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100000034

第34章 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 (1)

在讲叔本华的时候我们说到,叔本华强调欲望轻视理性。在尼采这里,同样强调的是非理性的权力意志,而且认为理性连真理都追求不到,根本就不存在真理。

或许有人会问,我们前面讲形而上学讲得好好的,一路这么严谨地推导下来,怎么到了叔本华和尼采这里,改成了反理性,改成独断论了呢?为什么我们要介绍叔本华和尼采呢?

这有两个原因。

第一,叔本华和尼采很有名。虽然这两个人对哲学史的影响很大,但其实我们如果跳过去,直接讲后面的理论也可以。介绍叔本华和尼采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人知道这两个人的名字,又不知道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给大家交代交代。

第二个原因是,形而上学后继无人了。

这里就要剧透了。黑格尔是形而上学的高峰,但也是最后的高峰。黑格尔虽然仍旧有种种不足的地方,但是在黑格尔之后,再也没有哲学家能搞出独当一面的形而上学来。结果是叔本华和尼采的独断式哲学,成了一个时代的代表。

可又有哪个哲学家愿意哲学研究都变成了散文式的心得呢?

在后面的章节里,信奉理性、逻辑的哲学家们将要展开反击。但是在反击之前,我们还可以介绍和叔本华同时代的另一个哲学家。

克尔凯郭尔(又译祈克果)的一生,可以当做人类面对哲学问题的象征。

克尔凯郭尔是丹麦人,差不多和叔本华一个时代。

克尔凯郭尔的父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父亲小时候家境贫寒,靠放羊为生,后来他的父亲发了财。光在哥本哈根就拥有六处房产。在元配妻子去世后,克尔凯郭尔的父亲娶了已经怀孕的女佣为妻,这个怀着的孩子就是克尔凯郭尔。在家里,克尔凯郭尔排行最末。

后来,克尔凯郭尔的哥哥姐姐相继去世,都没有活过34岁——这是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年龄。最后家里就剩下老父亲、克尔凯郭尔和他的另一个兄弟。

克尔凯郭尔的父亲童年放羊的时候,因为生活艰苦,曾经在荒野中诅咒过上帝。但此后不久他就发财了。这让克尔凯郭尔的父亲非常恐惧,他感到上帝是存在的,上帝帮助了他,但他却诅咒了上帝,这罪行有可能被宽恕吗?

另一方面,克尔凯郭尔的妈妈是未婚先孕,他父亲觉得,自己和女佣私通这件事也是难以饶恕的罪。

果然,他的亲人逐一离去。克尔凯郭尔的父亲认定这正是上帝的惩罚。上帝把财产留给他,却把他的亲人都夺走。因为这些想法,老父亲在负罪和恐惧中常年惶惶不可终日。

克尔凯郭尔对他父亲非常崇拜,他父亲抑郁的气质也深深影响了他。而且克尔凯郭尔自幼体弱多病,驼背跛足,这让他相信自己也受到了上帝的诅咒,也会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活不过34岁,而且死后会下地狱。这些遭遇让克尔凯郭尔一生非常忧郁孤僻,在23岁的时候还试图自杀。

26岁的时候,克尔凯郭尔和一位政府官员的女儿订了婚。两个人都深爱着对方,但是克尔凯郭尔坚信自己短寿,死后又会下地狱,另外,他早年还曾经到妓院里荒唐过一段时间。他认为应该把这些事情告诉未来的妻子。但是他的未婚妻太年轻了,那时只有17岁,克尔凯郭尔觉得未婚妻不会相信他所说的话。因此他虽然在冲动中成功求婚,又马上后悔了。

经过了痛苦的抉择之后,无法撒谎又无法吐露真相的克尔凯郭尔毅然退掉了婚约。这在当时是非常不成体统的事。更要命的是,两个年轻人的感情仍旧很深。婚约退得比较顺利,女孩也寄还了婚戒。但是有一天,那女孩来找克尔凯郭尔,正好克尔凯郭尔不在家,女孩留下了一封情书,说没有克尔凯郭尔,她就无法活下去,要是克尔凯郭尔抛弃她,那会要她的命。

那女孩可能永远也不会明白克尔凯郭尔拒绝她的原因,克尔凯郭尔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良心,就只能做一个全天下最难做的坏人。他故意在那女孩面前扮演讨厌人的角色,想让那女孩忘记他。这活脱脱是一出琼瑶戏,但主人公纠结的出发点不是没来由的自作多情,而是信仰与良心。

后来克尔凯郭尔去了一趟柏林。我们说过,那时的德国是欧洲哲学的中心,克尔凯郭尔在那里接触到了不少哲学名人。在这段时间里,他仍旧不断通过书信、借助朋友来打听女孩的情况。当朋友告诉他女孩生病(其实是误传)的时候,克尔凯郭尔立刻匆匆忙忙地赶了回来。

在去柏林的前后,克尔凯郭尔和女孩在小小的哥本哈根经常相遇。克尔凯郭尔仔细记录了每一次见面的细节,回想女孩是否看了他,是否向他笑过。他还幻想着能和女孩建立一种类似于兄妹的新关系。

然而有一天,克尔凯郭尔突然在报纸上看到了那女孩和别的男人订婚的消息。这件事重重打击了他,让他一辈子都对这件事念念不忘。

感情是彻底结束了,但是打击还不止如此。

33岁的时候,克尔凯郭尔还得罪了一家低俗小报。结果那张报纸在整整一年里,不断刊登各种克尔凯郭尔的负面新闻,深挖他的隐私,还用了当时刚流行的最新技术——讽刺漫画。漫画里把克尔凯郭尔画成了外貌猥琐、举止色情的小丑。市井小人对这种生动形象的新事物津津乐道,全然不顾它对一个好人的伤害。

之前的退婚,另外再加上克尔凯郭尔和教会决裂,这些都加剧了社会对克尔凯郭尔的排斥。经过小报的恶意宣传,克尔凯郭尔的形象更加不堪,乃至街头的顽童都可以戏弄他。

克尔凯郭尔相信自己活不过34岁,但是他活了过来。克尔凯郭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上帝赋予了他特殊的使命,让他去阐述基督教的真义。带着这种使命感,他把精力投入到关于基督教的写作中,直到42岁的时候去世。

还记得我们之前在说斯宾诺莎的时候提到的,越是生活痛苦的人越关心个人幸福吗?克尔凯郭尔的遭遇如此特殊,可以想象,他对个人体验、个人命运会有多么地关心。

因此克尔凯郭尔就对黑格尔的哲学批评说,黑格尔的哲学只关心宏观的东西,不关心个人。在黑格尔的哲学里,个人只是绝对精神控制下的木偶,他的哲学不能为个人的生活作出指导。

出于同样的理由,克尔凯郭尔也反对形而上学,因为形而上学家们追求的是普遍的规则和真理,但是却忘记关心具体的人。我们每个人的感情、气质都是不同的,一个普遍的规则怎么能适合每个人的生活呢?这理论让我们想到了尼采“静止、片面的理论不能描写流动的世界”的观点。事实上,克尔凯郭尔的真理观和尼采的差不多。尼采说不存在真理,实用的道理就是真理。克尔凯郭尔则认为,只有能启迪自己的道理才是真理。

克尔凯郭尔抛弃了普遍真理,那么真理的标准必然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说白了,人该怎么活着是每个人自己的问题,别人不能替他得出答案。克尔凯郭尔看到,很多人信仰基督教,并不是发自内心的选择,而是喜欢混在群体里,通过集体的暴行来彰显自己的强大——这让人想到了克尔凯郭尔被群氓讥讽嘲笑的境遇。值得一提的是,几乎就是在克尔凯郭尔的同一个时期,勒庞写了著名的《乌合之众》,持有基本相同的观点。

正因为不满人们的从众心理,克尔凯郭尔才说,我们不能随波逐流般活着,我们应该自己寻找答案,通过我们自己的生活,通过我们在生活中的选择来回答。因为不存在固定的答案或者什么参考标准,因此每一次选择,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冒险。

那么最后该怎么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理呢?克尔凯郭尔认为,那必须靠自己的信仰。联想到他深受基督教影响的人生历程,得出这样的结论不会让我们意外。

从哲学史的角度说,我个人觉得,克尔凯郭尔和叔本华、尼采一样,都属于过渡型的哲学家。像我们这些等着捡现成结论的普通人,可以不了解他们的学说,直接看后面的。但我觉得克尔凯郭尔的人生境遇可以当做人类哲学命运的一个缩影,正好让我们总结一下之前的哲学历程,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哲学会发展到今天的境地。

首先,克尔凯郭尔的人生告诉了我们,人活在世,总免不了各种痛苦。

有些痛苦来自于欲望(克尔凯郭尔和他未婚妻的纠结),有些来自于恐惧(他一家对上帝惩罚的恐惧),这些痛苦是难以驱散的。

有了痛苦,人类自然就要去寻找解脱的办法。克尔凯郭尔也学习过形而上学,学习过黑格尔。最终他发现普遍的知识难以解决个人问题,传统哲学的路数不对。

假如我们放弃了普遍真理,必然会导致真理主观化,那么,最后克尔凯郭尔把寻找真理的方法诉诸于信仰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最后的结论怎么能是信仰呢?这不就一切都回到起点了吗?哲学和宗教不就没有区别了吗?哲学最后岂不是要写成散文和布道书了吗?

这事儿不能成!就算问题重重,我们还是不能放弃理性。

幸亏我们还有一个撒手锏。我们有一个被休谟一度打败,独自在暗处舔了很久伤口的超级战士:

科学。

在近代,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科学创造了各种人间奇迹。这是理性蕴含无穷力量的最好证据。多亏科学的成就,人类在历史上,从没有像最近两百年这么自信过。在今天,谁能不相信科学的力量呢?罗素说,如果有一个国家完全不相信物理学,那么另一个国家只需要靠几个物理学家就可以把前一个国家灭了。换句话说,你要是不相信科学,你在这个世界上连生存都谈不上,就更别提别的了。

同类推荐
  •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地的演讲集。按内容分一生圆满的智慧、创造人生好因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几大部分,深入浅出,将圣贤教育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事例讲解出来,深受听众欢迎。本次结集出版,删除了重复部分,保留了每次演讲的精华,是一本针对青年读者进行品德教育的好书。
  • 黑格尔的智慧: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解读

    黑格尔的智慧: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解读

    黑格尔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他认为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表现。他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 儒家的智慧

    儒家的智慧

    本书将揭开神秘的心理世界面纱,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实例,对关系人一生的爱情、婚姻、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给予深刻剖析。
热门推荐
  • 阅魔

    阅魔

    不破高天,凡夫不立,天道荏苒,天道顺逆。魔生九子,九子九样。一天欲囚,一天欲纵。三个籍籍无名的小辈,带着一身的谜团,搏杀于天上天下,终登临“东央皇榜”极峰,挥手覆天下,弹指振尘寰。
  • 高冷医师独宠僵尸小萌妻

    高冷医师独宠僵尸小萌妻

    江北国际医院的优秀外科医师,医学界顶尖人物,玉树临风,潇洒非凡,一朵梨花压海棠的高冷男神卫彬。因为一场车祸,糊里糊涂带回了一只萌萌哒小僵尸,此僵尸卖萌耍宝逗比可爱,让他又爱又恨。“臭小子,是你把老娘捡回来的!你必须负责!”某僵尸一脸正气凛然,义正言辞。卫彬轻轻一瞥,“跟着我,有肉吃。”
  • 阴暗系类之Return

    阴暗系类之Return

    一个开设在偏僻郊区的复读班,一个开设在高考结束第二天的复读班。资优的师生,全封闭式的教学,一切井然有序。突然加入的插班生,打破了这面上的循规蹈矩。不该有的好奇心,不该追寻的过往,这个复读班到底隐藏了什么?无人的教室,午夜的走廊,隔壁的宿舍,远处的儿郎。一切的一切。是高考失利之后过重的压力产生的幻觉,还是……
  • 误闯异时代

    误闯异时代

    她们是国家的秘密武器,从小被秘密训练长大,接受的是的顶级训练,完成的都是顶级绝密任务。她冷漠,除了自己的姐妹什么都不关心,国家和她没关系,谁是主宰大陆的狂者,无所谓,他,亦是冷血无情,杀伐果断,然他为自己的百姓斗争,却也愿她能与自己并肩作战
  •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是马克·吐温的童话式讽刺小说,发表于1881年。故事以16世纪英国的生活情况为背景,讲一个衣衫褴褛的贫儿汤姆·康第和太子爱德华同时出生,相貌极为相似;他们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戏剧性地互换了服装和身份。汤姆登上国王的宝座,当了一国之主后,废除了一些残酷的法律和刑罚,赦免了一些无辜的“犯人”,颁布了一些合乎情理的命令;而王子爱德华则流落在民间,经历了君主专制统治下人民生活的种种苦难。小说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劳动人民生活的穷困和悲惨,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豪奢和凶残。
  • 非武即攻

    非武即攻

    在鲜血与仇恨中,他彻底认清了自己,他手握鬼剑幽呤,身披震魔甲,他曾经罪恶滔天,但现在却是人类的救世主。他的名字,或许将会随着他的灵魂,永远沉寂。但他的故事,将会永远回荡在世界各地。
  • 命运旅者

    命运旅者

    游走在原初命运之河,我见证过三国中吕布的骄傲,也曾在火影中布下遮天的棋局,见证过诸帝的荣耀,也曾见证过众神的伟大,我明白耶和华的地位却也了解耶和华的悲哀,我也看见过洪荒众神为了天地,为了众生究竟付出了什么,然而,我却无法对此做出任何改变!!————秦初(本书第三人称)
  • 碧堕尘嚣

    碧堕尘嚣

    只写自己想写的,读者请见仁见智!其他广告,拉票一类请绕行
  • 末日系统之神之改造

    末日系统之神之改造

    2013年12月22日,地球(海南星)华夏国西江区的xxx大学。地外文明的一封邮件,将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命名为神之改造系统在地球正式启动.......这世界,变天了。
  • 锦织

    锦织

    梁婉清自穿越那日起,就注定再无安生的日子。身边的丫环要害她,继母排挤她,庶姐庶妹们欲除之而后快。更有上一辈的前仇旧恨......梁婉清一叉腰,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