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华
我,一有闲工夫,就上网。我的网名叫“忠忠”,曾在全县的个人网站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后来,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学校又派我去进修了一年,专门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
时光一晃而过,我又回到了学校,任六年级班主任兼电脑课教师。在开学的第一天,一上台我就把我的网名和电子信箱告诉了同学们:“我的网名叫‘忠忠’,我跟大家还不很熟悉,希望大家能通过‘伊妹儿’和我交流,那样能够说说心里话,我保证那将会是平等公正的交流。”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几天之后,我收到了一封批评性的电子邮件:“‘忠忠’班主任,你很有气质,我们全班都喜欢你,虽说这几天你打扮得很漂亮,香气四溢,可我们前排的同学都被‘香’得受不了,我们还是喜欢你清纯自然的形象。”我虚心地接受了批评,第二天一上台我就郑重地向同学们道歉,并保证以后进课堂不再化妆了。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尝试,有事没事同学们都爱给我发电子邮件,不只是提意见,连心里话都跟我说了。我对每一封电子邮件都跟批改作业一般认真地一一给予回复。连班上的平头喜欢上邻家的一个小女孩的事也告诉了我。反正网络是虚拟的,同学们发邮件就不会有过多的顾虑。通过网络,我和同学们的友谊增进了,了解增加了,进一步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有一次,我发现在学生的作业中,有一道题,至少有十个同学犯了相同的错误。于是,我马上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他们受不住我软硬兼施和“语言轰炸”,最终彻底坦白:他们在社区申请了一个论坛,美其名曰:“作业交流论坛”,说白了就是他们几个死党的“相互抄袭”论坛。到了六年级,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而做完作业,上网的时间就变成“压缩饼干”了。于是,他们实行了分工合作,每个人轮流做一部分作业,做好后,就贴到论坛里去。对错不管,其他人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地抄到作业本上,有了作业交流论坛,每天他们完成作业就轻松多了。
“考场上有BBS吗?”他们大眼瞪小眼,羞愧地低下了头。
“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就是方便于人的利器,用不好是害人的东西。这样吧,你们请我去做‘作业交流论坛’的版主如何?”
在我的“威逼利诱”下,他们只好乖乖地把交流管理论坛密码交给了我。从此,我有了第二职业——“作业交流论坛”版主。我一“上任”就马上对“论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但页面好看多了,并且内容也有趣活泼了。每天我都贴上一些知识性、趣味性都很强的帖子,还提供给一些话题供他们研究讨论。一下子就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每天他们都要上去转一圈,否则就像缺少了什么似的。我还从其他地方拷来一些练习题放进论坛,无论是谁,只要是答对了,论坛系统就会自动给他加分。且得分最多的人就能排进“排行榜”。谁不想到“排行榜”上去风光一下呢?因而,众多的小侠甘愿牺牲打游戏、聊天的时间去坚持不懈地答题了。当然,我还保留着作业交流论坛的功能,只不过是用来求教用的,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发帖子求助,懂的同学就可以发帖子告诉求助者该怎么做。
在尽情享受网络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有一次,在我的网站上,发现了一封“垃圾邮件”,里面尽是人身攻击和辱骂的语言。我在班上当即大发雷霆:“到底这个信箱是谁的?你们不要认为不说我就查不出来了,要知道网上的任何一个IP地址都是唯一的,别以为自己上了网就可以无法无天,不讲道德了。但是我还是希望这位同学能主动向我坦白!”说完我气冲冲地离开了教室,后来我不知道同学们当中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但我知道我的话给同学们带来了伤害。后来,在我的不断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害群之马”——都是电脑病毒惹的祸。原来有位同学的电脑染上了病毒,被人用来乱发垃圾邮件了。我替那位同学清除了电脑病毒。在班上我向大家郑重道歉:“同学们不要再猜测是谁干的了,更不要因此影响团结。昨天太冲动了,发那么大脾气我很抱歉。不过这件事也给大家提个醒,大家都体会到了网上不道德行为带给他人的痛苦,可见,上网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