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83600000001

第1章 秦汉书法概述

我国在秦汉时代,汉字的变迁最为剧烈,大篆经过简化而创造了小篆;隶书在此时发展成熟;草书逐渐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随着文字的发展,书体出现多样化,书法家在此时也大量涌现。这段时期文字的变化和书法的成就,对以后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现代出土发现的墨迹有帛书、简牍书,有壁画、陶瓶上的题字,还有其他实物资料如金属器铭文、石刻、砖瓦、漆器等遗文,这些都为研究秦汉书法提供了重要资料。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代的官方文字。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书同文”。小篆形体长方,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笔势瘦劲俊逸,体态典雅宽舒,主要用于官方文书、刻石、刻符等。流传至今的秦代小篆作品中,石刻有《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相传均为丞相李斯所书。《琅玡台刻石》残存一面,现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泰山刻石》残存10字,现在山东泰安,这些都是典型的秦代小篆书法。其他刻石都为后代摹刻,已失原貌。刻符有《阳陵虎符》,体势和刻石相同,圆润浑厚。秦代权、量、诏版刻的都是始皇和二世的诏书,文字也是小篆,但由于刀刻和受当时民间书风的影响,风格比较质朴,笔画多为方折,线条瘦硬,锋棱俏丽。秦陶量文字都是用刻好的小篆戳子在陶坯上捺印出来的,笔画圆厚,可以与石刻相媲美。

帛书和简书是秦代主要的书法墨迹。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文字中,大都属于隶书。但有的字仍保留篆书的结构,是篆隶递变中的古隶。字形有长方、正方、扁方等变化,笔画浑厚朴茂,结构方圆相辅,书法工整端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文字有的是篆书,书写年代有的为秦代。这些墨迹大多比较工整,可用来研究早期隶书的结构和用笔的特点。

据载,秦代书法家有李斯、赵高、胡毋敬、程邈等。李斯曾作《仓颉篇》,他取史籀大篆,创造小篆,对后代篆书影响很大。他的书法骨气丰韵,方圆妙绝,相传秦始皇巡游各地的刻石均由李斯所写。另传,赵高曾作《爰历篇》、胡毋敬曾作《博学篇》,他们都对小篆的创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程邈曾对隶书的规范作出了贡献。

汉代通行的字体约有三种:一是篆书,用于刻石、刻符以及高级的官方文书和重要仪典的书写,如天子策命诸侯、柩铭、官铸铜器铭文、碑上题额、宫殿砖瓦文字等;二是隶书,多用于中级的官方文书和经籍的书写,如天子尺一诏书、一般的经书和碑刻等;三是草书,用于低级的官方文书和一般奏牍草稿,如《永元器物簿》、武威的医药简、日忌、杂占诸简。其他一些文字如“古文”等,应用范围较窄。

在篆书方面,西汉碑刻篆书比较少,因丰碑大碣在西汉尚未兴起,留存今天的多是一些题刻,如《鲁北陛石题字》《况其卿坟坛刻石》《上谷府卿坟坛刻石》《郁平大尹冯君孺人墓画像石题记》等。篆书的形式逐渐由秦代的圆转逐渐趋向方正。东汉立碑之风兴起,著名篆书碑刻有《开母石阙铭》《少室石阙铭》《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等。东汉的碑刻篆书,书法结体茂密,体势方圆结合,用笔遒劲,与秦代刻石风格已经有所不同。《袁安碑》和《袁敞碑》中的字,笔画完好,书法宽博舒展,字体遒美。《祀三公山碑》一反小篆圆转匀称的特点,体势略参隶意,结体方正。汉代碑刻篆书最为丰富多彩的是碑额,有的结构方整奇肆,有的婀娜多姿,不仅风格多样,而且用笔也层出不穷,或圆转巧丽,或方折挺拔,或茂密,或疏朗,各具风貌,无一类同。比较著名的有《景君碑》《韩仁铭》《孔宙碑》《孔彪碑》《华山碑》《张迁碑》《鲜于璜碑》《尹宙碑》《袁博碑》《王舍人碑》等碑额。

汉代篆书另一丰富的宝库为铜器上的铭文。汉器铭文多先书写,再由工匠凿刻而成,因此笔画多为方折,转折处断而不连,使篆书呈现出另一种风格。但其结体和笔画仍然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面目。如中山靖王墓中山内府铸造的铭文笔画粗壮雄浑,池阳宫行镫铭文典雅秀丽,曲成家行镫铭文较率直纤细,长杨鼎、黄山鼎铭文又比较端庄。新莽时期铸造的铜器铭文多为工整垂脚的方正小篆,结构舒展挺拔,风格典雅俏丽,《新莽铜量铭》《新莽铜嘉量铭》为最典型的作品。

汉代砖瓦文字大都是篆书,形体修长,富有装饰性,典型的如《长乐未央方砖》《单于和亲方砖》。这些瓦当文字大多随形书写,独具匠心,使篆书赋予浓重的装饰趣味。

在汉代出土的篆书墨迹不多,甘肃敦煌出土的干支简、武威磨咀子汉墓的旌幡、居延出土的张掖都尉启信等,都为结构方正的篆书,用笔细瘦方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中有部分是汉初的篆书,可以说是带有隶书意味的篆书。

我国的隶书起源很早,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1980年四川青川郝家坪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木牍,其中很多字画已是隶书的体势和写法。至秦代,隶书在民间已比较流行。它在民间经过不断的改正和完善,到汉代已经发展到最高阶段,成为汉代的主要字体。秦代到西汉初期,是隶书的古隶时期,西汉石刻除一部分是篆书,其余多为篆隶递变过程中的古隶,如《杨量买山地记》《五凤二年刻石》,其结构已是隶书的体势,但笔画尚未见典型的波磔。西汉末期和东汉时期,隶书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时隶书形体由长方趋向宽扁,由纵势转向横势,笔画已趋工整,波挑也更为完美,而点画俯仰呼应使隶书的艺术性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这时期比较成熟的隶书如河北定州40号汉墓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前79年)的简书,青海大通县115号墓宣帝时期的简书,敦煌出土西汉天凤元年(公元前14年)的木牍等。东汉隶书用笔技巧更为丰富,在波挑中充分发挥笔毫的变化,提按顿挫,起笔止笔表现出蚕头雁尾波势的特色。在结构上疏密的变化,点画的呼应,更加呈现出隶书复杂多变的姿致,而风格也更为多样。

汉代隶书的主要墨迹为简牍和帛书。从已出土的汉简来看,工整谨严的隶书多见于先秦典籍和官方诏令,如居延出土的《尧典》残简,罗布泊出土的《论语》残简,武威出土的《仪礼》简,河北定州出土的《论语》简,武威出土的《王杖诏令》简,甘谷出土的桓帝延嘉元年(公元158年)《诏书律令》等。居延出土汉简,多为修筑边塞、屯田等内容,书写比较草率,似多不经意,而书写面貌也各不相同。

东汉碑刻最能代表隶书成就。东汉盛行立碑刻石的风气,碑本身就是一件石刻艺术品,碑的重要部分——碑文,要和碑构成完美的艺术形式,因此,特别重视。东汉碑刻隶书,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字形比较方整,而法度严谨,波磔分明;二是书写比较随意自然,法度不十分森严,有放纵不羁的趣味。

前者又可分为两种风格:一是倾向端庄秀丽的风格,刻得比较细腻,笔毫效果较明显,笔画波磔分明,结体方正,笔画顿挫有致。代表有结体工整,风格浑厚典雅的《史晨碑》;书体宽扁,风格秀雅的《张景碑》;点画俯仰有致,风格典雅华美的《华山碑》;讲究左右布势,用笔圆转,有篆书笔意的《孔宙碑》;笔画圆健,有楷书笔意的《尹宙碑》;格秀劲风的《朝侯小子残碑》;结体内敛,横画左右开张的《郑固碑》;体势方整,笔画丰厚,风格端庄的《熹平石经》。此外,属于这种风格的还有《韩仁铭》《李孟初碑》《阳嘉残碑》等。这一类中还有一种风格比较秀丽的,如《曹全碑》《孔彪碑》等。二是倾向古朴雄强的风格,刀刻的效果较明显,笔画呈现方棱,转折斩齐,结体方正。比较有代表性的碑刻有《鲜于璜碑》,用笔方折,气势雄强,严谨中又带有自然的姿致;《张迁碑》,体势方正,有骄横不可一世的气概;《幽州书佐秦君石阙》,方折有力,气势非常雄强;《景君碑》,笔画平直方硬,直笔下垂如悬针,在汉代隶书中很有特色;《张寿碑》,字体遒劲方整;《衡方碑》,结体宽绰,笔画肥厚古拙;《西狭颂》,体势方整,笔画顿挫浑厚;《郙阁颂》,书法方整,雄浑而有气魄;《校官碑》,用笔沉郁雄厚,风格古厚茂密。

后者也可分为两种风格:一是书写草率随便,字形大小参差不一。二是由于写在崖壁上,为不平整的石面所限制,所以随石书写,有自然不拘的效果。其代表石刻有《三老忌日碑》《马姜墓志》《芗他君祠堂刻石》《冯君阙》,以及各地出土的黄肠石。摩崖刻石,完全是依岩壁石势来书刻,所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石门颂》《杨淮表纪》等都属于这一类。《礼器碑》是兼有上面两种风格的汉隶书,全碑细劲雄健,在端庄中略带秀丽。

汉砖隶书,有一种刑徒墓砖,是记载服劳役的刑徒死后随葬的题记,文字都用刀随意刻成,和捺印的砖文不同。

捺印文字比较方正古朴,而刑徒墓砖文字比较草率随意,书写和镌刻没有行格,笔画任意纵横错落,有一种奔放不羁的趣味,可能是民间书法家或工匠所书刻。

隶书到东汉末年,由于过分追求形式和装饰性,波挑矫揉造作,而结构板滞,缺乏生趣,于是开始走向下坡路。这种趋势到魏晋时代更甚,这样隶书的衰落成了必然的趋势。

秦、汉的草书是中国草书发展史中的章草时期。汉代早期的草书,是隶书(古隶)的简易、急速的书写。这种草书可以从《神爵四年简》见其大概,这时期的草书为草隶或隶草阶段。

东汉时期草书逐渐出现波磔,这时草书可以从武威出土的医药简牍,敦煌出土的《可以殄灭诸反国》简见其大概。至曹魏、西晋,草书经过书法家的不断加工,形成有一定规律的草法,后代称这类草书为章草,以区别东晋盛行的今草。

章草在东汉已普遍流行,除出土大量草书简牍外,如《急就章砖》《公羊传砖》《马君兴砖》,以及安徽亳州出土的曹氏墓砖,都是用章草书刻,可知东汉章草在民间相当流行。

汉代著名书法家有史游、曹喜、杜操、王次仲、崔瑗、张芝、蔡邕、师宜官、刘德昇、梁鹄等。史游曾以隶书草写作《急就章》。曹喜是东汉章帝时人,记载说他工于篆书,创悬针垂露法。杜操以擅章草著名,崔瑗曾学他的草书,后人并称崔杜。崔瑗擅章草书,著有《草书势》。张芝擅长章草书,唐张怀瓘《书断》说他创今草,并称他为“草圣”。王次仲擅长隶书,《书断》说他以隶草作楷法。蔡邕擅长篆隶,创飞白书,曾参加书写石经。师宜官擅隶书。刘德昇,记载说他创造行书,虽是草创,丰赡华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梁鹄擅隶书,书法为曹操所欣赏。

汉代有的书法家名不显著,但见于碑刻,如郭香察书《华山碑》、仇靖书《西狭颂》、仇拂书《郙阁颂》、纪伯允书《武斑碑》等。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塞尚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塞尚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隋唐盛景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隋唐盛景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是一本由独山子石化公司办公室编写的反映独山子地区生态美的观鸟画册,画册中还创作了大量的与大自然这一飞翔的精灵相呼应的美文。使得拍摄的画面伸展出诗意的翅膀。画册内越140余张摄影作品,精彩的反映了鸟儿的做客、筑巢、停留、驻足……
  • 魅惑之源

    魅惑之源

    本书分为十三章,内容包括:什么是艺术吸引力、艺术吸引力的功能价值、艺术吸引力的发生原因、罕有化艺术吸引力、陌生化艺术吸引力、极端化艺术吸引力、真型艺术吸引力、假型艺术吸引力等。
  • 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

    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

    本书首先从城市雕塑语义的辨析开始,就城市雕塑概念的形成、引用及多层次的语义指向等方面指出城市雕塑这一概念在中国的独特语义,并由此指出中国城市雕塑具有的独特历史和文化语境。本书就中国城市雕塑未能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工作,并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城市雕塑发展状况作了概要性的描述。
热门推荐
  • 系统之懒仙独尊

    系统之懒仙独尊

    既然带给我那么多的痛苦那么我自愿堕落又如何呢一壶酒,一把剑,一个废战魂一个无敌的系统我会用这仇恨的眼睛关注着这肮脏的世界。最后慵懒的度过余生
  • 逆天灵玉

    逆天灵玉

    女娲补天时,不慎将块灵石遗落凡间。灵石本就拥有天地间最纯粹的灵气,如今又得女娲娘娘神力淬炼。更是能幻化妖物不死不灭,为免天地大乱。王辰奉命将玉送往西天菩提老祖处,可是一路之上却是危险重重。
  • 三界守护

    三界守护

    母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几人又聊了几句后,殷阳就拉着小雨去做饭了,小雨是一个厨房高手,今天来除了要兑现丑媳妇终要见公婆的俗礼外,主要也是要露一手好在长辈面前增加一些印象分,她知道师傅在殷阳的心里份量是极重的。
  • 大幻纪

    大幻纪

    这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大千世界!这是一个无所不有的大话世界!不知大话世界长几何——何止三亿三千三百万万公里!不知大话世界大几何——何止九亿九千九百九万万平方!在这个日月更替的大话世界中……
  • 虚舟普度禅师语录

    虚舟普度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里一里的阳光

    一里一里的阳光

    《一里一里的阳光》是作者出版的第二本小小说集子。这本集子由亲情、言情、都市、荒诞、百姓、校园、市井、官场八个部分组成。该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创作、发表的70多篇作品。该书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里面有哭也有笑,在哭与笑之中,读者可以理解作者的用心良苦。
  • 实用生活文库-花卉栽培指南

    实用生活文库-花卉栽培指南

    本书分品种介绍、繁殖栽培和花卉品读三个板块,介绍勿忘我、文竹等花卉的栽培和其他知识。
  • 重生之盛世倾情

    重生之盛世倾情

    夏晨曦,是2015的医学高材生,机缘巧合得到一古董手镯。爱如珍宝,之所以如此珍爱,其实它原本就属于她,还是千年以前的他送与她的。回到千年以前,竟是刚出生的小奶娃,跟师傅学医术毒术,原来只为与他一起.....求收藏,点击,推荐,订阅,求鼓励……o(≧v≦)o
  • 竹君与梅君的日常

    竹君与梅君的日常

    爱吃辣椒的竹君和钻饭眼里的梅君的轻松日常,应如飞的恋爱经历等。敬请期待!
  • 勇闯虎山

    勇闯虎山

    一批庞大军火离奇被劫,消息传至山东省治安部门,震惊上下,侦查的任务自然又落到了王森的身上。不过这次没有那么顺利了,不但线索多番告断,自己亦身陷埋伏,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