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92600000005

第5章  让孩子学会交往

1.培养孩子乐观的态度

在孩子们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和快乐的,和成人的认识有着较大的差别,作为父母就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孩子,要继续用童真的眼睛去看世界,让孩子有一个乐观的人生态度,笑对人生,也是每个父母所希望的。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天天快乐,那么就来培养孩子乐观的人生态度,快乐的面对人生。当然,乐观的态度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生活中的细微处点滴的积累和培养,当孩子能把困难和痛苦看作是一种成长的快乐。

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培养乐观习惯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地与人交往。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力。乐观习惯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应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乐观,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要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使他恢复乐观的心情。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因为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其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所以应结合事例教育他们,人生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画等号。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平时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自然容易拥有乐观的性格。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积极乐观习惯的一个主要因素。有资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

乐观是人永远携带的加油站。然而孩子并不能因父母的期望他们快乐就自然而然地体验快乐。同时,孩子的快乐也不一定是由物质的东西引发的。乐观需要父母的培养和精神上的支持。

一、快乐的父母,也会感染孩子

孩子从成人那里得到的快乐,使她相信成人。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充实与学习的过程。父母不仅要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乐观,营造快乐的气氛。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拥有一颗乐观的心。

二、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感受快乐

快乐的最重要的来源是成就或创造的成果以及完成了有意义的活动。快乐随完成某种成就的努力而产生。例如孩子蹒跚从远处走到母亲面前,她体验着的是真正的快乐,因为她做完了一件事情,她得到了成就。

在成功中,孩子得到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力量和信心,有助于自我的肯定。因此快乐是一种动机力量,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另外,快乐不是人追求的直接结果,也不能交给孩子如何去快乐。在生命长河中,人们会从自己的成就中获得快乐。

让孩子参加游戏、同他人玩耍、让孩子在自己的活动和活动成果中体验,从中得到对世界、对社会和人的信心和自信,得到对人宽容和忍耐的力量。

三、不要压抑孩子的快乐

快乐是一种基本的情绪,人本性中就有快乐的成分。孩子在出生后的2个月左右,就有了社会性的微笑。对于孩子的想法、兴趣爱好,作家长的不要过分限制,压抑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在学龄前,尽量给孩子一个自由自在活动的空间。

四、对孩子不要感情冷淡

从小无感情体验和感情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对他人施以爱和同情,他们将生长成冷漠无情的性格,很少体验快乐,难以与人相处,当然也就不会具有乐观精神。不论父母的工作有多繁忙,都要尽量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不要依赖于孩子的祖父母,甚至保姆。也不能把所有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卸给老师。

五、保有一颗平常心

乐观的人可以坦然地面对一切,成功和失败,痛苦与幸福。现在的孩子多是在温室中长大的。经历的风雨不多,意识不到艰难的存在,更别说怎么去面对了。

让孩子接触各类事物,接触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心胸自然就开阔,悲观思想便不容易产生了。用平静的心态去对待,并不是消极地面对世界。要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始时,可以暗示孩子主动提问主动要求、主动学习。紧接着,当孩子主动行动了,父母要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强化孩子的自主观念。孩子主动去做了,不一定成功。父母要激励孩子,告诉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入九”。失败了一次不要紧,失败是成功之母。

培养孩子乐观放松的习惯,就是任何困难情况下都应站在孩子一边,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让孩子以更好的心态战胜一切。美国孩子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注重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性格,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2.让孩子学会沟通

父母要从日常的生活做起,平常热情且有礼貌地接待客人,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孩子。父母对人热情,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对人热情且有礼貌。并且可以教导孩子,如果大人不在家,孩子也应礼貌接电话,问明姓名,来电话的目的并留下回复电话的号码,以便家长回来时能联系。在培养礼貌待客的同时,要让孩子提高警惕,家中如果没有大人最好不让不认识的人进来。有些人专门找家长不在时骗小孩进门作案,对不认识的人也要礼貌地说“大人不在,请在什么时候再来”这样既可不得罪来客,也可防止坏人进家作案。

如果孩子比较怕生,切不可强迫孩子,更不能呵斥孩子,要慢慢地引导孩子。经常带孩子去小朋友多的地方,要给孩子准备一两件他喜欢的玩具,一旦孩子怕生,就把他熟悉的玩具给他玩,这样可以稳定他的情绪,然后再慢慢的鼓励他去接触别的小朋友,孩子大部分都是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慢慢的孩子就会适应和小朋友玩了,也就不会在怕生人了。

1.明确沟通目的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作为社会人必备的重要的素质之一。把“学会沟通,增进亲情”作为主旨的原因。然而“学会沟通,增进亲情”本身不是活动的最终目的。其根本目的应当是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现代人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格素质。这就是,现代人不仅要有人格的独立性,而且要有团队精神。人类不仅有竞争,更应当有合作。人类只有心手相牵,和平共处,才能彻底告别充满灾难的21世纪,携手迈向光明而共荣的未来。

2.创造沟通氛围

人际间的良性沟通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的交流。她应当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和谐,融洽的氛围是实现人际间良性沟通的前提条件。由师生组成的学校这一社会群体,主要是师生间的沟通。要实现师生间的良性沟通,关键在父母。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会沟通”,教师就要改变自己传统的角色定位。即变孩子的父母为孩子的朋友。也要努力建立起一种没有辈分之分,没有父子之别的平起平坐的新型关系。只有这种新型的亲子关系,才能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沟通氛围。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就要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人道精神与人文精神。

3.拓展沟通渠道

过河需要桥梁,人际间的沟通同样需要渠道。21世纪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无疑也是亲子间实现心灵沟通的主渠道。在教育孩子心灵沟通时,要求父母要向孩子敞开心扉,展示自己的思维轨迹,与孩子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冲浪,进而激发孩子情感的波涛与思维的浪花。

课余生活是实现亲子沟通的重要渠道。通过对理想、对真理的双向交流,逐步实现志同道合;通过亲子间的互相切磋,共同研究,达到互补互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同手足的相互关爱,进而结成亲密无间的“忘年交。”

4.丰富沟通内涵

沟通不是无目的、无意义的聊天,沟通应当有丰富的内涵。父母间沟通的丰富内涵应当体现在具体的沟通中介与载体上。就是进行沟通的最好中介与载体。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就能引发说不完、道不尽的沟通话题。面对外部世界异彩纷呈的人与事,在各自表达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与权衡取舍的价值判断中,实现沟通。

3.培养孩子交际能力

健康活泼、自主自信、善于交往是每位父母希望孩子达到的理想状态。一个儿时善于交际、有礼貌的孩子在他长大后这种做法会对孩子的一生有很好的影响。一位成功学专家曾说:“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从小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值得家长重视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下面几点建议可供你参考:

1、创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

家庭中和谐、温馨、平等、民主的交往氛围是培养孩子交往能力最基本的要素。对于家里的事情,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即使你不让他管,他也会不经意地听进去。只要孩子能理解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参与成人的讨论,这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增长,使他们形成敢想敢说、敢作敢为、敢于交往的性格。有许多时候,做父母的无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家长应该学会倾听,认真地听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孩子大胆做事,支持孩子能独立自主地作选择,以及自行解决问题,对于孩子做事过程中的失败和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父母不能摆出“长道尊严”的面孔训斥孩子。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知道的应该让孩子知道,适当地让孩子“参政议政”。家庭中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更应想到孩子,听听他们的意见。其次,要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应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外出作客时,尽可能带孩子参加;家中有客来,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不要一味地将孩子赶走。

父母还应对孩子的交往持理解、鼓励、支持的态度,相信孩子能够学会与人交往,鼓励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去接触周围的人和事,引导孩子独立解决交往中发生的问题,从而使孩子逐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2、鼓励孩子走出家门

交往的技能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学会。父母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打开生活空间,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交朋友,如参加一些有益公众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培训孩子交际能力的场所。慢慢地孩子就会去找伙伴玩,邀请邻居家的小孩子、同班同学来家做客了。心理学家指出,同伴对指导或训练孩子掌握社会交往技能,帮助孩子走出孤独具有特殊作用,因为这种技能,孩子是无法在成年人那里学到的。

孩子跟成人一样,他们都渴望与同伴交往。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更需要父母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和提供足够多的交往机会和友好交往环境,并适当、适时地引导。只有通过日常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反复实践和锻炼,孩子才能体验交往的技巧和乐趣,逐步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3、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

孩子的交往技能,如分享、轮流、协商、合作等,需要父母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孩子。一位品学兼优的孩子说:小时候妈妈给她讲的一个故事她终身不忘。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女孩走过一片草地,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她小心翼翼地为它拔掉刺,让它飞向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化做一位仙女,向小女孩说:“因为你很仁慈,请你许个愿,我将让它实现。”小女孩想了一会说:“我希望快乐。”于是仙女弯下腰来在她耳边悄悄细语一番,然后消失无迹。小女孩果真很快乐地度过一生。她年老时,邻人要求她:“请告诉我们吧,仙女到底说了什么?”她只是笑着说:“仙女告诉我,我周遭的每个人,都需要我的关怀。”

这位孩子的母亲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教孩子学会关怀别人--这正是与他人积极相处、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的根本。

4、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交给孩子掌握交往技能,学习正确地交往:

1、基本的交往技能--寒暄,寒暄就是见面打招呼,如心碰响时,老友重逢,“相逢开口笑”,嘘寒问暖,问候致意等,都属于寒暄。家长应该教孩子怎样与人打招呼,怎样鞠躬握手,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如何使用恭敬言语等等。

2、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对话,对话能够彼此建立起更为深入广泛地联系,加深印象,增进双方的信任与好感。应教会孩子如何提出讨论的问题,怎样说服别人,怎样拒绝被人等。

3、理解别人的交往技能--倾听,倾听可以使你了解别人,把握双方心理感受的最有效的手段。父母应该交给孩子如何做一个认真地倾听者的一些正确做法,如倾听使目光专注,点头,语言附和等。

4、人际交往深化与发展的技能--共事,这就是说,大家齐心协力去做一件事。父母应交给孩子在一个交往集体中应具备的品质:有毅力、有责任感、真诚等等。教孩子如何认识自己]欣赏别人。

要重视人际交往所需要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交往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素养,例如善良、守信、真诚、开朗、诚实等等,这就需要家长在如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多关注孩子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比如串门是有礼貌,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抢玩具,离开时整理好玩具等。

在你的悉心帮助下,相信你的孩子在与他人交往时一定会有明显的进步,一见陌生人就胆怯退缩不敢说话等情况一定会有所改变。但这时候,别忘了,你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要做:及时去发现孩子的每一点变化--课堂上勇敢地举手发言,第一次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热情邀请同学来自己家作客,向一个陌生人微笑致意,购物时学着讨价还价,同情弱者,帮助他人--所有这一切,你要随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持续不断地鼓励她。如此坚持下去,你一定能看到孩子的良好表现而倍感欣慰。

4.让孩子学会交友

一位心理学家说:“如果一个孩子不是经常与别的孩子保持接触,那么,友谊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因此父母应当扮演好牵线搭桥的角色。要经常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交谈,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此外,亲自参与可以及时了解孩子交友的情况,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

要培养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当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了特长之后,自信心就来了。就能在这方面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父母可以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来帮助他们培养新兴趣,掌握新本领,结交新朋友。要尊重差别孩子固然需要指导,不过他们也需要自己决定某些事情,只要孩子不出格,就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选择。父母不能一味强调孩子的交友模式,孩子也需要灵活性。还有,孩子的社交要求各不相同,了解这点很重要。

要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珍惜自己的友谊,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孩子会在无意中学习父母的一些相处模式。世上机少有比友谊更宝贵的东西。只要付出爱心,磨练耐心并倾注不懈的关心,就能帮助孩子获得这笔财富。

心理学家非常重视人际关系对孩子性格发育的重要性,认为孩子的性格发育和他的人际关系的总和是相等的。当然,孩子的人际关系首先开始于与父母的相处,包括同龄人对他的影响。孩子到了7-8岁时,开始脱离父母的影响,越来越看重同学和朋友对他的喜欢、赞成和支持。尽管他们的感情食粮理所当然地要从父母身上汲取,但从朋友身上也能得到意外的情感与精神的源泉。儿时的友谊影响孩子的交友习惯、自尊心等,其程度几乎相当于父母的抚育和爱。否则,如果孩子失去了朋友,或者不被同伴接受(尤其是在上小学时),那么即使日后取得了很大成功,也终生会有一种不完全感和不满足感。

孩子的交友技能在孩子期过后就很难再学会了,它有些像学习游泳,对蹦蹦学步的幼儿来说极其容易,但若童年时代失去了机会,等到成年时再学就比较难了。当然,尽管孩提时代没有朋友并不注定成人后就会孤单,但应该承认,有些情商技能的发言是有时间性的,正常的时间的过去,相应的技能就会变得很难学会。

孩子交友的几个阶段。孩子学会交友的过程,可以分为互相交叠的4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3一7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常把在一起玩或仅仅离得比较近的孩子当成朋友。“最好的朋友”往往就是住得最近的孩子。这时孩子寻找朋友就是为了有用;对方有他喜欢的玩具,或者自己不具备的特点等。通常,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增长开始社会交往,而不善于影响别人。

(2)满足需要阶段(4-9岁)

这个时期的交友过程更多地由利益决定。他们会把朋友作为一个人而不是根据其拥有的东西或住得远近来衡量,由于朋友能满足某些特定的需要,这时的孩子仍是出于自我需要目的而交友的。为了共享玩具或得到一块饼干,他们会成为朋友,但互惠不是主要目的。由于交友成了在家庭之外满足个人需要的一种方式,相同年龄的孩子会相互吸引。由于交友主要是为了满足眼前的需要,因而无法同时交一个以上的朋友。

(3)互惠阶段(6-12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交友的特点是互惠和平等。这时的孩子已经能同时考虑双方的观点,非常关心平等的问题,因此评判朋友时就有了非常明显的比较,谁为谁做了什么。正是因为互惠的关系,这时的友谊局限于一对、小团体或小派别。

(4)亲密阶段问(9一12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够保持相当亲密的朋友关系。他们对朋友的表面行为不再注意,转而关心其内在素质和幸福与否。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视为所有亲密友谊的基础,认为这时的孩子如果找不到亲密的朋友,那么到少年甚至成人时代,就很难再找到真正的亲密伙伴。这个阶段,朋友之间通过共事情感,分担问题,解决矛盾,会形成深厚的感情纽带。孩子们终生不会忘记。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友谊能维持终生。

童年时代,每个阶段友谊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相互间是否分享个人的私事或情感,而这些是不能告诉别人的。心理学家认为,分享个人私事是发展令人满意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保持心理健康很有好处。

5.让孩子学会分享

小孩子不肯与人分享是很自然的,而且很小的孩子常常认为凡是他能够得到的东西都是属于他的。但是他们也喜欢讨大人的欢心,如果教给他们分享,他们五六岁时,一般能在大多数时间里和伙伴一起好好玩。

让孩子学习合作,让孩子看到一起工作和分担任务的好处。或者告诉两个孩子,他们可以得到一份好吃的东西,但必须两个人分享。告诉孩子必须分享,很多孩子愿意在别人家玩人家的玩具,但是让他拿出自己的玩具,他就不乐意了。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在客人到来之前,让孩子挑选几样他愿意让别人玩的玩具,告诉他不要担心玩具被弄坏。这样当他无条件地与别人分享东西时,他能感到自己对此东西仍有控制力,它们还是属于他的。

不要期望太多,虽然孩子能够学会分享,但它对孩子来说是个很难理解的观念。在要求孩子把玩具拿出来让别人玩时,一定要使他有足够的时间玩自己的玩具。承认孩子的所有权会使他感到分享是在他控制之下的。

一、让孩子学会分享的意义

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人们在积极的社会交往中经常采用的行为,它含有共同拥有、共用的意思,在有些情况下,还有均摊或参与的意思。分享是与独占和争抢行为相对立的,而后者常被视为自私自利的表现。从广义上讲,分享不仅包括对物质和金钱等有形的东西的分享,还应包括对思想、情绪情感等精神产品的分享,甚至还有对义务和责任的分担。分享对于一个人与社会的融合起着决定作用,它影响着人能否被社会接纳、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在社会上生存。如:当人们主动与别人分享本属于自己独有的一份东西时,当人们提出对双方同样有利的建议、并付诸行动时,常常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从而为进一步交往打下基础。而那些只习惯于独自享受,在为自己谋利的过程中,不顾别人利益的人是很难与人相处共事的。

二、影响孩子分享的因素

影响孩子分享的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年龄特点,主要是“自我中心”现象。“自我中心”现象是指孩子由于心理发展的局限性而在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时总是不自觉地指向自己、站在自己立场上的现象。其突出表现是孩子在行为处世时只想到自己而很难再想到别人,只关心自己而难以理解别人的感受,主观地认为别人所想的和自己所想是一样的,意识不到别人与自己有许多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及你、我、他关系的建立,这种现象会慢慢的有所改善。二是独生子女,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被人捧者护着,家中没有兄弟姐妹,缺乏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及互爱互让的品质,属于他的东西从不需要分给别人,不属于他的东西父母长辈会千方百计为他弄来。加之经济迅速发展,家庭居室独门独户化,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孩子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养成凡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三是成人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孩子不是生来就大方或自私,成人的榜样、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如:斤斤计较的父母很难培养出热于分享的孩子。

三、培养孩子学会分享的策略

(一)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切易操之过急

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化过程。首先,要建立自我意识及你、我、他关系,然后再建立物权关系,并在社会交往实践中,逐步感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之后才慢慢建立起自觉的分享意识,整个过程需要历经几年。也就是说,对于不到两岁的孩子来说,他拒绝与他人分享食品或玩具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状态。因为他对于自我、他人的关系没有建立,当他两岁左右,在他的言语中开始出现你、我、这样的人称代词时才开始慢慢地搞清楚自我的存在,了解与他人、与环境的对立关系。在这个基础上,他逐渐建立物权概念。在这个自我建立的过程中,孩子的分享行为不是一个自觉的行为。比如这个时候的孩子有时会把好吃的食物往家长嘴里塞,甚至是从自己的嘴里抠出食物塞进家长的嘴里,有时是把正在玩的好玩的玩具塞进家长手里以希望家长陪他一起玩,这就是最初的分享意识分享行为的萌芽。对于这些动作,家长要及时选择合适的方式加以鼓励和赞许,应尽量避免呵斥和漠然处之。使孩子在最初的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家长能和自己一起分享每一秒美妙的亲子时光,这就是对孩子最早的启蒙分享。

(二)遵循孩子的学习特点,提供教育环境

1.营造分享的氛围,体验分享快乐

父母要为孩子创设充满“分享”的环境的意识。孩子身边所有的人、物、事件、情绪,统统构成他的成长环境。当环境中充满了分享的意识、情绪、行为,孩子的“分享”也会从心底发生。首先,多营造平等的享用氛围,如:家中的食物全家人一起享用,避免孩子独占食物。再如:父母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有意义的事讲给孩子听,让他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分享,慢慢的孩子也学会把自己高兴的或伤心的事讲给父母听,让大家一起分享他当时的情绪。其次,多创设“孔融让梨”的分享氛围,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带给家人的快乐。第三,多带孩子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如:多带孩子走亲访友,让孩子在他人家中体验分享别人东西的快乐,进而别人到自己家中也愿意把东西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多带孩子与其他家庭外出游玩,体验与别人共同游玩的快乐。

2.创设教育的环境,培养分享行为。

(1)营造游戏的情境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游戏中身心愉悦,气氛融洽,父母要善于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如:在多人的场合,父母可与孩子一起唱“李小多分果果”的歌曲,一边让孩子把食物分给大家吃,再小气的孩子在这个氛围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把东西分给大家吃。

(2)营造表扬鼓励的氛围

表扬和鼓励是孩子形成分享意识,养成分享行为的重要手段,它能使孩子积极行为得到强化和巩固。当孩子能与别人进行分享或有小小的进步,家长就要及时的表扬,让他喜悦地发现原来自己的行为可以得到家长的称赞,可以让家长如此快乐。孩子在分享过程中尝到甜头自然会,产生再次分享的愿望,这样当他下次遇到同样情况会很容易回想起上次的情境,采取积极的分享行为。

(3)营造童话般的世界

孩子的情绪易受外界的影响,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可利用孩子文学作品的形象感染孩子。父母可选择优秀的正面人物的作品与孩子分享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如:故事《神笔马良》通过故事教育孩子好的东西一起分享,不能占为己有。《金色的房子》通过小姑娘前后行为的变化及情感体验,知道小姑娘自私后的孤独感及与人分享时的满足愉悦感。从小姑娘的形象中孩子明白不能自私。家长还可以把孩子积极的或消极的分享行为编到故事中,通过故事中的形象感染孩子,逐渐端正孩子的行为。

同类推荐
  • 孕前知识手册

    孕前知识手册

    本书具体内容包括:孕前性知识准备、遗传与优生孕前知识、孕前心理准备、身体准备、不孕不育与疾病治疗、孕前营养与饮食等。
  • 亲爱的,我们一起怀孕吧

    亲爱的,我们一起怀孕吧

    两位新手妈妈,几乎同时怀孕,同时生产。她们在怀孕期间彼此切磋、互相鼓励、携手迎接新生命。雅君在北京公立医院产检,后来转到北京私立医院生产,在本书出版时正在孕育第二个宝宝;嘉音在北京私立医院产检,后来转到美国纽约私立医院生产。她们在怀孕期间做了大量功课,看了很多各类中英文书籍,但是没有找到一本特别实用的孕期读物,现有书籍理论偏多,内容繁杂、雷同,中西观点存在很多冲突。她们必须要经常上网看其他孕妈妈发的经验帖,到处盘问生过孩子的朋友,最后要从不同的答案中提炼出精华,一路走来很辛苦。当时就特别希望有一本书能告诉大家怀孕真实的感受和经验,如何应对怀孕中的各种常见问题,并推荐一些值得信赖的母婴产品。
  • 婴儿护理百科全书

    婴儿护理百科全书

    宝宝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是每个家庭最珍贵的宝贝,宝宝的到来给父母以及整个家庭都带来了无比的幸福。郑东旖编著的《婴儿护理百科全书》针对当下新手父母缺乏育儿经验的问题,在内容的编排上包含了婴儿期新手父母将会面对的所有育儿问题,包含宝宝每月生长发育特点、人工喂养、母乳喂养以及详细的辅食添加计划,帮助父母轻松解决宝宝的养育问题,让宝宝得到最科学、最完善的家庭护理。
  • 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法

    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法

    斯特娜夫人有个女儿,名叫维尼夫雷特。在得到《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她按照老威特的教育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女儿,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在母亲的训练下,女儿从3岁起就会写诗歌和散文,4岁时便能用世界语写剧本。她的诗歌和散文,从5岁起被刊载在各种报刊上并汇集成书,博得了广泛的好评。在她女儿12岁那年,斯特娜夫人写成了《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书。在书中,她结合自己教育女儿的亲身经历,阐明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一面世即获得巨大反响,并一直被无数家长追随。本书精选了斯特娜自然教育法的经典内容,提倡父母和孩子拜大自然为师,主张根据天性培养孩子,让他们在自然的状态下学习与成长。
  • 听话的老爸最伟大

    听话的老爸最伟大

    从黄金单身汉到超龄奶爸,赵宁博士描写自己与家中三位可爱的小天使,外加一位美丽慈祥女主人的家庭互动小故事。
热门推荐
  • 邪魅老公找上门

    邪魅老公找上门

    他是她的哥哥,却爱上了她,原本逃离不安的心,在追逐中爱上了他,相互伤害,相互远离,最终还是相互原谅。只是这禁忌之爱,真的能修成正果吗?幂幂之中,有种命运,是关于她和他。
  • 上古世纪之大乱天下

    上古世纪之大乱天下

    原大陆,一个哺育了四大神族的神奇之地,一个缔造了上古文明的神秘之地。然而,自上古封印之后,原大陆上神族绝迹,仙灵不在,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昌盛景象,甚至已经远远地落后于东西大陆了。这里,真的就是那个英雄辈出,群雄逐鹿,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原大陆么?这里,真的能打破那上古封印,走出属于自己的英雄,重新谱写出属于自己的英雄神话么?……一切尽在“上古世纪之大乱天下!”
  • 大魔枭

    大魔枭

    魔前一扣三千年…我叶辰,此生,便做个大魔枭!
  • 为何以君依:西冥

    为何以君依:西冥

    她是千水五公主,接连天都长公主之女、战神云安王。他是契景三皇子,与她和她哥哥并提为战神,因着一场刺杀失去了记忆。曾经的莲湾樱林,许下的誓言,是否破碎?四年后,她收回天都,联并墨城。再一次相见,他擒回亲生儿子,以让她回来。一年后相约樱林决战,失手,永远离去………………
  • 路人甲秒变创世者

    路人甲秒变创世者

    动辄改天换地、杀神诛仙,爽是爽了,其实然并卵。讲真,打打杀杀很没劲。用自创的物理定律规范整个宇宙,才是王道中的王道。当然,刚开始,同俗人俗物们摆事实讲道理没用,人家没那闲工夫搭理你。因此,不管是哪个位面的世界,命硬拳头硬才是正理。那么,我们出发吧……
  • 何须执手问年华

    何须执手问年华

    夏子,夏子,从小到大,只有一个人会这样叫她。夏子,夏子,为什么直到今天才发觉这称呼听起来像是“瞎子”?
  • 梦幻星空下的邂逅

    梦幻星空下的邂逅

    当甜蜜与痛苦交织时,爱已悄然逝去,当天使与恶魔的记忆拼凑在一起之后,一场神与魔的战争一触即发,他们最终会是敌人还是恋人?当深爱的两人兵临相见时,她们还会相爱吗?当两人必须要失去一方时,又会有怎样的转机??当失去记忆的他/她,还会相爱吗?
  • 末世之黑暗黎明

    末世之黑暗黎明

    那天过后,黎明被黑暗取代,平静的生活被异世界的生物所扰乱,等待着人类的是疯狂的屠杀。没有人知道它们是什么,但是却都知道它们从天际而来。天空中蝙蝠似的巨大怪物,将一个个来自于异位面的奇异生物以种子的形似抛撒而下,这些种子打开之后,是数不清的异世界生物,拥有巨力的狗头人,脸盆大小的剧毒蜘蛛,拥有螯钳的巨大甲虫,红色的沉沦魔,绿色的哥布林,还有可以口吐风刃的巨狼。怪物的出现,似乎注定着人类的灭绝但是,圣神在赐予人类灾难的同时,同样也会为人类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觉醒与进化,那极少数人的奋力拼搏,让人类得以坚守住最后的家园。
  • 英雄联盟之手残逆袭

    英雄联盟之手残逆袭

    这本书属于作者练手的,已经停更,希望大家谅解。
  • 凤惊天下之废材三小姐

    凤惊天下之废材三小姐

    她是黑色王国的传说,可偏偏爱上了不爱的人,最后悲惨的陨落。或许是上天的怜悯,她在异界重生了。废材?呵呵!在她的眼里从来没有这个词语,终有一天她会让所有人看看,她颜诺从来不是弱者。他是这个大陆上的天才,强大而神秘的背景,他冷酷无情,喜怒无常,可偏偏对她宠爱有加。“诺儿听说你要征服这个世界,成为世界的主宰?”“嗯嗯。”颜诺淡淡的抬了一下眼皮漫不经心的说。“来吧,只要征服了我,你就主宰一切。”邪魅俊肆的脸庞剑眉轻挑,一副任君摆弄的样子。“滚!”颜诺黑着一张,冷冷吐出一个字。