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磊
每位老师都渴望被自己的学生尊重,却也总是不可避免地心怀失望。怎样解决这一矛盾,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大的课题。我珍藏着一幅漫画,而它就见证了我从不被尊重到赢得尊重的人生历程。
记得那一年,二班的优秀班主任蔡老师突然调走,我被安排半路“出家”,临危受命来接替他。谁都知道,这其实是我跟蔡老师的一场比赛。学生能否接受我,能为之一搏的仅仅是我的勇气。
果然,那天刚进教室,就见许多学生在交头接耳,进而低声暗笑起来。看着讲台上不着边际的我,他们的笑声更大了。惶惑中,我抬头顺着学生的目光望去,看到教室后墙黑板的一角,画着一幅漫画像,画面人物哭丧着脸,夸张地戴着大大的眼镜。我知道画的是我,旁边还写着“下课”。我的头“轰”的一下,这分明就是不欢迎我,明显是向老师示威!我紧握拳头,心里塞满愤怒。怎么办?是拍案而起,大发雷霆,杀一儆百,还是暂且忍耐,用自己的真诚去赢得他们的认可和尊重?我有意大度地笑笑,指了指后墙那幅漫画说:“谁的杰作啊?对老师的外在特征把握得不错,不过观察不够细致,大家看不出来吗?我的性格比较乐观。”有学生说:“擦掉吧。”我意味深长地说:“留着吧,希望有一天它能自己消失,我也希望得到一幅更全面地表现我的画像。”就这样,在学生们怀疑甚或轻视的目光中我开始了第一堂语文课。
这幅漫画表达了学生对新老师的排斥和怀疑,同时也表达了对蔡老师的怀念和留恋。擦去画容易,而我作为新老师要想走进学生的心里,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却很难。他们定会时时事事拿我和他们的蔡老师比较。
那段时间激励我的最大动力是让那幅漫画自动消失。虽然每天我都装作若无其事地对着讽刺我的漫画上课,甚至有时拿它逗笑一番,然而,每天晚上我都在忙着查资料,精心设计教案,努力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能吸引学生,使我的长处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课堂上,我努力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课堂外,我利用所有可能的机会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目光渐渐变得不再怀疑、敌视,他们的态度也在悄悄地改变。后来,我热情负责、富有活力的教学风格终于赢得了他们的肯定,学生开始主动和我接近了,然而那幅漫画一直没人动,这显示着还是有学生在怀疑,难道是我的努力不够,确实不如他们的蔡老师?我不认命,我仍旧努力着坚持着。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令人激动的时刻,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个晴朗的上午,一进教室,我抬头,惊喜地发现那幅漫画消失了,它真的自己消失了!更让我惊喜的是,讲台上同样放着一幅人物漫画,一眼看出画的还是我,只是描绘得更为细致,仍是夸张地戴一副大大的眼镜,只是换了一副喜笑颜开的表情,旁边写着“Happyboy”。我举着这幅漫画,骄傲地对学生挥了挥,自豪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我。”学生们都笑了,我也笑了。
我一直珍藏着这幅漫画。每每看到它,我就会深为自己当初在处理第一幅漫画时的冷静和大度而庆幸。我常想,假若那时我为所谓的“尊严”而严词诘问、追查“真凶”的话,那又会怎样呢?我之所以要珍藏这幅漫画,是因为它能时刻提醒我:作为老师,在处理师生矛盾时,要大度冷静,更应时刻研究,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赢得他们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