听,全都同情地看着这个青年:家里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嘛,小同志,何必这么想不开呢?

这回轮到叔本华笑了。

家里有困难?他家要是算有困难,那你们这些教授都可以申请低保了。

爷是有钱人!

了解一下叔本华的家史,你就明白他为什么跟泼妇似的对黑格尔等人破口大骂了。

叔本华的父亲是个大商人,祖上几代都非常有钱。他父亲娶了个年轻的老婆,这老婆也是个名门闺秀,但比丈夫小了有20岁。后来就生下了叔本华。

我以为,叔本华的独特性格,关键就在他父母的年龄问题上了。

因为年龄相差太大,他的父母之间没有什么真正的感情。叔本华的妈妈年轻,喜欢玩,喜欢社交,但是叔本华的父亲很古板,让叔本华母子常年生活在僻静的乡下,很久才来看一趟。叔本华的妈妈独守空闺非常郁闷,就迁怒到叔本华的身上。

大概在叔本华17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变化,他的父亲突然去世,很可能是自杀的。

这对于叔本华的妈妈却是个好消息,她终于可以摆脱丈夫的束缚了,而且继承了丈夫的大笔遗产,成了个富足又年轻的寡妇。

很快,母子搬到了城里的大房子里。叔本华的母亲开始频频出入社交场合,搞沙龙、开party,结交各种文化名人。其中包括跟黑格尔关系很好的大诗人歌德,还有写童话的格林兄弟。歌德的妻子出身低微,上流社会都瞧不起她。而叔本华的母亲却愿意接待她,这一点让歌德很高兴。

终于,成为社交名媛的梦想实现了。叔本华的母亲本人对文艺非常感兴趣,在写作上也算小有成就,大作曲家舒伯特甚至给她的诗谱过曲。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叔本华在其中的尴尬处境。

一方面,对于热衷于社交的年轻寡妇来说,叔本华无异于一个讨厌的累赘。可能歌德对叔本华的赞颂还引起了他母亲的嫉妒。另一方面,叔本华也不满母亲在父亲死后忙于寻欢作乐,更不满母亲猛花本该属于他的遗产。

叔本华还指责他妈妈找了她的一个房客当情人。后来这个房客还在叔本华母亲的怂恿下,向叔本华的妹妹求了婚……我不知道叔本华当时是怎么想的,反正要是我,肯定会气疯了。

但是叔本华父亲的去世对叔本华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可以不听父亲的命令从商,而是研究自己喜欢的哲学了。叔本华25岁的时候,写了他的第一本哲学著作《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写完之后他给母亲寄了一份。

他母亲也特损,评价说:这一本标题怪怪的书一定是为药剂师写的。叔本华立刻反唇相讥:我的书肯定会在你的破书被人遗忘的时候继续流行。

总之,母子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坏。叔本华还对他母亲说过,将来她只可能因为他而留名百世。现在我们知道,叔本华是做到了。

因为岁数的增长,叔本华终于得到了一部分遗产,从此终生吃着这份遗产,衣食无忧。在写完《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第二年,叔本华就离开了他的母亲。从此以后,直到他母亲去世的20多年里,叔本华几乎再没有看望过她。

此时的叔本华不仅在生活上独立了,在哲学的道路上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崇拜康德,鄙视黑格尔。就像我前面说的,觉得黑格尔等人全是欺世盗名的骗子。

但是骂归骂,没人理他啊。终于到了30岁的时候,叔本华最重要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了。

叔本华老激动了,觉得自己这本书太了不起了,解决了所有哲学问题(跟黑格尔一样)。出书的时候他还因为不信任出版商,非常不客气地对人家提出无理要求。结果把那个正直的出版商气坏了,写信骂叔本华说,你得意什么啊你,我怕你那书印出来就是一堆废纸你知道吗?

叔本华根本不信,哥都终结整个哲学了还废纸呢,你懂个屁。书一写完,叔本华就潇洒地去意大利旅游。第二年回国的时候,一路上琢磨着该怎么迎接潮水般的喝彩。然而一下车他就困惑了:咦,迎接我的彩带呢?围追我的记者呢?追着我签名的学生呢?

怎么一个都没有呀?

等回家一打听,他那书啊,一本儿都没卖出去!后来过了一年半的时间,这本书总共卖了不到一百本。文化圈也没什么人响应,也就歌德给捧了捧场。

我们还记得类似的情况休谟也遇到过。结果休谟因此丧失了信心,觉得自己不行。而叔本华可不会。叔本华为此写了一大堆文字,说自己如何超越了这个时代,说自己是伟大的音乐家,其他人都是聋子。总之狂自信,认为自己的学说不被接受全是世人的错。

就在这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他还赞美自己说:“一个天才是很难合群的,因为除了他的独白之外还有什么对话能如此智慧而有趣呢?”

当然,也忘不了加紧骂黑格尔。

又过了一年,叔本华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他被柏林大学聘用(没薪水)。正像我们前面说的,叔本华终于可以和自己的仇敌当面对决了,于是他要求校方把自己的课和黑格尔的课安排在同一个时间。

前面说过,连黑格尔自己都抱怨学生们听不懂他的课,所以那时候黑格尔的学生不算多,一堂课也就300来人。那么叔本华的课上有多少人呢?

基本不超过5个。

只干了半年,叔本华就崩溃辞职了。

太丢人了。

当然,我猜想,叔本华肯定会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自己太超前了、学生太笨了之类,他才不会认为教不好是他自己的原因呢。

反正也有钱,不愁吃喝,从此以后叔本华的哲学事业就只能通过自己写书来完成了。他丝毫没减少对名声的关注。34岁的时候,叔本华打算去意大利旅行,去之前还专门托朋友查一查当地书报提到他的情况。结果呢,自然没查到多少。

大约在快40岁的时候,叔本华眼瞧着自己在哲学界没什么希望了,决定改行当翻译家。结果他翻译的作品也屡次被出版社拒绝。

40岁了,他安慰自己说:“任何有出息的男人过了40岁……难免有一点愤世嫉俗。”

这期间叔本华还有过一段情史。

33岁的时候,叔本华喜欢上一个19岁的年轻女演员,后来两个人大概也上了床。但是那个女演员是个很会在男人中周旋的人。她怀过几次孕,还有私生子,但孩子的父亲不是叔本华,这让叔本华非常嫉妒。但即便如此,叔本华还是很喜欢她,一度考虑和她结婚。

然而10年以后,爆发了一场遍及全欧洲的大霍乱。当时对于霍乱还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成千上万的人因此死亡。当霍乱来到柏林的时候,叔本华决定逃跑。他也想带着那个女演员一起逃,但他提了一个条件,要女演员把那个孩子留下来。

作为一个有正常人性的母亲,女演员当然拒绝了他的要求。结果叔本华也不含糊,毅然抛下了这对母子独自逃跑。从此以后他们就断绝了联系。

不过结局还算不错。到了晚年,那女演员在报纸上看到了庆祝叔本华生日的新闻,两个人又恢复通信,后来叔本华在遗嘱中还给她留下了一笔财产。

虽然叔本华独自逃跑这事不太仗义,但逃跑的决定还是挺明智的。因为正是这场霍乱要了他的宿敌黑格尔的命。

同类推荐
  •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是人类创造的精华,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结果。人文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人创造的一切东西,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除了自然之外的一切都是人文,人文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正在增长知识,正是积累知识的绝佳时期,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只有拥有的知识越扎实,赢的实力才会越大。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普通逻辑学教程

    普通逻辑学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判断、推理、普通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论证与反驳等。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神秘黑石之巅峰神王传

    神秘黑石之巅峰神王传

    新书《帝霸天皇之武道苍冥》已经发布!求收藏、推荐!两本书会同时更新!一块神秘黑石成就了少年的不凡.因为一个女孩的话他走上了修真的路.因为一个女孩的离开他立志变强.他以天逆命走上修真路,对抗上天,看他以不凡的资质,不好的命数,如何一步步登上巅峰.
  • 神女魔妃

    神女魔妃

    她是杀手,从不心慈手软,那幅画却是她一生的终结。这一世,她发誓,对于那些曾欺她瞒她算计她的,她要全部讨回,这一世她要站在巅峰,俯视苍生。她遇见了她的克星,招招牵制着,她却无法,因为那是她的……一辈子……
  • 天使王子恶魔公主对对碰

    天使王子恶魔公主对对碰

    她,叫沐沫雪。人如其名,泡沫、白雪、让人觉得她很容易消失,想一股无形的风一般。只因泡沫易散,白雪易化。她的心,是最脆弱的,可是,却要包裹在坚强冷酷的外表之下——恶魔?他,叫夏天宇。他有着帅气的外表,犹如夏天般灿烂的性格,如阳光般的可以融化一切的笑容。可是,这样的外表,同样包含着一颗脆弱的心——天使?不知是上天有意决定的,阴阳差错,两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却撞在了一起……继《天使.恶魔》后,重新更名的《天使王子恶魔公主对对碰》,敬请期待!
  • 神奇的植物世界

    神奇的植物世界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不过是几百万年的事情,而同样作为生命的载体?植物却在这个星球上存在了几十亿年的光景。从生命学的角度来看,植物从某种意义上应该算作我们人类的远祖。因为在地球形成的初始阶段,如果没有植物对地球大气进行彻底的改造,靠氧气生存的动物便无法出现。因此说,人类是攀扶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
  • 故事并不轻松--第三只眼看历史

    故事并不轻松--第三只眼看历史

    我上初中的时候最喜欢看各类演义小说,令我怦然心动的是故事中的主角往往都有一个不同凡响的身世:汉高祖的父亲看到了蛟龙趴在自己老婆彻云霄身上;赵匡胤出生的时候据说异香满室经久不散;岳飞则是佛祖驾下的大鹏金翅鸟转世。
  • EXO你待我常年如一日

    EXO你待我常年如一日

    大大真的不会写什么简介|汗颜|QAQ啊~只要记住女主叫柯染就OK啦~只要我还剩一口气,你就必须在我身边——EXO我谁都不想伤害——柯染
  • 恶魔的甜心:丫头好好宠

    恶魔的甜心:丫头好好宠

    刚回国,就发现自己和那个大恶魔订婚了。刚去学校,看见他搂着别的女孩。公寓第一晚,就被她看了个全身。日后,他邪恶的笑“我都被你看光了,你还那么害羞干嘛?”
  • 画皮

    画皮

    本书以《聊斋志异》的故事为范本,选取其中部分文字片段作为引子,通过作者的丰富想象力以及对《聊斋志异》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蒲松龄本人的研究,赋予它们以鲜明集中的主题,形成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小说。
  • 精细化管理一本通

    精细化管理一本通

    作者从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五个层面逐级展开,为国内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销售、研发、项目、采购等部门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精细化的解决方案,是一部使精细化管理得以有效落实的工具书。本书不仅适合企业高层管理者使用,还可作为企业培训师、咨询师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 王源之我讨厌你

    王源之我讨厌你

    王源家滴小迷妹儿看过来!甜虐文,喜则留厌则走,不喜勿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