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1600000013

第13章 敢动:站在高台上开始起跳(1)

大商人总是把自己的人生平台制定在高处,力图做大自己的商势。李嘉诚有经商三大,即找大处,建大台,唱大戏,为此他运作了一次次大的的手笔,在各种实战中强化了自己的经营工夫。这是他善于经商的本领之所在。

把积累及时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李嘉诚做大生意的能力

大商人善于把自己的生意经从量变过渡到质变。以便扩大自己的商势。在李嘉诚看来,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没有很厚实的积累,所有的变化过程都会成为一个空壳。因此在真正的变化——“起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积累,并把这种积累及时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事业的发展方面,李嘉诚有一个独到的见解。即不过分看重朝夕之间、一步到位式的发展方式。而十分重视在稳健基础上、通过量的积累而造成发展上的飞跃。这是他最擅长的“扩展术”。

在某种意义上,任何事业的发展都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以小心经营为特征的渐进式,可以比作量的积累;第二种是跳跃式,可以比作质的飞跃;第三种是通过渐进的积蓄一定的能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快速发展,可以比作由量的积累而质的飞跃。

量的积累往往是缓慢的,因此往往不受重视,人们大都期望一夜之间达到理想的规模的跳跃式。然而这种发展方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如古人所说,“其兴勃焉,其衰也忽焉”,缺乏稳健的特点。只有第三种方式,既稳健又快速,兼有二者的优点,缺点是不能一朝而至,只有在渐进的发展方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李嘉诚所特别推重的发展方式,是他关于“在稳中求发展,发展不忘稳健”的方针的一个具体体现。

1977年,是李嘉诚事业上不寻常的一年。

香港境外的大气候由萧条转为兴旺,世界性石油危机已成为历史;中国内地已从十年文革动乱中走出来,提出四个现代化口号,显现出改革开放的端倪。

香港经济以11.3%的年增长率持续高速发展。百业繁荣刺激了地产的兴旺;地产的兴旺,又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地产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举足轻重。

不过,李嘉诚仍未被业界和传媒视为地产巨子、商界名人。长实说到底,仍是家中型地产公司,是五虎将中虎气生生、但从不大啸大吼的一员虎将。

香港传媒界,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当年,有个新人行的记者问旁边的人,“那个额头高高,头发微秃,频频举手应价的中年人是谁?举一次手加个几百万,好像很平常?”

旁边的老记者说:“他叫李嘉诚,长江实业公司的老板,当年靠做塑胶花发迹,还被捧为塑胶花大王。近些年投资地产,拥有多间工业大厦,还在赛西湖发展高级住宅楼宇,在地产界已小有名气,看他在拍卖场的气度,实力不可小觑。”

这位老记者解释了好一番,才使新记者知悉李嘉诚其人。

如今,李嘉诚名声如雷贯耳,家喻户晓。若有哪位记者认不出李嘉诚,那定是天大的笑话。

在1973年大股灾前,官地、私地拍卖场上,风头最劲的人物数老船王赵从衍的公子赵世曾。兼有花花公子之名的赵世曾,是众人心目中的地产强人,只要他出现在拍卖场,除洋人外,似乎无人敢与其竞投争锋。股灾翻船后,赵公子淡出拍卖场。人们渐把目光投向华资地产五虎将。五虎将中,除低调的陈曾熙,人们更关注的是郭得胜、郑裕彤、胡应湘等人。

1977年后,公众焦点聚在李嘉诚身上,只要他出现在拍卖场,记者会盯着他穷追不舍,采访拍照。李嘉诚举手应价,被誉为“拍卖场上擎天一指”。

这一年,他不仅力挫置地,夺得地铁中环金钟上盖发展权,还于挫败置地的当月,通过发行新股和大通银行的支持,斥资1.3亿港元,收购了美国人控制下的永高公司。

该公司拥有香港希尔顿酒店和印尼巴厘岛凯悦酒店的经营权。希尔顿酒店位于中环银行区,占地约3.9万平方英尺,房间达800间;凯悦酒店房间为400问,占地约40英亩,酒店四周是开阔的热带植物园。

这两间酒店,每年为长江实业带来经常性现金收入2500万港元(以当年物价计)。

1977年中期,李嘉诚购入大坑虎豹别墅的部分地皮——15万平方英尺。虎豹别墅为星系报业胡氏家族的祖业,据介绍该家族的一篇文章称:

“所谓别墅,其实不是一座私人花园住宅,而是规模宏伟、饶有特色的公园。有巍峨屹立的七层白塔,红墙绿瓦的亭台楼阁、展览馆,碧波荡漾的游泳池,动物雕塑装饰着崖壁,还有叙述警世故事的泥塑及假山、山洞等,参观、游乐、购物、休息场一应俱全,到过虎豹别墅的人,无不称赞它的丰富多彩,富丽堂皇。”

到此为止,李嘉诚所拥有的物业和地盘已由1976年的635万平方英尺跃升一倍,达到了1020万平方英尺,距置地所拥有的1300万平方英尺物业与地盘相比,只差一步之遥了。

环球大厦和海富中心两座发展物业,为长江实业获得7亿多毛利,纯利近0.7亿。

长实的盈利,低于地产高潮时地产业的平均利润,但李嘉诚获得无法以金钱估量的无形利益——信誉。这也是他参与竞投的主要目的。长实不再只是一间只能在偏僻地方盖房的地产公司。长实中标,为它取得银行的信任、继续在中区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最重要的还是,1977年,李嘉诚参与了地铁遮打站、金钟站上盖兴建权的竞投,并赢得了胜利。

据传,凯瑟克家族对纽璧坚痛失中区地王大为不满,这成为凯瑟克家族逼其大班纽璧坚下台的“筹码”。

这一竞标活动又给李嘉诚带来的丰厚的利润:

1978年5月,中环车站上盖建筑——环球大厦分层发售,时值地产高潮,用户购楼踊跃,广告见报后8小时内全部售完,交易总额5.92亿港元,创香港楼价最高纪录。

1978年8月,金钟车站上盖建筑——海富中心开盘,物业总值9.8亿港元,创开盘售楼一天成交额最好业绩。

地铁首期工程,于1979年9月底竣工,中环金钟两站上盖物业发展利润,大大缓解了地铁公司的财政困难。地铁公司主席唐信,对与长实的合作非常满意,他说:“中环、金钟地铁车站上盖地产发展,将为本公司二期、三期工程的车站上盖合作,树立了样板。”

1977年是李嘉诚事业上迅速发达的一年,这种发达不是偶然而至,而是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的结果,是多年来由量的积累造成的一次质的飞跃。

李嘉诚重视由量的积累造成质的飞跃的发展方式,值得认真研究。

找人处,建大台,唱大戏

李嘉诚做大生意的能力

大商人经商有三大方略,即找大处。建大台。唱大戏。这是一种搭台唱戏的经商方略。所谓“搭台唱戏”是指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的一种经营方式。李嘉诚在经商的过程中非常善于建搭戏台,这与他的商略有关。李嘉诚在中国内地搞了许多开发计划,其中最引人瞩目、并引发轩然大波的投资项目。是东方广场计划。这与他惯于以“三大”为经商方略的观念密不可分。

东方广场位于北京王府井商业区;邻近的具有古今象征意义的建筑有故宫、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1992年6月,北京市政府放出风声,表示可以考虑与外商合作王府井旧城区改造工程。一时,香港大财团,蜂拥而至,试图分得一杯羹。王府井是首都最繁华、历史最悠久的商业区,有如上海的南京路、香港的铜锣湾。在这些黄金地段,想找一间铺面都难似登天,现在竞可望获得以公顷计算的大幅土地租用权。

6月25日,李嘉诚、郭鹤年搞妥了上海闸北一幅土地,旋即联袂飞往北京。26日就与北京市政府签署意向书。签约双方一是香港嘉里发展公司,另一方是北京东城区房地产公司。嘉里主席郭鹤年在香港名气不如李嘉诚,他却是大马首富。他投资内地在李嘉诚之先,与中国高层关系之密不亚于李嘉诚。

李郭二人能如此神速搞掂这么大的项目,是他们多年来在内地耕耘(捐赠与投资)的结果。在香港,他们亦曾竭力鼎助中资(中信、首钢、光大)打天下。所以,如此迅速地签下这一意向书,并非李嘉诚有多么神,而是他长期深谋远虑、有意铺垫的必然结果。而其余香港顶尖级富豪,却在天子脚下悻然败退。这只能怪他们平时没烧好香,临时抱佛脚自然不行。

位于王府井大街南口的这块地皮面积共5.11公顷,可规划建筑总面积14万平方米,计划建成亚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商业中心。

中港双方签署的意向书中并未涉及该项目的地价、投资金额、工期、物业规划等内容,可见合作意向是在匆忙中敲定的,细节有待以后再谈判。消息传来,香港各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逐渐把李嘉诚看神了,似乎世界上没有他办不成的事。

意向书签定后,北京王府井商业中心,似乎已成了李家大院的池中之物了。然而,形势却在时刻变化着。

1993年,因经济发展过热,中共中央政府决定加强宏观调控,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这意味着要与北京方面谈妥这一项目,将会异常艰难。面临此境,不大善于谈判的郭鹤年知难而退,留下李嘉诚孤身应对,发展王府井地盘物业的控股权便顺势完全落人长实之手。

李嘉诚的信心依然十足,再一次运用他非凡的智慧与谈判技巧,有关立项、规划等异常繁杂的手续,在1993年间就全部获得市政府的批准。该建筑被正式定名为东方广场。

东方广场建筑高度计划为70多米,地盘面积10.1万平方米,这比当初意向书中的14万平方米要少许多,然而毕竟这一年的形势和去年大不相同了,能达成这一协议,已很不容易。

该大型物业投资预算逾12亿港元,长实负责起楼价,合作伙伴东城区房地产公司负责地价。香港是地贵楼贱,内地则相反。据说李嘉诚用了不到2亿港元就获得了这块50年期限的地皮,在“天子脚下”,京城中心,李嘉诚也能捡到便宜,确实不凡。

最大的难题应属当地居民与商家的搬迁了。李嘉诚把这道难题交给北京市政府去做,即由他负担地价和搬迁费,请市府出面做好原住户和业主的搬迁工作。

北京的地价和香港比起来,其实是很便宜的,李嘉诚并没花多少钱,就把问题解决了。只要有钱,搬迁对北京市政府来说就不算什么大的难题了。结果搬迁出人意料的顺利,很快便完成了。

这些拆迁户从此将丧失在王府井居住的权利,而要迁到离市中心相当远的新住宅区。而那些商家,如果想继续留在王府井商业区,就要向王府井重新申请地皮,但能否获准就很难说了。

据说,李嘉诚曾暗自去王府井探看拆迁状况,看到当地住户纷纷迁走时,他不禁双眼潮润,感叹道:北京的老百姓真是太好了,这在香港,简直是不可想象。

然而,搬迁过程并非完全没有一点波折。全球最著名的快餐集团麦当劳竟成了此次搬迁的“钉子户”。

王府井麦当劳是该集团最大的一家分店,两层楼面共2.8万平方英尺,700余个座位,每天平均有10000多人光顾,在开业之初,顾客排队竟有几里之长,盈利丰厚,自不待言。

麦当劳当然不愿意把这棵摇钱树从聚宝盆里连根拔出,但是,北京市政府早就有了最新文件,责令麦当劳限期搬迁。于是,麦当劳抛出了它的杀手锏,即当年麦当劳集团与北京市政府签署的长达20年的经营合同,营业地区为王府井现址,租期要到2010年才满,现在才经营两年多。麦当劳以此契约为要挟,扬言要与北京市政府对簿公堂。

此时,王府井这幅地盘已快夷为平地,只剩下麦当劳孤零零地站在空旷的废墟上。某外国通讯社记者拍下了这一景象,于是世界传媒上大都出现了这张既滑稽、又可怜的“麦当劳孤立无援”的照片,因而国际舆论变得对麦当劳十分有利。香港民间也有传言,说李嘉诚为了当北京地王,不惜把契约在手的麦当劳撵跑,只许自己发大财,不准他人赚小钱。

其实搬迁只是北京市政府与拆迁户之间的事,李嘉诚并不用承担什么责任。但李嘉诚一直奉行以和为贵,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僵,于是出面与北京市政府协商,表示只要麦当劳答应迁出王府井,日后东方广场将留一个比现在面积更大的铺位给麦当劳。

北京市政府只好与美国麦当劳公司重新进行谈判,除了李嘉诚提出的条件外,又列出了一系列更优厚的条件,例如,批准麦当劳在北京多开若干家分店等等。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麦当劳当然同意搬迁了,美国佬的“官司癖”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李嘉诚一出手,立刻化干戈为玉帛,一场全球性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了,为东方广场的兴建扫清了障碍。

李嘉诚对东方广场计划是颇为积极的,但外界的议论却很不一样。有人说这是在天子脚下搭戏台,戏演得好,龙颜大悦;戏演糟了,连戏台都要给端掉。而香港一位地产分析员则称,谁拥有王府井的一幅土地,谁就拥有了一座大金矿。这两种说法,一个言利,一个言弊,可以说都说到了点子上。那么,李嘉诚是怎样想的呢?

最成功的商人都有自己的“大手笔”

李嘉诚做大生意的能力

我们看到,有许多商人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大手笔”——他们靠“大手笔”谋取商势,把该集的资金集在手中,从而为下一个“大手笔”做好铺垫工作。李嘉诚从股市集资方面的例子,最精彩的要属1987年那资“百亿大集资”。这是香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股市集资活动。至今为人们所称道。李嘉诚的这种“大手笔”表现为敢收敢放。

1987年3月,香港电灯宣布该集团进行重组,一分为二,原来集团之电力业务仍归香港电灯集团持有,而其余非电力集团业务分拆交给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嘉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嘉宏国际将于当年6月独立上市,市值达港币100亿元。消息传来,市场轰动。

根据重组协议,嘉宏未来的总发行股数约为24.61亿余股,嘉宏将以每10股港灯股份换20股嘉宏股份的方式向和黄购入其持港灯的23.5%股权。而和黄在完成这次分拆建议后共持嘉宏约13亿余股,相当于嘉宏53.8%股权。连同其以一股换一股方式获配嘉宏股份,和黄未来将控制嘉宏股权52.9%至53.8%之间。余下嘉宏的46.2%股权则由原来港灯股东(不包括和黄在内)持有。分拆后,和黄将从原来直接控制路灯53.5%股权改变为不再直接控制港灯,而只是透过持嘉宏控制性股权持港灯同等股数。嘉宏则变为港灯集团之最大股东。

这次港灯集团趁股市大旺时机进行分拆,是个扩展业务、增强公司新的活力的好办法。一方面给予投资者选择不同业务投资的机会,港灯股东如不愿投资地产风险的便可出售嘉宏的股票,保留或转向港灯的投资;另方面将业务分拆后各自进行独立经营,组织更为科学,管理更为有效,发展更具弹性。

同类推荐
  • 李嘉诚传:峥嵘

    李嘉诚传:峥嵘

    本书是两岸三地资料最详实,最权威的传记版本。本书作者持续跟踪采访了李嘉诚等两岸三地三百多位政经名人,大量独家图片与第一手资料,磨砺十年终成此书。
  •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生活离不开音乐,正如享受音乐的我们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人们——那些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大师们。本书精选了世界上近50位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和创作,让大家通过文字了解他们。
  • 与郑和相遇海上

    与郑和相遇海上

    绕过好望角世界第一人,揭开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开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破解郑和船队之谜。人类“大航海”先驱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1405-2005)!“既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语言精美的文学读物,更是一部弘扬我国古代文明的极好教材!”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长日记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洛克菲勒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洛克菲勒堪称是一个商业奇才,他从来都认为自己的成功完全在于自己。他内心非常强大,很小的时候就懂得理财,具有超强的财商。在成长过程中,一次次准确的判断为他带来的大量的财富。他曾经说过,即使把他放在沙漠身无分文,即使有个驮队经过,他也能东山再起。洛克菲勒一直是一个狠角色,所以他的成长更具有传奇色彩。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第六帝国(下)

    第六帝国(下)

    十九世纪,欧洲有六大势力,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二十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8世纪中期,其创始人是梅耶·阿姆斯洛·鲍尔(MayerAmschelBauer),后更名为梅耶·阿姆斯洛·罗斯柴尔德。
热门推荐
  • 冷漠的公主开始复仇
  • 重生洪荒之尸道

    重生洪荒之尸道

    我自沉沦世间,奈何天意难测,重回远古,与天斗,与神魔斗。武器,我有鸿蒙圣器,功法,我有上古极致修真《尸神诀》,且看我一步步攀登至尊巅峰,成就远古鸿蒙尸祖,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尸修之路!
  • 末日之生存本能

    末日之生存本能

    一场空前的危机席卷全球。死者复生,生者失心。文明不在,人性何去何从?求生之路,怎样激发本能?
  • 闺蜜时代520之玖月童话

    闺蜜时代520之玖月童话

    倾慕雪说:“闺蜜就是你越是迁就她,她就越是得寸进尺,但是你们的关系依旧那么好。”风小雅说:“吵不散,骂不走的才叫闺蜜。”韩汐梓说:“今天吵,明天闹,难过时一起大哭,快乐时一起大笑。”寒冰儿说:“不见时挂念,见了时讨厌,自己能欺负,别人不能欺负的奇怪东西。”陌璐说:“闺蜜就是,当她睡不着的时候,你也甭想睡。”
  • 倾城绝恋1:名门之恋

    倾城绝恋1:名门之恋

    冰冷的豪宅,是她的噩梦。冰冷的夜晚,是她噩梦的开始。她是最美丽的水晶少女,却被他无情地击碎。他是最致命的爱情陷阱,终让她彻底地沉沦。她明知他是一杯毒酒,却仍旧选择一饮而尽。他把她当作一只金丝雀,养在他的豪宅之中。他那抹邪魅的笑,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死死地禁锢。她为了自由,想尽一切办法来挣脱这个男人。可是,那张网却将她勒得越来越紧,甚至无法呼吸。直到他把她推进手术室,与别人订婚,她终于可以义无反顾地离开。谁知,她仍旧躲不过命运的牵绊,再次与他重逢……
  • 魅惑天下:邪妃九千岁

    魅惑天下:邪妃九千岁

    我不想死,却不得不死。作为献给神山的祭品,唐七七笑的凄凉,轻轻闭上眼眸,一滴泪水滚落眼角,散入风中。火海翻腾,重重热浪之中,红莲一般妖异的男子踏浪而来,耳畔低语:“七七,无论我以何种面目来到你身边,请一定等我……”谁醉酒高歌?谁为我绾青丝、画红妆?谁抚我泪颜?午夜梦回,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那朵红莲。乱世之中,委曲求全,受尽凌辱,只为等待他那一瞬回眸,与我执手千年。
  • 我的穷爹

    我的穷爹

    流着泪写完了这篇小说。每当忆起小说里的情节,内心依然波涛汹涌,眼泪夺眶而出。爹穷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没享过一天福,像风一样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唉,父亲何止是一篇文章所能描述的?
  • 田家五行

    田家五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之初:性本善

    魔之初:性本善

    相传,终结神域是世外秘境,只有魔祖和仙尊进去过,只是,他们再也没能出来。百年后,一个原本善良的砍柴小子,凭借一身傲骨、一把砍柴刀、一幅《万阵魔图》,纵横天下:你法宝众多,我有砍柴刀,什么都能当柴劈;你实力超强,我有《困天阵》,看我困不死你?你武技厉害,我有《疗伤阵》、《不死阵》,反正打不死我;你身边美女如云,嘿嘿,我会布《意乱情迷阵》、《干柴烈火阵》……更恐怖的是:我身上还有一个来自于地球的白发姑娘,相扶相助!一代魔祖,再次觉醒后,踩三山五岳,乱乾坤大地,收日月星辰,揽九天银河,只为再次谱写一曲旷世仙魔之恋!
  • 侠道倾天

    侠道倾天

    女主,爱憎分明、能文能武的剑侠,伊祁月;男主,冰冷霸道、号令天下的孤王,寒衣;男主,多愁善感、才貌双全的谪仙,彦柩哲张开眼,任血泪纵横。她拥有特殊身份血统,她憧憬着成为矗立苍生之外的侠。眼眸中的封印,却注定了她无数颠沛。憧憬着成为矗立苍生之外的侠暗之王塔闲修几载,玄冰封印二十年,她挣扎在强大敌人的蔑视里,舔舐伤痕,梳理羽翼,等待绽放的时机。上天宫预言,她遥望高远九重天,重重封印揭破,激流暗涌推动,她一步一步找回自我。携同性格能力各异的同伴,汇聚天穹十八楼,依着如此可毁天灭地的强大阵容,下捣地底城,上探伊祁境,揭露万年前的风雪疑团。修万物,炼众生,战宇宙,弑八荒。背叛者的鲜血洗刷,亿万光年背景之下,她还能凛笑着,轻声念:侠者,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