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71900000002

第2章 挑绣织染(2)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绣品,代表了其早期的辉煌。这个地区民间向来有深厚的民间刺绣基础,在乡间农村,刺绣活是广大妇女女红的必修课,非常普及。不过这些女红制品都属于贫苦妇女劳作之余自绣自用的生活必需品,并不被达官显贵重视。据专家研究,宋明时期,湖南民间刺绣的针法就日趋丰富,图案的写实风格,也与现代湘绣品基本一致。

在湘绣的发展史上,平江绣女李仪徽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她于清代光绪初年首创了掺针绣法,使过去颜色分层较为呆板的湘绣变得绚丽多彩,精美逼真。绣工胡莲仙与袁魏氏学得此法后,又融入苏绣和粤绣的特点,并开设绣庄,带徒学艺,传授湘绣技艺,出售绣品。由于她们的倡导和推广,湘绣从此名声大振。1911年意大利都朗博览会和1915年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湘绣分别获得最优秀奖和一等奖。

20世纪30年代中期,湘绣进入鼎盛时期,全省有绣庄45家,长沙一带的绣工约有1500余人,年产绣品3万余件,并涌现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湘绣高手,其中宁乡绣女杨佩珍所绣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肖像,在美国引起轰动,为湘绣赢得“誉满全球”的声誉。

20世纪80年代,湘绣又研制出“双面全异绣”新工艺。它在同一面料的正反面各绣出构图、针法和色彩完全不同的两种画面。如《花木兰》绣屏,一面绣出女扮男装,英姿勃勃的木兰将军;另一面则是脱去战袍“对镜贴花黄”的木兰姑娘。这种神异的刺绣效果,被外国友人称之为“魔术般的艺术”。

湘绣在针法、劈线、设色和艺术、题材、风格上均有独特之处。针法以掺针为主,并根据不同刺绣物象的不同要求而发展成70多种针法体系。掺针又称“乱插针”,但乱中有序,能出色地表现物象的立体形态和色彩在不同光线下的效果,生动而具有真实感。在掺针的基础上,著名湘绣艺人余振辉又创造了毛针,活灵活现地表现狮虎等猛兽毛的质感,使湘绣狮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威振八方。

湘绣劈线细若毫发、匀薄细腻,俗称“羊毛细绣”。丝线经过荚仁液蒸发处理后光洁平整。著名湘绣画师李云青的七绝诗《题湘绣劈线》,对湘绣的劈线工艺作了生动描述:

烂嚼红绒口角香,丝丝精细入微茫,

锦心欲度金针巧,妙手先分彩线长。

在设色上,湘绣注意发挥掺针掺色的作用,巧妙地以各种原色花线在质地上相互调合、灵活运用,真正做到了“有色皆备”,自然逼真。一些精通画艺的画师加入湘绣的设计和创作,也带来湘绣中“绣画”和湘绣题诗的特点。湘绣著名绣工除以上提到的几位外,还用神针肖咏霞,擅长人物绣的廖家惠等。

(二)汉绣

汉绣为湖北地方绣种,主要流行汉口、武昌、荆沙、洪湖一带,并辐射到湖北境内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

与湘绣一样、汉绣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楚辞》中有“纂组绮绣”句,足见当时楚人丝绮文绣传统。江陵马山一号战国墓出土的大量丝织绣品,为我们展示了2000多年以前楚地刺绣风采,也为汉绣的源流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

汉绣的发展,据说与元朝末年陈友谅起义有关。相传农民领袖陈友谅当年曾在洪湖峰口镇(古属沔阳)大堤上操练义军,其夫人宿居堤畔蔡家,每日与村姑妇女们精绣义旗、军服上胸、背之字,以待出征。后来,此堤名为“绣花堤”(现名绣花村)。当地姑娘媳妇人人善绣,并以能绣为荣。

清代嘉庆至咸丰年间,汉口设立了刺绣局,集中各地绣工绣制宫服、戏服等装饰品,供统治阶层享用,汉口万寿宫一带也因之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绣花街”。武昌也因有苏洪发、万兴发、徐大华等名绣坊而逐步形成了武昌塘角街妇女刺绣加工基地。光绪年间两地有绣工500余人,连同店外做包活的绣工计有2000余人,汉绣一时十分兴旺。近代日军侵占武汉,兵荒马乱中,一些绣局、绣坊遭到烧毁,绣工纷纷迁至乡下发展,洪湖、沔阳一带遂又成为汉绣基地之一。

汉绣针法“以少胜多”。古代汉绣常用直针、铺针,尤以辫针的使用最广泛。辩绣可以说是刺绣中的万能针法,早在战国时代的楚绣中就有它的身影。近代汉绣又发展了施扣针、织锦针、铺绒绣、纳花绣等针法。

汉绣题材以花鸟居多,这一点深得楚绣之精髓。楚人崇凤,江陵战国墓出土的17幅凤鸟刺绣中,就无一雷同。近代鄂东罗田县妇女绣制的油搽(旧时妇女梳头用具),将传统的太极阴阳鱼造型变成太极凤凰,神奇而生动;当代公安县的一位村姑手绣鞋垫上的凤鸟,呈“S”形造型,与战国楚铜器上的纹饰有惊人相似之处,凤鸟头与飘逸的凤尾相互照应,和谐完美。

汉绣艺人善于以意写形,她们说“花无正果,热闹为先”。在处理花草、云气纹样时不受其自然形态的束缚,可以花上生叶,叶上出枝,任意牵藤引蔓,铺设水气云天,一切以热闹、奔放,以“抢眼”为目的。

汉绣品种繁多,有堂绣、挂屏、被面、枕头、帐沿、门帘、香包、鞋帽、衣物等民间日用品;也有喜轿、寿屏、丧礼用的龙棺、灵堂饰品等礼仪用品;有龙凤旗帜、五色统伞、龙灯衣、戏衣及桌围、椅褡、坐垫、女披等节日赛会用的道具和戏剧用品,也有神帐、宝盖、拜垫、袈裟等宗教用品。尤以汉绣戏衣最为有名,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袁世海、高盛麟;汉派名流余洪元、朱洪寿、大和尚、牡丹花、陈伯华都曾定制过演出绣衣。1910年,汉口美粹学社、彩霞公司的绣品曾荣获南洋赛会一等金奖。1915年,汉绣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牌。

五、江南名绣

(一)苏绣

苏绣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的刺绣艺术。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已运用刺绣工艺作为国家礼仪之用的刺绣礼服。三国时,赵夫人为孙权绣制地图,能在方帛之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时人誉为“针绝”。

苏州虎丘塔出土的四块刺绣经袱残片,是五代到北宋前期的文物,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苏绣最早的实物。浙江瑞安慧光塔出土的北宋前期双面绣团鸾经袱、江苏周墓出土的南宋贴绣褡裢,针法丰富、娴熟、精巧。苏州南郊元代张士诚母曹氏墓出土的绣品中,已用了掺针和抢针相结合的刻鳞绣来绣制龙纹,这些都说明中古时代苏绣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苏州是历代统治者搜刮贡品的重点地区,绣品属当地特色贡品,需求量大,宋代朝廷就在苏州专设绣局。明代设官办刺绣作坊,专为朝廷绣制服饰,这既刺激了苏绣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南北两大绣系的交流。

清代苏绣还出现了闺阁绣和商品绣。闺阁绣出于名门闺媛之手,以工笔画为绣稿,一般用于书房、深闺装饰。商品绣是刺绣作坊的产品,绣稿出自民间吉祥图案,不强调仿真效果,而注重针法本身的装饰性,风格上也粗放一些。

与其他名绣一样,苏绣也植根于江南民间刺绣沃土,江苏丹徒县民间刺绣之乡是苏绣产生、发展的民间基础之一。丹徒县环抱镇江市,东邻丹阳、西接句容、南连金坛、北临长江,是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当地有着“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传统,女子不论贫富,从小学习女红。到出嫁年龄,已练就高超的刺绣技艺、积累大批陪嫁刺绣用品。这些陪嫁品在新婚时一一陈列,犹如绣品博览会,它们是当地人衡量新娘价值的重要尺度。当地各乡春季长达半月的庙会,也是妇女们交流刺绣花样的场所。

丹徒刺绣喜用红、绿、黄、灰等色线进行晕色绣,虽色彩对比强烈,但由于晕色效果的巧妙利用,并不给人一种火辣的感觉。强烈而不失优美,粗放而不失细致。造型讲究谐音、寓意,具有明显的江南民间刺绣特色。这些生生不息、活泼生动的民间刺绣的存在是苏绣得以不断发展、兴盛的源泉。

苏绣针法多变、构图洗练、精细秀丽。工艺上讲究“齐、光、直、匀、薄、顺、密”,崇尚素雅清新的艺术风格。苏绣绝活为“劈丝拼色”,把各色丝线劈成细股,再绞合起来刺绣,这种工艺使绣品色彩层次丰富,过渡自然。

宋代就已出现的双面绣也是苏绣一大特长,尤以猫、鱼题材的双面绣最为精美绝伦。如绣一幅“双猫图”,要采用100多种色线,在7万多次上下绣制过程中,不仅要将成千上万线头、线结隐藏得无影无踪,还要严格掌握顺序排针的规律。其中猫毛是用1/48的劈线绣成,如同“炉烟细细驻游丝”一般。猫眼用十五六种色线镶色、和色绣成,形成波光流转,追随观赏者视角移动的神奇效果。

苏绣名家有清代的沈寿、丁佩、沈立、朱心柏,以及近现代江缪贞、丁渭奇、金静芬、顾文霞等。

沈寿为江苏吴县人,自幼随姐姐学绣,15岁便成名。她将西方绘画艺术引入中国刺绣,绣制出《意大利帝后像》,在意大利世界万国博览会荣获世界至大荣誉最高卓越奖。1915年绣制耶稣像,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一等奖。她一生绣制了大量艺术作品,并培养了大量刺绣人才。晚年总结出版了《雪宦绣谱》,是我国刺绣史上全面论述刺绣技法的理论著作。

另一位苏绣名家丁佩也著有《绣谱》一书。

(二)顾绣与瓯绣

顾绣发祥于上海,是在闺阁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顾氏家族命名的绣种。明代嘉靖年间,上海顾氏家族的刺绣声誉鹊起,逐渐形成风格,独树一帜。

顾绣的创始人是顾名世的长媳缪氏,而真正成名是在其孙媳韩希孟手中。有“天孙织锦手”之誉的顾家孙媳韩希孟,是湖南武陵人士。她在娘家练就了娴熟的刺绣基本功,又在婆家发扬光大,使娘家古老的刺绣艺术在异地他乡开花结果。

顾绣的主要特点是书卷气和画绣。顾家的刺绣者大多通晓书法画理,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因而能够融画理和刺绣技艺为一体,较好地用银针绣线来表达绣图。

瓯绣源于当地民间女红传统和生活习俗。解放后在瑞安仙岩寺慧光塔中发现的一批北宋年间(公元1041-1048年)的工艺品,其中有双面绣的经袱三方,系瓯绣作品。

它们以青红色单丝素罗为地,用黄白等色平绣成团花图案,绣工娴熟、绣品生动。另外,在一些南宋“永嘉杂剧”的唱词中,也有关于瓯绣的描述,可见宋时瓯绣已相当成熟。

元代以后,佛寺庙宇大兴,神佛绣像和神殿用品都需刺绣装饰。古温州一带民俗,祭神拜佛时要动用数十张桌子垒成高塔,俗称“搭九台”,高台全用各色绣品装扮。在年复一年的“搭九台”中,那些绣有花卉图案和戏文的各色绣片便成了琳琅满目的瓯绣博览会。

瓯剧传统名戏《高机与吴三春》,反映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浙南民间刺绣女与织绸艺人的爱情故事。戏中女主角一幅绣花罗裙定终身的情节,一直为人们广为传诵,绣花罗裙也成为后世青年定情的珍贵礼品。

地域性的民风民俗为瓯绣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瓯绣构图简练,色彩鲜艳。针法平整灵活,虚实并用,有平针、稀针、侧针、套针、扎绣、打子、盘线等绣法。

1916年,温州设立刺绣局,专做出口绣品。1921年,绣工达650人,绣品远销欧美诸国和南洋一带。抗战至解放前夕,因为战乱,瓯绣一度凋零,解放后又重新获得发展。艺人们在总结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又创造了滚针、游针、扇形针等20多种针法,发展了双面绣、发绣、乱针绣、水墨绣等新品种,巨幅瓯绣作品《红楼十二钗图》为当代瓯绣的代表作。

织锦挑花的鉴赏

织锦、挑花是用不同的工艺手段、不同的材料完成的两种民间工艺类别。

锦是一种质地较厚、柔软光泽的织物。《释名》云:“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在古代的丝织物中,一般以有无花纹定其贵贱,有纹者为贵,文盛者为上。绵是织物中文采并茂,织作精细、质地致密的上品,故古人视锦与金同价。《诗经·苍伯》中有“萋兮斐兮,成是贝锦”,意思是,“织出贝纹的锦,文采交错,真是华丽”,说明商周时期,中国的锦就存在了。

到了战国时代,织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湖北江陵出土的丝织品中,就有龙风棋格纹锦、舞蹈人物动物纹锦,其制作工艺、色彩造型达到相当完美的境界。三国时代出现的蜀锦、宋代苏州的宋锦、明代的云锦、鲁锦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的土锦是我国织锦工艺的杰出代表。挑花,又称架子花,十字绣,是在古代织绣工艺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它集织、绣工艺于一体。在布料上依经纬线组织,用细密的小十字“挑”织交叉成纹。

挑花以十字针的为主,数纱挑织是挑花的最基本的方法。故挑花一般用经纬分明的家织土布为底料,以自纺棉线为挑织花纹的材料。与“其价如金”的锦相比,它用料低廉,简便易行,更容易普及。

一、名锦聚长江

中国三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分别产于长江流域的四川成都、江苏的苏州和南京。其中蜀锦产生最早。西汉末扬雄《蜀都赋》说“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尔乃其人,自造奇锦。“缘庐中,发文扬彩,转代无穷”。意为成都从事织锦刺绣的手工业很多,产量很大,就像丛生的芒草,无边无际。

刘备占领成都时,取出库中藏锦,一次就赏赐诸葛亮、关羽、张飞、法正等各1000匹之多,足见东汉末年蜀锦产量之大。

同类推荐
  • 富爸爸财商培养-涨跌停板的奥妙

    富爸爸财商培养-涨跌停板的奥妙

    本套丛书共分20册,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从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财商各个方面的要素,以及培养财商各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 如何利用图表在股市中获利

    如何利用图表在股市中获利

    本书阐明了如何利用股市图做出更好的交易和投资决定,它说明了技术指标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你如何利用这些指标在市场中获利。
  • 股市操练大全-炒股点点通(专家教你77个炒股绝招)

    股市操练大全-炒股点点通(专家教你77个炒股绝招)

    本书将为您揭露最朴素的股市哲学,最有效的买卖铁律,最实用的赚钱妙计,帮助您从股市的迷雾中走出来,更有信心地驰骋在股市的最前沿。面对股市巨大风险使成千上万人血本无归的新形势,怎样把准行情选股,怎样当“机”立断,怎样观财务报表做决定,怎样妙用经典理论帮你投资,怎样透析技术指标做决策,怎样中长线投资优点多,怎样短线犹能钓大鱼,怎样随“庄”而动,怎样保持一颗平常心,怎样明知山有“虎”也要“虎山”行,是摆在成千上万股民面前的重要课题,而本书将给您满意答案。
  • 财女是这样炼成的

    财女是这样炼成的

    专为女性朋友量身打造出的“财智秘籍”。本书从改变女性的金钱观念入手,从赚钱、消费、理财、投资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女人学会正确看待金钱,快速赚到金钱,游刃有余地管理金钱,成为风光无限的“财女”,成为一个能更好地主宰自己生活的新女性。
  • 富爸爸财商培养-收藏入门

    富爸爸财商培养-收藏入门

    富爸爸财商培养-收藏入门富爸爸财商培养-收藏入门富爸爸财商培养-收藏入门
热门推荐
  • 淋雨的爱情

    淋雨的爱情

    随着天空的一声巨响,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在大雨中奔跑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那就是我,我的名字叫萌远里慧。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下等公民

    下等公民

    维尔.凡多克在赫特瑞亚行星上的一家工厂工作,其工作主要是监督那些为他们工作的低等级生物能够按照要求完成生产工作。某天,在一场大醉之后,他发觉自己躺在一所医院中,一个官员走进来和他谈话,告知他外面有一伙人正大肆破坏,而监控的记录则证明了那伙人正在找他......塞缪尔.利安德尔刚刚赢得了选举,即将掌控天空城市“伊甸园JP03”,成为这个城市的市长。然而他的导师则警告他即将卷入另一场更加黑暗的斗争之中,有多少东西隐藏在了这黑色的巨门之内蠢蠢欲动......“这个世界上的谎言和当你在夜晚仰望星空时所能看到的星星一样多。”
  • 首席错婚

    首席错婚

    四年前,她在大火里抛弃他而去,四年后,他浴火重生归来强势来到她的身边,发誓要狠狠折磨她,报复她当年把他抛弃下。"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对他的靠近既欢喜,又害怕这是他的复仇。"我想,蹂躏你!"他的回答模糊不清,一如他的真心。她却还是忍不住靠近了,然而另外一个女人的介入让她终于明白,这只是他的报复,可是她想抽身却已经来不及,哥哥被害,她被迫背井离乡的屈辱,让她无法就这么释怀......
  • 情错开于心间

    情错开于心间

    这是《爱在花間错开》的前传,主要写的是北堂初失忆前和温泽熙、郑允皓、莫筱曦四人之间的故事。顾雅依,我到底要怎样才能忘记你。——郑允皓无论你在那里只要回头就能看到我一直站在那里。——温泽熙我知道我们不可能在一起,但要我忘记你我做不到。——顾雅依为什么明明你离我这么近,我却无法感受到你的气息。——莫筱曦
  • 远世灵途

    远世灵途

    体内蕴藏但丁一般邪与善的力量,穿越远古大陆,解开人与灵族千年恩怨。一切妄想之人,予我皆为蝼蚁。一步步,从一名学者,变成一位改世之人。友情,一斩天下倾,却难倾故人。爱情,化为神魔,又何所惧。远世,已成我驰骋之天下,怜悯之国度。ps:前十几章,除序章以外借助白水文手法,以后的文字和剧情将体现我个人最高水准。希望大家跟进!
  • 择路忘川

    择路忘川

    三流作家创建了自己的玄幻世界,作者和自己创造的主角在故事的世界里磕磕绊绊,最终作者的主角登顶三界巅峰。
  • 陨剑体

    陨剑体

    越是得不到的,心里总是想要得到,人,就是这样。林锋,天生的天才,天才总是受尽蹉跎,人的心就是这样,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心中的第一个念头便是,这为什么不是我?这是一个比较老套的故事,耐心看下去,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精彩。第一本书,我是木莫。
  • 通职者

    通职者

    本书实际上是写的我的一部在写的小说,因为各种原因,我不得不又一次换个账号去写。讲述男主角想过没有“纷争”的生活,而去通过各种手段甩脱自己的帝王天命。敬请期待吧
  • 太清五十八愿文

    太清五十八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